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种鹅是指母鹅开始产蛋,公鹅开始配种,用以繁殖后代的鹅。种鹅饲养管理的目的在于不断提高其繁殖性能、繁衍更多的健壮后代。种鹅的特点是生长发育已经完成,生殖器官发育成熟并开始发情,第二次换羽结束,这一阶段能量和养分的消耗主要是产蛋。因此,饲养管理必须围绕产蛋、配种和防疫进行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2.
饲养种鹅的目的是不断提高鹅的繁殖能力,和利用品种优势繁育高产、健壮、抗病力强的后代,提供生产性能高、体质健壮的雏鹅,提高受精率和产蛋量。饲养种鹅首先应备足够资金,此外,还应把好以下七关。  相似文献   

3.
养好种鹅的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鹅是指母鹅开始产蛋、公鹅开始配种,用以繁殖后代的鹅。种鹅选择和饲养管理的好坏,不仅影响到产蛋量和受精率,也影响下一代的生长发育。为充分发挥种鹅的繁殖性能,提高种鹅的养殖效益,应掌握以下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
种鹅是指母鹅开始产蛋、公鹅开始配种,用以繁殖后代的鹅。种鹅饲养管理的好坏,不仅影响到产蛋量和受精率,也影响下一代的生长发育。为充分发挥种鹅的繁殖性能,提高种鹅的养殖效益,应掌握以下技术措施。1种鹅的饲养1.1产蛋期的饲养以饲喂为主,放牧为辅。  相似文献   

5.
一 选择种鹅的重要性 选择种鹅的目标是:选择优秀的个体,并能将其优秀的品质遗传给后代,提高商品鹅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种鹅选择的原则是:外貌特征与品种符合,体质健壮,适应性强,遗传稳定和生产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6.
种鹅是用来繁殖后代的鹅,包括种公鹅和种母鹅。产蛋期种鹅是指种母鹅开始产蛋、种公鹅开始配种的成年鹅时期。1饲养方式1.1放牧饲养种鹅放养规模较小、数量较少时,可以利用当地天然的草场资源,实行常年放牧饲养为主的饲养方式。  相似文献   

7.
种鹅是指母鹅开始产蛋、公鹅开始配种,用于繁殖后代的鹅。为提高种鹅的产蛋量和受精率,在后备鹅转为种鹅时,要进行一次严格的挑选。这一阶段能量和养分的消耗主要是满足繁殖的需要,因此,其饲养管理必须与产蛋或配种相适应。1种鹅的选择这是种鹅的复选定群,要再进行一次严格的挑选,剔除和淘汰少数发育不良、体质瘦弱和配种能力不强的个体,并按照一定的公母比例,留足公鹅。挑选种公鹅时,除据其祖先情况、  相似文献   

8.
1选好“2”只兔子。建立合理的种兔群 选好两只兔子即种公兔和种母兔。选择的种兔必须是优秀种兔后代,具有本品种典型特征。要求体质健壮、性欲旺盛,同时要根据系谱、繁殖记录、生产性能等进行选择。种兔个体一般从窝产仔数高的母兔后代中选取.  相似文献   

9.
<正>种鹅是指开产至淘汰期内的鹅,也称成年鹅,是经过精挑细选用来繁殖后代的。种鹅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遗传力的稳定,后代能否保持较高的生产水平。因此,搞好种鹅的饲养管理,涉及到养鹅业的发展后劲,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
<正>种鹅的繁殖性能对养鹅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实际的养殖生产过程中影响种鹅繁殖性能的因素较多,包括品种、使用年限、健康水平、营养水平、环境因素、应激等。要充分掌握影响种鹅繁殖性能的这些因素,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持种鹅较高的繁殖力。1影响种鹅繁殖性能的因素1.1品种不同品种的鹅的繁殖性能不同,并且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主要是受鹅的遗传基因决定的,相同品种的不同个体间的繁殖性能也存在差异。因  相似文献   

11.
鹅自产自孵,杂食能力强,生长速度快,肉质鲜嫩。农民利用冬闲的旱育秧田空茬种植青菜,养鹅,是一条成本低效益高的致富门路。现将其介绍如下:1 种鹅的饲养管理1.1 种鹅的选留种鹅的选择在生产上特别重要,直接影响到种蛋的受精率、雏鹅的成活率。种鹅应来自不同的生产群,这样既可避免近亲交配,又可获得杂交优势,提高育雏率。选留时应注意将优良的品质遗传给后代,一般根据体型外貌选择体大、健壮、开产早、抱性强的作种用,通过复选2~3次,确定选留,公鹅除体格健壮之外,还要求阴茎发育良好。生产上每组公母比例1∶3~4为宜。1.2 …  相似文献   

12.
南方高山地区种鹅反季节生产的措施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养鹅生产的经济效益较高,当前存在的问题是各地发展商品肉鹅生产的供种不足。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一是鹅的繁殖性能较差。通常繁殖性能较好的鹅种,年产蛋也仅有100个左右,大多数鹅种只有几十个,孵化供种量有限。二是鹅身披羽绒,具有耐寒怕热的天性,当环境温度达到30℃以上时,鹅将停产换羽。因此自然条件下我国南方养鹅,每年6~9月少有鹅苗供种,鹅的繁殖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由于鹅的季节性繁殖,  相似文献   

13.
正对于鹅场内用于繁殖后代的种鹅来说,大量产出孵化率高的优质种蛋是种鹅选育和饲养的关键所在。因此,养殖户科学应用种鹅的选育和分阶段饲养管理技术,方可保证自身收益。  相似文献   

14.
1鹅的品种选育与鸡鸭等家禽相比,鹅的相对繁殖性能较低,因此在实际生产中要采用现代高效的选育方法,提高繁殖效率。目前,运用比较广泛的选育方法主要有纯种选育和杂交选育两种。1.1纯种选育是用同一个品种内的公母鹅进行配种繁殖。优点是较好地保持一个品种的优良性状,如果针对该品种的优良性状不断选育,就能够获得更加优良的性状。通俗地说就是:选优汰劣、留纯去杂。但是该方法的缺点是容易出现近亲繁殖,使后代的体质变弱,发病率、死亡率增加,生产性能下降。特别是规模小的养鹅场,  相似文献   

15.
正种鹅产蛋前饲养管理不当会导致产蛋时间不一致,产蛋总时间增长,产蛋数量减少,蛋质降低、种蛋受精率下降。种鹅产蛋前做好养殖管理才能保证产蛋率高、种蛋质量好。1种鹅选留选留的公、母种鹅外貌特征要一致,种用性能要好,其繁育出来的后代生长发育性能应符合生产需要。公种鹅要求体型较大,生长速度快,羽绒形成较早,额瘤凸出明显。母种鹅要求体型适中,当年选留的母种鹅,要确保年产蛋45枚以上。不管是公种鹅还是母种鹅都要严格淘汰体型较小、体质较弱、产蛋率低、繁殖力差、生产性能衰退的。  相似文献   

16.
四季鹅以其自产自孵 ,杂食能力强 ,生长速度快 ,肉质鲜嫩 ,深受农民喜爱。农民利用冬闲的旱育秧田空茬种植青菜 ,养殖四季鹅 ,使四季鹅常年不断青。饲养四季鹅成本低 ,效益高。科学饲养管理方法如下。1 种鹅的饲养管理1.1 种鹅的选留种鹅的选择在生产上特别重要 ,直接影响到种蛋的受精率 ,雏鹅的成活率。种鹅应来自不同的生产群 ,这样既可避免近亲交配 ,又可获得杂交优势 ,提高育雏率。选留时应注意将优良的品质遗传给后代。一般根据体型外貌选择体大、健壮、开产早、抱性强的作种用 ,通过复选 2~ 3次 ,确定选留。公鹅除体格健壮之外 ,还…  相似文献   

17.
广东鹅的繁殖特性及其控制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了解广东地方鹅种的繁殖规律特性,探讨解决其就巢问题的技术措施并进行反季节生产,对提高养鹅的经济效益有着重大的意义。一、广东地方鹅种的繁殖特性(一)广东地方鹅种的繁殖季节及其繁殖性能在正常的饲养条件下,广东地方鹅种的繁殖明显地分为繁殖季节(产蛋配种期)和非繁殖季节(停产换羽期),每个季节的长短与起止时间视鹅种不同而异。在种鹅的利用年限内(一般为5-7年),繁殖期与非繁殖期相互交替,形成一个个生物产蛋年。一般在繁殖季节内,母鹅有4-5个产蛋周期(俗称“一造”或“一窝蛋”)。母鹅在每造产蛋之后一般表现为就…  相似文献   

18.
种鹅反季节繁殖技术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和应用,分别开展了南方短日照繁殖和北方长日照繁殖鹅种的反季节繁殖生产,从而大幅提高了种鹅繁殖性能和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通过人工光照程序分别调控南北方鹅种实现其繁殖活动同步化,将有助于建立南北方鹅种的杂交配套新模式,以进一步提高种鹅生产的经济效益,为种鹅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相似文献   

19.
周以恒 《中国家禽》2000,22(3):36-36
在养鹅生产中 ,育雏是关键 ,冬春季节是养雏鹅的旺季 ,养得好与差 ,直接影响到雏鹅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 ,继而影响到育成鹅的生产性能。以下介绍在冬春季节饲养雏鹅的技术要点。1选好雏鹅雏鹅应按出壳的时间和体质强弱严格挑选 ,健壮雏鹅表现为举止活泼、眼大有神、反应灵敏、叫声响亮、挣扎迅速有力、毛色粗长光洁、卵黄吸收和脐带收缩良好 ,将雏鹅仰翻能很快站起。对腹大、血脐、大肚脐、跛脚、瞎眼、歪头等弱雏 ,坚决淘汰。要选留生产性能高的壮年母鹅后代作种用。2分群育雏根据雏鹅大小强弱合理分群 ,达到全群生长均匀、发育整齐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水禽世界》2010,(3):57-57
养鹅能否取得成功,选择鹅雏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我们在长时间的养鹅实践中总结出以下几条选择鹅雏的经验,供养鹅者参考。1、看来源。主要看鹅雏的来源。要求鹅雏是健康无病、生长快、产蛋高的种鹅后代,鹅雏要符合品种的特征和特性。一般壮年鹅的后代要好于第一年种鹅的后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