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中国马铃薯不同产区氮肥利用率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问卷调研和文献检索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我国6 个马铃薯主产区氮肥施用量、基肥量、追肥次数、马铃薯产量等因素,对马铃薯氮肥利用率现状进行了分析评价,探讨提高马铃薯氮肥偏生产力的有效途径。结果表明:不同产区马铃薯氮肥偏生产力差异较大,东北区为184 kg · kg-1、西南区110 kg · kg-1、中原区104 kg · kg-1、华南区99 kg · kg-1、西北区95 kg ·kg-1、华北区84 kg · kg-1;氮肥施用过量是氮肥偏生产力低的主要原因;通过采取“大配方、小调整”区域配肥技术、土壤测试与植株营养诊断相结合的氮肥推荐方案、新型肥料和有机肥配施的施肥方式进行马铃薯产量潜力的充分挖掘是实现减氮增效的有效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2.
从外观诊断、化学诊断、无损测试技术3个方面,总结了目前马铃薯氮素营养诊断的若干方法.对各种方法的应用原理、发展现状进行了阐述,同时,对其他可用于马铃薯氮素营养诊断,但目前仍未采用的方法进行了简要的说明和论述.  相似文献   

3.
王梅琳 《现代园艺》2024,(10):30-31+36
近年来,正安县氮肥的过量施用导致马铃薯减产,因此,减少氮肥投入的同时确保马铃薯稳产,成为当地马铃薯产业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设置不减施氮肥(CK)、减施氮肥10%(T1)、减施氮肥20%(T2)、减施氮肥30%(T3)和减施氮肥40%(T4)共5个处理,研究氮肥施用量对马铃薯的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马铃薯块茎形成期和块茎膨大期,与对照相比,氮肥减施10%处理可显著提高马铃薯植株的株高、茎粗和主茎数;在收获期,氮肥减施10%处理能够显著提高马铃薯块茎的淀粉和蛋白含量,产量较对照处理提高3.54%。综合分析,氮肥减施10%对提高马铃薯植株生长、产量和品质的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4.
氮素是制约马铃薯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关键因子,在品种多元化背景下,氮肥盲目统一化极大地限制了马铃薯产量潜力的发挥,构建不同品种间归一化的氮肥推荐方案是开展合理氮肥管理的关键。不同马铃薯品种氮肥利用效率不同,本文分析了品种间差异产生的原因,并探讨品种间归一化氮素营养管理方案及其利与弊,为马铃薯氮肥养分优化管理提供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5.
以油菜为试材,采用温室土培盆栽试验结合常规测试的方法,研究了不施氮、施用尿素和包膜尿素对油菜产量、品质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肥量的增加,油菜产量呈显著增加趋势,和施用尿素相比,施用包膜尿素处理可显著提高油菜产量,并可以减少油菜的根冠比;相比尿素,施用包膜尿素显著降低了油菜硝酸盐含量,并可增加油菜的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施包膜尿素较尿素还可提高油菜的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农学效率和氮肥回收利用率,有效减少氮素损失。综上所述,包膜肥料可实现油菜节肥增产、改善品质、提高氮肥利用率的目的,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通过开展马铃薯不同氮肥水平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氮肥能促进马铃薯块茎膨大,明显提高大、中薯块比率,从而增加马铃薯产量,幅度达到极显著水平,同时还能提高商品率;在试验区域,马铃薯的最佳氮肥施用量为纯氮15 kg/667 m~2左右。充分证实氮是马铃薯必须的营养元素之一,合理施用氮肥是马铃薯高产优质的保证。  相似文献   

7.
<正>氮磷化学肥料的施用对世界粮食生产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是几十年来氮磷化肥的常规施用方法并没有显著提高肥料的利用效率,肥料的施用仍然普遍存在着"高投入、低产出"的弊端。其主要问题在于:在目前的氮素营养诊断方法中,主要根据土壤氮水平诊断植物氮素的亏缺情况,由于土壤氮水平变异程度较大,并不能完全体现作物体内的氮素水平;另一方面,复杂的室内分析方法不适合作物快速生长农民需要及时获取信息的需求。因而,提出了通过数码相机拍摄彩色图  相似文献   

8.
氮素是柑桔营养中的重要营养元素。它比其他营养元素对柑桔的生长发育、开花结果的影响更为密切,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着果树的生长和产量,多数的试验业已证明,为保持柑桔的高产量,氮肥的施用是必需的。随着果树叶分析营养诊断技术的发展,当前  相似文献   

9.
1、要适当控制施肥量。在生产中,农民由于不懂得科学施以,往往盲目大量施用化肥,尤其是氮肥施用过多,导致土壤养分比例失调。由于养分间存在着拮抗作用,造成养分吸收异常,营养失调,其主要表现症状是叶色浓绿异常,略有萎缩,生长点附近叶缘黄化卷编,果实生长缓慢。因此要适当控制化肥施用量,尤其是氮肥用量一定要降下来。2.要重视钾肥的施用。蔬菜属喜钾作物,它对钾的吸收比例大。以小麦吸收氮为100,血吸收钾为66;而蔬菜作物吸收氮为100,吸收钾为105-205,平均150-160。大棚土壤随着有机肥料及大量氮…  相似文献   

10.
小型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甘蓝对氮肥的利用系数约为70%,番茄约为20%~50%,黄瓜约为30%,马铃薯约为40%。肥料中氮的平衡也取决于植物的氮素营养水平。单施无机氮肥,或在有机肥的肥底上增施无机氮肥,在不同施肥水平下的蔬菜作物的氮素平衡问题,在文献中尚未报导过。本试验旨在研究蔬菜和马铃薯的氮素平衡问题,既研究氮肥的当季肥效,也研究氮肥不同用量的后效。1981~1984年在有灌溉条件的中度粘性灰化黑钙土上用~(15)N标志法对早熟的番茄、黄瓜、胡萝卜、莴苣和马铃薯进行大田试验和盆栽试验。  相似文献   

11.
不同施氮水平下秋马铃薯的生长以及StNR和StAT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新喜  冯艳青  雷艳  刘明月  熊兴耀 《园艺学报》2015,42(10):1974-1982
通过对不同氮素水平下秋马铃薯生长及叶片氮素转运与吸收相关基因表达的研究,结果表明,块茎形成期和块茎膨大期叶片叶绿素含量(SPAD值)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硝酸还原酶基因(StNR)和铵转运蛋白基因(StAT)的表达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StNR和StAT的表达量与施氮量、叶绿素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 < 0.01)。随着施氮量的增加,马铃薯株高和茎粗呈上升趋势,但单株结薯数、单薯质量和产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块茎淀粉含量呈降低趋势;秋马铃薯的施氮水平在90 ~ 135 kg · hm-2为宜。土壤和块茎硝态氮含量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0 ~ 20 cm深土壤硝态氮含量在1.55 ~ 9.34 mg · kg-1;块茎硝态氮含量在20.58 ~ 49.81 mg · kg-1,各处理间差异极显著(P < 0.01)。研究结果可为大田马铃薯植株氮素营养分子诊断技术的建立及大田氮素运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在氮肥长期定位施用的试验条件下研究了几种蔬菜在不同施氮水平下的氮素吸收量、产品器官内N素浓度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变化。结果表明,蔬菜吸N量在种类之间的差异可达4.5~4.8倍,雪里蕻、大白菜等叶菜不仅平均N素浓度较高,且对施肥量增加反应敏感;产品器官的含N量与NO-3含量存在极显著的相关关系;不同蔬菜的氮素利用效率差异明显,大白菜、黄瓜对增施有机肥及无机N肥均较敏感;甜椒、雪里蕻及马铃薯等对增施无机N肥敏感或比较敏感。  相似文献   

13.
对山西省马铃薯主要种植区的23 个县(村)进行化肥、农药抽样调查分析,以明确马铃薯种植基地化肥、农药 的使用情况。结果表明:山西省马铃薯种植过程中使用的农药以化学农药为主,使用的农药产品有28 种(杀虫剂10 种、 杀菌剂14 种、除草剂4 种),其中化学农药占97.26%;主要用于防治马铃薯早疫病、晚疫病、二十八星瓢虫和地下害虫; 商品薯和种薯种植基地的平均用药次数分别为2.28、4.67 次,平均农药使用量分别为1.61、1.55 kg·hm-2;禁用农药还在使 用,中高毒农药占比为17.9%。马铃薯种植过程中施用的肥料以复合肥为主,占比为54.55%;商品薯和种薯种植基地的平 均氮肥施用量分别为235.17、308.82 kg·hm-2,磷肥施用量分别为129.28、105.81 kg·hm-2,钾肥施用量分别为144.83、214.31 kg·hm-2。各种植基地间农药和肥料的使用差异较大,种薯种植基地的农药使用次数多于商品薯种植基地;肥料的施用多依 赖氮肥,忽略了氮磷钾肥的合理配施。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灌溉马铃薯施肥现状及肥料利用效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内蒙古马铃薯的生产面积及总产量均居全国前列,但单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养分管理不合理是限制马铃薯产量的 重要因素。2013~2016 年在内蒙古9 个马铃薯主产旗(县)对灌溉马铃薯养分投入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内蒙古灌溉 马铃薯生产中,氮肥投入过高,磷、钾肥投入过量与不足并存;58% 的农户氮肥偏生产力低于100 kg · kg-1,具有较大的提 升空间。农户种植规模、产量、氮肥施用量与氮肥偏生产力存在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于静  刘坤  樊明寿 《蔬菜》2024,(2):22-26
为更好协调马铃薯高产栽培与高效贮藏的关系,从块茎保鲜、抑芽、防腐、降低还原糖含量、减少质量损失等方面系统总结了马铃薯生产中有机肥施用,氮、磷、钾肥应用以及微量元素处理对马铃薯贮藏质量影响的研究进展。其中,生育期施用有机肥是减少块茎贮藏期干物质消耗、提升贮藏质量的有效策略;氮、磷、钾肥的平衡施用有助于减少贮藏期间块茎质量的损失和降低腐烂率;钾肥有助于降低块茎贮藏期间的发芽率,而氮、磷肥效果正好相反;施用钙肥可提升块茎的耐贮性及加工品质,镁的施用效果与钙相似。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播前常规肥料和综合养分基施对中早熟马铃薯LK99一级种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LK99植株生育期对N素吸收呈"慢-快-慢"的"S"型曲线。生育前期植株吸收的N素主要分配在叶片和茎秆中;出苗后55 d左右,N素在茎叶和块茎中的分配几乎各占一半;至成熟期,约有90%的N素贮存在块茎中。出苗后60 d左右是马铃薯N素需求关键期。综合养分处理明显提高了中早熟马铃薯LK99一级种的商品薯率、单株生产力及块茎产量,平均667 m2增产26%。  相似文献   

17.
马铃薯氮素管理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高产、高效为目标的马铃薯生产需要合理的氮素管理。本文分析了马铃薯氮肥利用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氮素管理的思路,即在了解马铃薯的氮素需求规律、明确马铃薯农田氮素走向的基础上选择适宜的栽培措施。在氮素管理策略上,提出既要总量控制又要分期调控,实施关键生育期氮素精确诊断监测,采用合理的施肥方式,研发适合马铃薯的新型氮素缓/控释肥料。最后,对马铃薯氮素管理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以"金冠九号"番茄为试材,利用日光温室不同施肥处理微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番茄氮素积累、分配比例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以期探明氮肥减量配施有机物料在设施番茄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与100%CF(纯化肥)处理相比,75%CF+25%VM(蚓粪)、75%CF+25%S(秸秆)处理显著增加了番茄不同部位的生物量、开花坐果期番茄中的氮含量和累积量、盛果期果实中氮素分配比例和偏生产力、农学效率和氮肥当季利用率。与100%CF处理相比,50%CF+50%VM显著提高了盛果期设施番茄的生物量、增加了开花坐果期和盛果期果实中的氮积累量。与100%CF处理相比,50%CF+50%S、100%VM、100%S处理均不同程度的降低了开花坐果期和盛果期设施番茄的生物量、氮在果实中的积累及氮素的偏生产力、农学效率和氮肥当季利用率,但仍然促进了氮素向果实中的分配。综上,75%CF+25%VM处理提高增加了番茄的生物量、提高了氮素积累量,促进了盛果期茎、叶中的氮素向果实中转移和分配,提高了氮素利用率,该研究为设施番茄的科学施肥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富士苹果果实膨大期肥料氮去向及土壤氮素平衡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芬  田歌  于波  何流  刘晓霞  葛顺峰  姜远茂 《园艺学报》2017,44(8):1569-1578
采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0、50、100、150、200、250 kg·hm~(-2))对富士苹果膨大期肥料氮吸收利用、土壤残留和土壤氮素总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施氮水平低于100kg·hm~(-2)时,随施氮水平的提高果实单果质量及产量均显著提高,但当施氮水平高于100 kg·hm~(-2)时,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随施氮水平的提高,肥料氮利用率逐渐下降,且树体吸收的氮来自土壤氮的比例逐渐降低,来自肥料氮的比例逐渐升高;果实膨大期结束时(施氮2个月后),肥料氮的5.98%~13.78%被树体吸收,27.26%~37.38%残留在0~60 cm土体中,48.84%~66.76%通过其他途径损失。随施氮水平的提高,树体吸收的肥料氮量和土壤残留氮量逐渐增加,但肥料氮利用率和土壤残留率却不断降低,同时损失量和损失率不断增加。随施氮水平的提高,0~60 cm土体无机氮(硝态氮+铵态氮)含量显著提高,且残留在土壤剖面中的无机氮主要分布在表土层(0~20 cm)。不施氮和低氮水平(施氮50 kg·hm~(-2))土壤无机氮积累量为负积累,当施氮水平高于100 kg·hm~(-2)时,土壤无机氮积累量均呈正积累。随施氮水平的提高,土壤氮素总平衡由亏缺转为盈余,表明供氮不足会造成土壤氮肥力的下降,过量施氮则会加剧土壤氮素累积,增加氮素污染风险。拟合分析发现,在试验施肥水平土壤氮素总平衡与施氮水平呈线性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其回归方程为y=0.2912x–22.481(R~2=0.986),当施氮水平为77.20 kg·hm~(-2)时,土壤氮素达到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