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SSR和SRAP标记及表型性状研究了二倍体菊花近缘种菊花脑(Chrysanthemum nankingense)与甘菊(Chrysanthemum lavandulifolium)种间杂种的真实性和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131个杂交F_1代单株中,122个为真杂种,真杂种率为93.13%。42对SSR引物组合在菊花脑、甘菊及其122个F_1杂种中扩增得到123个多态性条带,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3条多态性条带;18对SRAP引物组合扩增得到55个多态性条带,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3条多态性条带。菊花脑×甘菊种间F_1杂种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介于0.44~0.90,表型变异系数在10.16%~16.67%之间,且存在超亲个体,说明种间杂种的遗传变异丰富;杂种的叶片表型偏向于母本。基于表型性状和SSR、SRAP分子标记的UPGMA聚类分析将亲本和122个杂交后代都分为7类,绝大多数杂种后代与母本菊花脑聚在一起,而父本甘菊和少部分杂种株系分别单独聚在一起,表明F_1代与母本更为相似。母本与种间杂种的平均遗传相似性系数(0.62)高于父本(0.54),说明该杂种群体在遗传上更接近母本,与表型观察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2.
毛百合×有斑百合种间杂种的育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毛百合(Lilium dauricum)为母本、有斑百合(L.concolor var.prlchellum)为父本进行常规杂交,通过胚培养成功获得了种间远缘杂交种,对种问杂交亲和性、胚培养和杂种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毛百合×有斑百合蒴果膨大率达46.1%,种子有胚率为1.30%,胚培养萌发率为15.2%;4个杂交后代生长旺盛,株高表现出较明显的超亲现象,其他性状呈趋中趋势,杂种植株的花色更偏向橙色.4个杂交后代虽然在花色上与亲本有一定差异,但其它性状均具有双亲的特征,从形态上能证明是真杂种.  相似文献   

3.
大白菜与诸葛菜属间杂交及GISH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乔海云  李菲  张淑江  章时蕃  孙日飞 《园艺学报》2009,36(10):1473-1478
 以不同类型的大白菜与诸葛菜进行属间正反杂交, 运用蕾期重复授粉及胚挽救技术, 在大白菜为母本的组合中获得了31株幼苗, GISH鉴定表明有16株具有预期的染色体数, 2n = 22, 为真杂种; 在诸葛菜为母本的组合中没有得到杂种植株。田间调查显示, 杂种一代植株综合性状介于双亲之间, 同时花粉败育。  相似文献   

4.
柚杂交一年生苗性状分离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5个杂交组合120株柚品种间杂交1年生苗树体和叶片性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柚杂种1年生苗的同一组合的不同单株间性状即出现分离,特别是株高、叶片数、总叶面积和分枝数等性状分离现象最为明显,可作为杂种实生苗早期鉴定、选择的重要指标;柚不同组合间苗期多数性状表现出有显著差异,母本对杂种1年生苗性状表现影响最为明显;被测性状的株间变异大于组合间变异,相同组合不同单株选择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5.
荔枝、龙眼属间远缘杂种的获得及分子鉴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荔枝品种紫娘喜为父本,龙眼品种石硖、早熟龙眼、古山二号为母本,以及以紫娘喜为母本,石硖龙眼为父本,进行了远缘杂交研究。通过混合授粉和多组合杂交的方式,改善了属间杂交组合的不亲和性。结果表明,在紫娘喜×石硖、石硖×紫娘喜、早熟龙眼×紫娘喜以及古山二号×紫娘喜4个杂交组合中共获得杂交苗35株,经SRAP-PCR分析,在紫娘喜×石硖组合中鉴定出2株真杂种苗,杂种苗生长健壮,叶片宽大。研究的形态学和分子标记分析均显示获得了荔枝和龙眼的属间远缘杂种。  相似文献   

6.
枇杷同其他木本果树一样,遗传上是高度杂合的,因此,获得真杂种是进行杂交育种等遗传改良的重要基础工作。以我国的特早熟优质枇杷品种早钟6号作母本,分别以西班牙的3个大果型品种作父本进行种内杂交;并以栎叶枇杷为母本与普通枇杷的解放钟作父本进行远缘杂交,4个杂交组合(ZJ、ZU、ZP和Lj)共获得493株杂种苗。运用RAPD分子标记,对这些杂交苗进行早期杂种鉴定,根据有无父本的特征带或新带型来鉴定其是否杂交成功,4个组合从100条RAPD引物中共计筛选出9条具有父本特征带的引物,鉴定454株杂种苗为真杂种。试验获得的真杂种苗可为枇杷品种的选育提供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7.
以金花茶为母本,山茶为父本,用常规人工杂交的方法得到2个带有黄色显性性状的新品种,并介绍了其培育过程、特征特性。利用嫁接手段对其繁殖方式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
以毛百合(Lilium dauricum)为母本、有斑百合(L.concolor var.pulchellum)为父本进行常规杂交,通过胚培养成功获得了种间远缘杂交种,对种间杂交亲和性、胚培养和杂种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毛百合×有斑百合蒴果膨大率达46.1%,种子有胚率为1.30%,胚培养萌发率为15.2%;4个杂交后代生长旺盛,株高表现出较明显的超亲现象,其他性状呈趋中趋势,杂种植株的花色更偏向橙色。4个杂交后代虽然在花色上与亲本有一定差异,但其它性状均具有双亲的特征,从形态上能证明是真杂种。  相似文献   

9.
【目的】新资源获得是开展育种的前提和基础,通过两种砧木杂交,创造出聚合两种砧木优良性状的新型砧木资源材料。【方法】以枳雀为母本、枳为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合胚抢救技术获得子一代植株,利用形态学观察及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子一代进行鉴定。【结果】三年胚抢救实验共接种3 146粒种子,获得胚抢救幼苗1250株,成苗率为39.73%。其中通过形态学鉴定出41株杂种苗,共筛选出8对SSR引物来对父本母本进行区分,其中的CS014RCS014F、CS065R-CS065F引物组合可以准确地鉴定出杂种后代,通过SSR分子标记鉴定出20株有性杂种植株。所获得的61株杂种资源为将来深入开展柑橘砧木育种研究工作奠定了材料基础。【结论】以多胚性柑橘为母本的杂交组合获得的成熟种子,难以通过直接播种的方式获得杂种苗。将胚拯救与分子鉴定相结合,通过SSR分析,找到可靠的SSR引物对鉴定杂交后代,为柑橘砧木育种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0.
以种子败育型无核葡萄为母本,中国抗寒野生种或者欧山杂交的品种为父本,通过人工大田杂交后利用胚挽救技术和分子标记选育无核抗寒葡萄新种质.在配置的14个杂交组合中,共获得杂种1021株,其中'红宝石无核'×'北冰红'成苗率最高(18.13%),获得634株.以'左优红'为父本时,'火焰无核'适宜作母本;'北冰红'和'雪兰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