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乳脂肪是衡量牛乳营养品质的主要成分之一,其含量对牛乳的感官品质具有重要影响,在热加工特别是超高温瞬时(ultra-high temperature,UHT)灭菌过程中,乳脂对牛乳的品质影响显著。通过自制全脂(U-WM)和脱脂超高温灭菌乳(U-SM),利用色差仪、电子舌、电子鼻和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探究乳脂肪含量对UHT灭菌乳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从色泽上看,U-WM的L*和b*显著高于U-SM(p<0.05),U-WM更加白亮;从味感上看,U-WM比U-SM具有更显著的甜味、苦味和涩味;从嗅感上看,U-WM和U-SM在W5S、W2S、W3S传感器响应值差异最大,说明U-WM和U-SM中氮氧化合物、含羰基化合物及烷烃等物质的含量和类型存在显著差异(p<0.05)。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进一步表明两者的味感和嗅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U-WM和U-SM中主要鉴定出8种挥发性物质,其中U-WM中挥发性物质总量更多。结合PCA和偏最小二乘分析得出酸类、酮类和酯类物质是区分U...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超高温灭菌乳货架期理化特性变化及超滤对其品质稳定性的影响,为防止超高温灭菌乳货架期品质变化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取贮存1~6个月超高温灭菌乳,静置分层后,测定上、下层乳脂肪、蛋白质、总固形物含量、脂肪厚度及黏度。将原料乳超滤处理后制备超高温灭菌乳,测定其上层脂肪含量,并对其固形物颗粒进行原子力显微镜观察。【结果】随着超高温灭菌乳货架期的延长,上层乳脂肪含量上升,下层乳脂肪含量下降,脂肪上浮率达68.91%;上、下层乳液蛋白质含量均下降,下层下降幅度相对较小,蛋白质下沉率为16.18%;上、下层乳液总固形物含量均有少量下降,总固形物下沉率为1.45%;上层乳液的黏度高于下层;原料乳经过超滤处理后,超高温灭菌乳上层脂肪含量降低,大颗粒固形物减少,且颗粒大小均匀一致。【结论】超高温灭菌乳货架期理化特性发生显著变化,主要表现为脂肪上浮;超滤处理是提高超高温灭菌乳货架期品质稳定性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新生仔猪免疫人工乳配方的研制及其生产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以牛乳作为主要原料,从猪血中提取免疫球蛋白G(1gG)作为主要免疫物质,同时加入其他营养物质配制免疫人工乳。以41头新生仔猪作为试验动物,以来食母乳的仔猪作为对照组,对免疫人工乳的生产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出生后3d内采食免疫人工乳的仔猪具有较高的成活率;(2)采食免疫人工乳的仔猪生后不同时间的体重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随着时间的延长,仔猪表现出一定的补偿生长的能力;(3)采食免疫人工乳的仔猪其生后不同时间的血液中1gG的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有利于其主动免疫功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4.
<正>牛乳杀菌有多种方法,目前用得比较多的是UHT杀菌技术和巴氏杀菌,本文将介绍牛乳的UHT杀菌技术和巴氏杀菌,并对采用超高压杀菌技术进行相关说明。UHT杀菌技术UHT杀菌乳的优点:新鲜,保质期长,携带,销售半径大。但UHT乳也有其自身不足,如蛋白质凝结,造成营养损失和包装费用增加,且常出现个别酸包,涨包的现象。尤其在夏季,这种问题是UHT乳应该特别注意的。UHT乳的灭菌类型:商业灭菌。商业灭菌不同于完全无菌,而是指完全  相似文献   

5.
利用固定化技术,用海藻酸钠作为包埋剂,把含有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11)的两种茵株的混合母发酵剂固定包埋形成胶珠,将其放入原料乳中进行发酵,结果表明,使用2g·100mL-1海藻酸钠、5g·100mL-1氯化钙溶液、1mL·mL-1的母发酵剂,把固定包埋好的胶珠放入原料乳中进行发酵,能使牛乳发酵凝固,酸度、风味达到发酵乳的要求.与传统方法相比,能减轻劳动量,降低材料消耗,更具有可回收重复使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为评估我国市场上液态奶产品中兽药残留状况,采集2016年和2017年共计150份超高温(UHT)灭菌乳和50份巴氏杀菌乳样品。基于ELISA的可视化微阵列芯片技术检测其中氟喹诺酮、四环素、链霉素和林可霉素的兽药残留。结果表明:UHT灭菌乳样品中氟喹诺酮、四环素、链霉素和林可霉素的检出率分别为0%、0%、3.3%和0%,巴氏杀菌乳样品的检出率分别为0%、0%、8.0%和2.0%;所有牛奶样品中氟喹诺酮和四环素测定浓度均低于方法检测限,链霉素和林可霉素的最大浓度分别为21.16和16.48μg/L,均未超过欧盟、食品法典委员会和我国标准中规定的最大残留限量值(MRLs)。由此推断,当前我国市场上UHT和巴氏杀菌乳中氟喹诺酮、四环素、链霉素和林可霉素等兽药的残留情况并没有超标,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比较了驴乳和牛乳对氢化可的松所致的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调节的影响。结果表明,驴乳和牛乳均能改变免疫抑制小鼠脾脏和胸腺指数、白细胞数,TNOS(总一氧化氮合酶)和i 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活性。驴乳和牛乳对机体的正常组织细胞能起到保护作用,并增强小鼠的免疫力,而且在同等剂量下,驴乳的增强效果优于牛乳。  相似文献   

8.
采用L9(34)正交试验对核桃乳-牛乳混合发酵酸奶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使用保加利亚乳杆菌(Lactobacillusbulgaricus)和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thermophilus)混合菌种按1∶1的比例,核桃乳∶牛乳为5∶5,在(40±1)℃下发酵5h,1~5℃冷却后熟12h,具有较好的效果。每100mL成品含蛋白质1 92g,脂肪2 03g,硫胺素1 12 ,核黄素1 9 ,磷0 32 ,铁0 19 ,黄酮1 76μg。成品口味清香,具有核桃特有的香味,口感细腻,色泽洁白。  相似文献   

9.
正常牛乳中不允许加入防腐剂(被检乳除外),因为它对人体健康有害。防腐剂种类很多,无机化学防腐剂主要有硼酸、硼砂、过氧化氢、重铬酸钾、铬酸钾等。有机化学防腐剂有苯甲酸、苯甲酸钠、水杨酸、水杨酸钠、苯酚、甲醛等。乳中一般防腐药剂的检出原理:防腐剂能抑制细菌生长繁殖,不使牛乳腐败变质、PH值降低,故亦不会使预先加入牛乳中的碱指示剂石蕊溶液改变颜色。试剂:(1)0.5N氢氧化钾:称取化学纯氢氧化钾2.8g,溶于100mL26蒸馏水中。(2)石蕊试剂:5%-10%石蕊水溶液。方法:(1)取被检乳和对照乳各10mL,分别装于两个大试管中,各加石蕊指示液2m…  相似文献   

10.
一、原料牛乳原料牛乳验收包括评定色泽、检查臭味、滴定酸度、测定比重、乳脂率、干物质、细菌数及其他指标。其各项标准要求是(:1)原料乳必须来源于健康乳牛。(2)无异味、臭味,风味良好(。3)无初乳和末乳等异常乳的混杂(。4)色泽正常(。5)不掺有水或添加中和剂、防腐剂和其他  相似文献   

11.
牛乳中乳果糖含量测定的快速酶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的牛乳乳果糖含量测定的快速酶法,在ISO标准酶法基础上改变了乳果糖水解步骤,即培养时间1h,培养温度50℃,β-半乳糖苷酶添加量300 U。试验结果表明,该法牛乳乳果糖平均回收率98.6%,相对标准偏差<5%,且将乳果糖含量测定周期缩短至6 h(ISO标准酶法为15 h)。对35种市场随机采购的UHT灭菌乳进行的快速酶法与ISO标准酶法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牛乳乳果糖含量测定结果差异不显著(P=0.33);带菌条件下(未使用无菌工作台,实验室及试验器皿未进行紫外消毒),快速酶法测定的乳果糖质量浓度比ISO标准酶法高4%~20%(P<0.01),说明ISO标准酶法测定过程中样品受微生物影响,而快速酶法没有受到微生物影响。对生鲜牛乳、奶粉、巴氏杀菌乳及UHT灭菌乳中乳果糖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快速酶法适于不同加工工艺牛乳乳果糖含量的测定。快速酶法测定周期短、结果准确,适于批量样品测定。该法降低了微生物污染的几率,在操作环境不能达到无菌要求时应采用快速酶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比较准噶尔双峰驼乳和荷斯坦牛乳的差异,为研究驼乳的营养价值和生物学功能提供科学基础。【方法】使用乳成分分析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度发射光谱法、气相色谱和ELISA检测乳的主要营养成分、理化特性、脂肪酸和主要生物活性物质含量。【结果】准噶尔双峰驼乳中乳蛋白、乳糖、钙、灰分、干物质显著高于荷斯坦牛乳(P<0.05)。乳密度也显著高于荷斯坦牛乳(P<0.05)。乳脂中花生酸、二十一碳酸、棕榈油酸和α-亚麻酸显著高于荷斯坦牛乳(P<0.05)。而准噶尔双峰驼乳的电导率、酸碱度、水分显著低于荷斯坦牛乳(P<0.05)。顺-8,11,14-二十碳三烯酸、己酸、辛酸、癸酸和月桂酸显著低于荷斯坦牛乳(P<0.05)。但两乳中所检测的生物活性成分含量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准噶尔双峰驼乳相较于荷斯坦牛乳存在诸多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3.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设计,采集奶牛乳汁,乳中脂肪酸经甲酯化后,应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乳中脂肪酸成分,分析高、低乳品质奶牛乳中不同来源脂肪酸含量差异。结果表明,乳中主要脂肪酸为己酸、辛酸、癸酸、月桂酸、豆蔻酸、9-顺十四烯酸、棕榈酸、棕榈油酸、硬脂酸、反式亚油酸、亚油酸、γ-亚麻酸、α-亚麻酸。低乳品质奶牛组乳中C10:0以及C12:0等在乳腺分泌细胞中从头合成脂肪酸在乳脂肪中所占含量显著高于高乳品质奶牛组(P<0.05);而在高乳品质奶牛乳中C16:1、C18:2n6t、C18:2n6c和C18:3n6等主要从血液中摄取长链脂肪酸含量则显著高于低乳品质奶牛姐(P<0.05),其中C16:1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其他脂肪酸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高乳品质奶牛乳中含有更多不饱和脂肪酸,与血液运输来源及瘤胃微生物氢化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以年龄、胎次、泌乳天数、产奶量相近,体细胞数在50万~150万个·mL-1范围内的荷斯坦奶牛为研究对象,设置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灌服生理盐水和牛乳铁蛋白肽,研究灌服牛乳铁蛋白肽对患隐性乳房炎奶牛产奶量、体细胞数及乳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0 d相比,30 d时试验组奶牛产奶量显著提高了8.54%(P0.01),而对照组则显著降低了18.30%(P0.01),且试验组奶牛产奶量比对照组高33.37%,差异显著(P0.05);(2)与0 d相比,30 d时对照组和试验组奶牛体细胞数分别显著降低了75.09%(P0.01)和83.72%(P0.01),且后者较前者低32.92%,但差异不显著(P0.05);(3)灌服牛乳铁蛋白肽后,奶牛乳成分指标中干物质含量、乳脂率、乳蛋白率和无脂固形物含量较灌服前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而乳糖和尿素氮含量则有一定幅度的上升,但差异均未达显著水平(P0.05)。综合而言,牛乳铁蛋白肽对隐性乳房炎的治疗有一定的辅助效果,可显著提高隐性乳房炎奶牛日产奶量并降低体细胞数。  相似文献   

15.
【目的】FADS2是多不饱和脂肪酸合成中关键的限速酶之一,可催化食物中亚油酸(LNA,C18:2n6)合成γ-亚麻酸(GLA,C18:3n6)、二十碳五烯酸(EPA,C20:5n3)、二十二碳六烯酸(DHA,C22:6n3)等长链脂肪酸。试验旨在探讨中国荷斯坦牛FADS2基因3′端非编码区SNP突变对乳中脂肪酸含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头无亲缘关系的中国荷斯坦牛样本,用直接测序列法检测FADS2基因3′端非编码区SNP突变位点。再以江苏某大型奶牛场551头中国荷斯坦牛为材料,用飞行时间质谱法对前期发现的2个SNP位点进行检测,同时利用最小二乘模型分析了SNP突变及其单倍型对乳中脂肪酸含量及其不饱和指数的影响。【结果】中国荷斯坦牛FADS2基因3′端非编码区存在3个SNP突变位点:c.1571 AG、c.2743 AG、c.2776 AG。c.1571 AG位点GG型为优势基因型,基因型频率为0.800,G为优势等位基因,基因频率为0.887。c.2776 AG位点AA为优势基因型,基因型频率为0.673,A为优势等位基因,基因频率为0.819。χ~2检验表明:c.2776 AG位点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而c.1571 AG位点基因型分布均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P0.05)。FADS2基因c.1571 AG位点与c.2776 AG位点间连锁不平衡系数r2为0.028,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c.1571AG位点与c.2776 AG位点有3种单倍型,GA、GG和AA频率分别为0.705、0.181和0.114。多因素方差分析表明:FADS2-1571对C14:1含量、C14和C18不饱和指数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对C18:0、SFA和MUFA含量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P0.05)。GG型个体乳中C14:1含量、C14和C18不饱和指数显著高于AG型(P0.05)。FADS2-2776位点对C16:1含量、C16和C20不饱和指数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对C14:1含量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P0.05),GG型个体乳中C16:1含量、C16和C20不饱和指数显著高于AG型和AA型(P0.05)。同时,FDAS2-1571-2776单倍型对C16:1含量和C20不饱和指数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P0.05),单倍型GG型个体乳中C16:1含量和C20不饱和指数显著高于GA型和AA型(P0.05)。【结论】FADS2基因3′端非编码区SNP突变对中国荷斯坦牛乳中脂肪酸组成有重要影响。在进一步验证其功能情况下,可作为影响中国荷斯坦奶牛乳脂肪酸组成的主效基因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16.
SDS-PAGE电泳在鉴别用牛乳掺伪的新疆特种乳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鉴别一定比例掺伪的特种乳中所含的牛乳成分及确定最低检测掺伪比例。[方法]按一定的比例(1∶1、1∶4、1∶10、1∶20、1∶100、1∶200和1∶400(V牛乳/V特种乳))掺伪,离心分离乳清蛋白,SDS-PAGE电泳,确定掺伪差异性蛋白并进行灰度分析。[结果]SDS-PAGE可以快速、有效地分离各乳乳清蛋白以及掺伪的牛乳乳清蛋白。[结论]SDS-PAGE鉴别掺伪的最低比例为1∶10(V_(牛乳_/V_(特种乳))。  相似文献   

17.
一、酸奶的加工工艺流程原料乳选择→预热、均质→杀菌→冷却→接种发酵剂→(装瓶)→发酵→冷却→成品。二、加工要点1.原料乳⑴乳的质量生产酸奶的全脂牛乳、半脱脂牛乳或脱脂牛乳,要求酸度在180T以下,杂菌数≤50万个/毫升,非脂乳固体≥8.5%。⑵乳房炎乳及抗菌素乳由于乳腺炎乳中白细胞含量的增加,对发酵菌有不同的噬菌作用,尤其在治疗乳腺炎时,使用的抗菌素在乳中有一定的残留,含有较低浓度的抗菌素时,对发酵也会有较大的影响,这种乳不能作生产发酵酸乳的原料。⑶再制奶用作生产再制奶的全脂奶粉、脱脂奶粉等必须是高质量的新鲜乳生产的…  相似文献   

18.
有些母猪产仔后泌乳不足或无乳,需配制人工乳才能保证仔猪生长。1有牛乳的人工乳配方:牛乳1升、白糖60克、硫酸亚铁0.2克、硫酸镁0.2克、碘化银0.02克。将上述各成分放入牛乳中煮沸,待凉后即可饲喂。2无牛乳的人工乳配方:面粉40%、炒黄豆粉17%、淡水鱼12%、米粉15%、玉米粉5%、酵母4%、白糖4%、钙粉1.5%、生长素1%、食盐0.5%、鱼肝油数滴。将上述各种粉料混匀(酵母、生长素、鱼肝油后拌),加入2 ̄3倍清水拌匀,煮沸后液汁不稀不稠为宜,凉后喂。人工乳饲喂方法:10日龄以内小猪,白天每隔1 ̄2小时喂一次,每头每次喂40毫升;11 ̄30日龄仔猪,每隔2 ̄…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3种乳化剂对超高温灭菌乳体系乳脂肪球的稳定效果。[方法]通过物理反射模型的背散射光检测技术研究3种乳化剂对超高温灭菌乳体系脂肪球的稳定性,测定了样品底部和顶部脂肪球的迁移动力学以及中部脂肪球平均粒径的变化。[结果]蔗糖酯SE-15、羟基化改性大豆磷脂及分子蒸馏单甘酯乳化样品底部脂肪球开始上浮的时间没有太大差异,为6.50 h左右,迁移速率分别为0.16,0.61和0.17 mm/h;在观察时间内,蔗糖酯SE-15和分子蒸馏单甘酯乳化样品中部的平均粒径略有降低;蔗糖酯SE-15组顶部浮油初始时间为3.32 h,羟基化改型大豆磷脂组为1.01 h,蒸馏单甘酯组为1.34 h,三者浮油速率分别为0.08,0.13和0.09 mm/h。[结论]蔗糖酯SE-15及分子蒸馏单甘酯可以作为超高温灭菌乳体系复配乳化剂的原料。  相似文献   

20.
牛乳过敏原β-乳球蛋白间接竞争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检测牛乳中的主要过敏原β-乳球蛋白,利用β-乳球蛋白纯品免疫新西兰白兔,制得兔抗牛β-乳球蛋白的多克隆抗体,以β-乳球蛋白包被抗原、自制抗体为一抗、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羊抗兔IgG为二抗、四甲基联苯胺(TMB)为底物,建立了牛乳中β-乳球蛋白的间接竞争酶联免疫检测法(ELISA).确定了包被抗原质量浓度为0.5 μg/mL,一抗最佳稀释度为1∶6 400,酶标二抗稀释度为1∶10 000.结果达到批内误差3.87%,批间误差6.51%;检测的线性范围为0.05~1.00 μg/mL,标准曲线回归方程y=-1.930 2x-0.124 1,相关系数为0.994 5,说明所建立的方法灵敏度高,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重复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