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纪念性公园作为纪念性景观的一个类型,不仅在城市形象塑造、城市历史文化传承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也为人们提供着城市公共游憩空间服务。植物景观作为纪念性公园中极为重要的构景元素,在发挥生态效益的同时,又有利于纪念性区域场所精神的表达。对郑州市碧沙岗公园植物景观进行实地调查,分析其植物群落结构及造景特点,并从空间营造、色彩时序、功能体现、象征意义等方面分析其纪念区造景特色。分析碧沙岗公园植物造景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2.
园林是社会生活中的"第二自然",将优美的景色融入城市环境当中,而纪念性园林则是将文化、政治、经济升华到自然景观中,寄托浓厚的情感,萦绕特殊的精神与理念。在当今飞速发展的社会,多元化的碰撞使人眼花缭乱,精神成为支撑,纪念性园林对当代社会的意义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介绍纪念性园林的发展背景,界定纪念性园林的特征与形式,通过对国内外实际应用案例的解读,从思想、景观、传承等方面探究纪念性园林对当代社会具有的意义,使人们对纪念性园林有更深入的了解,学习经典案例的设计手法和思想蕴含,充分发挥纪念性园林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西路军纪念公园的概念方案设计。该方案基于历史事件及场地条件,选择了虚轴式和叙事式结合的纪念方式,形成了一条纪念轴线、南北两园的景观结构。通过营林、叠台、曲岸和律径四个景观策略,打造四种不同线形路径、三层竖向空间体系,记录了西行路上的十二个故事节点、五种情感,并通过九大景观系统的功能植入,复兴场地功能、缝补城市生态。该方案设计的纪念性景观希望能够正真融入城市环境,在回述历史的同时创造新的场所体验。  相似文献   

4.
焦丽  董靓 《广东园林》2020,42(1):45-49
以纪念女性为主的园林是中国历史园林的特殊类型,理清其营建的动因和经验,是传承中国园林文化的重要补充。纪念唐代女诗人薛涛的望江楼公园,其兴建、发展、造景等方面与薛涛的人生经历、个性品行紧密结合。基于历史文献梳理和园林空间分析,剖析了望江楼公园的发展变迁历程,归纳了针对薛涛的园林景观的纪念性造景手法,从遗迹、植物、建筑、活动等方面分析了女诗人薛涛与望江楼公园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植物景观的场所精神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国忠  蒋理 《广东园林》2008,30(1):27-29
烈士陵园作为一种纪念性园林,是城市绿地中集纪念、教育与游憩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体.文章以南京市雨花台烈士陵园为例,从视觉美感感、环境心理、文化特性等方面对其植物配置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对植物在纪念环境中所营造的场所精神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苔藓植物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但目前在园林中的应用较少。唐诗中的苔藓植物景观意境和配置方式对现代园林中苔藓植物景观的营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通过对与苔藓植物有关的400首唐诗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包括积极、中性、消极的3种苔藓植物景观意境类型,并分析情境感受对意境产生的影响,然后对苔藓植物与建筑、其他植物、山石等6种景观配置及其与意境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情境感受和景观元素意象的组合有利于苔藓植物景观意境的生成和感知;苔藓植物和具有不同物性特点及隐喻特点的景观元素配置可以营造不同的景观意境氛围。  相似文献   

7.
陈进勇 《广东园林》2021,43(1):31-35
中山公园和人民公园分别代表中国近代和现代的园林建设成就,在中国近现代园林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系统梳理了数百座中山公园和人民公园的建设发展历程,总结出两者在历史、地理和园林文化等方面的特点,以及建设方式和分布格局等,并对历史关联性较强的14座中山公园(人民公园)进行了分析.还对中山公园和人民公园的今后发...  相似文献   

8.
植物景观是杭州园林的一大特色,而其又以色彩搭配和空间营造见长,文章选取了杭州几个较有特色的园林,提炼规律,分析其植物选择和配置特色。  相似文献   

9.
纪念性景观不仅是城市特有人文精神的传承者,更是纪念主体情感的表达者。融合于景观中的情感加强了景观的营造效果,保留了城市固有的风情风貌。本文选取石河子市为研究对象,从崇高感、哀悼感、缓释感的情感角度出发,研究纪念性景观情感的空间节奏变化、传播机制、表达方式以及情感互动体验。主要阐述石河子纪念性景观以中心突出、体量反差、材质肌理的方式表达崇高感,以陵园形象表达哀悼感,以广袤沧桑、自然融合的形式表达缓释感。  相似文献   

10.
文君井是一处以纪念我国汉赋大家、大文豪司马相如与临邛才女卓文君爱情佳话的纪念性园林.它融西蜀园林自然古朴和江南园林精巧玲珑之风格于一体,通过巧妙的空间布局、建筑山石、植物培置、楹联匾额,营造出浪漫的爱情氛围,其造园风格独特,是中国传统园林中唯——座集纪念与爱情主题为一体的园林.  相似文献   

11.
汤涓  孟醒 《广东园林》2021,43(5):52-58
鱼虽然作为园林中次要的动物造景要素,但它具有悠久历史、丰厚文化并促进了造园活动。以“鱼”元素景观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其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演变,将其表现形式划分为“以鱼生产”“以鱼成景”“以鱼装饰”“以鱼写意”四类,并总结了鱼元素景观启蒙、转折、深化、停滞 4 个发展时期的演变特征,进而探究不同时期造园理念的变化及造园理念与鱼元素景观之间互为促进的关系。从园林规划设计的角度对景观形式进行解析,探究不同形式背后所蕴含的造园理念,丰富鱼元素景观研究。  相似文献   

12.
乡土元素在杭州梅家坞农家乐景观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杭州梅家坞村为例,在分析乡土元素的分类与特点的基础上,从景观主题、景观布局、景观营造等方面详细阐述了梅家坞村乡土元素的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农家乐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纪念性景观的设计就是合理利用各种景观元素,通过不同的表达方式来营造一种氛围,表达一种精神。用物质形式表达某种空间情感,使参观者产生情感的回应,它的精神内涵永远是第一位的,最终追求与参观者心灵上的感应和共鸣。  相似文献   

14.
戴安康  刘源 《广东园林》2021,43(6):49-53
国家公祭日的设立让一系列南京大屠杀丛葬地纪念碑重新回到大众视野,但作为城市历史文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历史文化传播方面却已略显乏力。基于符号学理论,对南京大屠杀丛葬地纪念性景观进行解构,研究了面临的实际问题,并分析了成因。将符号学方法与景观设计原理结合,从纪念性景观构建中的符号选取、主题强化、信息传达等方面入手,探讨了南京大屠杀丛葬地纪念性景观的具体更新方法。并以南京普德寺丛葬地纪念性景观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5.
对杭州西湖风景区夏季观花植物的种类和应用现状进行实地调查,分析了西湖风景区夏季观花植物景观应用形式,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可为园林建设中的夏季植物造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从园林构建的物质性元素和精神性元素两方面对创建温州特色城市园林景观进行了探讨,认为在园林艺术中要表现出地方特色,应在不同的建构元素中渗入地方化特征和人文历史因素。  相似文献   

17.
采用实地调查并结合查阅相关文献的方法,对杭州龙井茶室周围植物景观的空间及植物与建筑、水体、山径的结合等方面进行分析与总结,探索有关自然山林植物景观的营造方法,可为今后园林中自然山林景观的营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     
由韶关市园林学会等单位主办的韶关首届秋菊展览,于1989年11月在韶关市中山公园开幕。参展单位共有市齿轮厂、曲江县园林处等20多个单位及个人,展出了各类菊花精品共4000多盆。展览会共接待了观众5.6万人。本刊正在筹备出版珠海专刊和中山市专刊本刊编辑部经与珠海市园林学会和珠海市园林处协商,为纪念珠海经济特区成立十周  相似文献   

19.
宋庆龄陵园绿化生态效益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座落在上海市区西南的宋庆龄陵园,一期工程已建成667hm2多,布有宋庆龄墓地及纪念广场、名人墓园、外籍人墓园及儿童博物馆。从1981年筹建至今经过十几年的建设和管理,它已成为上海一座颇具特色的绿地,具有供广大参观瞻仰者和游览者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欣赏园林景色、休憩和进行身体锻炼等多种功能,发挥了多方面的生态效益。该文从环境小气候的改善及发挥纪念性园林的作用方面对宋庆龄陵园绿化的生态效益进行了分析,并简单介绍了具体的做法,希望和广大园林同行共同探讨如何根据不同特点的绿化布局,按照生态园林的总体要求进行养护管理和调整,使其发挥出最大的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20.
从红色文化传承角度出发,以哈尔滨红色纪念性景观为研究对象,梳理国内外红色纪念性景观研究现状,总结哈尔滨红色文化的内涵与外延,分析哈尔滨红色纪念性景观的发展脉络与实例,指出现存的主要问题。深入融合宏观的城市文脉、生态修复、文化塑造、精神传承,以及微观的景观塑造,精细化创造“冬季友好”的寒地红色纪念性景观,从六个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升改造留住红色记忆、均衡发展丰富红色景观、丰富载体表达红色文化、“五感”体验感知红色文化、重塑寒地气候红色空间、数字化建设再深红色传承等景观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