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梅花香气成分初探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1 材料与方法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 (HS SPME)和气质联用 (GC/MS)技术分析了 6个梅花品种 (表 1)的香气组成。手动SPME进样器和 75 μmCarboxen/PDMS萃取头为美国Supelco公司产品。FinniganTraceM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为美国Finnigan公司产品。 3月 4日 8:30~ 11:30在无锡梅园摘取枝端已开放的梅花 5~ 8朵置于 15mL样品瓶中盖上盖子立即带回实验室 ,于室温 (12℃ )下将固相微萃取头通过瓶盖的橡皮垫插入到样品中吸附 4 0min后抽回插入气质联用仪 ,于 2 5 0℃解吸 2min ,采集数据。采用NIST谱库和Willey谱库对各物质进行检…  相似文献   

2.
以柿果"小方柿"成熟期果实为试材,选取萃取温度、萃取时间与样品量3个因素,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SPME)提取柿果香气成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检测柿果实香气成分,在分别对其进行单因素试验后,进行正交实验分析。结果表明:柿果实香气成分萃取的最佳条件为萃取温度50℃,萃取时间40min,样品量8mL。  相似文献   

3.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分析香蕉的香气成分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提取不同成熟阶段香蕉的香气成分, 再经气质联用进行分析鉴定。着重研究3种极性不同的萃取头对香蕉香气成分萃取的影响, 优化了分析条件, 建立了稳定的萃取与气质联用分析测定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 香蕉处于不同成熟阶段香气成分的种类和相对含量具有明显差异,在香蕉绿熟阶段分析测定适宜采用DVB /CAR /PDMS型萃取头, 黄熟阶段采用PDMS型萃取头, 过熟阶段采用CW /DVB型萃取头。  相似文献   

4.
木瓜芳香物质固相微萃取GC - MS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木瓜[Chaenomeles sinensis(Thouin.)Koehne]新鲜果实所特有的芳香物质组成研究较少。固相微萃取方法(SPME)对园艺产品挥发性成分分析〔1,2〕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为了阐明木瓜芳香物质化学组成及合理开发利用木瓜资源,本试验采用固相微萃取技术并结合GC-MS法对木瓜挥发性芳香物质进行了分析研究。光皮木瓜(C.sinensis)2005年10月分别取自陕西杨凌及陕西白河,新鲜成熟果实,冷藏保存。手动固相微萃取(SPME)进样器,100μm PDMS萃取头(美国Supelco公司),使用前先将萃取头在气相色谱仪的进样口250℃老化30min,取2~3个木瓜置于密封的纸…  相似文献   

5.
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优化萱草品种‘沙曼’花瓣中挥发性成分的最佳萃取温度和萃取时间,形成优化的预处理条件后,对处于同一生境下的9个萱草品种(‘自由行’‘星光玫瑰’‘四十二街’‘乔丹’‘茉莉百合’‘流星’‘幻想之网’‘烈焰’和‘沙曼’)盛花期花瓣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GC–MS检测分析,并辅以气相色谱—质谱—嗅闻联用(GC–MS–O)及香气活性值(OAV)确定关键香气物质。结果表明,‘沙曼’最佳萃取温度为80℃,最佳萃取时间为40 min。在此条件下,9个品种萱草中共检测到197种挥发性成分,包括醇类、萜烯类、醛类、腈类、酚类、酯类、烷烃、呋喃及少量其他物质。通过峰面积归一法结合GC–MS–O,27种挥发性成分被鉴定成为关键香气成分。经主成分分析(PCA)和聚类分析(HCA),认定(Z)-β–罗勒烯和壬醛构建了萱草的主体香气成分,并初步推断反式–橙花叔醇、芳樟醇、苯乙醇、吲哚、草蒿脑等是造成不同品种萱草香气差异的原因。9个萱草样品根据香气特性聚为4组,一组为‘自由行’和‘星光玫瑰’,其不具有苯乙腈、苯乙醇和苯乙醛,显现木香、草香、花香为...  相似文献   

6.
以贵州产春兰为试材,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在不同条件下对春兰花香气进行检测鉴定,以探明春兰的花香气形成的原理,促进国兰花香新品种的培育.结果表明:活体常温萃取30 min和24 h条件下分别都检测鉴定出了4种成分;取下花朵加热65℃萃取30 min的条件下检测鉴定出14种成分.香气成分主要为烷烃类、醇类、醛类、酮酯类和烯类等.在3种情况下都检测出了β-金合欢烯、1,9-癸二炔、E,E-α-金合欢烯、橙花叔醇,其中橙花叔醇的相对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7.
以’安梨’盛花期完整花序为试材,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对其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通过单因素试验方法对挥发性成分测定条件进行优化,最终确定样品量为3 g,平衡时间与萃取时间均为40 min,萃取温度50 t为最佳测定条件。利用自动质谱解卷积鉴定系统(AMDIS)、NIST11谱库检索系统进行鉴定,在'安梨'花序中共鉴定出61种挥发性成分,包括烷类(26种)、酯类(9种)、醇类(8种)、醛类(6种)、醚类(2种)、萜类(2种)、酮类(2种)、烯类(2种)、芳香类(1种)、酚类(1种)、醞类(1种)、杂环类(1种)以3-辛醇作为内标物对挥发性化合物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其中苯醞(8.6μg/kg)、十五烷(5.51μg/kg)、二十一饶(4.42μg/kg)、苯乙醇(4.12μg/kg)、香叶基芳樟醇(2.79 pg/kg)、对苯二酚(2.58 pg/kg)、正十六烷(2.34μgkg)、苯甲醛(1.76μg/kg)等,在’安梨'花序挥发性成分中占有重要比重,是'安梨'花序的主要挥发性成分。由香气品质可知,除烷桂外其他挥发物多具有香气特征,主要表现为花香型、果香型〈青香型、果仁香型、橘香型、苦感型、辛香型和少数其他香型。其中,中级香气品质的挥发物18种,高级香气品质6种。同时,香气系列分布情况也表明,辛香型和花香型是'安梨'花序的主要香气特征,且具有一定程度的果仁香型,与实际嗅感表现一致。  相似文献   

8.
固相微萃取(SPME)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无溶剂样品预处理技术,主要用于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分析的样品制备.采用4种常用的SPME纤维头(100μm PDMS、7μm PDMS、85μm PA、50/30μm DVB/CAR/PDMS)对苹果挥发性成分的萃取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50/30μmDVB/CAR/PDMS...  相似文献   

9.
以番茄下胚轴和子叶为外植体,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NaCl,研究了番茄2个品种、2种外植体在愈伤组织和不定芽诱导过程中对NaCl胁迫的耐性。结果表明:随着NaCl胁迫浓度的增加抑制愈伤组织和不定芽的产生,形成愈伤组织和不定芽所需要的时间延长,番茄2个品种、2种外植体在NaCl浓度为100~125mmol/L时愈伤组织诱导率显著地低于对照,NaCl浓度在50~75mmol/L时不定芽诱导率显著地低于对照,不定芽形成比愈伤组织形成过程对NaCl的耐性差。  相似文献   

10.
'雪花'梨香气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雪花'梨汁经固相微萃取(SPME)技术提取挥发性物质后,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共检测出挥发性物质73种,其中酯类物质38种、醛类10种、醇类8种、酮类9种、烷类3种、萜烯类2种和其余3种挥发物质等。'雪花'梨汁中芳香物质总含量为72.428 mg/L,其中酯类物质含量最高,为50.620 mg/L,占总香气成分的69.89%,在'雪花'梨的香气中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