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东特色绿茶新品系品比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六年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参试的青心1号、广州小叶4号、惠阳小叶2号、饶平中叶3号、饶平中叶5号等5个绿茶品种,属冠木型或小乔木型,中叶或小叶类,早芽种。新品系产量较高,三年平均每667M^2年产鲜叶223.6kg-239.5kg,比福鼎大白对照种高14.7%-22.8%:春梢一芽二叶含茶多酚22.83%-25.76%,含...  相似文献   

2.
皖农95 该品种是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于1971年采用单株选种法从槠叶齐自然杂交后代中选育成的无性系红、绿茶兼制品种,属灌木型大叶类中生种。主要特点是:(1)发芽期中偏早,在皖南茶区一芽三叶在4月中下旬,开采期比福鼎大白茶迟3~4天。(2)易栽培,茶树成园快,新梢芽叶伸育力强,产量高,6年生茶园可比同龄福鼎大白茶增产80%以上。(3)芽叶持嫩性强,内含物较丰富,鲜叶含氨基酸3.84%,茶多酚33.42%,酚氨比8.7,适制红、绿茶,品质较优良。制红茶,色尚乌润,香气高,味浓醇鲜。制绿茶,色较深,有清香,味醇和。(4)抗逆性较强,抗寒性优于福鼎大白茶。可在江南红、绿茶区种植。  相似文献   

3.
茶树杂交种茗科4号参加2003~2009在贵州湄潭点的全国茶树品种区域试验,结果表明,茗科4号适制绿茶;种植成活率高,株成活率达98.96%;发芽期比福鼎大白茶早,早芽种;发芽密度大;树高与树幅超过对照种,成园快;产量高,比福鼎大白茶平均增产35.0%;感官品质水平与福鼎大白茶相当。适宜在贵州绿茶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
红,绿茶兼制良种—“浙农121”选育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祖生  赵学仁 《茶叶》1991,17(2):6-10
“浙农121”是以福云杂交后代为原始材料,经系统选育而成的无性系良种。试验表明:该品种单产高、品质好、抗寒性强、适制性广,综合性状优于福鼎大白茶,适宜于我国中、小叶种红、绿茶产区推广。  相似文献   

5.
鄂茶1号是由湖北省农科院果树茶叶研究所,用茶树剥花授粉技术,以福鼎大白茶种为母本,梅占种为父本进行人工杂交选育而成的茶树无性系新品种。1993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02年通过国家茶树品种审定,2003年荣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该品种属灌木型、中叶类、中生种;树姿半开张,分枝力强;成叶深绿,叶形长椭圆,富光泽,叶质柔软;芽叶黄绿,茸毛中等;生长势旺,节间较长,一芽三叶百芽重91.5g;育芽能力和芽叶持嫩性强。春茶一芽一叶开采期在4月上旬。一芽二叶干茶含氨基酸3.0%、茶多酚28.8%、咖啡碱3.4%、儿茶素总量18.8%,酚氨比适中,制绿茶外形紧结细嫩,色泽深绿,汤色绿亮,清香独特,滋味清爽,叶底黄绿明亮。全国区试期间平均产量比福鼎大白茶种高99.8%,具有优质、高产、遗传性状稳定、移栽成活率高、抗逆性强、成园快、扦插出圃率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茶树新品种信阳10号选育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道培  吕立哲 《茶叶》1994,20(3):8-11
信阳10号是从信阳群体中选育出的茶树无性系新品种.经品比和区域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属灌木型、中叶类、中生种,叶色绿,它光泽,叶形长椭圆,一芽三叶百芽重41.0克,鲜叶氨基酸含量3.29%,茶多酚22.46%;单产比福鼎高23.3%,适制绿茶,品质优异,抗寒性强。1988年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省级良种。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福萱”茶树新品系的来源、形态特征、春梢生育期、产量、制绿茶品质、抗逆性、生化成分及光合特性等。初步结果表明:“福萱”新品系为无性系,灌木型,中叶类,早生种;一芽一叶期、一芽二叶期、一芽三叶期3年平均比福鼎大白茶早2、2、4天;产量高于对照种福鼎大白茶15.53%;抗寒性、抗热旱害、抗假眼小绿叶蝉及其他病虫害能力与对照品种相当。其春季一芽二叶新梢含茶多酚、氨基酸高于对照种福鼎大白茶,水浸出物、咖啡碱、酚∕氨值均与对照种相近。制绿茶品质优异,外形较肥壮、毫尚显,汤色嫩黄,香显、味醇爽。适合福建福安及相似茶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8.
杭茶14号是从红云和平云10号人工杂交后代中,经单株选择—系统选种育成的茶树新品系.品系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杭茶14号为早生种,春季萌发期与福鼎大白茶相当;春季一芽一叶鲜叶2年平均产量472.5 kg/hm2,较福鼎大白茶低33.5%;茶多酚含量高于福鼎大白茶;抗寒性和抗旱性弱于对照福鼎大白茶;制绿茶品质与福鼎大白茶相当...  相似文献   

9.
杭茶19号是从银猴(♀)和福鼎大白茶(♂)人工杂交后代中,经单株选择、系统选育而成的优质茶树新品系。品系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杭茶19号为早生种,春季萌发期与福鼎大白茶相当;春季每667 m2一芽一叶鲜叶产量平均为44.55 kg,略低于福鼎大白茶;茶多酚含量高于福鼎大白茶;抗旱、抗寒性强,病虫害抗性强;制红、绿茶品质均优于福鼎大白茶。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武夷名丛'白鸡冠'品种的茶类适制性,提高其加工利用价值,促进地方优良茶树种质资源的应用推广,本研究以白鸡冠茶树一芽二叶鲜叶为试验材料,以'福鼎大白茶'为对照,制成白茶、绿茶,分析样品感官品质和生化成分的差异.结果表明:白鸡冠制成的白茶、绿茶均表现出滋味鲜爽的品质特征,感官综合品质较优,表现出良好的白茶、绿茶适制性.白鸡冠绿茶中表没食子儿茶素(EGC)、表儿茶素(EC)、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儿茶素(C)、茶氨酸含量均显著高于白鸡冠白茶,白鸡冠白茶和绿茶中没食子酸和咖啡碱的含量均低于对照福鼎大白的白茶和绿茶.  相似文献   

11.
“凌云5号”是从“凌云白毛茶”中经单株选育而成的茶树新品种。通过多年品比和区域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属灌木型、中叶类、中生种;春季一芽二叶新梢平均含水浸出物49.6%、茶多酚22.3%、氨基酸3.5%、咖啡碱4.3%;适制绿茶、红茶和六堡茶,制绿茶花香显、滋味清爽甘鲜,制红茶甜花香高长、滋味鲜浓,制六堡茶陈香纯正、滋味浓醇;第1、第2生长周期亩产鲜叶439.01kg、449.88kg,分别比对照福鼎大白茶增产12.82%、7.3%;抗寒性和抗旱性强,抗茶炭疽病。“凌云5号”是高产、优质、高抗的茶树新品种。  相似文献   

12.
‘湘茶研3号’(原名88-03)是采用系统选育法从安化群体种天然杂交后代实生苗中选育出来的茶树新品种。品比试验结果表明,‘湘茶研3号’属灌木型,中叶类,早生种;叶片呈长椭圆形,叶色深绿;芽叶黄绿色,有较多茸毛,持嫩性强,一芽一叶期、一芽二叶期和一芽三叶期与早生茶树品种‘福鼎大白茶’相当。春季平均水浸出物含量38.85%±1.67%,茶多酚含量18.13%±1.93%,氨基酸含量4.16%±1.20%,酚氨比4.36。制烘青绿茶外形条索紧细多毫,色泽翠绿,香气高长,汤色黄绿明亮,滋味醇厚鲜爽,叶底嫩绿明亮。品比试验4年(4~7龄)平均年产鲜叶871.86 kg/667 m2,比对照‘福鼎大白茶’高42.25%。具有较强的抗寒、抗旱和抗病虫性。  相似文献   

13.
从"保靖黄金茶群体"中经系统选种、无性繁殖,育成了特早生高氨基酸优质绿茶茶树品种黄金茶2号。经多年试验表明,黄金茶2号为特早生种,春季一芽一叶萌发期比福鼎大白茶(ck)早7~9天;产量高,比对照增产3.94%;内含物丰富,氨基酸含量高,春季一芽二叶水浸出物38.59±2.63%、氨基酸5.44±0.42%、茶多酚17.45±3.09%、咖啡碱3.85±0.73%;制绿茶品质优,适制毛尖、高档名优绿茶;抗寒性、抗旱性、抗病虫性强。黄金茶2号于2013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品种登记。  相似文献   

14.
陈中泽  谢继金 《茶叶》2005,31(2):95-96,112
春茶开采期与乌牛早相当或比乌牛早迟1~2天,属于特早TG茶树品种;单位面积树冠的春茶芽叶萌发密度和产量略高于乌牛早和福鼎大白茶;春茶的茶多酚含量低于乌牛早和福鼎大白茶,酚/氨比明显低于乌牛早和福鼎大白茶,是加工扁型和单芽名优绿茶的优质品种."香山早1号"茶树品种对倒春寒具有较强的抵抗力.  相似文献   

15.
陈明成  王敏  解娟  贺鼎  薛红  张凯 《中国茶叶》2020,(1):9-11,14
巴渝特早是从福建引进的福鼎大白茶群体中,经单株选择、无性繁殖和多年系统观察、筛选、培育而成的适制绿茶的茶树新品种。多年的品系比较及区域试验表明,该品种具有春季萌芽特早、春茶产量高、适应性强、全年生育期长、适制性好、综合性状优的特点,尤其适合开发名优早茶,制作的名优茶品质优异,春茶萌展期较福鼎大白茶提早10~15 d,全年生育期达280 d左右,较福鼎大白茶长15~22 d,平均单产较对照福鼎大白茶高20.5%,水浸出物含量35.43%、多酚类23.01%、咖啡碱2.82%、氨基酸3.15%、酚氨比7.30;其中,水浸出物、氨基酸含量均高于福鼎大白茶,酚氨比明显低于福鼎大白茶;适制名优绿茶,制茶品质优良;抗旱性和抗虫性较强,可在西南、江南、华南茶区海拔1000 m以下地区作为名优绿茶品种种植。  相似文献   

16.
以优质绿茶适制品种福鼎大白茶的天然杂交后代为育种材料,经系统选种、无性繁殖,育成了早生优质高产绿茶茶树新品种“湘波绿2号”.经多年品种比较、多点试种和生产示范的结果表明:“湘波绿2号”为早芽种,春季萌发期与福鼎大白茶(对照)相当;产量高,经方差分析与对照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内含物丰富,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适制绿茶,香气高长、滋味醇厚鲜爽;抗寒性、抗旱性较强,均超过对照.“湘波绿2号”于2011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品种登记.  相似文献   

17.
不同处理与特种绿茶品质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特种绿茶大多采用幼嫩芽叶加工而成,各种水溶性成份高,且出茶时间早,多集中于春季,空气湿度大,成茶在产后贮藏销售过程中易吸湿、陈化乃至劣变,因此如何保持特种绿茶的品质日趋受到关注,为此本试验通过对特种绿茶进行复火、硅胶、类型和品种四种处理,从理化检测和感官审评两方面考察其品质变化,为有效防止其品质变化提供参考。1试验材料和方法1.1试验材料以一芽二叶标准采摘福鼎大白茶(福大)和福云6号(福6)的鲜叶为原料分别制成条形、卷曲形和扁形三种类型供试茶样。1.2试验处理采用LS(4X2‘)混合正交试验设计,设有4个…  相似文献   

18.
贮藏条件对炒青绿茶主要品质成分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福鼎大自茶、槠叶齐和白毫早三个品种早春一芽一叶鲜叶所制炒青绿茶为材料.研究炒青绿茶在不同温度、含水量及光照等贮藏环境下主要品质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茶叶贮藏过程中,水浸出物、茶多酚和咖啡碱含量呈现下降的趋势,温度越高,下降得越快;经太阳光照射和暴露在空气中的茶叶更容易陈化劣变,使茶叶失去其品质特征。且供试的三个品种绿茶各品质成分在贮藏过程中的变化一致。  相似文献   

19.
黔茶8号是以在昆明中叶群体种茶园中发现的优异单株为育种材料,经系统选种、无性繁殖育成的绿茶新品种。多年的品系比较和区域试验表明,该品种春季发芽早,比福鼎大白茶提早5~8 d,芽叶肥壮,分枝密,产量与福鼎大白茶相当;内含成分丰富,春季一芽二叶蒸青样含水浸出物43.8%,茶多酚16.7%,咖啡碱3.4%,游离氨基酸4.9%,酚氨比较福鼎大白茶低;适制显毫类绿茶,制茶品质优良,香气高有花香。抗性较强,适合在贵州、湖北、广东、广西及相似地区栽培种植。  相似文献   

20.
由湖南省茶叶研究所选育而成的茶树新品种碧香早、茗丰、高芽齐最近通过了湖南省农作物良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成为湖南省茶树新品种。新品种碧香早、茗丰系人工杂交一代经系统选育而成,高芽齐系单株选择、系统选育而成。研究表明:碧香早芽叶浅绿、茸毛少、持嫩性强,开采期比福鼎大白茶早2天,内含成分丰富、产量高、抗逆性强,是早生、优质、抗寒的名优绿茶品种。茗丰,中生种,芽叶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