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大花蕙兰组培苗分别采用松树皮、水苔和泥炭土3种不同基质进行移栽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松树皮和水苔移栽,平均成活率没有显著差异;但二者平均成活率明显高于泥炭土,水苔更有利于大花蕙兰组培苗初期生长;组培苗移栽管护1年后,水苔基质换成松树皮基质,有利于大花蕙兰苗木后期生长。  相似文献   

2.
混合基质对大花蕙兰组培苗的叶片生长量、单株鲜重、干重以及根系均有明显差异,其中以处理2的表现最好,具体配比是:苔藓25%、泥炭50%、蛭石25%.  相似文献   

3.
不同基质对蝴蝶兰出瓶苗成活率及生长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选用广泛应用的基质:苔藓、蛭石、珍珠岩、草炭以及当地资源:落叶松针叶、油松针叶、沙松针叶、炭化稻壳做蝴蝶兰组培苗出瓶移栽基质,分析基质的主要理化性质,观测根系、叶鲜重、出瓶成活率情况,从而比较不同基质的差异性,选择最适宜的出瓶基质.试验初步确定,用落叶松针叶做蝴蝶兰出瓶基质与苔藓无明显差异,且价格低、来源广泛,利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新几内亚凤仙的组织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颖  刘忠智 《北方园艺》2007,(12):211-213
新几内亚凤仙为凤仙花科凤仙花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试验对新几内亚凤仙的组织培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新几内亚凤仙繁殖采用组织培养具有变异几率小、花大、繁殖速度快等特点.新几内亚凤仙最好选择春季接种,可以减少杂菌污染.试验利用多组培养基配方进行组织培养试验,筛选出适合新几内亚凤仙的培养基:诱导培养基MS BA 2.5,增殖培养基MS BA 2.5 NAA 2.5,生根培养基MS NAA 2.0.新几内亚凤仙在MS BA 2.5 NAA 2.5上进行培养,增殖系数可达4~5;在生根培养基MS NAA 2.0上进行培养,10 d后的生根率可达67.5%.新几内亚凤仙组培苗移栽易于成活.以素砂为基质,驯化后移栽,成活率达95.2%.  相似文献   

5.
以宁丰草莓组培初代苗为试材,对其继代增殖和生根培养基进行筛选,并探讨了移栽基质成分配比、组培苗和驯化基质杀菌处理等多个影响移栽效果的因素。结果表明:最佳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0.5 mg/L 6-BA+0.3 mg/L IBA,其增殖系数为4.90;生根培养基以添加0.05 mg/L NAA或0.3 mg/L IBA的1/2MS培养基较为理想,平均生根数在15条以上;采用移栽驯化基质体积配比泥炭∶珍珠岩∶蛭石=3∶2∶1,多菌灵300倍液蘸根杀菌处理2 min,移栽后塑料膜覆盖保湿10~15天,组培苗移栽成活率达100%,且植株生长发育良好。  相似文献   

6.
刘洋 《北方园艺》2012,(17):161-162
在半夏的组培生根阶段,采用1/2MS+NAA 0.5mg/L培养基,添加不同配比的IBA进行诱导生根比较;在半夏组培苗的出瓶移栽过程中,生根苗栽植于6种不同基质中,对出瓶移栽后的生长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半夏生根阶段最佳的培养基为1/2MS+NAA 0.5mg/L+IBA 0.4mg/L,出瓶基质选用蛭石+珍珠岩(体积比1∶1),成活率可达98%,为最佳基质。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铁皮石斛组培苗的无土栽培基质,在温室内采用细锯末、苔藓、蛭石、松树皮配制成10种不同的栽培基质,栽培60 d后统计成活率;120 d后测定铁皮石斛苗在各基质中的生长指标。结果表明:铁皮石斛组培苗在细锯末∶松树皮∶苔藓=2∶4∶4的基质中成活率最高,移栽60 d时成活率达93.30%,植株高度达2.85 cm;移栽120 d后试管苗在细锯末∶松树皮∶苔藓=2∶4∶4的基质中平均株高12.49 cm、发根数量为8条、最长根系为3.49 cm,平均茎粗为0.93 cm、平均萌芽数为3个,且叶色浓绿、生长健壮,总体情况显著优于其他基质配比,为当地铁皮石斛组培苗栽培松树皮、锯末等废弃物的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大花蕙兰适宜栽培基质的筛选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筛选出适合丽水本地的大花蕙兰栽培基质,将出瓶1 a的大花蕙兰小苗种植于苔藓(CK)、碎砖块、青冈树皮、珍珠岩、煤渣、松树皮、树皮 砖块(3∶1)、树皮 砖块(1∶1)、树皮 砖块(1∶3)、树皮 砖块(2∶1)、树皮 砖块(1∶2)、树皮 砖块 苔藓(3∶1 ∶ 1)、树皮 煤渣 苔藓(3∶1∶1)等13种基质中,通过对植株高度及叶片宽度的考察得出结论:树皮 砖块 苔藓(3∶1∶1)和树皮 煤渣 苔藓(3∶1∶1)是栽培大花蕙兰的理想基质.  相似文献   

9.
不同栽培基质对红掌组培出瓶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利用不同的栽培基质配比,探讨其对红掌组培出瓶苗在缓苗期和定植期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以草炭 珍珠岩 蛭石(2∶1∶1)处理的红掌组培苗缓苗期成活率最高,成苗快,幼苗健康;以草炭 珍珠岩 蛭石(2∶2∶1)处理的红掌组培苗定植期成活率高,叶片生长量、叶数增加量大,植株健壮,而其原料便宜,取材容易,可以作为红掌组培苗适宜的育苗基质.  相似文献   

10.
该研究提出一种介于普通扦插和生根移栽之间的新的苹果砧木组培苗无根快速移栽方法,组培苗转接于特定生根诱导培养基1/2 MS+IBA 2.0 mg/L,暗培养4~8 d后直接移栽至泥炭基质上,生根率达80%;移载至泥炭+蛭石(1∶1)基质上成活率达63.16%。该方法移栽成活率明显高于普通扦插方法,且省掉生根和炼苗两大步骤,节约时间25 d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