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0 毫秒
1.
1 鸽副伤寒病 1.1鸽副伤寒病的危害 鸽副伤寒病是由有运动能力的沙门氏杆菌引起的传染病,该病传染力、致病力强,可以使鸽的胚胎和包括幼鸽、青年鸽、生产种鸽在内的所有不同年龄段的鸽感染发病。对胚胎可以引起100%死胚;对幼鸽可以造成80%的死亡率;对生产种鸽一般呈慢性经过,可造成受精率下降甚至下蛋终止,并长期排毒污染鸽场,使该病长期得不到尽化。如不及时得到有效的治疗,种鸽最后也可能因衰竭而死亡。该病是鸽场的常见传染病,若长期存在这种传染病,会严重影响鸽场乳鸽的产出率,进而影响鸽场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鸽痘是由鸽痘病毒引起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对鸽子有严重的危害,尤其是乳鸽对本病特别敏感。严重的地方发病率达80%,死亡率可达10%左右。昆山市玉山镇大众7队,肉鸽养殖户朱建华,于2008年7月鸽场发生一起鸽痘病,由于对该病发现比较早,又采取了一系列综合防治措施,控制了该病的蔓延扩大,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鸽Ⅰ型副粘病毒病防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鸽Ⅰ型副粘病毒病(俗称鸽瘟),是由鸽Ⅰ型副粘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由于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给养鸽业造成严重的威胁。现将该病在我区的流行、发病特点、诊断方法及防治的体会介绍如下。一、流行情况1997年5月,宁波市某鸽场从南京某种鸽场...  相似文献   

4.
鸽Ⅰ型副粘病毒病防治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鸽Ⅰ型副粘病毒病是由鸽Ⅰ型副粘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由于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给养鸽业造成严重的威胁。现把近几年来该病在我地区的流行情况、诊断及防治体会介绍如下。1流行情况病例11997年5月,宁波市某鸽场,从南京某种鸽场引进5月龄...  相似文献   

5.
我市养鸽业自1990年销售市场回升之后,发展十分迅速,数量规模仅次于“三鸟”而位于珍禽之首。随着养鸽业的发展,鸽病也随之严重。我们对石市各大型鸽场进行调查和对临诊病例解剖后发现鸽场普遍存在鸽毛滴虫病,感染率在80%以上。该病主要是由带虫的成鸽通过鸽乳传给乳鸽,并可导致乳鸽死亡,严重威胁养鸽业健康发展。现将该病及其防治对策介绍如下。鸽毛滴虫病是鸽最常见的一种原虫病。它寄生在口腔、食道和嗉囊粘膜上。成鸽多以带虫者出现,不表现临诊症状,但可以通过鸽乳传给乳鸽。因此,鸽场一旦发生该病,则难以根除。近几年…  相似文献   

6.
<正>1前言我国各地的养鸽场中,鸽沙门氏菌病几乎无处不在,无场不患,是一种常见的鸽流行性传染病。该病流行面广,发展迅速,感染面广,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给养鸽场造成严重的影响和损失,对该病的预防和控制是鸽场必须高度重视的生产环节。鸽沙门氏菌病的发生和发展往往同鸽场的设计布局及生产管理等环节密切相关,许多养鸽场,特别是小型养鸽场,农户对此不重视,缺乏对该病的正确认识。不少鸽场鸽舍潮湿阴暗,当发生沙门氏菌病  相似文献   

7.
<正>鸽霉形体病也称鸽慢性呼吸道病,是由致病性霉形体引起。该病的发生和发展受恶劣环境等诱因的影响,在临床中时常与鸽副伤寒、鸽传染性支气管炎和大肠杆菌病混合发生,使病情加重,发展迅速,尤其是青年鸽较为明显。本人现将在临床中鸽感染霉形体后并发大肠杆菌病的诊治报告如下。一发病情况我市某鸽场饲养的美国良种白羽王鸽70  相似文献   

8.
鸽痘是由鸽痘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目前还未有一种药物可以杀死鸽体内的痘病毒,只能通过综合防治措施来控制感染。2001年5月,我市某鸽场饲养的部分种鸽和乳鸽,其眼睑、嘴角、腿脚和少毛的皮肤上相继发生鸽痘,初为白色的小结节,后变成棕褐色的结痂。这些痂皮若不处理,3~4周后痂皮脱落,留下一个灰白色疤痕。有个别的鸽口腔咽部的粘膜也有黄白色小结节,严重阻碍呼吸,甚至引起窒息死亡。全场鸽痘感染发病率27%,死亡率4%。种鸽由于感染鸽痘,烦躁不安,无心孵化,常引起种蛋死精,孵化率下降26%;乳鸽由于感染鸽痘而…  相似文献   

9.
鸽毛滴虫病是由鸽毛滴虫(Trichomonas columbae)寄生于鸽体内引起,根据其寄生部位不同分为咽喉型和内脏型。研究表明,约有80%的鸽带虫,成鸽多数呈带虫者,幼鸽病状明显。全国各地的养鸽场几乎都有该病的流行,但是鸽毛滴虫病在四川的流行情况尚无报道。  相似文献   

10.
鸽痘是由鸽痘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的病毒性传染病,几乎每个鸽场都有发生。流行季节为春末、夏季和秋初,梅雨季节严重。乳鸽对本病特别敏感,严重的地方发病率可达80%,死亡率可达10%左右;童鸽也发生此病;成鸽则较少得病,感染后,往往症状不明显。病鸽康复后不再发病,但仍带有病毒,会传染给其他鸽。此病只要控制发痘部位不感染、不发炎,则较少死亡。目前还没有一种药物可以杀死鸽体内的痘病毒,只能通过综合防治措施来控制感染。  相似文献   

11.
中药防治鸽毛滴虫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鸽毛滴虫病是鸽的一种常见寄生虫病,由鸽毛滴虫引起,几乎所有的鸽场都存在.鸽毛滴虫病是一种多发性传染性原虫病,病鸽常表现为鸽上消化道病变,尤其是在口腔、咽、喉部出现黄色的脐状赘生物,此赘生物易脱落,脱落后形成溃疡灶,造成病鸽进食受影响而消瘦甚至死亡,病程一般在几天至3周不等[1].同时,该病对乳鸽的危害最大,由于乳鸽身体脆弱、抗病能力低,毛滴虫在乳鸽口咽部大量繁殖而损伤上消化道,引起乳鸽消化吸收不良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12.
正鸽新城疫,又称鸽瘟或I型鸽副粘病毒病,是由鸽I型副粘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以腹泻和脊髓炎为主要特征~[1]。本病自1981年在苏丹被发现以来,西欧和美国等地相继报道了此病~[2]。1986年在深圳某鸽场发现了该病,该病传播迅速,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乳鸽对该病敏感性最高,病死率高达50%~100%,是当前危  相似文献   

13.
白色念珠菌病是由白色念珠菌引起的真菌性疾病。该病的发生与卫生条件密切相关,饲养密度大,环境闷热、潮湿,饲料配合不当,维生素缺乏等均可导致发病。1 症状 病鸽消瘦、精神不振、不愿活动、羽毛粗乱、嗉囊扩张下垂,口中流酸臭味的黄色粘液,病情严重的嘴无法闭合。大多数病鸽有腹泻症状,肛门后的羽毛沾有大量稀粪。病鸽由于采食困难,常衰竭而亡。2 剖检检查 病鸽口腔粘膜表面有黄白色假膜,撕掉假膜后可见红色的溃疡出血面;食道粘膜表面粗糙;嗉囊粘膜增厚,表面覆盖一层黄白色假膜,内积酸臭味黄色液体;腺胃、肌胃稍肿;肠…  相似文献   

14.
李庆岗 《中国家禽》2001,23(12):23-23
鸽新城疫 (俗称鸽瘟 )是由禽Ⅰ型副粘病毒引起的急性败血型传染病。不同日龄的鸽易感性有差异,以乳鸽和童鸽最易感,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流行。 2000年 9月至 10月,山东省巨野县某鸽场发生此病,现报道如下。 1流行病学调查   该场于 2000年 8月从菏泽某鸽场引进青年 (2周龄 )白羽王鸽 1000对,在对引进鸽与原场鸽隔离饲养期间,从第 15天开始陆续发病,潜伏期两周左右。本次疫情流行共有 980只发病,发病率 49%左右,死亡 568只,死亡率为 57.9%。 2临床症状   病鸽初期食欲减退或废绝,精神沉郁,渴欲增加,羽毛蓬松;随后水样腹泻…  相似文献   

15.
正鸽新城疫又称鸽瘟,是由鸽Ⅰ型副粘病毒引起的鸽急性传染病,也是鸽子目前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该病的临床病例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食欲差、排黄绿色稀粪、扭头和翅膀麻痹等神经症状~([1])。近年来,随着养鸽业向集约化和规模化发展,该病在广西养鸽场广泛流行,严重危害养鸽业的健康发展~([2-3])。临床上鸽新城疫与细菌混合感染的病例也很常见~([4])。两者混合感染使发病鸽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大,造成的经济损失更严重。  相似文献   

16.
应用HA和HI试验诊断鸽新城疫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鸽新城疫是由新城疫病毒(NDV)引起鸽的一种传染病,近年来,其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并且由于免疫不全等多种原因其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常呈非典型性,给该病的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现将应用HA和HI试验结合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对黑龙江省双城市某鸽场发病鸽群作出诊断,及时应用新城疫I系苗进行紧急预防接种,使疫情很快得到控制的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丁原春  金璐娟 《禽业科技》2007,24(20):31-31
鸽新城疫是由新城疫病毒(NDV)引起鸽的一种传染病,近年来,其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并且由于免疫不全等多种原因其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常呈非典型性,给该病的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笔者应用HA和HI试验结合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对黑龙江省双城市某鸽场发病鸽群作出诊断,及时应用新城疫I系苗进行紧急预防接种,使疫情很快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18.
鸽Ⅰ型副黏病毒病又称鸽瘟或鸽新城疫,是由鸽Ⅰ型副黏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目前在各种鸽群(肉鸽、信鸽、观赏鸽)中普遍存在,为了有效控制该病的发生和蔓延,要对其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一)流行特点 该病发病迅速,可以感染各年龄阶段的肉鸽。1~3月龄童鸽期最易感,感染后症状最  相似文献   

19.
鸽沙门氏杆菌病又称鸽副伤寒 ,病原主要是鼠伤寒沙门氏杆菌中一种哥本哈根变种。东莞自 80年代末和 90年代初兴起了养鸽业 ,办起了不少新鸽场 ,老鸽场也不断更新换种扩大 ,因此 ,从美国、澳洲、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及省内外大量引入青年种鸽。从此鸽沙门氏杆菌不断在东莞许多鸽场发生和蔓延。据报导 ,东莞 1 983~ 1 990年经细菌学检验证实 ,流行本病的鸽场才 1个。如今 ,该病已是鸽的一种常见传染病。虽然该病的病死率不高 ,但也严重影响着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1 999年 5月上旬 ,东莞某鸽场突然发生一种病情急、传染快和死亡率较高的传染…  相似文献   

20.
鸽瘟是由鸽新城疫病毒(又称鸽Ⅰ型副粘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败血性急性传染病,是最主要的鸽传染病之一。该病对养鸽业的影响和危害是巨大的,其发病迅速,传播性强,故又称鸽瘟。本文就鸽瘟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和防治措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