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以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李杏资源圃为研究对象,利用4种食心虫的性诱剂,诱捕调查圃内食心虫发生种类及其种群消长动态。结果表明,李杏资源圃食心虫发生种类有梨小食心虫、李小食心虫、桃小食心虫和桃蛀螟4种,优势种群为梨小食心虫和李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后期蛾量高峰与低谷难以准确界定,世代重叠现象严重;李小食心虫一年有3个发生高峰期;桃小食心虫一年有2个发生高峰期。桃蛀螟全年只诱到3头成虫,可以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2.
利用性诱剂分别对梨小食心虫、苹果蠹蛾在红富士苹果园和香梨园进行监测,经过测定,初步掌握了梨小食心虫和苹果蠹蛾消长动态;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梨小食心虫1年发生4代和一个不完整的第5代;苹果蠹蛾1年发生3代和一个不完整的第4代。通过诱捕成虫数量调查发现两种食心虫的越冬代成虫羽化期时间长而且数量最多,化学防治的关键为越冬代的成虫和第1代幼虫;通过对红富士苹果园、香梨园中梨小食心虫和苹果蠹蛾的诱捕效果对比,初步表明梨小食心虫为我区蛀果害虫的优势种群。  相似文献   

3.
梨小食心虫危害桃、梨、苹果等多种果树。砀山地区 1 999年以前仅在管理粗放、桃梨混栽的园片有少量发生 ,危害较轻。但近几年来危害逐渐加重 ,2 0 0 2年大发生 ,受害面积达 60 %以上 ,个别园片暴发成灾 ,致使虫果率达 5 0 %以上 ,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在砀山地区 ,梨小食心虫一年发生 5代。 3月底 4月初成虫开始羽化 ,4月中旬为羽化盛期。羽化后当日交尾产卵 ,卵期 1 0天左右 ,以后各代随温度升高卵期相应缩短 ,7月份高温季节卵期最短为 4天。 5月底、6月初、7月底分别为第 1、2、3代成虫羽化高峰期 ,8月2 0日前后出现第 4代成虫 ,8月底…  相似文献   

4.
作者根据2019、2020年李园李小食心虫的发生情况,研究分析不同年份虫情高峰期,分析日平均温度、最低温度对幼虫出土时间及发生数量的影响,提出寒地果树李小食心虫早期预防的关键时期为卵和幼虫期;生长季利用李小食心虫信息素预测其成虫高峰期。  相似文献   

5.
通过性信息素诱捕技术对甘肃省武威市3种不同果园梨小食心虫的发生规律进行了研究,并总结了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技术。结果表明:梨小食心虫在甘肃省武威地区果园中1年发生3代,成虫发生高峰期分别在5月上中旬、6月上中旬、7月上中旬和8月中旬;不同果园中梨小食心虫成虫的种群消长动态有一定差异,梨园中除越冬代成虫发生量最高外,其余几代均低于李园和杏园;不同果园梨小食心虫的种群数量为李园杏园梨园。梨小食心虫的防治应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要掌握成虫发生高峰期这个防治关键期。  相似文献   

6.
梨小食心虫无公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梨小食心虫简称梨小,是果树上常见的重要害虫,可危害梨、桃、李、杏、苹果、樱桃等多种果树,在各梨产区普遍发生,特别是多种果树混栽区发生较重。外界条件适宜时,很易造成流行危害。在宁陵酥梨区有梨、桃混栽的情况。2006年梨小食心虫在宁陵县梨区大发生,虫果率一般为30%-50%。从2006年冬季开始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治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通过梨小食心虫性诱剂的应用研究,准确掌握了梨小食心虫在张掖市川灌区的发生规律,梨小食心虫每年发生4代,梨小食心虫成虫大量增加时为关键防治期,及时对其进行防治,可提高防治效果。不同诱芯数量对梨小食心虫成虫诱集效果的影响并不明显,不同品种果树对梨小食心虫成虫诱集量有显著差异,应在建园时避免多树种早中晚熟多品种混栽。  相似文献   

8.
薛华 《果农之友》2009,(9):32-32
果树食心虫是一些蛀人果实内危害的蛾类幼虫的统称.主要有梨小食心虫、梨大食心虫、桃小食心虫(桃蛀果蛾)、白小食心虫、李小食心虫、桃蛀螟和棉铃虫等。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湖北黄冈地区梨小食心虫发生规律,探索迷向丝结合化学防治对梨小食心虫防控效果,本研究监测了黄冈地区梨园梨小食心虫发生规律,比较了3个密度迷向丝结合化学防控对“双臂顺行式”棚架梨园梨小食心虫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黄冈地区梨园梨小食心虫1年发生5代,越冬代成虫高峰期发生在3月中下旬,第1代成虫发生高峰期为5月中旬至6月初,第2代高峰期6月下旬至7月中旬,第3代高峰期7月底至8月中旬,第4代高峰期8月下旬至9月下旬;495根/hm^(2)和660根/hm^(2)两个密度结合化学防控对梨小食心虫各个世代迷向率均达到97%~100%,蛀果率均在0.73%以下,防治效果均达到93.13%以上。  相似文献   

10.
以山楂树为试材,用北京格瑞碧源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诱捕器诱捕梨小食心虫,采用灰色关联度法分析了山楂梨小食心虫发生动态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太行山东麓林州市的生态条件下,山楂梨小食心虫一年发生4代,发生期为4月初至9月中旬;成虫越冬代和1~3代发生高峰期分别在4月中旬、5月下旬、7月上旬和8月下旬,其中4月中旬和8月下旬是2个重要高峰期,在这2个时期对梨小食心虫进行药剂防治,将会有效地控制梨小食心虫的发生,从而提高山楂产量,提升山楂品质;旬平均温度、降雨量和日照时数均对梨小食心虫成虫的发生产生一定影响,其大小顺序为日照时数旬平均温度降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