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4 毫秒
1.
杜仲含胶细胞的整体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变性处理和整体透明相结合的方法对杜仲各组织中含胶细胞的形态和分布,以及不同生长条件下含胶细胞的分布密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杜仲含胶细胞是一种细长的、两端略膨大的、丝状分泌单细胞,在植株体内的分布与维管系统密切相关。在当年生杜仲幼茎中主要分布于初生韧皮部并靠近形成层的部位。光照有利于杜仲胶合成。西北林学院学报21卷第3期申延等杜仲含胶细胞的整体观察  相似文献   

2.
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是我国特有的第三纪珍贵孑遗植物,是杜仲科(Eutvmmiaceae)中的一种单属单种植物,落叶乔木.杜仲的一大特点是体内遍布胶丝,这种胶称为杜仲胶,也称为古塔胶,化学成分为反式聚异戊二烯,是橡胶(顺式聚异戊二烯)的同分异构体.但杜仲胶不像橡胶那样产生于乳汁管,而是产生于根、茎、叶、叶柄和果皮等的维管束韧皮部和薄壁组织中的含胶细胞.  相似文献   

3.
导管经历了完整的细胞程序性死亡过程(programmed cell death,PCD),形成运送水分的管状通道;而筛分子分化则经历了细胞程序性半死亡过程,形成运输有机养分的通道。为了进一步弄清二者在小麦(Triticumaestivum L.)颖果发育过程中超微结构上的变化,本研究利用生物电镜和酶的超微细胞化学定位技术比较了筛分子和导管分化过程中超微结构的变化,以及酸性磷酸酶(ACPase,acid phosphatase)活性的分布动态。结果表明:筛分子呈对称性半圆形分布于导管的两侧,且筛分子内细胞核的降解晚于导管,筛分子细胞质主要通过液泡膜内陷包裹细胞器,形成自噬体进行降解,最终仍保留了部分细胞器碎片,筛分子仍然存活;而在导管分化中,主要是液泡破裂后,胞内细胞质被完全降解,导管最终死亡,形成管状分子。ACPase作为液泡的标志性酶,在导管液泡膜破裂后,多定位于线粒体等发生降解的细胞器上。而在筛分子中,不仅在发生降解的线粒体等细胞器上检测到了ACPase活性,在成熟筛分子胞间连丝上也检测到了ACPase活性,表明ACPase不仅参与了小麦颖果筛分子和导管发育中PCD进程,可能还与细胞间物质运输有关。  相似文献   

4.
华山松,赤松次生韧皮部的解剖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山松,赤松次生韧皮部轴向系统由筛胞、韧皮部薄壁细胞及径向片组成,径向系统为射线。径向片和射线中具有蛋白细胞,其特点是细胞核大,细胞质浓,与筛胞之间以单侧筛域相联系。在无功能韧皮部,筛胞和蛋白细胞死亡,被挤毁,射线细胞分裂扩张,并积累后含物。  相似文献   

5.
杜仲胶生物合成相关蛋白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仲(EucommiaulmoidesOliv.)是我国特有的第三纪了遗树种,不仅是一种名贵的药用植物,而且是温带最有开发前景的胶源植物。长期以来,杜仲胶仅作为生产硬橡胶的原料。近年的研究表明,杜仲胶能象三叶橡胶一样制成弹性橡胶,还能制成具有橡胶和塑料双重特性的高分子新材料,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杜仲胶的开发价值。杜仲中橡胶颗粒积累在根、茎、叶和果实的韧皮部薄壁细胞中,与银胶菊(PartheniumargentatumGray.)茎中橡胶颗粒的积累相似。国外通过对橡胶颗粒结合蛋白的分离鉴定,已证明与橡胶生物合成相关的一些蛋白存在于胶颗粒中。杜…  相似文献   

6.
杜仲根组织分化的观察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的根为主根系。根尖顶端原始细胞分旱层为中柱原、皮层原和表皮-根冠原。整个根尖基本生长速率,自原始细胞向基端320μm前后最大,1200μm处下降到最小。原始细胞最初无分化,向基100μm处开始分化为初生分生组织,210μm处中柱鞘开始分化,500μm处出现最早筛管分子,620μm处出现最早导管分子,1300μm处表皮成熟形成根毛,2500μm处初生结构分化完成。内皮层凯氏带不明显,中柱鞘由一层细胞构成。木质部束多数为二原型,另外有三原、四原和五原型。韧皮部薄壁细胞形成许多橡胶丝。初生结构形成后,维管形成层即活动,产生次生维管组织,同时皮层第二层细胞分裂形成第一次的木栓形成层,产生周皮。次生韧皮部的轴向系统中也分化产生橡胶丝。侧根原基由木质部放射棱顶端中柱鞘细胞发生,根尖及成熟结构与主根相同。  相似文献   

7.
川黄柏和凹叶厚朴树皮及韧皮部季节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黄柏和凹叶厚朴是两种重要的中药材.树皮由外向内为周皮、皮层、初生韧皮部的纤维束和次生韧皮部.它们的筛管分子具有复筛板或单筛板,P—蛋白质和筛管淀粉.伴胞为与筛管分子等长的一列或单个细胞.筛管寿命在川黄柏中最长为1年,在凹叶厚朴中则不超过8个月.形成层活动时间在川黄柏中是3月中下旬到11月中旬,在凹叶厚朴中是3月中下旬到11月下旬.两种树的木质部或韧皮部在3月中旬已开始分化,木质部和韧皮部分化停止时间在川黄柏中分别是11月中旬和12月下旬;在凹叶厚朴中分别是9月下旬和11月下旬.在冬季均有部分分化的筛管分子,凹叶厚朴中部分分化的筛管分子于秋季形成,翌年3月中旬成熟,同年9~10月瓦解,川黄柏枝条冬季平均保留170.2μm的具功能韧皮部区;而凹叶厚朴在径向仅保留数列细胞宽的具功能韧皮部区越冬.  相似文献   

8.
以3年生不同成熟时期唐古特大黄茎为实验材料,采用植物显微技术和植物化学方法研究其蒽醌类化合物的组织化学定位特征及贮藏和积累的规律.结果表明:蒽醌类化合物在唐古特大黄茎中的分布是多位点的,主要分布在表皮、近表皮的皮层细胞、维管束中木质部和韧皮部的薄壁细胞及髓射线细胞中.且随着茎的成熟,蒽醌类化合物在茎各部分中的分布相对减少.  相似文献   

9.
为探明灌浆、脱水速率不同的小麦品种扬麦16和扬麦15颖果背部维管束发育的差异,采用半薄切片法对花后不同时间颖果进行显微观察。结果表明:2个品种导管数为6~10个,筛管数为30~50个;花后10 d,维管束发育基本完善;随着颖果灌浆成熟,扬麦16韧皮部筛管和周围薄壁细胞率先发生扭曲,细胞膜表面积增大,利于细胞间的物质运输;扬麦16韧皮部与合点间的薄壁细胞压缩比扬麦15早,缩短了同化物从筛分子卸出后到合点和珠心突起的运输距离;扬麦15背部维管束发育过程中细胞形态变化幅度较小。花后25 d,2个品种的筛管和维管薄壁细胞中积累淀粉粒,运输功能开始下降;此时,扬麦16的导管结构比扬麦15完整,内径较大且呈线形排列,与周围环境接触面积大,可能更易于颖果中多余水分的排出。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揭示板蓝根和大青叶外观形状和显微特征与其内在质量的关系,利用光学显微镜和组织化学方法对菘蓝叶和根的显微结构特征以及生物碱类物质在叶和根中的分布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菘蓝叶的上、下表皮上都无毛被;叶的上、下表皮上都分布有无规则型气孔,下表皮的气孔指数明显高于上表皮的。叶肉有栅栏薄壁组织和海绵薄壁组织之分,栅栏组织有2层细胞。根的韧皮部和木质部间有明显的形成层,韧皮部的薄壁细胞中有大量的淀粉粒。生物碱类化合物在叶中分布在包括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在内的一些叶肉细胞中,在根中生物碱类化合物主要分布在韧皮部的一些薄壁细胞中。表明菘蓝根的横切面上韧皮部越宽的质量越佳。  相似文献   

11.
祁建钊  郭继元  徐青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7781-17784
[目的]明确宁夏六盘山伏毛铁棒锤根系结构、生长方式及生物碱在组织中的分布。[方法]采用石蜡切片及生物碱定位技术。[结果]伏毛铁棒锤根系由主根、侧根和不定根(块根)组成。根系初生结构正常,次生结构异常。主根的形成层和额外形成层分别产生了异常次生结构中的"U"形次生维管束和三生维管束,且主根的筛管群是由初生韧皮部和形成层分化的小筛管群组成;块根的次生木质部呈"U"形,次生韧皮薄壁细胞占据了块根的绝大部分,且块根的筛管群主要由次生韧皮薄壁细胞分化形成。[结论]主根和块根的形成层组成及活动方式的不同导致了二者异常次生结构的不同。生物碱在主根中主要积累于内侧皮层和束间薄壁细胞,在块根中主要在次生韧皮薄壁细胞和髓中。  相似文献   

12.
伏毛铁棒锤根系异常次生生长及生物碱组化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明确宁夏六盘山伏毛铁棒锤根系结构、生长方式及生物碱在组织中的分布。[方法]采用石蜡切片及生物碱定位技术。[结果]伏毛铁棒锤根系由主根、侧根和不定根(块根)组成。根系初生结构正常,次生结构异常。主根的形成层和额外形成层产生了异常次生结构中的"U"形次生维管束和三生维管束,且主根的筛管群是由初生韧皮部和形成层分化的小筛管群组成。而块根的次生木质部呈"U"形,次生韧皮薄壁细胞占据了块根的绝大部分,且块根的筛管群主要由次生韧皮薄壁细胞分化形成。[结论]主根和块根的形成层组成及活动方式的不同导致了二者异常次生结构的不同。生物碱在主根中主要积累于内侧皮层和束间薄壁细胞,在块根中主要在次生韧皮薄壁细胞和髓中。  相似文献   

13.
Plants transport fixed carbon predominantly as sucrose, which is produced in mesophyll cells and imported into phloem cells for translocation throughout the plant. It is not known how sucrose migrates from sites of synthesis in the mesophyll to the phloem, or which cells mediate efflux into the apoplasm as a prerequisite for phloem loading by the SUT sucrose-H(+) (proton) cotransporters. Using optical sucrose sensors, we identified a subfamily of SWEET sucrose efflux transporters. AtSWEET11 and 12 localize to the plasma membrane of the phloem. Mutant plants carrying insertions in AtSWEET11 and 12 are defective in phloem loading, thus revealing a two-step mechanism of SWEET-mediated export from parenchyma cells feeding H(+)-coupled import into the sieve element-companion cell complex. We discuss how restriction of intercellular transport to the interface of adjacent phloem cells may be an effective mechanism to limit the availability of photosynthetic carbon in the leaf apoplasm in order to prevent pathogen infections.  相似文献   

14.
笃斯越桔茎次生维管组织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笃斯越桔茎的次生维管组织进行了解剖学研究。笃斯越桔茎次生韧皮部中的筛管分子属于双子叶木本型,筛管分子周围无伴胞的存在;次生木质部中的导管为具梯状穿孔板或单穿孔板的梯纹导管;管胞为普通管胞和环管管胞二种;木射线属异形Ⅰ和异形Ⅱ型;木薄壁组织为傍管薄壁组织和离管薄壁组织并存。  相似文献   

15.
对杂交水稻威优35,威优64和常规稻78130强弱势粒ATP酶活性的测定、考种及稻穗不同部位枝梗ATP酶的电镜细胞化学观察表明,水稻灌浆期间籽粒ATP酶活性与灌浆速度呈正相关。ATP酶主要定位于稻穗枝梗筛管细胞质膜和细胞间隙周围的细胞壁表面,并具有较高的活性。灌浆前期,稻穗上部枝梗筛管细胞质膜上的ATP酶活性比下部强;其韧皮组织的胞间连丝比下部多;其韧皮部中可观察到大量物质从伴细胞向细胞间隙转移。在稻穗下部则几乎没有观察到这种现象。  相似文献   

16.
对2-5年生巨尾桉人工林脱落树皮宏观、微观结构特征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表明:随树龄增加,脱落树皮正面逐渐平整,背面出现旋切纹理;3-5年生脱落树皮,平均厚度从0.491 mm增至0.717mm,幅面面积以每年大约2倍的速度从93cm2扩大至349 cm2;脱落树皮由周皮、基本薄壁组织、射线薄壁组织、膨大薄壁组织、筛管、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