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为了保证出口冻梭子蟹的质量,加工厂必须符合加工卫生条件,具备严密的管理、检验制度。2.蟹黄基本到角时开始加工。3.为了保证梭子蟹的鲜度,一般都应以小流网作业捕捞的梭子蟹为原料。4.加工时,应按生产操作规程建立流水作业线;蟹体,特别是脐盖用流水清洗干净,不可将蟹倒入盛水容器中清洗。清洗后的蟹,腹部向上排列沥水;注意剔除流黄蟹;速冻时  相似文献   

2.
<正> 蟹奴(Sacculina)属甲壳纲、蔓足类,根头目。有关蟹奴病的流行及其对中华绒螯蟹的危害情况,国内尚未见详细的报道。1987年,作者在南汇县进行河蟹饲养试验过程中,发现蟹奴病危害河蟹相当严重。现将观察结果初步报导如下。一、病症寄生有蟹奴的蟹,外表上没有十分明显的病灶,仅腹面的脐略显臃肿。揭开脐盖,可看到长有直径为2~5mm、厚为1mm 的  相似文献   

3.
长江系中华绒螯蟹原种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技术适用于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Eriocheirsinensis)原种亲体的选育。1形态特性蟹体分为头胸部与腹部。头胸部上下被坚韧的甲壳,上面为头胸甲,一般呈墨绿色;下面是腹甲,呈灰白色。五对胸足,伸展于头胸部两侧,左右对称。头胸甲前缘平直,有四个额齿,中间凹缺较大,呈“U”型,左右各有四个侧齿,第四侧齿明显可见,背部中央隆起,表面凹凸不平,额角后方有6个明显瘤状脊。腹面中央有一凹陷即为腹甲沟。腹甲周缘生有绒毛,薄片状的腹部紧贴于腹面,腹部内生附肢。成熟雌蟹蟹脐圆形,四周密生绒毛盖满腹甲。成熟雄蟹双螯大而强壮…  相似文献   

4.
梭子蟹假丝酵母菌病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文军 《水产学报》2005,29(6):831-836
2002-2003年,舟山市暂养梭子蟹连续发生被称为“乳化病”的暴发性疾病,并导致大量死亡。发病主要集中在每年10月至翌年2月低水温期的海捕暂养梭子蟹,病蟹蟹体消瘦,肌肉萎缩,横切步足,在断口处有乳白色的液体流出,打开蟹盖,盖内可见大量乳白色液体。从乳白色液体内能镜检出大量酵母菌样微生物,菌体大小为(2.3~7.8)μm×(1.3~6.5)μm,多数呈卵圆形,细胞大多单个或成对排列,多边芽殖。同时,显微组织病理观察可见病蟹肌肉、心脏、肝胰脏以及鳃等部位也可发现相同菌体。该菌可生长在TCBS上形成白色菌落,在孟加拉红上形成红色菌落,经菌体形态、培养特性及生理生化反应,鉴定为假丝酵母菌属酵母菌(Candidaoleophila)。人工感染试验发现,其对健康梭子蟹具有致病性,出现与自然病蟹相同的症状,并在人工感染病蟹中分离出相同菌株,表明假丝酵母菌属酵母菌是该病的病原。  相似文献   

5.
<正> 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常有规格在15~40g的蟹种就达到性成熟,其形态特征和内部结构和绿蟹相似:雌蟹腹脐呈椭圆形,可覆盖头胸甲腹面,边缘有许多毛;雄蟹螯足刚毛粗、长、密。此类蟹种称为性早熟蟹,亦称小绿蟹。大部分因肥壮难以蜕壳或在冬春  相似文献   

6.
三、螃蟹宰杀法 将螃蟹盖朝下,放在砧板上,用刀口压着蟹底部当中的缝,右手握刀柄,左手在刀背轻拍一下(不要斩到盖),刀口便入蟹肉内,蟹就不动,左手抓住蟹钳,右手用刀尖压住蟹盖边缘轻轻向上一抽,  相似文献   

7.
锯缘青蟹 (Scylla serrata)俗称青蟹,甲壳纲梭子蟹科青蟹属动物。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商品价值,是我国重要的经济蟹类。 1育苗 1.1亲蟹的选择   亲蟹应选择体重 200g以上,体长在 12cm以上,肢体健全无外伤且经受精、卵巢发育成熟的雌蟹。蟹壳两侧充满卵粒、阳光下观察前侧缘附近不透光,甲壳呈红色或鲜红色为佳。其中,卵粒上出现黑色眼点的亲蟹,产卵后可以缩短卵子孵化的时间,提高孵化率。 1.2亲蟹的产卵、抱卵   未产卵的亲蟹在入池前应进行消毒,以减少蟹体附着生物带入池内。亲蟹放养密度通常每平方米…  相似文献   

8.
吴自飞 《水产养殖》2011,32(9):37-38
1合理放养大规格优质1.1选择优质蟹种优质蟹种是指养殖河蟹的品种要纯正,蟹种质量要优良。选择优质蟹种要做到四看:一看蟹种的腹部,如雌蟹腹部已变为近似圆形,即已呈团脐,脐周围长有绒毛,腹甲第四、五节变宽,则表明该雌蟹己性早熟。雄蟹腹甲内的交接器若已发育成白色坚硬骨质化的管状物,则表明该雄蟹已性成熟。  相似文献   

9.
河蟹蟹种性早熟分析及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一些养殖户因放养了性早熟蟹种而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所谓幼蟹性早熟、就是幼蟹长到15~209左右时,不蜕壳、不生长,体质饱满。发育成熟。这些蟹生长缓慢.死亡率高。通常当年不处理,第二年将会陆续大批死亡。而且若不及时挑出还会捕食其他蜕壳蟹,从而影响整个养殖池。l性早熟的识别边外观上、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观察:(l)腹部:雌早熟蟹种的脐大而圆、几乎将头胸部盖满。脐边缘密生绒毛.很厚。与头胸部贴得不紧。另外,脐基部很宽,接近甚至达到第4步足基部。雄性早熟蟹种,翻开脐部、交接器明显变硬,且末端围生绒毛。(2…  相似文献   

10.
醉制品,也叫糟醉品。醉制法加工水产品是古老而又新鲜、独特的加工方法,其独特的风味和鲜明的地方特色深受食客们的青睐。1.醉蟹先将河蟹放入清水中浸泡换水二、三次,使蟹在水中漱尽泥沙。将生姜、葱洗净用刀拍松,每1千克蟹加入2千克凉开水,加适量盐、糖、醋调匀,放入坛中。再用一只纱布袋将生姜、葱、花椒、八角装入袋内并放入盐卤中。将河蟹取出沥去水,掰开蟹脐放入少许精盐。再将河蟹放入盐水卤中,这时倒入高梁酒于卤中,用布将坛口蒙上,扎紧,加盖封上,放至七天即可开坛食用。其蟹青中露黄、肉鲜膏香、味美无比。2.糟鱼…  相似文献   

11.
一、场地条件采用对虾育苗场便可以进行青蟹育苗,不需要改造或添置其它设施。二、种蟹(亲蟹)的培育1.亲蟹的选择亲蟹一般选择海捕膏蟹(成熟交配雌蟹),要求附肢齐全、活力好、体表干净、没有黄黑斑、体重200~300克的个体。膏蟹卵巢非常发达,呈橘黄色或橙红色,几乎充满整个背甲的内面,左右卵巢愈合成一片。若将蟹腹面向着较强的阳光,或用手电筒照射,甲壳内充满黄色的卵,几乎无透明的空隙,甲壳上方呈鲜艳的红色。这种成熟的雌蟹,在适宜条件下很快可以产卵。2.亲蟹的培育亲蟹培育池要求池底铺上1/2~2/3的沙层,1/3~1/2不铺沙作为投饵区,沙层厚…  相似文献   

12.
鲤鱼出血病是近年来北方地区高密度集约化养鲤的一种危害严重、死亡率高的常见病,它和魄、缩、纺出血病非常相似,但又有本质的不同。症状:没病早期,病鱼颌部、口腔、眼眶、鳃盖、鳍的基部及鱼体腹部和体两侧有轻度充血。严重时则充血并出血现象加剧,由点状出血斑演变成斑块状或全身出血,看上去鱼体呈红色,用手顺鳞片触摸,则有血液渗出,肌肉失去弹性,水肿。鳃出血呈浅红色,或鳃淤血呈深紫红色,鳃小片囊肿,甚至鳃丝末端腐烂坏死。腹部膨大,有的肛门红肿,凸眼。懈剖检查:腹腔积水,腹水呈透明的浅黄色或半透明的浅红色,内有大…  相似文献   

13.
河蟹的"红白膏"现象初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红 《水产养殖》2004,25(1):25-25
0 引言 2001年太湖地区河蟹养殖出现雄蟹“红白膏”分化现象(雄蟹在性腺发育过程中,若以天然饵料为主食,且营养搭配均衡,则性腺发育外观呈红色,俗称“红膏”;若不以天然饵料为主食,且营养搭配不均衡,摄入过多的蛋白质,则性腺发育外观呈白  相似文献   

14.
培育蟹种控制性早熟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蟹种,俗称扣蟹,一般指规格为2克以上的一秋龄幼蟹的统称。蟹种性早熟是目前我国发展河蟹养殖中主要问题之一,在江苏、浙江、上海、安徽等主要养殖区普遍存在,已引起各界特别是广大养殖户的高度关注,现就笔者在实践中所积累的数据与对策措施,撰文仅供参考。一、河蟹性成熟及人工培育蟹种性早熟的主要特征1、河蟹性成熟特征河蟹在湖泊、草荡等天然水域中一般两年性成熟。性成熟前,河蟹个体较小,壳色淡黄;雄蟹步足尤其螫足上的刚毛短而稀疏,资足掌部上下两面尚无刚毛,雌蟹腹脐也未长足,仍呈三角形,尖端较窄,紧贴身体,不易分离。…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旨在探讨光色对红壳色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仔蟹生长、摄食及体色的影响,为其体色研究提供参考。固定光照强度为(1 800.0±50.0)Lx,记录观察红壳色与正常壳色仔蟹在5种常见光色(红、绿、黄、白和蓝)下养殖35 d的存活、相残、蜕壳、生长及摄食量等情况,并利用色调-饱和度-亮度(HSB)颜色模型分析体色变化。Duncan多重比较分析发现:不同颜色光照对两种壳色中华绒螯仔蟹生长的影响不同。绿光有利于红壳色仔蟹的生长,而黄光则对正常壳色仔蟹更有利。两种壳色仔蟹的体质量特定生长率和致残率在不同颜色光照中差异显著。红壳色仔蟹在红光和绿光中的蜕壳率明显高于正常壳色仔蟹(P0.05)。除蓝光组外,各颜色光照中正常壳色仔蟹致残率均高于红壳色仔蟹,其中白光组的致残率比红壳色仔蟹高78.72%(P0.01)。红壳色仔蟹在绿光组中的体质量特定生长率(1.69%/d)和头胸甲特定生长率(0.69%/d)最高;在红光组中特定生长率最低(分别为1.40%/d,0.38%/d),而正常壳色仔蟹在蓝光中的特定生长率最低。两种壳色仔蟹各光色组的夜间摄食占比均高于白昼,尽管差异不显著(P0.05),但表现出了昼夜摄食节律。红壳色仔蟹的日摄食率、食物转化率受光照颜色影响不明显(P0.05)。但对正常壳色仔蟹蓝光会抑制摄食和食物转化,而黄光则会促进摄食和食物转化。与蜕壳前相比,蜕壳后红壳色仔蟹红光、绿光、黄光组H值下降,红色加深;而白光、蓝光组H值上升,红色变浅;各组S值、B值下降,体色变浅,变暗,而正常壳色仔蟹红色深浅度在不同光照下则表现相反;除红光、黄光B值上升,体色变亮,S值均下降,体色变浅。因此,绿光和黄光分别利于红壳色和正常壳色仔蟹的生长,而绿光能促进两种壳色仔蟹体色变黑,加深。本研究将为中华绒螯蟹体色形成与调控机理的解析,以及养殖过程中光照条件的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冻梭子蟹切蟹加工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梭子蟹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冷冻梭子蟹切蟹是近年来我国出口创汇的主要水产品之一。其加工流程为:原料一清洗一去壳盖等→切蟹与刷洗→整理→漂洗与沥水→称重排盘与冻结→脱盘与包装冷藏。具体工艺如下:1原料选择 200 g以上、蟹爪齐全、无破损的梭子蟹为原料,剔除“软皮蟹”、“籽蟹”及其他杂蟹,用层冰保鲜,一层一蟹。要求保持品质新鲜,胸部甲壳色泽正常,手指压腹面较结实,无异味。2清洗逐个用流动清水清洗干净,不能浸洗,以免影响质量。同时,剔除遗留的质量差的梭子蟹。3去壳盖等剥去原料蟹的壳盖,清除其内…  相似文献   

17.
对成蟹养殖期,附着于成蟹体表的盖虫进行了形态学观察及其分类学鉴定,并做了不同药物的防治实验,其结果表明,7.5mg/LZnSo4、6mg/L-12mg/L蟹安、0.3mg/L孔雀石及30mg/L福尔马林对盖虫有较强的杀伤效果。  相似文献   

18.
草鱼出血病,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严重鱼病。这种病的症状是体色暗黑,微带红色,肌肉显现点状或块状充血,严重时全身肌肉呈鲜红色。部分病鱼的口腔、下腭、头顶、眼眶周围、鳃盖、鳍条充血。有的鳃丝  相似文献   

19.
将体质量(127.07±10.92)g的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以下简称河蟹)成体雄蟹和体质量(86.16±6.80)g雌蟹离水,分别暴露于室温(20~22℃)下0 h(对照组)、8 h、16 h和24 h,随机选取12只蟹(雌、雄各6只)采肝胰腺和肌肉样品,测定组织匀浆清液中琥珀酸脱氢酶(SDH)、乳酸脱氢酶(LDH)、苹果酸脱氢酶(MDH)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及丙酮酸、丙二醛(MDA)含量、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肝/肌糖原比,探讨不同干露胁迫时间对河蟹成体呼吸代谢、能量代谢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1)雄蟹肝胰腺中LDH活性随干露时间的延长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在24 h时最高;雌、雄蟹肌肉中LDH活性均随干露时间延长而下降,而SDH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在8 h时最高;(2)雄蟹肝胰腺中的糖原含量随干露时间的延长而显著上升;雌、雄蟹肝胰腺中的丙酮酸含量先下降后上升,在24 h最高;雄蟹肌肉中的糖原含量在24 h时最高,而肌肉中MDH活性显著下降;(3)雌蟹和雄蟹肝胰腺中的T-AOC和CAT活性均在24 h时最高,显著高于其他时间点;雌...  相似文献   

20.
在三疣梭子蟹的一生中要经过胚胎、溞状幼体、大眼幼体、幼蟹及成蟹等各个发育阶段,其中幼蟹与成蟹阶段在形态上已基本相同。溞状幼体是孵化后的第一个阶段,蟹体略呈三角形,分头胸部和腹部,且头胸部具额棘、背棘各1根,侧棘1对,腹部细长,分节;有1对复眼;游泳活泼,在水体上中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