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通过温室膜下滴灌试验,研究了不同灌水量对番茄产量、品质和水分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水量对番茄产量和果实品质有显著的影响。灌水量为375mm的处理产量达到138108kg/hm~2,比对照增产74.96%,达到极显著水平,水分利用率为1.60kg/m~3;降低灌水量可提高果实中硝酸盐、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等可溶物的含量。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在黄金梨树盘内进行不同灌水量和不同灌水次数对黄金梨树体生长发育的影响及节水效果.结果表明:除灌水3次每次20mm处理外,灌水3次每次30mm、灌水3次每次40mm处理的土壤含水量、树体生长、生理代谢、坐果、产量、果实品质指标等与常规灌水4次每次40mm处理无明显差别.666.7m2灌水3次每次20mm、30mm、40mm分别比灌水4次每次40mm处理节水66.67m3、46.67m3、26.67m3,从综合效益分析,以灌水3次每次30mm处理最好.  相似文献   

3.
为了明确结果期水分调控对樱桃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千禧和红玉为试验材料,对不同土壤相对含水量(40%~50%、60%~70%、80%~90%)下日光温室冬春茬和秋冬茬樱桃番茄品质、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土壤相对含水量降低,樱桃番茄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滴定酸、VC含量显著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也明显提高;但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叶绿素含量以及单果质量、产量随着土壤相对含水量降低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通过熵权法和TOPSIS法相结合,综合分析樱桃番茄品质、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各项指标,得出樱桃番茄结果期最佳土壤相对含水量为40%~50%。  相似文献   

4.
为了明确结果期水分调控对樱桃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千禧和红玉为试验材料,对不同土壤相对含水量(40%~50%、60%~70%、80%~90%)下日光温室冬春茬和秋冬茬樱桃番茄品质、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土壤相对含水量降低,樱桃番茄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滴定酸、VC 含量显著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也明显提高;但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叶绿素含量以及单果质量、产量随着土壤相对含水量降低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通过熵权法和TOPSIS 法相结合,综合分析樱桃番茄品质、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各项指标,得出樱桃番茄结果期最佳土壤相对含水量为40%~50%。  相似文献   

5.
以"千禧"樱桃番茄为试材,研究了膜下滴灌条件下耕作方式(直接起垄、深松耕后起垄)和灌水量(60%、100%)对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期探讨番茄水分利用特性。结果表明:深松耕后起垄处理番茄产量比直接起垄处理提高13.56%,差异显著;但深松耕时100%灌水量处理和60%灌水量处理之间产量差异不显著;同时,耕作方式与灌水量对产量存在互作。降低灌水量可以提高番茄红素和维生素C的含量,深松耕可提高可溶性糖含量。膜下滴灌条件下深松耕60%灌水量时,不但能够保证番茄果实的产量,而且果实的品质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6.
灌水上限对大棚滴灌葡萄土壤水分和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碧香无核"葡萄为试材,采用U14(74)均匀设计方法,研究了生育期不同灌水上限和灌水量对葡萄田间土壤水分动态、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期探索吉林地区设施滴灌条件下适宜葡萄各生育期生长的灌水上限。结果表明:土壤含水率在葡萄新梢生长期、果实膨大期、果实成熟期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各处理根层(0~20cm)土壤含水量变化较大,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逐渐趋于稳定但差别仍较大;处理Ⅴ(灌水量为462.9mm)产量最低(2 333.3kg·hm-2),其余各处理较对照(CK)增产显著,处理Ⅳ(灌水量为755.0mm)增产效果最好,其次为处理Ⅰ(759.0mm),产量分别比CK提高了73.1%和72.0%;不同处理间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差异不显著,可溶性糖含量处理Ⅴ最高,处理Ⅳ次之;维生素C含量处理Ⅰ最高,处理Ⅳ次之,CK(100%FC)最低。综合分析,处理Ⅳ即萌芽展叶期75%FC、新梢生长期60%FC、果实膨大期85%FC、果实成熟期70%FC时有利于葡萄产量的增加和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栽培架式对‘北字号’酒葡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提高净光合速率的同时,棚篱架的667m^2产量高出篱架436.89kg;棚篱架的果实品质显著好于篱架,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糖酸比、可溶性糖含量、单宁含量分别高出1.2%、6.14、1.44%、0.43μg/mL。  相似文献   

8.
丰水梨不同施氮量对果实品质形成及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施氮量对丰水梨果实品质形成及叶片生理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丰水梨果实发育过程中以积累果糖和蔗糖为主,葡萄糖和山梨醇含量较低;适量施氮能提高果实可溶性总糖的含量,而过量施氮降低果糖和葡萄糖含量,从而降低可溶性糖总糖含量;适量施氮可提高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含量以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叶片光合指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和气孔限制值(Ls)显著升高,胞间CO2浓度(Ci)下降,有利于叶片光合碳同化能力的增强和果实品质的形成;黄河故道地区沙土栽培的盛果期丰水梨园,果实膨大期纯氮施用量以每666.7m216.8kg为宜。  相似文献   

9.
以桂香龙眼品种为试材,开展输液滴灌施肥对龙眼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输液滴灌施肥显著提高了果实品质,单果重、单株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等指标均优于常规土施。输营养液和输复合肥处理的比常规土施处理的单果重分另q提高了20.62%、25.53%;单株产量分别提高了17.90%、29.44%;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提高了18.15%、11.40%;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提高了19.43%、7.24‰  相似文献   

10.
<正>梨是含水量较大的水果之一,做好梨园水分管理对提高梨果品质和产量至关重要。以下,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就梨园水分管理有关问题整理如下,供广大梨农参考。1水分对梨树的作用梨树是果树中需水较多的树种之一。梨的果实中80%~90%是水分,叶片含水量超过60%,枝和根的含水量也在50%左右。树体的一系列生理活动,如根系吸收、养分运输等都必须在有水的条件下进行。夏天高温期,树体每天要蒸发大量的水分来降温。梨树体内越是生长活  相似文献   

11.
滴灌频率对温室小西瓜生长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日光温室栽培条件下研究不同滴灌频率对西瓜长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确定温室西瓜种植最佳的滴灌频率和灌溉量。结果表明:不同灌溉频率对西瓜生长过程中叶面积和长势的影响较小。其中在整个果实发育期以每7d灌水1次,共浇灌3次,总灌溉量为65m3的处理效果最佳,667m2西瓜产量3564.6kg,中心可溶性固形物13.62%,是本试验条件下温室栽培小西瓜最优的灌溉频率和灌溉量,不仅小西瓜高产优质,同时又省工省时节水。  相似文献   

12.
水氮耦合滴灌对沙地骏枣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以6年生树龄骏枣为研究对象,通过在滴灌条件下水氮耦合处理,研究水分与氮肥的不同配比对新疆南疆沙地骏枣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水氮耦合处理对骏枣果实产量及可溶性糖含量、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不同。水、氮两因素对红枣产量的作用顺序为:施氮量灌水量。在灌水量适中,适当增加氮肥的量可以提高骏枣果实单果重和产量。在南疆沙地滴灌条件下,灌水量控制在500m~3/667m~2,氮肥施入量33kg/667m~2时能显著提高骏枣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3.
以天津静海区二年生冬枣果实为试材,采用中、高、低灌水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灌水量对冬枣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期为冬枣栽培管理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从果实内在品质来讲,高水处理的果实含水量、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最高,分别为6 9.15%、29.78%、0.27%,中水处理的可溶性蛋白质、维生素C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最高,分别为6.81 mg·g-1、411.66 mg·(100g)-1、26.30 mg·g-1.低水处理较中水处理下冬枣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下降了 23.8%、维生素C含量下降了 15.4%、可溶性糖含量下降了 18.9%,但果实含水量、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下降不明显.从果实外在品质来讲,中水处理的冬枣果实单果质量、果实横径、纵径均为最大,分别为22.84 g、36.57 mm、35.43 mm,均显著高于其它处理.果实硬度和果形指数均是差异不显著.由相关性分析可知,灌水量与果形指数呈显著正相关,与果实含水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隶属函数综合分析显示,不同灌水处理下,中水处理的冬枣果实品质最好,其次是低水处理,在高水处理下冬枣的果实品质最差.由此可得,适当控水可提高冬枣的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4.
以滴灌为条件、设置不同水肥处理,研究水氮互作对红枣光合、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中增施氮素有利于枣树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而增加土壤水分则会导致枣树叶片的蒸腾速率增大;在设计水平范围内,增加土壤含水量会降低红枣果实的单果重和果形指数;水和氮的产量效应趋势均呈抛物线形,水的正效应和负效应都相对明显,而氮肥的正效应明显,负效应平缓;土壤水分和氮素含量过高会降低红枣果实还原糖与VC含量,蛋白质的含量却随着土壤中氮肥量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5.
对河北省不同生产基地鸭梨的产量、果实品质因子和外界因素进行了调查,用逐步回归分析法进行统计,以探讨鸭梨产量和果实品质与外界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速效钾含量和灌水量对形成产量有较大的正效应;叶果比对产量有较小的负效应。生长季的降雨量对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有较大的负效应;叶果比对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是正效应。土壤有机质含量对果实单果重有较大的正效应。各项因子与鸭梨产量、单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相关系数均未达到差异显著水平。在保证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0%以上,667m2产量在3 500kg左右的水平,壤土类型、有机质含量在4.6g/kg以上的果园,生长季降水量在530.9~554.9mm的情况下,全年灌水量在150mm左右,即可满足梨树对水分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2016年,在覆膜条件下,研究隔沟交替灌溉对梨树生长、产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漫灌相比,覆膜隔沟交替灌溉能有效减少地表蒸发,增加灌溉湿润区内土壤水分含量,促进了梨树营养生长,并能增大果个,提高产量。其中,灌水沟宽30 cm的覆膜隔沟交替灌溉在不降低果实品质的前提下,能显著提高产量22.5%。  相似文献   

17.
硼是果树生长发育的重要元素,研究生长季节叶面喷施硼酸对早熟富士品种'凉香'苹果叶片功能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一定浓度的硼酸,能增加叶片百叶重、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在0.05%~0.15%浓度范围内,随叶面喷施硼酸浓度的增加,果实中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和风味物质含量明显升高。表明叶面喷施硼酸,能显著改善'凉香'叶片功能,提高果实内在品质。  相似文献   

18.
《中国果树》2017,(Z1):24-26
研究了省力高效栽培模式对盛果期‘雪青’果实品质、产量和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省力高效栽培模式下‘雪青’梨产量达102 546 kg/hm~2,是常规栽培模式下产量的2.13倍;果实硬度6.38 kg/cm~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9%,可滴定酸含量0.12%;与常规栽培模式相比,叶片净光合速率在果实采摘前提高30%,采果后无显著差异。省力高效栽培模式下,‘雪青’梨产量高,果实品质好,叶片光合能力强,实现梨园节本增效。  相似文献   

19.
以自育番茄品种"垦番1503"为试材,采取随机区组试验,研究膜下滴灌条件下不同灌水量和停水时间对加工番茄果实成熟及产量的影响,以期为加工番茄种植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不同灌水量和停水时间对单果质量、果实红熟度、产量性状(产量、红果率、青果率、烂果率)均影响显著,对品质性状(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番茄红素、β-胡萝卜素、叶绿素含量)影响显著.加工番茄最佳收获时间为停水后14 d、最佳灌水量为4875 m3·hm-2,产量可达18.25×104 kg·hm-2、果实红熟度95.24%.青果率和烂果率均较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5.43%,番茄红素含量达20.97mg· (100g)-1.  相似文献   

20.
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研究施肥方法、氮、磷、钾4个因素对篱式‘红地球’葡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的施肥技术对葡萄产量和果实总酸、总糖、维生素C、糖酸比含量的影响较大;(2)4要素对葡萄单株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各异,除糖酸比外,4要素对葡萄单株产量和品质及其他性状的影响并不显著;(3)葡萄产量和果实总糖、可溶性固形物、糖酸比含量均表现出随磷肥用量的增加而降低的特征,葡萄果实总酸、蛋白质含量均表现出随氮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的特征,而果实总糖、可溶性固形物、糖酸比含量均表现出随氮肥用量的增加而降低的特征;(4)篱式‘红地球’葡萄产量和果实品质综合最佳技术组合为A3B1C1D1组合,即采取第3种施肥方法 (萌芽及新梢生长期浇施氮磷钾的比例分别占总施用量的30%、40%、20%;开花坐果期占30%、40%、20%;发芽分化期占40%、20%、20%,果实发育成熟期占0%、0%、40%),施N量为45 g/株、施P2O5量为40 g/株、施K2O量为47.5 g/株的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