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展林下食用菌产业,具有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北方地区林下栽培香菇时间为3~11月,全年有9个月可栽培;通过试验可得出北方地区林下栽培香菇的品种为高温品种武香1号9、31,低温品种939、庆科20,667 m2纯收入83 300元,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相似文献   

2.
高允旺 《食用菌》2016,(2):60-61
正中国竹荪之乡的顺昌县,随着竹荪连年连作,主产区的大田栽培竹荪产量逐年下降,制约了竹荪产业的发展。近年来,在福建顺昌县大历镇、林业局、供销社等部门的支持下,竹荪技术研究所自主创新林下生态竹荪栽培新技术获得成功。按667 m~2林下种约290 m~2的面积计算,可采收(干品)竹荪32.6 kg,产值8000元,扣除培养料、菌种、工资等,纯收入达2100元,不砍树也有收入。林下生态栽培竹荪利用林  相似文献   

3.
食用菌生产已成为农村经济主要来源之一,然而相继出现菇粮争地,林菇矛盾.制约产业可持续发展.就林地栽培食用菌重要意义,林下栽培菇菌基本条件,林下菇菌生产方式与对应品种,林下栽培菇菌产品前景进行论述,为山区发展林下经济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铁岭县地处辽宁省北部,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1995年引进‘寒富’苹果,在铁岭县镇西堡镇栽培,表现良好.‘寒富’的早果性、早丰性、果实品质等综合性状都很突出,特别是经历2001年极端低温天气的考验,依然安全过冬,其栽培面积逐年扩大,铁岭也因此结束了没有优质大苹果栽培的历史.到目前为止,全县已有‘寒富’苹果栽培面积1753hm2,666.7m2纯收入达1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5.
《食用菌》2014,(5)
<正>"这一袋能产60 g干木耳,原料是杨树木屑、秸秆和麸皮,去掉成本,一袋利润1.5元钱,这一潮木耳40万袋利润可达50万元。"山东平邑县康合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技术员汪运河介绍说(上图)。据了解,黑木耳在林下、露天闲置地都可栽培生长,投入劳动量  相似文献   

6.
<正>多年来,林业部门一直倡导并鼓励发展林下经济,各级政府相继出台诸多倾斜政策发展林下经济,但是,截至目前,国内的林下经济也多限于在速生树林、果树等林地进行林草、林药、林畜、林菌等生产。笔者自2008年9月份开始,相继在山东的历城区、河北的平泉县等地的高海拔林场内进行了林下栽培仿野生侧耳试验,结果证明:较之传统大棚或菇房设施化栽培,林下栽培无需占用耕地,可免除出菇棚等固定资产投资60%左右,提高生物学效率40%左右,降低人工管理费用80%;产出的食用菌子实体明显具有野生菇的口感和品味,菌糠废料提高了林地土壤肥力,改善了林地土壤结构,提高了林地生产力,同时也降低了人工处理菌糠废料的  相似文献   

7.
综述新西兰苹果产业现状,简介新西兰苹果新品种特性,以期为我国苹果产业发展提供参考。2017年,新西兰苹果栽培面积9 535 hm~2,主栽地区为豪克斯湾(Hawke’s Bay),占全国栽培面积的60%以上;主栽品种有‘皇家嘎拉’‘布瑞本’‘太平洋皇后’‘富士’‘爵士’‘粉红女士’和‘艾娃’等,其中‘皇家嘎拉’栽培面积最大,约2 604 hm~2,近几年栽培面积增长较快的品种主要为‘火箭’‘艾娃’和‘爵士’;单位面积产量约为62.0 t/hm~2;苹果出口量为34.3万t,出口额约7亿新元;生产模式主要为综合水果生产(IFP)和有机生产2种,前者约占93%;主要的苹果生产企业为Mr. Apple、Yummy、Bostock和T&G,Mr. Apple出口约25%份额的主栽品种,Yummy主要销售到国内市场,Bostock为最大的有机苹果生产企业,T&G主要生产‘爵士’‘艾娃’和‘太平洋玫瑰’。可见,新西兰苹果品种结构丰富、单产高、出口比例大,具有标准化的栽培模式和战略布局,为苹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部分,可以作为我国苹果产业发展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林下食用菌是林下经济产业中的重要一环,实现林下食用菌的高效栽培,在节约土地的同时可帮助农民增产、增收。依据我国目前林下食用菌栽培的实际情况,剖析林下食用菌发展遇到的问题及原因,从区域布局、融资渠道、技术支持、人才培养、龙头企业打造等方面提出具体的发展对策,旨在为推动林下经济的发展,实现食用菌产业经济与生态的双重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大连市金州新区大魏家街道后石村地处金州湾沿岸,属暖温带半湿润的季风气候,兼有海洋性的气候特点。后石村苹果栽培历史悠久,目前苹果面积约120 hm2,主要品种为‘富士’,约占85%;其他品种为‘王琳’‘乔纳金’‘红星’等。苹果年产量约2 500 t。近70%苹果经过硒和SOD处理,风味佳,其套袋的含硒、SOD‘富士’苹果2014年市场售价24.00元/kg,产值达6 000  相似文献   

10.
磐安县是我国香菇之乡,也是我国鲜香菇主要出口基地之一。年种香菇4 000余万袋,产值约1.2亿元。仁川镇滚涛村是磐安县食用菌专业村,香菇年栽培量稳定在80余万袋,产值240万元。  相似文献   

11.
沈阳市农科所食用菌课题组选育的少孢06号平菇,高产、优质,孢子少,减轻孢子对菇农的危害,二年来全市栽培面积10万平方米以上,成为我市的主栽品种,深受菇农欢迎。并扩大到国内23个省、市、自治区。1990年抚顺市张永武栽培本品种,创每平方米产量97公斤的高水平。他在84平方米的塑料大棚内菌柱栽培,投料5000公斤,共收鲜菇8150公斤,创效益1.73万元,纯收入1.6万余元。沈阳市于洪区王忠民采用该品种,投料7500公斤,总收入达1.8万余元;东陵区苏世军采用该种,1989年冬季栽培,投料4500公斤,效益1.7万余元。他现在已陆续投料4万余公斤,可望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正>建国以来我国培育的李子新品种约30个左右,且绝大部分是科研单位通过有性杂交育成的,费用庞大,费时较长。而我们30年来没拿国家任何科研经费,采用管式杂交育种法育成了‘吉胜’‘吉祥’‘吉丰’‘吉红’‘吉早黄’‘吉星’(‘吉好’)‘吉贡’等李子新品种(品系),栽培面积已经很大,在寒地李子栽培界已经形成一个"吉"字号李子的概念,很受栽培者欢迎。  相似文献   

13.
正山东省沂水县大樱桃栽植历史悠久,1893年德国传教士韩智泰引入‘大紫’和‘那翁’大樱桃15株,栽植于沂水县夏蔚镇圣母山山顶,获得成功后传播扩散开来。2000年以来我县大樱桃出现稳步发展的趋势,2010年12月"沂水大樱桃"被农业部批准为农产品地理标志称号,截至2017年底,全县栽培面积达1 533 hm2,年产量约5 000 t,年产值约1亿元。主栽品种为‘大紫’  相似文献   

14.
‘爱莎’(Asia)是意大利的草莓品种,中早熟。辽宁草莓科学技术研究院(原东港市草莓研究所)于2009年通过引智渠道引入,经多年试栽及区试,大棚栽培表现植株生长势强,抗病性好,产量高,一级序果平均单果重40~50 g,最大达100 g,666.7 m^2产量2 500 kg以上,与‘卡尔特一号’‘达赛莱克特’产量相当。平均销售价格16.00~20.00元/kg,最高可达30.00元/kg,比‘卡尔特一号’‘达赛莱克特’高6.00~10.00元/kg,666.7 m^2产值4万~5万元。综合商品性状明显优于老品种‘卡尔特一号’‘达赛莱克特’等。值得大面积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15.
白利 《北方果树》2017,(6):24-25
<正>朝阳县是辽宁省鲜食大枣的主产区,种植面积约1.33万hm~2,产量近30万t。种植品种主要为‘大平顶’‘大铃铛’‘三星’‘小平顶’‘凌枣’,其中‘大平顶’枣为朝阳县特产,种植面积约6 667 hm~2,在国家林业局举办的"全国林副产品名优产品交易会"上被评为优质奖。1999年朝阳县被国家林业部命名为"大平顶枣之乡"。‘大平顶’枣为早熟品种,每年9月成熟,果实中大,呈  相似文献   

16.
食用菌在京郊都市生态循环农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食用菌产业主要利用农林业生产中的秸秆、枝杈等副产品,生产口味鲜美、营养丰富的食用菌,为农民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收入;同时减少了秸秆的剩余量,降低了焚烧秸秆对环境的污染;食用菌采收后的菌渣还可生产出大量的有机肥,有利地促进了有机农业的发展。近年来,食用菌产业在京郊广泛推广,在工厂化栽培、农民散户栽培的基础上,依据北京地区气候特点,开展了反季节栽培、林下仿生栽培等各种新模式。着重介绍了食用菌产业在生态循环农业中的作用,目前京郊食用菌产业的基本情况,并以通州区、昌平区为例,介绍京郊食用菌工厂化栽培、反季节栽培与林下仿生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7.
<正>2008—2009年,黑山县连续两年承担省"果实套袋关键技术示范补贴"项目,现已在全县推广与应用,取得显著成效。全县‘苹果梨’栽培面积0.67万hm~2,主要分布在八道壕、白厂门、太和、芳山等北部乡镇,每年套袋面积达0.53万hm~2,产量约20万t,优质果率达到90%以上。套袋后果品价格增加1.00元/kg,经济效益提高近2亿元。现将其配套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8.
对广州市李分布、种质资源和产业状况进行全面系统研究,为广州市特色李资源的保护利用及李产业发展提供依据。结果表明:2013年以后广州市李栽培面积和产量趋于稳定,2017年面积为2621 hm2、产量为10022t;其分布与海拔和区域内城市化水平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可分为4个分布区,由北向南呈阶梯式排列;固有品种有‘从化三华李’‘早食李’‘串珠李’和‘早竹李’等4个,‘从化三华李’和‘早食李’分别占全市栽培面积的65%、34%;广东省以北的外省李种质均因需冷量太高而不适宜经济栽培,但樱桃李生长发育基本正常;按照冬季(1月31日为止)冷量的大小,可划分成适宜栽培区、选择栽培区和限制栽培区。‘早食李’可在全境栽培,引进栽培时需根据广州地区不同栽培区域冷量的大小选择相应的品种。  相似文献   

19.
《中国瓜菜》2019,(8):80-82
以‘早佳’(8424)为材料研究了双株栽培模式西瓜的产量、品质和生产效益,以确定大棚西瓜双株栽培技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的可行性及前景。与常规单株栽培比较,双株栽培能够保证西瓜产量及品质,667 m~2节约生产成本475~575元,纯收入增加685.70~805.25元,可作为一种西瓜简约化栽培技术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20.
马风镇位于海城市东部山区,七山一水二分田,是以山区为主的乡镇。全镇近1万户3万口人,主要产业是果树。2002年有‘南果梨’树60万株,产量2500t,年产值350万元。经几年的努力,2007年有‘南果梨’100万株,产量约1.75万t。产值4500万元。2008年因花期受冻产量1.5万t。其中‘南果梨’专业村祝家,2002年仅有‘南果梨’5万株.产量500t.产值仅70万元,现今‘南果梨’已达10万株,产量达7500t,产值达2000万元。楼房村祝恩家同是马风镇‘南果梨’示范标准园,面积为0.33hm^2,有果树146株,其中‘南果梨’100株,2002年(8年生)产量2000kg,2003年产量5000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