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马铃薯脱毒种薯开发的经济效益山西省农科院五寨试验站康崇全山西省五寨县种子公司曹丕运马铃薯种薯退化是马铃薯栽培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退化原因主要是由病毒侵染引起的。我国从70年代初开始研究解决,主要通过引进种薯茎尖脱毒技术生产无毒种薯,基本解决了马铃薯的退...  相似文献   

2.
国内外实践证明,使用脱毒种薯是解决马铃薯退化的最有效途径。但是,脱毒种薯只能脱掉仪器能检测到的主要病毒,而检测不到的病毒在以后的继代繁殖中还会增殖,积累到一定程度仍可造成危害;同时,脱毒种薯在生产中也还会再次遭受病毒的侵染而迅速发生退化。所以,脱毒种薯不是一劳永逸的。目前生产上超代使用脱毒种薯的问题比较突出,致使退化普遍发生,严重制约了产量的大幅提高。因此,必须正确选用优质健康种薯。  相似文献   

3.
申青岭 《种子科技》2008,26(2):47-47
推广应用脱毒种薯是马铃薯增产的重要措施之一。而种薯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大田产量的高低。因此,如何保持脱毒种薯的优良种性,防止病毒侵染和品种退化,是脱毒优良种薯繁殖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4.
通常所说的马铃薯退化现象,就是因为病毒的侵染而造成的产量降低、品质下降。如何去除马铃薯所感染的病毒,作者于2000-2004年进行了试验研究,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途径是对马铃薯进行脱毒,组培快繁,培育脱毒种薯。  相似文献   

5.
马铃薯退化是病毒和高温共同作用的结果,其表现为生活力的降低.所有病毒的发生、抗病力下降、植株的次生现象、薯块畸形和逐渐变小、烂薯率高、不耐贮存等等均可理解为马铃薯退化.马铃薯脱毒可以除去已侵染到植株体内的各种病毒,但却不能解决种薯繁殖过程中的再侵染、再退化问题.建立和健全切实可行的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体系是减缓马铃薯退化,保证高质量种源,促进马铃薯生产发展的根本途径.豫西具有适宜马铃薯种植的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是中原地区马铃薯种薯生产、集中发运的天然基地.  相似文献   

6.
高平霞  张国林 《种子科技》2011,29(10):31-32
马铃薯脱毒种薯的推广应用,是目前国内外解决马铃薯因病毒侵染导致的品种退化、产量降低、品质下降的最有效措施。但是,由于原原种生产成本高且数量有限,远不能满足大田用种的需求。脱毒马铃薯网棚原种扩繁就是以微型脱毒薯(原原种)为种源,在人工隔离防蚜的条件下繁育种薯,是脱毒马铃薯种薯繁育的重要环节,只要严格按照科学的技术规程操作,就能生产出质量优、成本低、产量高的原种。  相似文献   

7.
脱毒马铃薯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小平  刘天存 《种子科技》2001,19(2):116-117
马铃薯为无性繁殖作物,病毒侵染是马铃薯种性退化的重要原因,由于病毒长期在体内积累,使马铃薯的优良性状退化,生长势减弱,导致大幅度减产和品质下降,抗逆性降低。据调查,马铃薯因病毒病危害一般减产30%-50%,严重的可减产80%以上。应用脱毒马铃薯种薯生产是一项有效的避毒增产技术,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8.
脱毒马铃薯的增产机理和增产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马铃薯由原产地传播到世界各地普遍种植后,人们相继发现马铃薯的退化。马铃薯退化是由于某些品种的种性、病毒感染及其与外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而病毒的侵染是退化的直接外因。病毒病具有系统侵染的特点,马铃薯一旦感染,就会传染给整个营养器官,经过无性繁殖代代相传。只要外界条件适宜,病毒发展很快,随着病毒浓度的增加,叶片含水量、含氧量、叶绿素含量和酶的活性逐步下降,光合强度和呼吸强度下降,正常代谢受到干扰,产量逐年降低,品质变劣,甚至毫无收成。而脱毒技术的成熟及脱毒种薯在生产上的应用,使得马铃薯的产量迅速提高,为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条捷径。  相似文献   

9.
病毒病是马铃薯的重要病害,严重影响马铃薯产量和品质,造成马铃薯种性退化。因马铃薯是无性繁殖作物,病毒病的防治无有效药剂,通过培育脱毒种薯能够有效解决由病毒积累引起的一系列问题。本文主要介绍了国内外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的关键技术、病毒检测方法及其应用、宁夏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和病毒检测现状;讨论了不同病毒检测方法的优缺点和应用前景,为宁夏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及病毒检测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马铃薯脱毒种薯(苗)病毒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系无性繁殖作物,易受病毒侵染而造成植株体内病毒积累,导致种性退化,品质和产量下降.本文主要介绍了常见马铃薯病毒病类型的种类表现、传播途径,脱毒种薯(苗)的检测方法及其应用,讨论了三类检测方法的优缺点,并对RT-PCR检测方法进行了美好展望.  相似文献   

11.
颜谦  黄萍  童安毕  何庆才  范士杰 《种子》2004,23(9):82-83
研究种薯"退化"形成原因,寻找解决马铃薯"退化"技术,曾是世界研究马铃薯的一个重要课题.科学家从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栽培技术、栽培环境、种薯贮藏条件,病虫害侵染等方面,对马铃薯"退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至1955年最终明确了病毒的侵染及其在薯块内积累是马铃薯"退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马铃薯脱毒种薯繁殖生产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霞  王天明 《种子科技》2007,25(3):46-47
马铃薯茎尖脱毒技术获得成功以后,世界上许多国家便利用此方法开展了无病毒马铃薯种薯生产,以解决马铃薯因病毒病退化而减产的问题.为了确保马铃薯生产拥有高质量种源,现将脱毒种薯生产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徐娄青 《种子科技》2012,30(6):35-36
马铃薯在种植过程中极易感染病毒病而引起种性退化,利用马铃薯茎尖分生组织培养生产脱毒种薯,已成为克服马铃薯病毒性退化,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主要途径之一。而应用试管苗进行微型种薯生产,则是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体系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多年的试验研究和生产实践,总结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马铃薯微型薯节能日光温室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14.
使用马铃薯脱毒种薯需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脱毒种薯是在无菌操作条件下,采用茎尖组织培养技术脱除植物体内的病毒及真菌、细菌,结合病毒检测手段获得真正的脱毒苗,然后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无土栽培、设施栽培和病虫害控制等技术体系为生产上繁育的符合质量标准的种薯。我国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研究马铃薯脱毒技术,1995年后大面积应用到所有产区。目前,我国的马铃薯脱毒技术已跨入了世界先进行列,并完善了以微型薯无土栽培规模化生产为核心的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体系。全国大面积应用脱毒技术的结果表明,使用脱毒种薯一般比没脱毒的增产30%~50%,比严重退化的则成倍增产。为了充分有效地发挥马铃薯脱毒种薯的增产潜力,实现优质、高产、高效,在应用马铃薯脱毒种薯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是世界上一种主要的农作物,因其营养成分全面、营养价值高,可粮、菜、饲兼用并且高产稳产,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马铃薯以无性繁殖为主,病毒易在块茎中逐代积累导致"退化",致使马铃薯产量和质量严重下降。通过脱毒种薯繁育体系生产脱毒种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有效解决了马铃薯的退化问题。目前,马铃  相似文献   

16.
马铃薯退化成为影响我国马铃薯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而脱毒技术的应用推广,不但为减轻马铃薯退化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也为我国马铃薯产业的提升、种薯生产工艺的发展以及种薯种性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脱毒微型种薯繁育技术工艺复杂、工期管理程序繁多、产出相对较低,严重制约了马铃薯种薯产业发展.与常规技术相比,脱毒小薯培芽切段快繁次代种薯不但单株结薯数量多、管理粗放、程序简化,而且对种薯品质影响较小,使脱毒种薯生产成本大幅下降,是马铃薯脱毒微型种薯生产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17.
早春大棚马铃薯脱毒种薯快繁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春大棚马铃薯脱毒种薯快繁是马铃薯两季作区春季繁种常采用的方法,也是比较成熟的技术.其应用原理就是利用大棚的保温性能,使种薯提前播种,把生长期安排在蚜虫未大量发生的时间,主要利用时间差躲避病毒的侵染,从而保证了脱毒种薯的种性.其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8.
脱毒马铃薯因去除了马铃薯病毒,直接提高了种薯生存率,降低了马铃薯退化等问题,有效地延长了品种的寿命,在马铃薯生产过程中有着较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试管苗移栽压苗高效生产脱毒微型种薯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马铃薯退化成为影响我国马铃薯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而脱毒技术的应用推广,不但为减轻马铃薯退化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也在我国马铃薯产业的提升、种薯生产工艺的发展以及种薯种性提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常规脱毒繁育微型种薯技术工艺复杂、工期管理程序繁多、劳力损耗大,大大提高了微型种薯产出成本,严重制约马铃薯种薯产业发展。与常规技术相比,  相似文献   

20.
甘薯脱毒种薯田间种植后,由于媒介昆虫的传播,会很快重新感染病毒,这种情况对于脱毒种薯生产和脱毒种薯利用年限有很大影响。但由于病毒病检测方法的限制,一直未能进行深入研究。近年随着甘薯脱毒技术的迅速推广应用,摸清脱毒种薯田间种植后病毒侵染情况与产量下降之间的关系,对正确确定脱毒种薯使用年限的要求非常迫切。1993年作者曾利用指示植物巴西牵牛(Ipomeasetosa),研究观察了田间蚜虫传播SPFMV,但对脱毒薯田间连续种植后的病毒侵染率增长与产量下降的关系等问题还是不太清楚。为此,作者于199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