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 毫秒
1.
为了提高"红地球"葡萄的产量和品质,降低人工施肥成本,试验设置2个处理,T1处理:腐植酸水溶肥+氨基酸水溶肥+生物有机水溶肥、T2处理:生物有机水溶肥,以常规施磷酸二铵尿素为对照,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水溶肥对土壤养分及"红地球"葡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T1处理的水溶肥施用效果最好,土壤养分和"红地球"葡萄叶片养分提高显著,同时有效促进新梢生长,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6.9%,可溶性总糖含量提高10.92%,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提高4.65%,可滴定酸含量降低13.65%,糖酸比提高29.21%,产量比对照提高12.65%,施肥效果最优,而且果实品质提高显著,为当地"红地球"葡萄大面积推广提供施肥方案参考。  相似文献   

2.
以“红地球”葡萄为试材,研究了延迟出土对“红地球”葡萄物候期的影响以及在果实成熟过程中,对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还原糖和总花色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延迟出土可推迟“红地球”葡萄成熟期达14 d;延迟出土处理的“红地球”葡萄果实果皮的总花色素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出土的“红地球”葡萄,但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还原糖的含量与正常出土的“红地球”葡萄相比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以3年生的酿酒葡萄"品丽珠"为试材,采用疏叶和疏果的处理方法,测定果实中可溶性糖和酚类物质含量,研究谢花后不同叶果比处理对酿酒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了适宜叶果比,以期探索提高"品丽珠"葡萄品质的最佳叶果比。结果表明:提高叶果比可以提高果实中可溶性总糖、花色苷、单宁和总酚含量,降低可滴定酸含量,采收时果实的品质均得到提高。在处理过程中,果实中可溶性总糖含量和花色苷含量显著正相关,与滴定酸、单宁、总酚含量显著负相关。在葡萄果实采收时,20cm2·粒-1疏果处理果实可溶性总糖、花色苷、单宁和总酚含量分别比对照(15cm2·粒-1)提高了16.9%、19.1%、15.7%和15.9%,和对照间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结果表明该处理的果实品质综合得分最高,为最适叶果比,可以显著提高贺兰山东麓"品丽珠"葡萄果实的品质。  相似文献   

4.
摘叶对山葡萄“左优红”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山葡萄杂交品种"左优红"为试材,研究了果实进入转色期后不同时期摘叶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摘叶处理均能不同程度提高果实糖含量和果皮单宁含量、总酚含量、花色苷含量,降低果实酸含量,其中8月27日摘叶效果最好;与对照相比,8月27日摘叶显著提高了果实糖含量、果皮单宁含量、总酚含量、花色苷含量,提高幅度依次达3.55%、38.45%、29.90%、4.38%,并显著降低了果实酸含量,降幅为7.25%。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光质对‘红地球’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方法】以‘红地球’葡萄为试验材料,转熟时对果穗进行红、橙、绿、蓝、白滤光膜与避光套袋处理,测定分析了转熟至采收期间套袋对果实单果质量、糖酸积累、着色与花色素苷合成等品质特征的影响。【结果】研究表明蓝色滤光膜套袋‘红地球’葡萄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与总糖含量增加,葡萄糖、果糖、蔗糖3种糖分含量相比白膜分别提高了7.2%、13.7%、17.2%,糖酸比提高,显著促进了花色素苷的合成,色度角h最小,果皮中主要花色素苷组分芍药素-3-O-葡萄糖苷和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较白膜显著增加,分别提高18.4%与12.5%,PAL活性增强,促进了葡萄积累花色素苷;而避光处理的‘红地球’果实糖酸比小,花色素苷合成显著受到抑制。【结论】在我国南方湿热地区果实部位光环境对设施葡萄品质具有重要作用,蓝色滤光膜套袋可以增加蓝紫光的比例,调控葡萄光合产物分配,诱导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促进欧亚种‘红地球’葡萄果实糖的积累和着色,改善品质。  相似文献   

6.
GA3 +CPPU结合疏果处理对“夏黑”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5年生"夏黑"葡萄为试材,研究了赤霉素GA3(20mg·L~(-1))+不同浓度氯吡脲CPPU(1.0、3.0、5.0mg·L~(-1))处理与单穗不同留果量处理(单穗50、65、80粒)对"夏黑"葡萄果实品质(葡萄果穗及果粒性状、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总酸含量、总酚、单宁、总花色素含量)以及感官评价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2次对果穗浸蘸GA320mg·L~(-1)+CPPU 3.0mg·L~(-1),单穗留果量为65粒和80粒时均较对照显著使果粒增大、总酸含量降低,总花色素含量升高,同时果形指数未发生显著变化,而单穗留果量为65粒时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显著高于对照、单穗留果量为80粒时与对照没有显著差异;GA320mg·L~(-1)+CPPU 3.0mg·L~(-1)连续2次浸蘸果穗、每穗留果65粒,果实感官评价得分最高、口感最好。表明GA320mg·L~(-1)+CPPU 3.0mg·L~(-1)连续2次浸蘸果穗+单穗留果65粒的处理综合效果最好,而其它处理在不同方面存在一定缺陷。  相似文献   

7.
套袋技术对渭北地区“红地球”葡萄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渭北地区"红地球"葡萄为试材,研究了套袋技术对其果实发病率、基本物理指标以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有效地降低了果粒的发病率,提高了单穗质量和可溶性固形物(TSS)、总酸和单宁含量(增加了8.83%),降低了总酚和总花色苷含量;套袋可以提高"红地球"葡萄的果皮亮度(L值),增加果皮中的红色(a值),套袋改善了果穗和果粒外观、浆果风味以及果肉与果皮质地,保留了穗型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葡萄转色期乙醇处理对葡萄果实成熟进程影响,以"红地球"葡萄为试材,在转色期进行1%氯化钙(CaCl_2)、15%乙醇(EtOH)中溶入1%氯化钙(CaCl_2)、15%乙醇(EtOH)果穗喷施处理,以清水喷施为对照,定期采样测定果实成熟期间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可滴定酸含量、果实不同部位总酚含量等品质指标的变化以及果实色度角、果皮亮度、叶绿素含量、花青素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15%乙醇(EtOH)中溶入1%氯化钙(CaCl_2)能显著抑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以及葡萄果皮总酚含量的累积,同时延缓了花青素含量的积累以及叶绿素的降解,保持了较高的果皮亮度。15%乙醇(EtOH)中溶入1%氯化钙(CaCl_2)处理能够显著延缓葡萄果实的成熟和着色进程。  相似文献   

9.
以日光温室栽培的红地球葡萄为试材,研究了石灰氮打破温室葡萄休眠的最佳浓度和时期以及疏果、铺反光膜和结果枝环剥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石灰氮打破温室葡萄休眠效果稳定,浓度20%于11月下旬涂抹效果最佳;在一定范围内,留果量对浆果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影响不大,但对粒重、穗重影响较大,每穗最佳留果量为50~70粒;结果枝花后30天环剥,果粒增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着色面积增加,成熟期提前1周;铺反光膜能提高果粒重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可滴定酸含量,且蓝膜处理优于红膜和铝膜。  相似文献   

10.
不同负载量对"红地球"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地球"葡萄为试材,研究了每667 m~2不同负载量680kg(T1)、1 360kg(T2)和2 040kg(T3)水平对葡萄基本物化及感官指标的影响,以期为渭北地区"红地球"葡萄栽培筛选适宜负载量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 360kg负载量处理(实际667m~2产量约1 600kg)果实品质最佳,果实还原糖、可溶性固形物及总花色苷含量显著高于其余2个负载量处理,且果实感官质量最好。  相似文献   

11.
以‘库尔勒香梨’和‘新梨7号’为试材,研究采后果实在室温和冷藏条件下各项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采摘时‘库尔勒香梨’的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有机酸、叶绿素含量均低于‘新梨7号’;冷藏环境下‘新梨7号’与‘库尔勒香梨’的果实品质得到更好的保持,‘新梨7号’与‘库尔勒香梨’各项生理指标变化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12.
茂谷柑裂皮病使枳砧或枳橙砧的茂谷柑树势衰退,产量和品质下降,严重时落叶,花小、畸形,落花落果,植株死亡,是目前茂谷柑的主要病害之一。种植无病苗、规范操作,可以避免裂皮病的发生,对于已出现典型性症状的果园,如果发病率在3%左右,原则上把病株清除掉,如果超过10%,但仍有产量,暂时可以通过靠接技术延缓病情的发展,减少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3.
"黄冠"番茄是以自交系‘H703’作母本,以自交系‘T65’为父本组配而成的大黄番茄一代杂种。中早熟、高圆形,单果质量为260g以上,成熟果甜酸可口,耐低温、耐弱光,抗病性强,商品性佳,一般每667m~2总产量在7 000kg以上,适宜在内蒙古、山东、河南、河北、山西、黑龙江等省作保护地栽培。  相似文献   

14.
以‘甜心’玉簪为研究对象,总结‘甜心’玉簪种苗繁育技术、观赏性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栽培技术。实现了‘甜心’玉簪规模化育苗、栽培与管理,满足人们对优质‘甜心’玉簪种苗技术上的需求。该品种是可供吉林省各地露地绿化用宿根花卉新品种,具有香气,抗寒、观赏期长而且能在日光下无灼烧现象,介绍其栽培技术旨在保持其特有的观赏性状及耐粗放管理的特性。  相似文献   

15.
武景和 《北方园艺》2017,(4):207-210
自1995年"寒富"苹果落户铁岭以来,结束了铁岭地区没有抗寒优质大苹果的历史,各县区大力发展"寒富"苹果产业,特别是2010年以后,广大果农的"爱果"热情空前高涨。到目前为止,全市"寒富"苹果的种植面积已达到6 700hm2,仅铁岭县至2015年就达到5 200hm2。各级政府积极加大投入,抓好龙头企业和农民果业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掀起了"寒富"苹果开发的热潮,使"寒富"苹果日趋成为铁岭东部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但也发现了当前"寒富"苹果生产中仍存在很多值得关注的问题。管理不到位,果品质量不高,售价较低,竞争力差,影响果农的经济收入。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铁岭"寒富"苹果的健康发展,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寒富"苹果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总结适合铁岭地区"寒富"苹果生产的对策势在必行。经过调查走访,现将铁岭"寒富"苹果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总结,供广大果农参考。  相似文献   

16.
李海涛  安安  杨丽  马元忠  闫超 《北方园艺》2017,(14):205-207
"新郑红3号"是从普通灰枣中选育出的果个较大、果形优美的优良株系。枣果近圆柱形,平均单果质量15.3g,比普通灰枣重5.2g,商品性高、果个均匀、一级果率高;鲜食酥脆、口感好,汁多,味甜、香气浓郁;制干率高,肉质致密,有弹性,受压易复原,耐贮运。适应性广,抗病性强,耐干旱,抗盐碱,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适宜在全国各枣产区栽培,尤其适宜在新疆等西部干旱枣区大面积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以秋石斛‘红霞’为试材,研究外施不同浓度的噻苯隆(TDZ)对秋石斛‘红霞’生长与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施TDZ可以显著提高秋石斛‘红霞’的花芽萌发率,处理30d开始大量抽出花芽,TDZ 30mg·L~(-1)处理60d花芽萌发率可达91.43%,而对照仅为46.15%;外施TDZ可以显著增加单株的花序数量,最高可达3.80枝;高浓度的TDZ会导致花序缩短、单序花朵数减少、花朵变小甚至花朵畸形等不利影响。综合来看,以TDZ 30mg·L-1处理促进生长、提前花期的效果最好,且对花朵质量影响最小。该研究结果为秋石斛人工调控花期、提高经济价值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8.
经过连续6年的引种栽培区试发现,"希姆劳特"葡萄在天津地区具有极早熟、花芽分化好、品质优良、抗病性强等优良特性,可在天津地区适度发展该葡萄品种。现总结"希姆劳特"葡萄品种的引种区试情况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9.
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将生物菌剂土壤追施同时叶面喷施,可使苹果树树势强壮、枝条粗、叶色深,果型指数高,着色期缩短,一级果率最高可达80%(比常规管理提高15%),经济效益显著,为农民增产增收拓宽新途径。  相似文献   

20.
浙茭7号是从梭子茭优良变异品种中筛选出来的双季茭白新品种,其植株较梭子茭矮小,适宜在浙江省中部以北平原地区种植;孕茭适温18~28℃;秋季9月下旬到10月中旬采收秋季茭白,比梭子茭早4~5 d;春季4月初到6月初采收夏季茭白,比梭子茭早6~7 d;秋茭产量约1 368.0 kg/667 m2,分别较浙茭911和梭子茭增加8.45%和10.44%,夏茭产量约2 718.8kg/667 m2,分别较浙茭911和梭子茭增加8.54%和12.8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