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枇杷种质资源部分数量性状的分级指标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240份枇杷种质资源的中心枝长度、中心枝粗度、侧枝长度、侧枝粗度、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及叶片长度/叶片宽度等7个数量性状的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确定了这些性状的分级取值区间,探讨了分级标准,为进一步丰富、完善《枇杷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江苏省太湖常绿果树技术推广中心枇杷种质资源圃收集的20份白沙枇杷品种的本砧16年生嫁接树作为试材,对20个白沙枇杷种质资源的9个生物学特性的遗传变异、性状相关性及主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不同品种的白沙枇杷各生物学特性间存在着较高的遗传变异,变异系数最大的是侧枝长度为44.1%,9个生物学特性变异系数大小依次为侧枝数(44.1%)侧枝长度(36.1%)叶柄长度(26.7%)中心枝长度(25.0%)侧枝粗度(22.0%)叶柄宽度(13.1%)叶片宽度(12.9%)中心枝粗度(11.9%)叶片长度(10.5%),各生物学特性之间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存在着较为广泛的联系,相关系数最高的性状是侧枝长度和侧枝粗度(0.83);主成分分析将白沙枇杷的9个生物学特性划为4个主成分,其累计贡献率为83.58%,高度相关因子的贡献率高达43.72%。  相似文献   

3.
枇杷种质资源坐果的遗传多样性及其相关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国家果树种质福州枇杷资源圃内239份枇杷种质的坐果进行了鉴定评价,结果显示,枇杷种质资源坐果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不同种质类型的枇杷坐果遗传多样性较大,野生枇杷种质坐果达29.5个,大于其他枇杷种质类型,不同国家间枇杷种质坐果遗传多样性不大,但中国13个省(区)间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源自云南的种质坐果46.1个,源自台湾的种质坐果仅为9.2个。枇杷种质坐果分布广,种质问差异大,坐果最高的为63.8个,最低的仅为3.8个,平均15.1个,以坐果在6~15个的枇杷种质最多,达150份,占62.8%:高于33个的枇杷种质11份;低于6个的有5份。根据综合分析结果,初步提出了枇杷种质坐果的分级标准。为了解枇杷种质坐果的影响因素,对6个质量性状因子各自不同水平下坐果的差异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野生枇杷与地方品种、选育品种和野生近缘种的坐果有极显著差异;枇杷种质不同果实排列紧密度间的坐果以及源自云南的枇杷种质与其他省(区)枇杷的坐果均有极显著差异;6个国家(中国、日本、西班牙、新西兰、美国和南非)间、不同果实着生姿态间和果肉颜色间的枇杷种质坐果的差异均不显著。对9个数量性状因子与坐果的相关分析表明,果穗长度和花序支轴数对枇杷种质坐果有极显著影响;花冠直径和侧枝数对坐果有显著影响;其他性状(叶片宽度、总叶片数、叶片长度、中心枝长度和中心枝粗度)对坐果没有影响。本文为枇杷种质资源的坐果生物学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福州杧果种质圃内37份杧果种质资源部分植物学特性进行了描述评价。结果表明,杧果品种间的树姿具有差异性;树形多数属圆头形,中央骨干枝不明显;幼嫩枝条、叶形、叶表面状态、叶尖类型等4个性状,均存在丰富的多样性;幼叶颜色差异明显。由此可见,不同杧果在相同生长环境下的植物学性状表现一定差异性。相关性分析表明,主干高度与干周、叶片宽度、叶片长度和叶柄长度等呈极显著相关;干周与叶片宽度及叶柄长度呈极显著相关,与叶片长度呈显著相关;叶片长度与叶柄长度呈显著相关;叶片宽度与叶柄长度呈极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5.
云南枇杷野生种质资源叶片性状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47份云南枇杷野生资源叶片表型性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这一群体枇杷种质资源的叶姿、叶形、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叶形指数、叶背茸毛、叶面形态、叶片横切面形状、叶面光泽、叶片颜色等性状均存在丰富的多样性。其中,叶背无茸毛的种质占77.62%,初步断定这个群体中的多数种质不是普通枇杷类型。  相似文献   

6.
枇杷种质资源果实若干性状及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224份枇杷种质果实11个性状的分布情况及性状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枇杷种质资源果实的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食率、果实纵经、果实横径、果实侧径、果形指数、萼片长度、萼片基部宽度、萼筒宽度和深度等11个性状存在广泛的分布,变异系数在11.81%~48.92%之间,分布区间以单果重为最大,果形指数为最小;(2)果形指数不能完全反映果实形状;果形指数在0.91~1.10之间的种质果形最为丰富;(3)单果重与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实侧径、萼片长度、萼片基部宽度、萼筒深度、可食率及果形指数等8个性状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可食率与单果重、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实侧径、萼片长度、萼片基部宽度、萼筒深度及果形指数等8个性状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果形指数与果实纵经、单果重、萼筒深度、可食率等4个性状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运用数学模型方法对脐橙幼树的春梢生长量与同枝上叶片数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春梢长度,粗度与叶片数之间都达到极显著或显著水平。长度的伸长至少有50%以上由叶片数的增多来说明,随叶片数的增加而加长生长;粗度随叶片数的增加也有不同程度的加粗;粗度与长度也存在一定的相关显著性,但受长度的影响低于叶片数时对粗度的影响。在量的偕同变化上有直线回归方程y=a+bx)。  相似文献   

8.
《中国瓜菜》2016,(11):14-18
为了探究栽培环境对黄秋葵数量性状的影响程度,笔者以海南露地栽培环境为对照,以3种不同类型的6个黄秋葵栽培种为材料,分析大棚和露地2种栽培环境下黄秋葵叶片、果实等14个数量性状的表达结果。结果表明,黄秋葵叶片长度、叶片宽度、第一果实着生高度3个性状受栽培环境影响较明显,果柄长度、果柄粗度、果实长度、果实横径4个性状受环境影响程度与黄秋葵品种类型有关,其中绿秋葵果柄长度与果柄粗度受环境影响程度存在正相关性;五角黄秋葵心室数表达最稳定,多角形黄秋葵心室数易受环境影响。  相似文献   

9.
利用12个性状对采自河南省洛阳市的28份狗牙根种质资源的遗传变异、性状相关性及主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狗牙根不同种源各性状具有广泛的变异,变异系数最大的是草层高度57.02%;12个性状变异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草层高度营养枝高度生殖枝高度直立茎叶片长度匍匐茎节间长度匍匐茎节间直径花序长度小穗数直立茎叶片宽度穗枝数小穗宽小穗长;各性状间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存在着较广泛的联系,相关系数最高的性状为营养枝高度与草层高度(0.9201);主成分分析将狗牙根12个性状简化为4个主成分,其累积贡献率为82.97%,以高度相关因子的贡献率最高,达到51.84%。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2种类型群体的三倍体苹果种质为试材,比较分析了株系之间及群体之间的气孔性状差异.结果表明,2个组合株系间的气孔长度、气孔指数(长/宽)、气孔密度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但气孔宽度的差异不显著,因此在利用形态学进行苹果种质倍性鉴定时,气孔宽度不应作为一个主要参数.2个三倍体群体间的气孔长度、气孔宽度、气孔指数的变异系数较小,差异不显著;气孔密度的变异系数相差较大,但差异也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银杏摘心处理对枝梢和叶片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银杏夏季摘心对枝叶生长发育的影响,2005年在广西植物研究所银杏良种园内对银杏高接换种树1年生枝梢进行了夏季摘心试验。采用Li-3000A叶面积仪定期测量嫩叶面积;同时在摘心前后对一次梢和二次梢的粗度、长度进行测定,统计二次梢的萌发数量。结果表明,夏季摘心有效地抑制了枝条的加长生长,促进了加粗生长,摘心后一次枝粗是对照的1.52倍;并促进二次枝的萌发和有效叶片数的增加,摘心后枝条上平均每芽着生的叶片数是对照的3.50倍;摘心还促进了叶面积的快速增长,提早叶片成熟时间,有利于光合产物的合成,为提早结果、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奠定基础。另外,叶面积与叶柄长和粗之间均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该项研究将为银杏夏季整形修剪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发掘更好的彩叶观赏树种蓝果树种质资源和进一步开发利用及保存,采用400 m2的标准样法对黔中地区11个县(市、区)的蓝果树种质资源进行调查,观察土壤颜色、测量土层厚度和海拔;测量树高、胸径、冠幅、枝下高及代表植株的5~12片叶的叶长、叶宽,并观察其叶形和叶色;记录样地内所有伴生植物的种类。结果表明:蓝果树生长的土壤多为酸性的黄壤,土层厚度在24~212 cm 之间,海拔在1021~1439 m 之间。平均叶长在8.1~12.7 cm 之间,平均叶宽在3.6~6.2 cm 之间,叶色方面主要变化有绿色间紫红色或红色、铁锈红色、绿色。21个样地中蓝果树的平均年龄多在10~20年,多数胸径小于10 cm,平均胸径最大的30.9 cm,其次为19.0 cm。21个样地中均有的伴生植物都为酸性土壤的指示性植物。初步查清了黔中地区蓝果树种质资源,为发掘更好的蓝果树种质资源和良种选育、进一步开发利用及保存提供基础参考。  相似文献   

13.
云南部分野生枇杷种质资源的数量分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调查了145份云南野生、半野生枇杷种质资源的29个枝梢及叶片性状,采用数量分类学的方法对该群体进行研究。Q型聚类分析可以比较理想地将145份种质在L1=20.64水平上分为5个组,实验表明老叶叶背茸毛脱落与否、叶柄长度、叶脉对数和叶片长度在枇杷属植物分类中起着重要作用。R型聚类分析探讨了29个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多数性状具有相对独立性。主成分分析表明,29个性状可综合分为10个主成分,其累积贡献率达71.8%,根据前10个主成分与性状间的相关性,选出了影响力比较大的17个性状,并分为3个分类等级。  相似文献   

14.
水分胁迫对荔枝幼树根系与梢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承林  付子轼 《果树学报》2005,22(4):339-342
以盆栽沙培1年生荔枝空中压条苗为试材,研究了水分胁迫对荔枝幼树根系和梢生长的影响以及二者的相互关系。3个处理为:沙体积含水量为7.5%(严重缺水),15.0%(一般缺水),22.5%(充分供水)。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严重抑制荔枝幼树地上部分和各级侧根的生长,使地上部枝梢生长严重受阻,叶片数量、平均叶面积、叶片厚度均显著变小;根总干重、侧根长度、根表面积显著减少。水分胁迫下促进须根的生长,须根的长度、根表面积比水分充足时显著增加。水分胁迫时叶片淀粉含量下降,而根系积累更多的淀粉。比较不同处理的根梢比发现,干旱对根系生长的抑制作用比枝梢更显著。  相似文献   

15.
枸杞种质资源若干植物学数量性状描述指标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对60份枸杞种质(品种) 资源的平均新梢日生长量、落果率、花径、叶片长度、叶片宽度、 叶片厚、叶柄长、节间长和第一花序长等9项植物学数量性状指标进行研究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9项 指标变异系数均在18%以上, 其次数分布图均为正态分布。根据分布状况, 提出5级分级指标, 其中3级 作为中间级, 是概率分布最高的范围。每个性状的每个等级有1~2个公认或广泛栽培的品种作参照品种。  相似文献   

16.
7种番荔枝果树的叶片结构及其与抗寒性关系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刘世彪  陈菁  胡正海 《果树学报》2004,21(3):241-246
应用叶片离析法和石蜡制片技术,对番荔枝科番荔枝属6种果树和比丽巴属1种果树的叶表皮特征和叶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番荔枝属的刺果番荔枝、山刺番荔枝和圆滑番荔枝表皮细胞垂周壁呈波浪状,表皮毛短或无;叶片厚度大,叶脉突起度(叶脉厚度/叶片厚度)小。杂交种番荔枝、非洲骄傲番荔枝(品种)、牛心番荔枝、秘鲁番荔枝以及比丽巴属的比丽巴番荔枝表皮细胞垂周壁呈直或弧状,表皮毛长;叶片厚度小,叶脉突起度大。还讨论了番荔枝果树叶片解剖特征与果树抗寒性的关系,认为表皮毛长、叶脉突起度大是抗寒性强的性状,反之则是抗寒性弱的表现。  相似文献   

17.
主要农艺性状的表型评价是青萝卜育种的重要依据。对48 份青萝卜种质资源的33 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9 个数量性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异,单株质量变异系数最大,为32.46%,叶宽变异系数最小,为14.67%;以肉质根为主的典型农艺性状间存在复杂的相关性,相关性极显著的有29 对,相关性显著的有8 对;从33 个农艺性状提取出9 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78.937%,基本反映了青萝卜地上部和地下部重要农艺性状信息;在平方欧式距离系数为8.5 时,可将48 份供试青萝卜种质资源分为3 个组群,第Ⅰ组群包括33 份材料,主要特征是株高、开展度、叶长、叶宽和叶片数在3 组中最小,第Ⅱ组群包括14 份材料,主要特征为株型、叶片大小中等,第Ⅲ组群只有1份材料,其株高、开展度、单株质量和单根质量在3 组中最大。  相似文献   

18.
在枇杷属种质资源搜集与调查的过程中,对所搜集和调查的枇杷属植物进行了详细的性状观察,补充了一些枇杷属植物种类的叶片、花和果实的性状描述。此外,对广西枇杷的主要性状作了简要描述。专门调查、记载和统计了枇杷属植物叶片性状的若干数据指标,并对叶片的调查及数据记录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目的】荔枝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DUS)测试指南中的数量性状是极易受环境条件影响的性状。通过对荔枝测试指南中数量性状的分级研究,以期为荔枝品种数量性状客观准确的描述提供技术依据,以确保荔枝品种DUS测试工作顺利开展。【方法】以74个具有广泛代表性的荔枝品种为研究对象,对荔枝测试指南中9个数量性状进行观测,并依据各性状的特点选择最适的分级方法,对各数量性状的表达状态进行分级范围划分。【结果】9个数量性状变异范围为12.35%~33.09%,性状间相关系数分布在-0.14~0.75之间;正态性分析(K-S检验)结果表明,9个数量性状中有7个数量性状符合正态分布,采用最小显著差法分级,其他性状用极差法分级。【结论】对9个数量性状进行的分级范围研究结果可作为今后荔枝DUS测试数量性状描述分级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