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文彬 《齐鲁渔业》2007,24(7):21-22
稻田养殖小龙虾,是广大农村充分利用稻田资源,增加单位面积产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种养结合项目。在种植稻田的田块内养虾,能除掉稻田中的害虫和杂草,可少施化肥,少喷农药,能使稻谷增产5%~10%,每667m~2可产小龙虾80~100kg,每667m~2增纯收入800元左右。现将小龙虾稻田养殖技术要点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盱眙县小龙虾稻田养殖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小龙虾稻田养殖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养殖模式,其养殖过程可分为上半年和下半年两个阶段,上半年的稻田尚未种稻,此时稻田以养虾为主,若下半年的稻田种植水稻后不再养虾,则全年的养殖与种植过程称为"虾稻连作"。若下半年在种植水稻的同时,继续在稻田里养殖小龙虾,则称为"虾稻共作"。2015年盱眙县开展了"小龙虾稻田养殖技术集成与示范"研究,取得了初步的成果,试验区年产小龙虾  相似文献   

3.
稻田无环沟养殖小龙虾,采用集中育苗,定量养殖,投喂黄豆或全价配合饲料,产量60~75kg/667 m~2,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本文结合生产实际,探讨了稻田无环沟养殖小龙虾技术。  相似文献   

4.
湖北省稻田综合种养技术推广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湖北省2016年稻田综合种养面积381.07万亩,较2015年新增79.77万亩。其中稻田养虾面积352.57万亩,稻田小龙虾产量达35.61万吨;"稻鳖共作"13.4万亩、"稻鳅共作"15.1万亩。为了进一步推动稻田综合种养健康发展,我们深入小龙虾养殖合作社和乌林镇李桥村个体养殖户,对从事水稻种植及稻田养殖的年限、水稻种植方式、销售情况等进行调研。一、调研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5.
<正>所谓稻田小龙虾连作是指在中稻田里种植一季中稻后,接着养一茬小龙虾的种养模式。小龙虾和水稻共生,不多占水面,利用沟渠和稻田水体,以稻田中的浮游生物、非生物资源和水稻田中的病虫害幼体为食,减少农药使用,充分发挥稻田资源优势,在种好粮食的同时增加养殖水产品,提高单位面积经济效益,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6.
稻虾连作生态高效技术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龙虾与水稻共生,不占水面,利用沟坑及稻田水位,以水田中的浮游生物、水稻病虫害的幼虫和非生物资源等为食.小龙虾耐低氧,即使在水稻田放水晒田时,也能游进鱼沟中维持正常活动,所以小龙虾是水稻田养殖较理想的对象之一. 水稻小龙虾共作,突破粮田技术模式创新,发挥稻田资源优势,在种好粮食的同时增加养殖水产品,提高单位面积经济效益,不失为一种生态、高效、环保、健康的现代农业种养结合模式,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7.
正"稻-虾"生态循环种养,是指基于现代生态学原理,通过简单的稻田工程改造,在单一种稻的基础上,引进小龙虾养殖,使水稻种植与小龙虾养殖构成一个完整的立体生态系统,提高稻田综合利用率,增加综合种养经济效益。稻田养殖小龙虾模式,  相似文献   

8.
稻田养殖小龙虾轮作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稻渔综合种养是一种生态高效的新型农作模式,具有稳粮增效、生态安全等特点,符合当前产业发展导向,有助于推动农业转型、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发展。稻田养小龙虾轮作模式是目前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一种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利用水稻种植前的田块闲置时间养殖一茬小龙虾,与共作模式相比,轮作不用开挖环沟,不影响种稻面积和产量,具有投入低、操作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正>桂平市具备了发展稻虾产业的基础条件和天然优势,可以重点发展错季节和反季节小龙虾养殖,利用华南地区小龙虾市场需求余量和北方冬春季节性市场供给的稀缺性,从而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乡村振兴。一、浅围沟小龙虾苗种繁育模式1.田块选择和稻田工程建设浅围沟小龙虾苗种繁育模式应该选择连片稻田,且周边生态好、无污染,底质结构自然、保水性良好、供水状况良好、无洪涝灾害影响。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近几年小龙虾养殖产业的不断发展,小龙虾养殖已经从原来的稻田套养模式、藕田套养模式、河蟹池套养模式等逐步发展为以小龙虾为主、种植水草、浅水生态的养殖模式,通过这种生态养殖技术,不但提高了小龙虾养殖的亩产量,而且大大提高了小龙虾的上市规格,同时提升了小龙虾的品质,增加了效益。现就高淳区桠溪镇9×667 m~2池塘的小龙虾生态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稻田养殖小龙虾(克氏原螯虾)模式发展很快,主要方式是稻-虾轮作和稻-虾混作。一、稻田基本建设要求1.加固池埂主要是防止小龙虾掘洞逃跑或引起池埂坍塌,同时有些是便于小龙虾掘洞繁殖孵化。加高池埂可使水田能容纳80厘米以上的稳定水深。2.设立防逃设施可用石棉瓦、硬塑料或加薄膜的网等沿池埂形成密闭防逃设施,高度一般在40厘米左右;进、排水口也要设置过滤网,以防逃虾和进水时过滤掉一些敌害生物。3.开挖虾沟一般小面积稻田可开挖一条环形沟即可,较大面积应在中间开挖虾沟。沟底部宽1~2米,上宽  相似文献   

12.
正小龙虾因其食性杂、生长速度快、适应能力强成为近年来重要的经济养殖品种,又因其肉味鲜美深受人们欢迎。本文介绍了稻田养虾的优势,并从开挖虾沟、幼虾放养密度与规格、投饲、日常管理、稻田田间管理等方面总结了稻田养殖小龙虾模式施工及技术规程,并提出了病害防治方法为稻田养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在稻田里养殖淡水小龙虾,是利用稻田的浅水环境和冬闲时节,辅以人工措施,种稻养虾,以提高稻田单位面积效益,改善稻谷、小龙虾品质的一种生产形式。近两年,广东省连南瑶族高寒山区充分利用稻鱼生态工程建设和小龙虾养殖基础,大力引进和示范推广小龙虾稻田生态养殖,取得了良好的效益。一、养殖模式介绍目前连南稻田养殖小龙虾方式有稻虾共作、稻虾连作以及稻虾共作加连作的混合模式。稻虾共作模式:连南高寒山区多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一种在江西省的小龙虾早繁苗养殖小龙虾技术.该技术根据小龙虾生长习性,结合江西省内气候特点,通过水稻种植品种选择,水位调节,养殖管理等手段,使稻田养殖小龙虾比传统方法提早半个月左右上市,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正湖北公安县黄岭渔场李师傅拥有多年稻田养殖小龙虾经验,近几年来李师傅家稻田养殖的小龙虾平均亩产达到350千克,每亩净利润超过5000元。下面详细介绍该稻田养虾的技术要点。一、稻田的改造养殖小龙虾的稻田面积一般以3~5亩为宜,首先在稻田的四周开挖深约1米、宽约3米的沟渠,将开挖沟渠的泥土堆砌为田埂,内坡坡比1∶(2~3)即可,以利于夏秋季节小龙虾打洞。二、放苗前的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16.
随着市场需求的加大,天然产量的减少,小龙虾近几年来价格一直不错,养殖前景也越来越好。在江苏省科技人户项目中,金湖县重点推进稻田养殖小龙虾。稻田养小龙虾是利用稻田的浅水环境,辅以人为措施,既种稻又养虾,以废补缺、化害为利、互利助长,以提高稻田单位面积效益的一种生产形式。2008年在金湖县前锋镇淮胜村利用60×667m^2稻田开展微孔增氧养殖小龙虾,取得了667m^2产小龙虾139.6kg,稻谷465.4kg,利润达2402.8元/667m^2。现将其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稻虾连作种养增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我镇渔业科技示范户许建祥利用500亩成框连片的稻田进行稻虾连作,种植一季稻再养殖一季小龙虾、利用冬闲期间繁育虾苗种和养殖商品虾,提高稻田利用率。稻虾连作养殖是适宜于我镇种田大户采用的养殖模式,每亩稻田可增小龙虾100~150千克。稻田养殖小龙虾,宜与中晚稻相结合,水稻育秧一般从4月15日至30日,大田移栽主要集中在5月10日至6月10日,可在移栽前2~3天整  相似文献   

18.
稻虾连作生态高效技木试验分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椒荒草圩,实施稻虾连作试验田36.9公顷,每亩小龙虾产量91.1kg,产值3649.5元.利润1761.4元;投入产出比l:1.9,利润是单纯种水稻的3.7倍。稻虾连作平均每亩水稻产量541.9kg,比对照田净增加56.9kg,提高11.73%;平均每亩利润176J.4元,比对照田;争增加1284.6元,利润提高269.42%,经济效益非常显著。稻虾连作模式实现了“适宜水稻生长季节稻田种稻,水稻空闲季节稻田灌水养殖小龙虾,小龙虾粪便为水稻来年生产增加有机肥,水稻与小龙虾通过不同时间序列对同一稻田实行充分利用”的效果。并且在稻田四周开挖“U形沟”,很好地解决了水稻机械化收割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稻田养殖小龙虾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小龙虾,学名克氏原螯虾,其肉质丰满,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近年来,随着小龙虾的国内市场消费需求不断加大以及各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小龙虾的养殖面积逐年增加,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利用稻田养殖小龙虾。稻田养殖小龙虾即在稻田中套养小龙虾,可分为虾稻轮作与虾稻共作。虾稻轮作,即对于某些低湖田、冬泡田、冷浸田一年只种一季中稻,在9—10月中稻收割后至第2年6月间养殖小龙虾,  相似文献   

20.
<正>江苏盱眙县地处淮河与洪泽湖交汇处,全县水稻种植面积100多万亩,沿淮河、洪泽湖周边有20余万亩低洼稻田,水稻收割后即空闲搁置,没有加以利用。为满足小龙虾市场需求、充分挖掘低洼稻田的生产潜力,一种新型养殖模式——稻虾共生模式应运而生并快速发展,成为现代渔业新的增长点。盱眙的稻虾共生种养起源于2005年,起先由老百姓在当地低洼稻田的空闲期开始零星养殖小龙虾。近几年发展很快,盱眙小龙虾协会高为淼会长介绍说:2014年稻虾种养面积1000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