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方园艺》2021,32(2)
为探明小香葱生长对水分的需求规律,采用盆栽法研究不同水分处理对小香葱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对小香葱的部分性状及产量影响显著,随着浇水量的增加,株高、株幅、假茎横径、单株叶数、分蘖数、根数、根长、地上部鲜重及地下部鲜重均逐渐增加而后下降,以1kg烘干土壤每次浇水700 m L的小香葱生长势较好,产量最高,较其他处理增产92.92%~537.43%,折合土壤含水量为70%时,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以贵州30个产地的150份白及样品为研究对象,采用描述统计、相关性分析及通径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株高、花数、叶片数、茎数、多糖含量等20个表型性状的相关性,筛选优质高产的间接指标,以期为白及优质种质资源筛选及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贵州栽培白及表型性状变异系数为15.99%~87.88%,其中地下生物量干质量变异系数为76.42%,多糖含量变异系数为16.3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大多数表型性状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地下生物量干质量与地上性状茎数、茎粗、叶宽、叶片数、地上生物量干质量均存在极显著(P<0.01)正相关,而多糖含量与各性状之间无显著相关性;通径分析结果显示,地上性状的茎数对地下生物量干质量正向直接作用最大、地上生物量干质量对地下生物量干质量正向间接作用最大,对多糖影响最大的地上性状为茎数.综合分析可知,白及地上性状茎数和地上生物量干质量可作为优质高产筛选的重要间接指标,宜选择地上生物量大、茎数多的种质作为白及高产优质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3.
以白及二倍体及四倍体组培苗为试材,采用7组LED红、蓝、绿、白光进行不同光质配比组合,1组荧光灯作对照,对组培苗增殖率和生长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RB(红:蓝=1:1)的白及组培苗增殖率最高,白及二倍体增殖率高于四倍体,分别为247.62%、157.14%。2RB(红:蓝=2:1)的白及二倍体和四倍体增殖率最低,分别为66.67%、42.86%。R的白及二倍体及四倍体组培苗株高最高分别为40.27、44.13 mm;RBW(红:蓝:白=6:1:1)的白及二倍体及四倍体叶长最长分别为78.27、108.73 mm,叶宽最宽分别为10.50、11.82 mm。RBG(红:蓝:绿=4:2:1)的白及二倍体和四倍体假鳞茎直径最大分别为6.91,8.31 mm,与对照组有极显著差异。因此,1RB(红:蓝=1:1)对白及二倍体和四倍体增殖效果最佳,红光有利于白及组培苗株高增高,促进白及组培苗的生长;蓝光有利于白及横茎、叶长、叶宽的生长,RBG(红:蓝:绿=4:2:1)的白及假鳞茎增大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以大、中、小3种大小白及块茎为试材,采用AHP-TOPSIS方法,研究了110℃杀青30 min后70℃烘干(HG)和100℃煮5 min后自然阴干(YG)对不同大小白及块茎中重金属、微量元素、有效成分和综合品质的影响,以期为白及块茎合理选择初加工方法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HG处理下的镉、砷、铜、锰和微量元素总量在不同大小白及块茎间均存在显著差异,相同大小块茎中镉、砷、铜、锰、锌和微量元素总量在YG和HG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初加工方法、不同大小对白及块茎中总酚含量有影响。综合品质优劣排序为HG>HG>YG>HG>YG>YG。综上,小块茎只能采用HG处理;中块茎、大块茎HG和YG均适合,建议以HG节约加工时间。  相似文献   

5.
对16个番茄品种的13个农艺性状和产量进行了相关和通径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单株产量和总采果数、株高、叶片数相关性达显著水平,相关系数分别为0.5386,0.6144和0.5182。回归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早期采果数、平均单果质量、果肉厚、株高、总采果数对单株产量直接作用较大,早期采果数通过总采果数、第1穗果数、平均单果质量、株高、茎粗、果肉厚对单株产量间接作用均为负值且较大。  相似文献   

6.
对16个番茄品种的13个农艺性状和产量进行了相关和通径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单株产量和总采果数、株高、叶片数相关性达显著水平,相关系数分别为0.538 6,0.614 4和0.518 2.回归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早期采果数、平均单果质量、果肉厚、株高、总采果数对单株产量直接作用较大,早期采果数通过总采果数、第1稳果数、平均单果质量、株高、茎粗、果肉厚对单株产量间接作用均为负值且较大.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钙[Ca(NO3)2·4H2O]、锌(ZnSO4·7H2O)肥滴施对马铃薯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新大坪原原种为材料,采用膜下滴灌技术,分别设置3种不同钙、锌施肥量处理。结果表明,钙肥滴施处理的马铃薯产量较高,马铃薯块茎单株大中薯数、单株大中薯质量、单株薯质量均比CK显著增加,其中T1(150 kg·hm-2)处理产量达67 619.05 kg·hm-2,马铃薯块茎蛋白质、粗淀粉、锌含量均比CK极显著提高;锌肥滴施处理马铃薯植株生长较好,品质较高,其中T6(45 kg·hm-2)处理产量达70 555.56 kg·hm-2,马铃薯块茎钙含量均比CK极显著提高。综合分析,钙肥施入量为150 kg·hm-2、锌肥施入量为45 kg·hm-2,马铃薯植株生长期农艺性状较好,块茎产量较高,品质较优。  相似文献   

8.
以白及种子为试材,利用3种碳源(葡萄糖、蔗糖、可溶性淀粉)和2种用量(30、60g/L)采用多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进行组织培养,分析不同碳源对白及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可溶性淀粉和葡萄糖可以促进种子膨大变绿,用量不存在显著差异;而蔗糖能显著提高幼苗的株高、叶长、叶宽、鲜重和根长;最初播种可选择可溶性淀粉作为碳源(用量为30g/L),适合幼苗生长的最佳碳源为蔗糖;该研究筛选出适合白及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最佳碳源及用量,为缩短育苗时间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为了更好地利用决明子种质资源,提高决明子经济效益,探讨采收时间与决明子芽菜农艺性状和药用成分的关系,以决明子为试验材料,采用芽菜机培养、超声波浸提法,研究不同采收时间(2、4、6、8、10 d)对决明子芽菜农艺性状和药用成分黄酮、大黄素及多糖含量的影响,以确定决明子芽菜的最佳采收时间。结果表明,随着生长时间的延长,决明子芽菜单株质量、根长、胚轴长和子叶长,整盘鲜质量和产出比均逐渐增加,其中,整盘鲜质量、含水率和产出比以8 d和10 d采收时相对较高,且两者之间无差异,其产出比分别为7.82和7.92。决明子芽菜内大黄素、黄酮含量随着生长时间的延长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黄酮含量以8、10 d达到较高水平,且差异不显著;大黄素含量以2、10 d采收时较高,其次为8 d采收,决明子芽菜内多糖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多糖含量以4 d采收时最高,10 d采收时最低。因此,综合考虑决明子芽菜产量和药用成分含量,以及经济效益最大化,8~10 d采收为决明子芽菜最佳采收期。  相似文献   

10.
山药块茎生长畸形的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慧  赵冰  刘戬  宋生印 《中国蔬菜》2006,1(7):14-15
对农大长山药1号、怀山药、太谷山药块茎生长过程中产生畸形块茎的情况进行观测研究。结果表明,在施用充分腐熟有机肥及土壤湿度正常的情况下,农大长山药1号、怀山药、太谷山药的块茎畸形率分别为5.30%、6.00%和5.70%,三者无显著差异;当农大长山药1号和怀山药块茎质量500~600g,长度50~60cm时,出现的畸形株数最多,比例最大;而太谷山药在块茎质量400~500g,长度30~40cm时出现的畸形株数最多;在施用半腐熟有机肥及土壤过湿的情况下,山药畸形率最高,太谷山药达59.00%,怀山药57.00%,农大长山药1号55.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