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不同栽培基质对越南抱茎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质4作用下的越南抱茎茶的地径、苗高、叶数等生长状况表现最好,其次为基质3和基质2;不同配比栽培基质作用下,基质4能显著促进苗木高生长,其次是基质3和基质2.不同基质配比对苗木叶量的生长差异影响不显著.综上所述,基质4(V河沙∶V椰糠=2∶1)基质配比较适合越南抱茎茶的生长,其次为基质3(V赤红壤∶ V椰糠∶ V泥炭土=5∶4∶1)和基质2(V赤红壤∶V泥炭土=2∶1).  相似文献   

2.
不同基质对乐东拟单性木兰容器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乐东拟单性木兰芽苗移栽到装有5种不同配方基质的容器中,通过对其1年生容器苗的成活率、株高、地径、叶片中叶绿素含量进行定期测定,研究不同基质中乐东拟单性木兰1年生容器苗的生长特性。结果表明:乐东拟单性木兰苗在5种不同基质中的成活率及株高、地径生长量均有极显著性差异。在黄土∶泥炭土∶珍珠岩(4∶2∶1)基质中的乐东拟单性木兰容器苗成活率最高,达98%;在泥炭土基质中的成活率最低,仅为65%。在5种基质中,以黄土∶泥炭土∶珍珠岩∶磷肥(8∶4∶2∶1)为基质的1年生容器苗株高、地径、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均为最大。  相似文献   

3.
为红掌产业化育苗提供技术依据,以粉冠军组培苗为试材,研究不同栽培基质和栽培模式对红掌组培苗成活和生长的影响。最佳的基质配方为椰糠∶泥炭∶河沙(2∶2∶1);72孔穴盘单株种植是最佳的栽培模式;[结论〗以上述基质配方和栽培模式的组合进行工厂化育苗成本最低,成活率最高,植株生长发育始终保持较快的速度。栽种5个月后统计,成活率达96.5%,株高达7.78cm,叶片面积达10.5cm2。  相似文献   

4.
通过7种不同材料配比的轻基质对油橄榄进行扦插育苗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轻基质配方对油橄榄插穗的生根率、最长生根长、总生根数、根系表面积及生根效果指数等指标影响显著,其中以珍珠岩∶蛭石∶泥炭土=3∶3∶4轻基质配方处理方案效果最好,根系生根效果指数达2.80;其次是珍珠岩∶泥炭土=1∶1轻基质配方,生根效果指数为2.65。  相似文献   

5.
思茅松扦插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基质、不同生长调节剂浓度及不同穗条在营养袋中扦插的正交试验表明,在设计的3种因素中,不同穗条是影响扦插成活的关键因素。3种不同穗条对成活率的影响差异显著,其中1年生基部穗条对扦插成活率的影响最大;3种基质对成活率的影响显著,其中A2(沙∶松表土∶锯末=1∶1∶1)对成活率的影响最大;3种不同生长调节剂浓度对成活率的影响不显著。选出成活率最高的配方是A2(沙∶松表土∶锯末=1∶1∶1)B3(50×10-6ABT1#生根粉)C1(1年生基部穗条)。  相似文献   

6.
开展了蝴蝶兰组培苗4种不同基质栽培试验,从成活率、形态、鲜质量以及叶绿素等指标对试验结果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以松树皮∶水苔=2∶1作为蝴蝶兰组培苗的基质效果较好。在林区,松树皮∶水苔=2∶1作为蝴蝶兰组培苗的栽培基质可以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7.
选用罗定市当地赤黄泥和两种轻基质,进行油茶(Camellia oleifera)胚芽嫁接容器苗不同基质苗期生长对比试验,并对成活率、抽梢率和主要生长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3种基质中,赤黄泥基质处理的嫁接苗成活率和抽梢率最高,分别为88.00%、83.5%,显著高于泥炭土∶锯木屑∶谷壳∶珍珠岩配比为4∶2∶1.5∶1.5的混合基质(P<0.05),其次为泥炭土∶锯木屑∶谷壳∶珍珠岩∶有机肥配比为4∶2∶1.5∶1.5∶1的混合基质.两种混合基质培育的嫁接苗地径和苗高均显著大于赤黄泥基质(P<0.05),主根长则赤黄泥基质培育的嫁接苗显著优于其他基质(P<0.05);半年后,3种基质培育的嫁接苗Ⅰ、Ⅱ级苗木比例均高于80%,符合《油茶苗木质量分级》Ⅰ、Ⅱ级苗百分比高于80%的标准;苗高与地径、主根长存在极显著相关性(P<0.01),地径与主根长均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泥炭土∶锯木屑∶谷壳∶珍珠岩∶有机肥配比为4∶2∶1.5∶1.5∶1的混合基质有望培育出苗高、地径和主根表现好的油茶胚芽嫁接苗.  相似文献   

8.
为探明营养基质在林业育苗中的应用效果,以健壮无病害的1年生榆叶梅和花叶海棠苗木为研究对象,以花生壳、菇渣、珍珠岩为营养基质,研究了不同基质配比对花叶海棠和榆叶梅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质栽培可显著提高林木幼苗的成活率,增加幼苗的高、径和冠幅的生长量,其中以花生壳∶菇渣∶珍珠岩=2∶3∶1(V/V)的T4处理效果最佳,花叶海棠的成活率增加了7.55%,株高增量为13.83 cm,地径增量为0.63 cm,冠幅增量最大,为10.97 cm;榆叶梅的成活率增加了11.01%,株高增量为13.60 cm,地径增量为0.75 cm,冠幅增量为10.28 cm,与对照处理相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确定花生壳∶菇渣∶珍珠岩=2∶3∶1(V/V)为最佳基质配比,可在林木育苗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9.
为了降低容器育苗轻基质成本,提高林区易获取轻基质比例,将泥炭、蛭石、珍珠岩、发酵牛粪、发酵松鳞、发酵木屑、砻糠按不同体积比配制成7种不同配方基质,每立方米基质施加N、P2O5、K2O含量分别为18%、6%和12%的控释肥4 kg,研究其对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和湿地松Pinus elliottii 1年生实生容器苗成活率和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配方基质对1年生实生容器苗苗高、地径生长量和成活率均有显著影响,综合生长性状和成本,筛选出适合培育1年生杉木和湿地松实生容器苗的最优基质配方均为泥炭∶珍珠岩∶发酵牛粪∶发酵木屑∶发酵松鳞=0.3∶0.1∶0.2∶0.15∶0.25。尽管筛选的配方与传统配方(泥炭∶蛭石∶珍珠岩=0.4∶0.3∶0.3)在苗木生长量和成活率上没有显著差异,但育苗成本降低了25%。以上研究结果可为南方地区杉木和湿地松容器苗高效培育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目的】山苍子Litsea cubeba是我国特有的木本香料树种,其用途广泛,经济价值较高。本试验通过研究不同基质配方对山苍子容器苗生长的影响,筛选出山苍子最适宜的栽培基质,为山苍子容器育苗提供理论和参考依据。【方法】以山苍子1年生苗为试验材料,以泥炭、珍珠岩、锯末、黄心土为基质原料,采用单形重心混料试验设计方法,共设计9种基质配方,通过对不同基质配比下山苍子容器苗的物理性质、生长指标、叶片生物量、根系形态指标的测定分析,揭示不同基质配比对山苍子生长的影响。【结果】9种不同基质配方的物理性质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T3处理下土壤密度最大,为0.73 g/cm~3,T2处理下土壤密度最小,为0.54 g/cm~3,两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土壤含水率最高达到37.36%。总孔隙度最大的为T2(61.56),最小的为T1(48.70),两者之间差异性显著。CK的pH值最小(5.08);不同基质配比对山苍子容器苗的苗高差异不显著。CK的地径(0.52 cm)是T2、T3和T8的2.08倍,显著高于这3个处理;高径比最小值为CK(66.97);不同基质配比对山苍子容器苗的叶片数量差异不显著,而不同基质配比对山苍子容器苗的叶片面积、叶片鲜质量、叶片干质量、叶片含水量差异达显著性水平;9种不同基质配方的根系形态指标也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T8的主根长最大(12.6 cm),T1的主根长最小(5.8 cm),两者差异显著。【结论】通过主成分分析进行综合评定,结果表明:处理T2即V(黄心土)∶V(锯末)∶V(泥炭土)∶V(珍珠岩)=0.6∶0.4∶0∶0为山苍子容器苗最佳基质配方。  相似文献   

11.
为了筛选出欧洲鹅耳枥1年生播种苗最佳基质配方,以园土、蛭石、珍珠岩和草炭为基质材料,以欧洲鹅耳枥露白种子播种的1年生苗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实验,按照不同配比设计10种基质,以园土为对照,研究该10种基质配方理化性质及对欧洲鹅耳枥种子萌发特性、1年生苗高、地径、全株干物质积累量等生长特性和叶片光合基本参数、可溶性糖含量、SOD活性、叶绿素含量等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欧洲鹅耳枥的出苗率平均可达80%,最高可达98.44%,属于易发芽种子;不同基质处理对欧洲鹅耳枥育苗及生长特性和叶片生理特性影响差异性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其中处理4(V_(园土)∶V_(草炭)∶V_(蛭石)∶V_(珍珠岩)=2∶1∶2∶3)干物质积累量达0.359 g,与对照差异显著;可溶性糖含量高达3.129%,与处理3差异极显著;而处理4叶片SOD活性为300 U·g-1,与处理6差异极显著,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基质4(V_(园土)∶V_(草炭)∶V_(蛭石)∶V_(珍珠岩)=2∶1∶2∶3)为欧洲鹅耳枥育苗最佳基质配方,这对扩大欧洲鹅耳枥在国内的基质栽培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不同粒径配比松树皮对油松生长发育的影响,并找到适合油松生长的不同粒径的最佳含量比例,本研究对不同粒径含量的松树皮基质的物理性质变化情况和油松的生长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表明:5个处理基质的容重、孔隙度等物理性质比较稳定,且栽培前后的各项物理指标均满足理想基质的要求;综合油松生物量、生长指标、生理指标等分析,配比方案T4较好,即按照粒径大小2~5 mm∶0.5~2 mm∶0.5 mm为1∶3∶1比较适合栽培油松。  相似文献   

13.
王玉 《绿色科技》2020,(3):91-93
用不同配方的栽培基质T1(草炭∶珍珠岩∶河沙∶园土∶有机肥=40∶20∶17∶20∶3)、T2(草炭∶珍珠岩∶河沙∶园土∶有机肥=47∶20∶15∶15∶3)、T3(草炭∶珍珠岩∶河沙∶园土∶有机肥=47∶15∶20∶15:3)、T4(草炭∶珍珠岩∶河沙∶园土∶有机肥=40∶20∶30∶7∶3)、T5(草炭∶珍珠岩∶河沙∶园土∶有机肥=40∶20∶30∶9∶1),进行了郁金香种球种植对比实验。通过2个多月对郁金香营养生长期叶片数和株高进行观察记录与分析,结果发现:在5种不同配方的基质中,T3和T4都有利于郁金香的生长,其中T3效果更佳,说明T3是适宜于郁金香营养生长的栽培基质,T4次之。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不同的基质配方和激素配方处理东方杉嫩枝插穗。扦插试验结果表明:基质配方J4(泥炭∶珍珠岩=1∶1(V∶V))和激素配方M7(NAA∶IBA=1∶1(m∶m))500 mg/L处理比较适合东方杉嫩枝扦插繁殖,扦插成活率达86%。不同基质配方处理和不同激素配方处理均对扦插成活率影响达到极显著性水平,其中J4基质配方和M7激素配方能使插穗平均生根率达最高,分别为67.625%和70.0%。  相似文献   

15.
从苗木的生理特性变化方面对屋顶绿化树种白腊的适宜栽培基质进行抗旱性保水性能研究。从苗木生理指标大小推断出栽培基质的保水抗旱性优劣,以普通壤土为对照,在5种不同配比栽培基质中选择出基质(壤土∶草炭土∶蛭石∶珍珠岩=2∶1∶2∶1)为最适宜白腊生长的屋顶绿化栽培基质。  相似文献   

16.
对山茶花品种六角红在不同配比基质上进行扦插试验,发现插穗在不同配比基质上的成活率、生根数和根长均存在极显著差异。方差分析结果表明:1)插穗在2/3黄心土+1/3腐熟松针土配比基质上的成活率最高,达92%;生根数最多,为7.20;根长最长,达10.13 cm;2/3黄心土+1/3腐熟松最适宜用于山茶花扦插。2)1/3黄心土+1/3河沙+1/3腐熟松针土也可以作为扦插基质,插穗的成活率达到84.33%。3)插穗在1/2黄心土+1/2河沙上的成活率也达80%,但生根数较少,根系不长。4)插穗在1/2黄心土+1/2草木灰和1/3黄心土+1/3草木灰+1/3河沙这2种配比基质上成活率都很低,并且生根数少,根系生长慢,不适合用作扦插基质。    相似文献   

17.
北美冬青结果枝高空压条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压条日期、环剥宽度、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和压条基质对3~4年生的盆栽北美冬青(Ilex verticillata)"奥斯特"结果枝高空压条成活率和生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不同浓度(原液、3/4原液、1/2原液、1/4原液、)的植物生长调节剂(NAA+IBA)处理能够提高压条的生根率,生根率可达100%;不同环剥宽度影响压条的愈伤率和成活率,环剥宽度过小(0.2cm),愈伤化严重,生根率降低,环剥宽度过大(1.5cm),成活率降低;3种压条基质以V_(泥炭)∶V_(珍珠岩)=3∶1混配基质效果最好,平均生根条数达10.73条,平均根长7.3cm。从综合指标看,压条时间选择在6-7月,环剥宽度0.5~1.0cm,以1/4~1/2原液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最适宜。  相似文献   

18.
为了缩短枸杞育苗周期,加快繁殖速度,寻找适宜的扦插基质,通过设5种基质配比S1(细绵沙1∶森林土5∶黄绵土1)、S2(细绵沙1∶森林土4∶黄绵土2)、S3(细绵沙1∶森林土3∶黄绵土3)、S4(细绵沙3.5∶森林土0∶黄绵土3.5)、S5(细绵沙0∶森林土0∶黄绵土7)试验,观测统计扦插苗的生根时间、萌芽率、成活率、新梢生长量及苗干基径等成活及生长指标,比较分析5种基质配比对枸杞硬枝扦插成活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温棚条件下,枸杞硬枝扦插适宜的扦插基质为S1(细绵沙1∶森林土5∶黄绵土1)的无菌营养土。  相似文献   

19.
毛棉杜鹃(Rhododendron moulmainenseJ.D.Hooker)是极具观赏价值的常绿杜鹃花类小乔木。以泥炭、黄心土、珍珠岩或河沙等为基础材料,设置了5种基质配方,比较研究了毛棉杜鹃组培幼苗在5种基质上的生长与根系发育。结果表明:以泥炭∶河沙∶珍珠岩体积比为3∶2∶1作为基质进行炼苗,移栽成活率最高,可达80%。以泥炭∶黄心土体积比为1∶1作为栽培基质效果最好;6个月后的平均苗高最佳,根系活力最大。该研究结果可为毛棉杜鹃育苗提供基质参考。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花叶络石(Trachelospermum jasminoides ‘Variegatum’)幼嫩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消毒时间的外植体消毒效果、激素质量浓度配比对腋芽增殖及生根的影响和移栽基质配比,建立花叶络石快速繁殖体系。结果表明:0.1%升汞消毒10 min 效果最好,成活率达72%;花叶络石腋芽增殖较好的培养基组合为 MS +BA2.0 mg/L +NAA0.05 mg/L,增殖倍数4.23;最佳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 +IBA0.3 mg/L,生根率达到97.2%;花叶络石移栽较优的基质配比为蛭石∶珍珠岩∶泥炭=6∶1∶3,成活率达9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