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乔砧密植富士苹果园树体改造试验结果表明:高干小冠开心形树体改造,降低了果园群体密度,减少了枝量,增加了短枝比例,提高了叶片光合效能,改善了苹果品质,提高了优质果率,减少了经营成本投入,提高了果园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傅友 《北方果树》1993,(1):41-42
果树矮化密植是当今果树发展的总趋势。在我国,苹果矮化栽培进展迟缓。据全国矮化苹果开发协作组1988年统计,北方苹果产区利用矮化砧和短枝型品种的面积分别只占总面积的1.52%和3.57%。目前生产上大量栽培的仍是乔砧普通型苹果,但幼龄苹果园特别是新栽苹果园,多是用乔砧苗木进行密植栽培。目前乔砧密植苹果园普遍存在,栽植密度偏大,果园过早郁闭,年年长树不结果的现象,  相似文献   

3.
烟台地区一些20世纪70、80年代所植苹果园,大多为"乔砧密植",树形多采用小冠疏层形。由于栽植密度高,目前果园枝条交叉郁闭,通风透光不良,果实品质较差。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结合生产实际,对乔砧密植郁闭果园进行了改造,将小冠疏层形树形的改为改良纺锤  相似文献   

4.
<正>苹果乔砧密植栽培,提高了苹果园早期产量,但随着树龄增大,进入盛果期后树冠交接、果园郁闭、通风透光条件恶化,导致苹果产量和品质下降。自2006年开始,林业局对红富士苹果乔砧密植郁闭园进行树体改造,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密植苹果园规范化栽培技术要点河北省唐山市林业局063008丁宝堂,王续铮,董志梅,刘希田密植苹果一般是泛指株行距在2~3m×4~5m的栽植密度,包括矮砧树和乔砧树。在总结我市生产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密植苹果规范化栽培技术要点,供各地参考。1生产指标1...  相似文献   

6.
苹果密闭园改造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山东目前绝大多数乔砧密植苹果成龄园的郁闭状况进行研究,确定了密闭苹果园改造的群体目标参数和个体(植株)目标参数,制定出解决苹果园密闭问题的配套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采用主干部位嫁接M9矮化砧接穗的方法改造乔砧密植苹果园。改接3年后,树体明显矮化,效果与使用矮化中间砧相似。果品产量提高,品质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8.
<正>目前,我国及我省现有的苹果园80%以上是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发展的,主要是以乔砧密植早期丰产修剪技术体系为基础的苹果园,大部分面临着群体郁闭、树体衰弱老化和生产力下降的问题,也面临着新一代苹果栽培模式的选择问题,是继续沿用乔砧大树栽培模式,还是选用目前发达国家普遍推广的矮砧集约栽培模式,尚无明确统一的方向。1苹果矮砧树的优越性乔砧苹果树根系较深,适应性强,适合山区缺水的  相似文献   

9.
<正>矮化密植栽培,能够使果树提早结果,早期丰产,目前应用推广广泛。现将果树矮化密植栽培的优缺点总结如下,以便指导生产和实践。1 优点1.1 见效快使果树提早结果,早期丰产。矮化密植桃园2年可以进入结果期,苹果园3年进入结果期,而乔砧桃树4~5年才进入结果期,乔砧苹果树5年才进入结果期。1.2 机械化程度高,节约劳动力矮化密植果园树体矮小,行距较大,适合机械化操作,使喷药,耕地、施肥、除草、采摘等农事活动便捷化,在劳动力稀  相似文献   

10.
<正> 提高密植苹果园的光能利用率,增加光合产物,是密植果园的主要生态因子,也是增产的重要技术措施。为此于1980—1981年在金冠苹果园内,研究了不同密植园树体的光强变化,树冠结构的生态指标,以及对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试材为昌黎果树所三个不同密度的苹果乔砧试验园,品种为金冠,其中试园Ⅰ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