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晓夫 《野生动物》2003,24(5):11-12
在全球范围内.已知的223种是长类动物正面临着生存的挑战。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最新发布的报告表明.世界上一半以上的猿类、狐类、猕猴及懒猴处于灭绝的边缘灵长类动物中濒危物种所占比例要比其它各哺乳动物和鸟类中的濒危种类所占比例高出许多。  相似文献   

2.
在我多年的拍摄中,发现许多鸟的数量一年比一年减少,尤其是那些濒危鸟类,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危机.科学家的调查数据让人触目惊心: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本世纪鸟类灭绝的速度已经超过了每年10种,到本世纪末,现存约1万种鸟可能会有12%以上灭绝.更让人悲哀的是,由于生物链的影响,每消失一种鸟类,就意味着与它伴生的几十种昆虫、植物和鱼类随之消失.  相似文献   

3.
Molothrus属的5种牛鹂中,褐头牛鹂(Molothrus ater)是唯一一种在北美广泛分布和常见的寄生性繁殖的牛鹂。褐头牛鹂主要见于开阔地和林缘,为泛性寄生且进化历史较晚,因此其与宿主之间的协同进化适应远不如其他鸟类巢寄生系统。由于褐头牛鹂能广泛寄生各种潜在的宿主鸟类,很可能导致一些濒危鸟类的灭绝,这引起了人们对这一寄生牛鹂的高度关注,而如何控制这一鸟类,也成为保护生物学的一个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4.
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与濒危物种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广源 《野生动物》2004,25(6):54-54
目前,濒危野生动植物资源管理面临着严峻的形势。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一方面是从自然界获取生存所必须的物质财富,建设一个物质文明的社会;另一方面由于人类盲目利用和管理不善,使森林锐减、草原退化,湿地干涸,生态环境恶化,使这项自然资源以飞快的速度减少,许多动植物种已经灭绝或濒临于灭绝之中。因此,我们必须加强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与濒危物种管理。  相似文献   

5.
无线电跟踪蓑羽鹤穿越喜玛拉雅山脉的秋季迁徙世界上15种鹤中有7种鹤和其他大型鸟类—样,面临着濒危和灭绝的危险。很多大型鸟类都倚赖湿地生存。日本野鸟协会(WBSJ)指出:这些日益减少的湿地正以它脆弱的生命力维持着这些迁徙鸟类的生态平衡。如果我们能够找出...  相似文献   

6.
李丹 《野生动物》2004,25(2):41-44
据国际自然保护同盟(IUCN)统计,全世界380种野生植物种群已经绝灭,另外还有371种介于灭绝和濒危之间状况,有6522种植物被定为濒危物种,1/4的哺乳动物和11%鸟类面临灭绝的危险。这些数据记录的只是已知的绝灭种类,肯定还有许多已经绝灭但我们却还一无所知的物种。上世纪下半叶世界各国根据本国情况分别通过立法保护濒危物种,取得了可观的成就,现就美国濒危物种保护若干规定作一简要介绍,以期参照借鉴,完善我国物种保护立法。  相似文献   

7.
鸟类性别鉴定的分子生物学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性别鉴定对鸟类特别是濒危珍稀鸟类的饲养管理、人工繁育、遗传疾病的防治和进化研究等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作者总结了以往鸟类性别鉴定形态学和细胞生物学方法,分析比较了现行的较为先进可行的分子生物学方法,指出与其他鸟类性别鉴定方法相比, PCR鉴定方法尤其是CHD-W基因鉴定是到目前为止最为简单快捷、准确可靠的鸟类性别鉴定的途径,在未来存在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顾炳枢 《野生动物》2004,25(3):19-20
近年,在西部生态的一些采访中,笔者接触到不少鸟类研究专家学者,并在一些珍稀鸟类保护区进行实地采访,了解到唯存于我国的世界极危珍稀鸟类朱鹮,至今没有摆脱濒危境地。我们希望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有更多的人,对朱鹮的生存状况和保护有更多一些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濒危动物——大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鸨科鸟类共有8个属,22个种及47个亚种,它们栖息在欧洲、亚洲、非洲和澳洲的平原上。尽管这些鸟的大部分并不生活在人类活动濒繁的地区,但它们的数量却日趋下降。有些种已达濒于灭绝的边缘,其中包括大鸨(Otis tarda Linneaus)。一、形态大鸨,又叫地鵏、老鵏、羊须鵏,1981年被列入濒危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是我国鸟类中体重最大的一种,一只成年雄鸨体重可达18—20公斤。大鸨体态健美,为大型走禽。通常体长为75—  相似文献   

10.
斑尾榛鸡(Bonasa sewerzowi)仅分布于我国西部地区的高山针叶林中,为我国的特有鸟类,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被<中国鸟类红皮书>列为濒危鸟类,也是世界上体型最小和分布最南的松鸡科鸟类.1995年以来,作者运用无线电遥测技术,在甘肃省莲花山自然保护区对斑尾榛鸡的婚配行为、巢址选择、孵卵节律、冬季社群行为、食性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并通过景观生态学手段分析了斑尾榛鸡的栖息地破碎化和种群生存状况,并提出了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1.
去云南看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智红 《野生动物》2001,22(2):36-37
云南多山多水,素有十万大山拱卫,九千怒水奔流的赞誉。多山,自然-多半指的是滇西。八个地州近百个县市,70%的面积属于高山和森林。放眼千里,是大片稀疏亦或稠密的绿荫。大片的绿荫,便是一个个因为生活春种类繁多的鸟类而引起世界各地学者瞩目的,鸟儿的乐园。尽管许多普查资料表明,随着森林面积的消失和自然生态的恶化,有许多鸟类的种类和数量也正在大量地锐减甚至灭绝。与十九世纪中叶相比较,云南的鸟类在种群上,至少减少了10种以上。但依然值得欣慰的是,云南人的爱鸟护鸟意识已大大增强,各级政府也都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  相似文献   

12.
潘碧秀 《野生动物》2003,24(2):18-19
在我国浙江省泰顺县的马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生活着一种与大熊猫同等珍贵、已被国际野生动物保护组织列力濒危物种的鸟类——黄腹角雉。由于黄腹角雉自身较差的繁殖能力以及不断减少的栖息地,这种美丽的鸟几近灭绝。近年来,随着我国对濒危物种的拯救与繁育力度的加大,我国唯一的黄腹角雉保护和科研基地——马岩岭保护区与北京师范大学合作,通过研宄和实验,使黄腹角雉栖息的生态环境得到了较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正>它们看起来像潜鸟,但叫声却像鹅一样,它们是一群现代鸟类的近亲,其中包括鸭子、鹅和鸡。Vegaviidae,这是一种新命名的水鸟,它们似乎在导致恐龙灭亡的大灭绝中生存了下来。"尽管现在Vegaviidae已经灭绝了,但它们是第一个在大灭绝中幸存下来的鸟类群体。"布宜诺斯艾利斯阿根廷自然科学博物馆的FedericoAgnolin说。在66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一场大规模的灭绝——可能由小行星撞击造成——让一大批  相似文献   

14.
鹳形目(CICONIIFORMES)鸟类多有观赏价值,有些种类如朱鹮、黑鹳等已处濒危状态。因此,研究这一类群鸟类,在鸟类资源的合理保护和利用以及环境质量的评价等方面,均具有一定意义。1983~1986年,我们对本省鹳形目鸟类的生态进行了较全面的调查研究,现将资料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5.
山西省鸟类物种多样性及区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山西省鸟类资源的调查和区系分析结果,山西省鸟类物种记录为335种,分17目55科171属.古北界种类为225种,占全省鸟类总数的67.16%;东洋界种类为34种,占全省鸟类总数的10.15%;广布种有76种,占全省鸟类总数的22.69%.在全省鸟类中,被列入国家级和省级保护动物、CITES公约附录、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濒危等级标准、国际鸟类保护联盟受胁种类的总数为221种,占全省鸟类物种总数的65.97%.对区系组成分析结果显示,山西省鸟类资源的分布呈现南北和东西渗透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羽髓细胞短期孵育制备染色体标本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目前有关鸟类染色体制备方法的研究报道较多 ,但其中大多数方法都对鸟类有不同程度的损伤或实验技术条件要求过高 ,不利于推广利用。本文报道的羽髓细胞短期孵育制备鸟类染色体标本的方法 ,是以鸟类雏鸟羽毛的羽髓或成鸟换羽期新长出的飞羽羽髓为实验材料 ,经含有秋水仙素的培养基短期孵育 ,然后采用常规制片方法制备染色体标本。结果表明 ,此方法取材容易 ,操作简便 ,对鸟类无损伤 ,是适用于濒危鸟类的细胞遗传学研究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7.
马东姣 《野生动物》2001,22(6):18-19
野生动物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然而,随着人类活动不断深入到自然领域,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力度不断加大。许多野生动物的生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使得其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有的甚至面临灭绝的危险。其中,土地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是野生动物生境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 土地的开发利用对 野生动物生境的影响 随春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对土地的开发力度不断憎大,然而由于土地开发的不科学和过于盲目,人们过度追求眼前的经济效益,结果破坏了野生动物的生境,造成了大量野生动物濒危和…  相似文献   

18.
鸡形目鸟类许多种类列为珍禽,大多数种类为猎鸟。鸡类同人的关系比较密切,所以从古至今一直被人们所重视。人类关于鸡类的研究和利用已有悠久的历史,在我国有文字可考,可追溯到殷商时代,甲古文里所载的鸟类尽管不多,但已有雉、鸡等字。随科学研究的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鸡类更引起人们的注意,国际上专门成立了雉类学会,对其给以多方研究、管理和利用。我国鸡类占世界鸡类的20%。我国鸡类的研究为世界所矚目。我国鸡类过去研究报导比较多,尤以生态研究居我国鸟类生态研究之首位。但对于地区性的鸡类总体的、广  相似文献   

19.
禽痘是由禽痘病毒引起的禽类的一种接触性的常发病毒性传染病。目前该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流行于家禽和各种野生鸟类。禽痘通常分为以身体无毛部位皮肤(尤头部和脚)的痘疹、增生、干硬结痂脱落为特征的皮肤型和呼吸道及食道粘膜纤维素性坏死性炎症并常形成假膜的白喉型,有的病禽可同时混合发生。由于禽痘具有病原类型多、宿主范围广及交叉感染比较复杂等原因,使其防治难度加大,相应的造成了禽类养殖的经济损失和濒危野生鸟类的灭绝和某些种群数量的减少。本文就禽痘的病原学、流行病学诊断和防治等方面进行简要概述,以期能为禽痘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范鹏 《野生动物》2006,27(3):54-56
山东半岛位于太平洋西岸中部、我国东部沿海,地处温带,一面连陆,三面环海。境内生态环境多样,动植物资源丰富,是我国东部、东亚及环太平洋西海岸地区候鸟迁徙的必经之地和部分鸟类繁殖、越冬区域,鸟类资源十分丰富。有鸟类389种和亚种,其中属国际濒危种类63种;国家重点保护种类68种;有中、日候鸟保护协定所列种类198种;有中、澳双方保护鸟类61种;有候乌344种,占我国候乌60%;有部分特殊分布和大量繁殖、越冬的种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