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路则光  吴智慧  孙友富 《木材工业》2003,17(3):29-30,33
本文阐述了提高刨切薄木出材率的途径,包括加强原木管理,预防和控制变色与腐朽,探讨了制材方案,以及如何灵活剖方,科学煮木,合理刨切,正确剪切薄木等。同时,还介绍了蓝变的产生原因及其预防和控制,以及捆扎木方、改变角度刨切、微调薄木厚度等提高薄木出材率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
南方阔叶材刨切薄木生产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家具和人造板工业的发展 ,人造板表面装饰技术发展迅速 ,特别是薄木贴面装饰技术 ,它既能大量节省珍贵木材 ,又能为人们提供高档的装饰效果 ,是一种国内外广泛采用的装饰方法。一般薄木生产设备包括薄木制取设备和薄木干燥设备 ,生产薄木的方法有旋切法、半圆旋切法和刨切法。根据刨切方向和木方长度方向垂直还是平行 ,又可将刨切法分为横向刨切机和纵向刨切机。本文就酸枣、枫香、檫树等南方主要优质阔叶材纵向刨切生产薄木的工艺进行介绍。1 锯制木方家具贴面薄木一般有径切木纹和弦切木纹两种。刨切薄木的木材纹理随木方锯制方…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杉木利用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将径级120mm以上的杉木,经横截纵剖等工序制成杉木方材,去节后经过开榫接长,制成长方材后拼宽成413(483)mm的宽幅板材,经刨光、冷压成规格为2500mm×413(483)mm×495(595)mm的集成木方,最后湿木方在刨切机上刨切出厚度0.15~2.0mm的杉木集成薄木。该薄木产品可广泛应用于各种人造板贴面和家具装饰装修,具有很大的推广应用前景和市场潜力。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选用水曲柳、核桃楸、长白鱼鳞云杉3个树种木材和水性高分子聚合物-异氰酸酯、单组分湿固性聚氨酯两种胶黏剂制造集成木方,然后进行薄木刨切,并对木方刨切的集成薄木的厚度偏差、表面粗糙度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经水热软化处理后,湿粘法制作的集成木方经水热软化处理后胶层均未发生出现剥离现象;干粘法制作的集成木方经水热软化处理后,除水曲柳集成木方胶层发生部分胶层剥离外,而核桃楸和长白鱼鳞云杉集成木方胶层均未发现剥离现象;厚0.60mm集成薄木的表面粗糙度检测值均达到了GB/T13010—1991国标中相应树种的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5.
刨切残木的利用刘光宇,杨国卿(黑龙江省东京城林业局东京城157421)珍贵树种木方刨切后剩下的残木,有时还含有能刨切出径向纹理簿木的优质木材。我厂使用的卧式刨切机,其残木厚度约为20~40mm,一般与原木质量、木方锯剖方案和木方在卡木台上的固定状况有...  相似文献   

6.
用木方刨切簿木时,要得到表面光滑、质量优良的薄木,刨切方向是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对刨刀刨切方向的确定,一种观点认为:“最合理的刨切方向是使它与本方年轮的倾斜方向相反。”(见东北林业大学主编的《胶合板制造学》),另一种观点认为:“刨切时要求顺年轮切削,这样才能得到光滑的薄木。”(见南京林业大学主编的《人造板表面装饰》);从以上两种说法看,刨切方向的确定,一个是顺年轮方向,一个是逆年轮方向,其观  相似文献   

7.
人造薄木制造新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本研究探讨了以胶合板常用材料柳安、杨木、桦木等为原料制造人造薄木的技术可行性,重点研究了单板漂白脱色、染色以及木方的湿状层积组合工艺,并对人造薄木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本研究研制的人造薄木的各项性能指标与国外同类产品相近,为人造薄木生产工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初步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随着各种人造板的大量应用和板式家具的生产,以及室内装饰业的迅猛发展,刨切簿木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当刨切装饰簿木时,由于其厚度很簿(一般在0.1-0.3mm左右),如果刨切时设备调整或加工工艺不当,则不但会影响薄木的质量,而且还会降低木材的出材率。1 刨切簿木常见缺陷及产生原因1.1 薄木厚度偏差大 当刨切薄木厚度偏差较大时,会出现厚度不均现象,致使薄木胶贴于人造板表面时,产品表面不平整。该现象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刨切机支撑卡木工作台螺母、螺丝松动;卡木装置有故障,不能卡紧毛方,使毛方固定不…  相似文献   

9.
刨切薄竹工艺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了刨切薄竹的工艺流程和应用特点。指出:刨切薄竹装饰效果好,饰面竹制品产品档次高,进一步提高了优质竹材利用率,扩大了竹材代木性能。  相似文献   

10.
彩色薄竹是将水溶性染色剂在一定条件下,对刨切薄竹进行染色处理,使之具有所需均匀颜色的产品。染色是改善竹材视觉效果和提高竹材附加值的重要手段。本文根据国内外技术成果和作者的生产经验,对彩色刨切薄竹生产关键技术进行了总结,重点介绍了薄竹刨切主要生产工艺、薄竹染色关键处理技术和彩色薄竹复合加工工艺等,对彩色薄竹生产成本进行了分析。彩色薄竹是一种优良的装饰材料,可用于家具或人造板贴面,制造成各种装饰材料。  相似文献   

11.
香樟树瘤单板漂白工艺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香樟树瘤单板具有天然的美丽花纹,但因其颜色较深,限制了其在室内装饰中的应用,为了扩大其应用范围,本文选用过氧化氢作为主漂白剂,探讨各漂白工艺对香樟树瘤单板漂白效果的影响.试验表明,在本试验确定的漂白工艺条件下,香樟树瘤单板的白度可由原来的14.2%~16.7%提高至41.4%.  相似文献   

12.
装饰单板拼花贴面门板的加工设备与工艺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装饰单板拼花贴面门板的特性、加工设备和生产工艺。着重阐述了以胶合极为基材的拼花门板的生产工艺特点。  相似文献   

13.
刨切薄竹贴面中密度纤维板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刨切薄竹贴面中密度纤维板(MDF)的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MDF的上下表面直接粘贴刨切薄竹的工艺可行,并根据试验结果确定了较优的贴面工艺参数.测试结果还显示,刨切薄竹背衬无纺布后再与MDF胶合,其表面胶合强度比刨切薄竹直接贴面MDF时低.  相似文献   

14.
以杨木和桦木单板为试材,引入光谱反射曲线研究了室内自然光环境下染色单板的光变色过程,分析了树种、漂白处理、染料种类及浓度对染色单板耐光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光辐射后染色单板K/S曲线呈下降趋势,光谱反射率曲线向黄光方向移动,染色单板发生黄化。漂白处理加速了染色单板的光变色。染料品种对染色单板耐光性影响显著,酸性蓝染色单板的光谱反射率曲线变化明显,而酸性大红的变化不大。利用光谱反射曲线可快速直观地评估染色单板耐光性的优劣。  相似文献   

15.
主要对刨切机与旋切机、刨切单板与旋切单板进行比较,并指出提高刨切单板和旋切单板质量的方法,介绍了国内大型木工机械刨切机和旋切机的主要产品及其型号和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16.
榉木贴面装饰板表面化学处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采用H2O2为主剂的木材表面处理剂对榉木贴面板进行刷涂处理,结果表明:(1)处理的贴面板表面自然、美丽,材色一致;(2)处理的贴面权力学性能无影响2(3)油漆安全性试验符合要求;(4)外观装饰质量与进口装饰板一致。  相似文献   

17.
软木贴面定向结构麦秸板的胶合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提升定向结构麦秸板的装饰性能,采用冷压法对其进行软木贴面处理,分析压力、加压时间、涂胶量、胶种对贴面板胶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异氰酸酯胶,在压力1.0MPa、加压时间30min、涂胶量80g/m2(单面)的条件下,软木贴面定向结构麦秸板的表面胶合强度、浸渍剥离长度,满足GB/T 15104-2006《装饰单板贴...  相似文献   

18.
为满足卫浴装饰装修用木材的需求,以速生桦木为原料,开发出一种树脂浸渍单板重组材。通过分析浸渍三聚氰胺-甲醛(MF)树脂固体含量、浸渍方法、热压压力等因子对板材尺寸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MF树脂固体含量45%、热压压力1.0MPa,采用辊压浸渍(压榨率50%~70%)时,板材的极限体积膨胀率为6.2%,低于水曲柳、栎木等实木试件,尺寸稳定性大大改善。  相似文献   

19.
竹黄立体装饰板生产工艺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竹黄立体装饰板系是以竹材加工余料竹黄为主要原料,利用竹黄内侧弧形、表层坚硬、色泽柔和等自然特性,与木质或竹质基材胶合而成的新板。该板个性明鲜,立体感强,价格又比较便宜,有可能开发成为新型的室内装饰材料,本文着重报道了竹黄板的生产工艺和裂纹度、干燥、成板翘曲度等工艺参数以及胶合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20.
木材是一直为人类所用的传统材料,木质重组材料是将木材加工成组元,利用现代技术按木纹近乎平行的方向将木材组元重组的新型木质材料,包括集成材、单板层积材、重组装饰薄木和重组木等.文中概述了各类木质重组材料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了在森林资源状况,新型胶粘剂的发展,机械加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建筑、装修和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等外部因素带动下的木质重组材料的新发展,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