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1 毫秒
1.
吉林省中晚熟水稻品种耐冷性鉴定结果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温冷害是造成水稻减产的重要因素。通过测定不同温度下21个水稻品种丙二醛(MDA)含量、叶绿体色素含量、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筛选出耐冷性强的品种,为吉林省耐冷水稻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和生产实践支撑。经低温处理后,所有供试水稻品种MDA含量均明显增加;多数品种(品系)叶绿体色素均有增加的趋势,但不显著,表明水稻幼苗叶绿体色素在低温逆境胁迫下并没有发生显著损伤;测定了6个品种经低温处理后的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活性均显著增加,表明这2种酶对水稻耐冷性起重要作用。MDA与叶绿体色素、APX及GPX之间的相关性未达到显著水平,需要进一步研究。经鉴定,宏科67、通禾16-8037、通科27、宏科87和辉粳7等5个品种耐冷性较强,可作为耐冷育种的亲本;吉玉粳、铁19、廪实698、吉粳507和秋田小町等5个品种耐冷性较弱。  相似文献   

2.
东北粳稻分蘖期耐冷性鉴定及SSR标记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40份东北粳稻品种(系)为材料进行分蘖期耐冷鉴定,用84个SSR标记对耐冷性差异较大的96份材料进行基于SSR标记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强耐冷品种(系)占20%,中间型(系)占30.71%,不耐冷品种(系)占49.28%;分蘖期耐冷性与结实率和单株穗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生育期呈极显著负相关;关联分析得到18个位点与分蘖期耐冷性关联,其中标记RM214,RM445,RM506,RM106,RM215,RM182,RM270和RM229与前人研究获得的水稻耐冷性QTL定位结果吻合。这些标记可作为东北粳稻耐冷性资源筛选重点选择的标记。 还通过优异等位基因的挖掘,得到一系列的优异等位变异及载体材料。  相似文献   

3.
对来自不同地区的多个水稻品种进行芽期耐冷性试验,结果表明:15份优质水稻品种发芽期14℃、7 d处理,耐冷性均表现为极弱;14℃、14 d处理,龙稻18、通禾66耐冷性表现为极强,九稻68、吉粳511耐冷性表现为强。在芽期试验中,所有品种芽期耐冷性为强。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低温对玉米萌发期种子抗冷性的影响。[方法]探讨抗冷性不同的4个玉米品种种子在低温处理复温萌发过程中的表现。[结果]经过低温处理后,各品种玉米抗冷性均有一定的提高,冷敏感品系(辽单632和铁单18)5℃低温处理后相对电导率有较大幅度的波动,分别从7.5%、12.0%上升至41.0%、34.0%;郑单958、吉单415作为耐冷品系可溶性糖含量的增加幅度较大,为53.72%、70.26%。10℃下各品种MDA含量较27℃增加,但5℃下各品种MDA含量较27℃大幅度增加,与品种的耐低温性呈显著负相关(R=-0.7825**)。[结论]5℃低温处理的生理指标可以作为萌发期种子耐低温强弱的鉴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95份水稻种质资源进行苗期耐冷性鉴定,筛选出10份苗期耐冷(存活率≥60%)和9份冷敏感的材料(存活率为零),并对水稻冷胁迫响应基因OsSADMC进行了表达分析,发现对照和冷胁迫处理条件下该基因在耐冷品种中的表达量都显著高于冷敏感品种。对耐冷材料丽江新团黑谷(LTH)和冷敏感材料IR29的基因编码区域进行了克隆和测序分析,在两个品种间鉴定了10个SNP位点,其中第749碱基处存在的一个碱基变异(C突变为T),从而使丝氨酸变为亮氨酸。根据其中一个SNP位点设计了OsSADMC的功能标记SADMC-CAPS1,该标记可以准确地鉴定出19份耐冷性不同水稻种质资源OsSADMC的基因型和耐冷性。  相似文献   

6.
孕穗期自然低温对籼型杂交水稻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孕穗期低温主要通过影响籼型杂交水稻结实率导致产量降低,对有效穗,每穗粒数和粒重无明显影响。在自然低温条件下,籼型杂交水稻组合间孕穗期耐冷性表现出明显的强、中、弱差异;进一步对亲本组合的分析发现,籼型杂交水稻孕穗期耐冷性与不育系和恢复系均有关,而与恢复系的关系更为密切:建议以低温影响后的结实率及其与正常结实率的差异程度作为评价水稻品种孕穗期耐冷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杂交晚稻新组合及其恢复系耐冷性生理生化指标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威优64及其恢复系测64-7为对照,对6个杂交晚稻新组合及其恢复系乳熟期受低温冷害后叶绿素含量等7项耐冷性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6个新组合及其恢复系耐冷性较对照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强,且杂种的耐冷性与恢复系呈显著的正相关。同时,结合田间耐冷性的观察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分析,确定了叶绿素含量等几个可作为水稻后期耐冷性鉴定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低温冷害严重威胁水稻生产,加快水稻耐冷性状的改良、选育耐冷品种对促进水稻高产、稳产具有重要的意义。概述了水稻苗期冷害的鉴定方法与评价指标、苗期耐冷QTL定位、苗期耐冷相关基因克隆和低温胁迫的信号转导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水稻耐冷性研究提出了建议和展望。  相似文献   

9.
两系杂交早稻父本996孕穗期和开花期耐冷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稻品种4628(耐冷性弱)和丰源B(耐冷性较强)为对照,采用人工气候室低温处理对两系杂交早稻父本996孕穗期和开花期的耐冷性进行了鉴定评价.结果表明,996孕穗期低温处理下的结实率和相对结实率显著高于对照品种4628,结实率下降值和低温敏感指数显著低于对照品种4628;996开花期低温处理下的结实率和相对结实率显著高于对照品种丰源B和4628,结实率下降值和低温敏感指数显著低于对照品种丰源B和4628.说明996孕穗期的耐冷性显著强于对照品种4628,开花期的耐冷性显著强于对照品种4628和丰源B.  相似文献   

10.
湖南早籼稻品种芽期和苗期耐冷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杂交水稻》2015,(5):59-64
以16个湖南地区推广的早籼稻品种为材料,设置9个芽期低温胁迫处理,以死苗率为指标探讨了早籼稻芽期耐冷性的适宜鉴定方法,并鉴定了部分品种的苗期耐冷性。结果表明,8℃/7 d低温处理下早籼稻品种死苗率的方差和变异系数大,能较好地鉴别品种间耐冷性差异,是早籼稻芽期耐冷性鉴定的最合理方式;相关分析表明,早籼稻苗期耐冷性与芽期耐冷性鉴定结果基本一致;在苗期低温胁迫下耐冷水稻品种能够维持较高的游离脯氨酸含量,同时保持叶绿素和丙二醛含量的相对稳定;部分早籼稻品种的芽期和苗期耐冷性较差,不适宜采用直播栽培。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探究低温冷害胁迫后水分/湿度对水稻幼苗根系活力和水分运输等的影响,【方法】以具有低温耐性差异的嘉籼7号和辐8329两个水稻品种为研究材料进行低温胁迫处理后,在进行实验Ⅰ(不同湿度梯度,正常温度培养条件下)和实验Ⅱ(快速回温处理实验,以正常温度恢复为对照)。【结果】实验Ⅰ结果表明,与较低湿度(30%)相比,较高的湿度(60%和90%)可以提高根系活力,有效保证水稻幼苗的存活率并缓解其遭受的低温冷害。水孔蛋白基因OsPIP2;5OsPIP2;6的表达水平与根系活力密切相关,对水稻的抗寒和低温耐性具有显著的调控作用。实验Ⅱ结果表明,与对照组(CK)相比,快速回温处理后水稻幼苗的含水量和根系活力显著降低;且正常自然恢复状态下,两个水稻品种的存活率明显高于快速回温组幼苗。【结论】低温胁迫显著影响水稻幼苗的生长发育过程。较高的湿度环境有助于缓解幼苗的低温冷害损伤,保证存活率。同时,低温胁迫后的外界环境湿度对水稻幼苗的含水量、根系活力和水孔蛋白相关基因表达有显著影响,其中OsPIP2;5OsPIP2;6的表达水平与根系活力正相关,在水稻幼苗抵御外界低温冷害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因此,与低温胁迫后田间大量灌溉相比,正常温度下土壤缓慢的温度上升对幼苗的根系活力影响较小,有助于其在低温冷害后恢复生命活动。  相似文献   

12.
辽宁省杂草稻幼苗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杂草稻WR03 45和WR03 26为研究材料,以栽培稻丽江新团黑谷为对照,采用人工气候箱培养,研究了低温胁迫(5 ℃)对杂草稻幼苗期叶片和根系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除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外,杂草稻叶片各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与对照相似; 杂草稻根系硫代巴比妥酸反应产物(TBARS)和脯氨酸的变化规律与对照不同,外渗电导率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规律与对照相似。低温对WR03 45和丽江新团黑谷的光合系统损伤较小;低温胁迫后,WR03 45细胞膜系统保持完整,膜脂过氧化程度小于其他材料;WR03 45可溶性糖含量和脯氨酸含量均高于对照品种。5 ℃低温对杂草稻WR03 45伤害较小,表明WR03 45具有较强的苗期耐冷性。  相似文献   

13.
不同水稻品种种子耐超干性差异及其热稳定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以不同水稻品种(籼稻、粳稻、杂交稻等)为材料,研究了品种之间种子耐超干能力的差异及其与热稳定蛋白的关系。结果表明,供试的粳稻品种(春江15和春江683)不耐超干,当含水量降低至4.5%以下,种子发芽率和活力指数极显著下降,而籼稻品种(J106和J174)耐超干能力强,含水量降低至3.5%以下对种子发芽率和活力指数没有影响,杂交稻(汕优63)和中香糯介于两者之间。耐超干的品种存在一特异性的热稳定蛋白条带,其分子量为36.3 kD,而不耐超干的品种种子无此条带,这表明水稻的耐超干性与该热稳定蛋白有关  相似文献   

14.
几种杂交水稻及其亲本三系幼苗抗冷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杂交水稻抗冷性选育种的需要,我们研究了低温对五个杂交水稻组合的影响从低温对幼苗根系电解质泄漏,黄化幼苗转绿和幼苗存活率的影响来看:根系外渗液的相对电导率增加,叶绿素合成能力的降低与幼苗存活率具有一致性,其抗冷顺序为粳稻型的秀优57>籼稻型的青优早>汕优63、汕优64和成优64。杂交水稻F_1的抗冷性与母本近似,与父本关系不大,保持系的抗冷性相似于不育系。本文对该结果在杂交水稻抗冷性选育中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根据杂交水稻抗冷性选育种的需要,我们研究了低温对五个杂交水稻组合的影响。从低温对幼苗根系电解质泄漏,黄化幼苗转绿和幼苗存活率的影响来看:根系外渗液的相对电导率增加,叶绿素合成能力的降低与幼苗存活率具有一致性,其抗冷顺序为粳稻型的秀优57>籼稻型的青优早>汕优63、汕优64和威优64。杂交水稻Fl的抗冷性与母本近似.与父本关系不大。保持系的抗冷性相似于不育系。本文对该结果在杂交水稻抗冷性选育中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冷害胁迫是造成水稻减产的重要因素。为探讨不同水稻品种的抗冷性,以吉林省25个主栽品种为材料,测定分析了在冷害胁迫条件下这些品种的脯氨酸、丙二醛、叶绿素及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所有参试水稻品种在冷害胁迫下其游离氨基酸含量升高,丙二醛含量显著增加;吉粳515、通禾66及秋田小町脯氨酸积累较多;与常温条件下相比,吉粳809、吉宏9和通禾66的叶绿素含量冷害胁迫下变化不是很显著,生长较好,耐冷性较为突出;吉粳515 、吉农大538和吉农大853在冷害胁迫条件下积累了更多的可溶性糖,进而提高了抗逆性;吉香6、宏科88抗冷性较弱,在栽培过程中,应注意对低温冷害的防御。  相似文献   

17.
用EST-SSR标记分析巴西橡胶树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19对EST-SSRs引物对41份巴西橡胶树材料(6个野生材料和35个栽培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9对引物均获得了预期的扩增结果,得到92个多态性位点,每对引物检测到的等位基因数为2~7个,平均为4.84个.在相似系数为0.64的水平上,野生材料和栽培种区分开来,在相似系数0.75的水平上,又可将栽培种材料分为四个类群;栽培种和野生材料间的遗传距离在0.11~1.16之间,栽培种间遗传距离较小,野生材料间遗传距离相对较大.在栽培种和野生材料之间,遗传距离最大的是AC/T/15/114与PR261(1.16),最小的是保亭155与热研7-20-59(0.11).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低温胁迫对苦瓜嫁接苗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以中原共荣与苦砧 2 号 2 个南瓜品种作为砧木与翠柳2号苦瓜分别靠接的嫁接苗为试材,对照采用苦瓜自根苗,使用人工气候培养箱进行低温处理,对低温下两种不同砧木嫁接苗的冷害指数及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可溶性总糖、葡萄糖、果糖、蔗糖含量的变化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在低温胁迫下,嫁接苗的冷害指数极显著低于自根苗,说明嫁接可以缓解幼苗所受的低温伤害。在冷胁迫期间,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以及可溶性总糖嫁接苗显著高于自根苗;在冷胁迫前期,嫁接苗葡萄糖含量显著高于自根苗;果糖含量嫁接苗与对照差异不显著;蔗糖含量在低温胁迫过程中,嫁接苗均显著高于自根苗。苦砧 2 号在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以及可溶性糖的含量上均高于中原共荣,综合表现上苦砧 2 号的抗冷性优于中原共荣以及自根苗,说明嫁接苗在低温胁迫时能有效地提高此 3 类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以此提高苦瓜幼苗的耐冷性,而在冷胁迫前期正向响应的可溶性糖中的主要成分是葡萄糖,蔗糖在整个耐冷胁迫期间均表现了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以5个杂交水稻组合为材料,研究了开花期人工高温胁迫处理对剑叶部分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开花期高温胁迫处理降低了剑叶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增加了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相关分析表明,开花期高温胁迫处理后叶绿素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MDA含量和SOD活性的变化幅度与品种的热敏感指数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此4项指标的变化幅度可作为水稻开花期耐热性鉴定的生理指标。耐热性强的水稻品种,在开花期高温胁迫处理后剑叶叶绿素含量下降幅度小,游离脯氨酸含量和SOD活性增加幅度大,MDA含量增加小。建立了热敏感指数与MDA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和SOD活性变化幅度的逐步回归方程,可用于对水稻开花期的耐热性进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20.
烯效唑(S-3307)对秧苗抗寒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了不同播期下不同质量浓度的S-3307(烯效唑)浸种对秧苗抗寒性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S-3307浸种能显著降低常规播期(大田生产条件下播期)下秧苗的死苗率和枯尖率,其中以20mg/L质量浓度处理效果最佳。其抗寒机理为S-3307提高了SOD、POD、CAT活性,减少了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含量,降低了电解质渗透率;同时,增加了秧苗体内代谢物质游离脯氨酸含量,缓解了冷胁迫下的水分亏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