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棉花“矮密早”栽培的理论依据与高产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矮密早”栽培是棉花高产、优质、低耗栽培的重要途径。我省1995年在都昌县丘陵旱地试种。1996年栽培面积达9万多亩,今年省委、省政府要求全省棉区“矮密早”栽培面积发展到用万亩。随着棉花生产的发展,棉花“矮密早”高产栽培面积必将木断扩大。1棉花“矮密早”栽培的概念棉花“矮密早’俄培,简单地说,就是通过适当增加棉花种植密度、矮化栽培、促进早熟,获得棉花高产、优质、低耗的栽培方式。其具体内容是:1.1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在一定的范围内,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单位面积总铃数和产量。1.2矮化栽培通过综合利用水肥…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抗虫杂交棉的大面积推广和栽培模式的改变,棉花种植密度出现很不平衡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棉花生产水平。为了摸清蒜套棉栽培模式下棉花种植密度与产量的关系,作者设置了蒜套棉栽培模式下棉花密度对比试验,摸索产量与密度之间的关系,找出最能发挥地力条件的理想密度,为棉花生产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3.
冷静 《江西棉花》1994,(2):24-25
直至目前为止,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上,测量棉花叶面积系数的手段仍然较为烦琐。由于棉花是木本植物,当其进入蕾期以后,棉花叶片接近完全随机分布于棉田上,我们试行以棉田中光斑密度与棉花群体叶面积系数是显著负相关,从理论上建立其数学关系式,即:式中K为叶面积系数,A为光斑密度,P为测定棉田中光斑密度的次数,只要测出光斑密度数值,就可求出叶面积系数。如果,借助光斑密度仪测定棉田活体叶面积系数,不仅方法简便,而且劳动强度大为减轻。  相似文献   

4.
江西省1994年棉花生产发展意见江西省农牧渔业厅,江西省棉花生产办公室省委、省政府已经确定,1994年全省棉花面积要达到173.3khm2(260万亩),总产要确保200kt(400万担)。这是适应当前全国棉花生产形势,调整我省种植业内部结构,解决棉...  相似文献   

5.
棉花的移栽密度一直是棉花生产上争论的主要栽培指标.随着品种的不断更新、全球气候变暖以及栽培制度的变革,棉花的种植密度也随之改变,现阶段究竟种植多大的棉花密度为适宜,很值得探讨.为此2007年作者开展了不同移栽密度的试验研究,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加大力度扩面积灾后获得好收成──奉新县1993年棉花生产工作总结(奉新县棉花生产办公室330700)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面对全国棉花生产连年滑波、市场紧缺的形势,审时度势,抓住机遇,咬定发展棉花不放松,把发展棉花生产作为全县调整农村产...  相似文献   

7.
发展我省棉花生产的几点建议江西省棉麻学会自1990年省委、省政府作出了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棉花生产的决策以来,我省棉花保持稳定发展的势头。1992年首次实现了我省棉花目给有余,并调出57.ski棉花支!Y兄弟省市,为国家作出了贡献。93年尽管遭受了...  相似文献   

8.
2016年新疆石河子垦区影响棉花产量的气象因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勇  张玲  杨明凤 《中国棉花》2018,45(6):40-42
2016年北疆石河子垦区棉花产量和品质出现明显下降。对垦区4个棉花主栽区棉花全生育期及各生育阶段的气象条件分析和指标判断结果表明,阶段性低温冷害是影响垦区棉花生产的主要气象因子。春季及6―7月降水过程频繁,降水量偏多,棉花苗期、花铃期的持续阶段低温冷害,致使垦区棉花各生育时期普遍偏晚,造成垦区棉花大面积减产。建议垦区种植农户以后根据不同气候年份调整棉花品种,趋利避害,确保垦区棉花增产增效。  相似文献   

9.
棉花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是纺织工业的主要原料,是军需民用的必需品。1999年7月2日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了《棉花—细绒棉》新标准,并于今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新标准为适应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求,对已实行了27年的我国现行棉花标准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特别在棉花标准含水率、质量考核指标、棉花长度的分档、同批棉花允许有相邻品级的棉花比例等方面都做了重要调整并将“棉花中严禁混入危害性杂物”作为棉花的质量指标,提出了异性纤维检验和惩罚性规定。我国新棉花标准的实施,是在与国际惯例接轨适…  相似文献   

10.
湖北省近10年棉花产量上下波动的原因是棉花面积受植棉政策的影响,棉花单产的高低受栽培技术棉田管理和投入、自然气候的影响。分析了科技植棉现状,在挖掘增产潜力上,要抓好棉田调整,坚持连片种植。重点抓好两萎病田、水旱轮作的调整;选用优良品种,提高大田用种纯度;狠抓壮苗早发技术的推广,延长有效生育期;重点搞好棉田面积和育苗配套,不同类型调节剂配套,棉田管理和种植方式配套;加强后期管理,防止棉花早衰。  相似文献   

11.
江西省湖口县地处长江南岸,鄱阳湖与长江交汇口处,是江西植棉大县之一.21世纪初,该地区以常规棉种植为主,抗虫棉、杂交棉种植少,全县棉花平均密度达到52 500株/hm2;之后随着抗虫棉、杂交棉的普及种植时,其密度在27000株/hm2左右;2007~2008年湖口县平均栽植密度只有16 500株/hm2,甚至个别地块出现密度不到10 000株/hm2的现象.2009年湖口县实施棉花高产创建项目,在其影响下,全县平均密度有所提高,示范区密度达到22 500株/hm2,全县平均密度也达到18 000株/hm2.为了展示棉花合理密植的增产效果,湖口县农业局于2010年在"万亩"棉花高产创建示范片(武山镇)进行了棉花合理密植展示示范,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2.
1993年中国棉花重要新闻1棉花收购价再行调整。现行标准级皮辊棉由每担300元提高到330元,国家财政补贴款数量和等级差价率不变。在目前棉花没有放开的状况下,各省要执行国家的统一收购价格,地方自定的价外加价一律取消。2为稳定棉花种植面积,提高棉花单产...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是全国重要的棉花生产大省。近些年来,受粮食安全问题、产业结构调整、市场和自然条件等多因素影响,山东省棉花种植面积与总产持续下降,但单产却有所提高。从近3年山东省棉花种植规模、成本和收益、影响棉花生产的因素等方面,分析总结了全省棉花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并列举了当地通过科技创新提高棉花单产的3种绿色轻简高效植棉新技术,提出了稳定和恢复棉花生产发展的对策和建议。对探索山东省棉花生产恢复性发展新路径,实现棉花产业振兴和高质量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浅析影响棉花单产因素及科技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兴棉、提高单产、增加效益,是保持我国棉花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举措。但21世纪以来,石首市棉花单产由10年前的1359kg·hm-2下降到1323kg·hm-2。原因何在?笔者就此进行了调查研究。1影响棉花单产因素1.1种植密度不足。当前由于杂交棉的大面积推广,个别种子经销商夸大其词地宣传杂交棉的个体优势,导致自杂交棉推广应用以来,石首棉花种植密度从1995年的每公顷4.36万株下降至2005年的2.59万株,减幅40.7%。由于种植密度过稀,导致棉花投肥量增加、生产风险性加大、棉花的品质和产量下降。据历年农户调查资料显示:棉花公顷平均物质投入由19…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我国棉花市场出现了供大于求的新情况 ,棉价下调 ,质量要求严格。面对棉花市场大挑战 ,新疆兵团抓住机遇 ,开拓进取 ,知难而进 ,科技创新 ,探索出新疆棉花高密度优质高产高效的新路子。通过调整棉花种植密度 ,由每公顷常规密度 1 8万株增加到 2 4万~ 2 7万株 ,保苗株数增加 40 %左右。从而充分利用新疆棉区的水、土、光、气、热资源 ,实现棉花优质高产高效 ,提高优质棉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新疆属特早熟棉区 ,无霜期短 ,热量有限成为制约新疆棉花优质高产高效的限制因子。尽管在推广地膜植棉之后 ,对棉花苗期生长热量补充起了明显的作…  相似文献   

16.
对绵阳市棉花生产发展的思考张巨三(四川绵阳市农牧局副局长副研究员621000)绵阳建市十年来,棉花生产除1992年创历史最好水平外,一直处于滑坡状态,供需矛盾十分突出。目前国家政策调整后,供需矛盾已上升为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为了寻求解决棉花...  相似文献   

17.
棉花中后期发现棉蓟马猖獗为害邹晓阳,杨美珍(丰城市农技推广中心331100)棉蓟马(Thripstabacilindemen)是棉花苗期的重要害虫之一,赣中地区一般在5月上、中旬发生较多,6月下旬以后,密度逐渐下降。但近二年来,在市测报点(丰城市荣塘...  相似文献   

18.
湖南省安乡县2008—2013年的棉花生产,有4年遭受了较大的自然灾害。特提出“调整农作物结构布局、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发展种棉大户等新型生产经营体、实行棉花生产农机农艺结合、推广棉花间作栽培、普及棉花避灾减灾栽培技术和大力发展农业保险”等7项棉花防灾减灾措施。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棉花/辣椒、棉花/绿豆、棉花/黄豆对棉花杂变种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棉花/辣椒的产量和经济效应最高,比棉花/黄豆多3.0元/小区、比棉花/绿豆多3.25元/小区,棉花/绿豆的产量和经济效应最低。多因素试验结果还表明:棉花与辣椒、黄豆、绿豆套种。可以提高棉花和其套种作物的经济效益。本实验条件下,在棉花密度32490株/hm^2。各套种作物的密度为16245株/hm^2的情况下其互作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杂交棉花的普及和用肥水平的提高,加之高效立体种植的推广,棉花生产的栽培密度呈逐年下降趋势.但是一些地方的棉花栽培密度盲目降低,有些甚至不到15000株/hm2,一些种子经营单位为了提高棉花的单株成桃,也在片面宣传低密度种植.密度己成为影响棉花生产的一项重要因素,如何科学确定棉花栽培密度,是当前棉花栽培工作中的又一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