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由病毒所致的家禽肿瘤性疾病主要有马立克氏病、淋巴白血病和网状内皮细胞增生。目前,这3种病只有马立克氏病能够用疫苗来免疫预防。因此,预防家禽肿瘤病的方法主要是净化环境,净化鸡群,加强机体自身的抗病力和利用马立克氏病疫苗免疫。  相似文献   

2.
Dr. Witter是美国兽医界两位院士之一以及 HVT Fc126疫苗株的发现者,曾任美国农业部地区禽病和肿瘤研究所所长、世界禽病大会和国际马立克氏病会议主席。在马立克氏病、网状内皮增生病、禽白血病等禽的病毒性肿瘤病研究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是世界著名学者,曾两度访问中国, 1999年在中国召开的世界禽病大会作为特邀代表出席。本文是 Dr. Witter于 2000年 8月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召开的第六届世界马立克氏病和家禽会议上作的特邀发言。该文总结了马立克氏病过去研究的历史,阐述了今后马立克氏病防制的主要观点。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 马立克氏病是由马立克氏病病毒引起的可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世界性家禽流行病。造成高感染率和死亡率的原因是由于马立克氏病病毒不断地在体内各内脏器官形成肿瘤(Tumor)以及神经系统被淋巴球浸润后造成麻痹(Paralysis)所导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梁莲芝  刘岐  刘秀芳 《中国家禽》2001,23(10):22-23
家禽马立克氏病是由B型疱疹病毒引起的以淋巴样细胞增生为特征的肿瘤性传染病。目前仍无有效治疗办法,发病鸡死亡率几乎100%,笔者根据亲身实践和体会,就如何做好预防马立克氏病,避免马立克氏病的免疫失败,谈谈看法,希望能对广大养鸡户(场)和孵化场提供一点参考和帮助。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 马立克氏病是由马立克氏病病毒引起的可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世界性家禽流行病.造成高感染率和死亡率的原因是由于马立克氏病病毒不断地在体内各内脏器官形成肿瘤(Tumor)以及神经系统被淋巴球浸润后造成麻痹(Paralysis)所导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马立克氏病(MD)是由马立克氏病疱疹病毒(MDV)引起家禽的一种淋巴组织增生及神经系统疾病。MD传染性强,死亡率高,是鸡的主要传染病之一,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传染病。  相似文献   

7.
苏帅 《山东畜牧兽医》2023,(1):77-79+85
鸡马立克氏病是危害养禽业最为严重的免疫抑制与肿瘤病,也是能用疫苗免疫的肿瘤病。本文针对最近五年我国鸡马立克氏病的流行变异、免疫防控与未来发展进行总结分析,以期为国内家禽养殖业、生物制品行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鸡马立克氏病(MD)是由马立克氏病病毒(MDV)引起的鸡高度接触性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是严重危害家禽的传染病之一。目前活疫苗仍然是预防该类疾病的主要手段,自HTV疫苗研究出到现在,以及生产出几种商品化疫苗,但是马立克氏病还是不断频发,给养禽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疫苗免疫是有效预防该疾病发生的手段,但是免疫的雏鸡发生马立克氏病的概率目前不断上升,导致现状  相似文献   

9.
蛋鸡马立克氏病并发大肠杆菌败血症的诊治兰州华陇家禽育种公司刘家彪近年来,兰州郊区一些养鸡场饲养的商蛋品鸡,因马立克氏病、传染性法氏囊病、大肠杆菌病、鸡白痢等并发或继发感染,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现将兰州市西固区一蛋鸡场高床网上平养的7200只112日龄...  相似文献   

10.
鸡马立克氏病免疫失败原因浅析兰州华陇家禽育种公司魏兴军马立克氏病(MD)是由疱疹病毒(马立克氏病毒)引起的一种以淋巴细胞增生为特征的肿瘤性疾病,不仅因其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受到广泛重视,而且是因为第一个能用疫苗预防的肿瘤病也受到了医学界关注。到目前为止...  相似文献   

11.
用灭活马立克氏病病毒和火鸡疱疹病毒混合制备了一种双价疫苗。给不分性别的日龄白来航鸡接种,21日龄时用感染强毒马立克氏病病毒的家禽血液攻毒。分别与火鸡疱疹病毒和灭活马立克氏病病毒进行比较,研究了这种疫苗的效力。双价疫苗明显推迟由马立克氏病引起的死亡。按马立克病特异性死亡和病变发生的百分比判定诱发出最高的保护效力。双价疫苗接种鸡各器官的眼观淋巴肿瘤和淋巴组织增生病变的发生率、范围和严重程度均低于其他攻毒鸡。此外,双价疫苗接种鸡的病毒血症水平始终显著低于其他鸡。  相似文献   

12.
VAXXITEK:改善传染性法氏囊病防控和提高经济效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立克氏病(MD)和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两种影响家禽生产最常见的免疫抑制性疾病.马立克氏病是由马立克氏病病毒引起的常见的淋巴组织增生症.自2()世纪70年代,由于大规模使用火鸡疤疹病毒(HVT)作为疫苗,马立克氏病已得到较好的控制.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双RNA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感染鸡只主要损伤法氏囊内的淋巴细胞.尽管40年前就已经报道该病,但目前仍然在全世界范围内给养鸡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上世纪80年代末,在欧洲免疫鸡群中出现了传染性法氏囊病超强毒株(wIBDV)并迅速地传播至全球.  相似文献   

13.
美国密执安州农业局地方家禽研究室于1971年试制出一种马立克氏病疫苗。使用该疫苗每年可使家禽业减少损失3亿美元。但是,由于致瘤病毒导致家禽死亡,使家禽屠宰厂蛋的生产和收购减少,美国每年遭受损失仍达1亿美元以上。最近,一些鸡群由于马立克氏病造成的损失更为严重,原因是出现了强毒株。为此,怀特(Witter)把两种新的马立克氏病试验病毒疫苗与由火鸡疱疹病毒制备的疫苗相混合。火鸡疱疹病毒疫苗是怀特(Witter)试制的疫苗之  相似文献   

14.
王婧 《当代畜牧》2014,(23):53-54
调查显示,有一种单核细胞的传染病称为鸡马立克氏病,这种疾病是一种淋巴系统的传染性疾病。通常情况下是由于各种器官和组织的单核细胞的侵染。这种传染病导致我国很多的家禽产业受到影响,兽医局对此提供了种种免疫措施,但也会时常产生局部的爆发性传染病。本文简要介绍了马立克氏病的病原、流行病学及临床症状,并简单讲解如何诊断与鉴别马立克氏病,最后阐述一些防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鸡马立克氏病(MD)是鸡的一种传染性肿瘤疾病,本病的发生不均衡,一定地区可反复急性暴发。集约化养鸡(肉用仔鸡)地区该病的暴发率特别高,给养禽业造成很大经济损失。用马立克疫苗免疫鸡是预防鸡马立克氏病的主要方法。我国目前使用的疫苗主要是鸡马立克氏病火鸡疱疹病毒活疫苗。  相似文献   

16.
马立克氏病(MD)是由马立克氏病疱疹病毒(MDV)引起家禽的一种淋巴组织增生及神经系统疾病。其病理组织学特征为外周神经、性腺、虹膜、各种内脏器官、肌肉和皮肤的单个或多个组织器官发生肿瘤性淋巴细胞浸润。病鸡表现为消瘦、肢体麻痹,并常有急性死亡。MD传染性强,死亡率高,是鸡的主要传染病之一。我国将MD列为二类动物传染病。  相似文献   

17.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世界就认识到马立克氏病(MD)对于后备鸡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并研发了多种疫苗预防马立克氏病.无致病性的血清3型火鸡疱疹病毒(HVT)是研发的首批疫苗株之一,目前仍用于肉鸡胚内注射或者1日龄颈部皮下注射免疫.一种致弱的血清1型马立克氏病疫苗CVI988/Rispens研发于1972年,目前主要用于较大日龄家禽,如后备蛋鸡和种鸡.  相似文献   

18.
1马立克氏病 由疱疹病毒属中的马立克氏病毒(MDV)引起的,以神经麻痹或肝瘤形成为特征的T淋巴细胞浸润和增生的疾病为马立克氏病。这3个要素中如果其中一个不符,就不能诊断为马立克氏病。有些人把凡是出现坐骨神经麻痹者症状都认为是马立克氏病,也有人把所有内脏肿瘤都认为是马立克氏病,都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19.
我县蛋鸡饲养场几年来流行鸡马立克氏病,经我县畜牧兽医中心的调查研究,在江苏家禽研究所的指导下,从1999年春实施1日龄和36日龄二次皮下注射马立克氏病火鸡疱疹病毒疫苗防制蛋鸡马立克氏病,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基本情况该鸡场一直采用一免法防制鸡马立克氏病,蛋鸡雏多数售给养鸡户,多在80日龄-105日龄期间发病,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多在65%-80%之间,经病理剖检证实为内脏肿瘤型,无有效治疗方法。在1999年春夏实行加强免疫(二免)后,马立克氏病发病率大幅度下降,实践证明防制效果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20.
马立克氏病(MD)是由马立克氏病疱疹病毒(MDV)引起家禽的一种淋巴组织增生及神经系统疾病.其病理组织学特征为外周神经、性腺、虹膜、各种内脏器官、肌肉和皮肤的单个或多个组织器官发生肿瘤性淋巴细胞浸润.病鸡表现为消瘦、肢体麻痹,并常有急性死亡.MD传染性强,死亡率高,是鸡的主要传染病之一.我国将MD列为二类动物传染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