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本的农业生物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日本的农业生物技术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文献信息中心孙国凤进入90年代,日本的农业生物发展迅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一、作物水稻是日本最重要的作物,它是生物技术研究和开发的主要对象,取得的成绩骄人。1.抗病育种1990年,农林水产省农研中心育种工程研究...  相似文献   

2.
以转基因植物为重点之一的农业生物技术在80年代中期取得了重大突破 ,90年代初开始迅速走向商品化和产业化。这种起爆式的迅速发展与一些国家政府和社会重视大型农业生物技术综合研究基地建设分不开 ,特别是研究、开发设施的现代化、智能化和试验规模的集约化极大地推动了生物技术研究成果的不断涌现和转化。一、澳大利亚联合研究中心联合研究中心(CooperativeResearchCentres,CRCs)是澳大利亚目前最有活力的科研开发机构 ,全国60多个。由科学家围绕某个领域或题目提出建立CRCs的建议和申请 ,由…  相似文献   

3.
走向21世纪的农业生物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科学家们预言,21世纪是生物工程的世纪。现代农业生物技术是仅次于医药生物技术,发展最迅速,效益最显著的领域,它将成为下个世纪新的经济增长点。一、农业基因工程的新技术和新方法研究仍然是21世纪发展的重点转基因技术研究,是实现转基因动植物应用研究的基础。近10多年来,转基因技术的一系列重大突破,为动植物基因工程的发展正在不断提供有效的新手段。新的遗传操作技术,尤其是动物和植物细胞的基因转移技术,基因扩增技术,基因克隆技术以及新型表达载体和转化体系不断涌现。新的转基因技术也在趋于不断完善或正在发展研究…  相似文献   

4.
农业是生物技术研究和应用最直接最广阔的领域。我国农业生物技术的研究自70年代开始,20多年来已在细胞工程、胚胎工程、动植物基因工程育种方面取得了突出的研究和应用成果,有的已达世界先进水平。世界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已首先在医药、食品、农业三大领域内建起了新型产业,并必然导致世界产业结构及科研体制的巨大变革。  相似文献   

5.
农业是生物技术研究和应用最直接最广阔的领域,我国农业生物技术的研究自70年代开始,20多年来已在细胞工程,胚胎工程,动植物基因工程育种方面取得了突出的研究和应用成果,有的已达世界先进水平,世界生物技术的过猛发展已首先在医药,食品,农业三大领域内建起了新型产业,并必然导致世界产业结构及科研体制的巨大变革。  相似文献   

6.
农作物在种植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为了能够提高农作物的种植质量,先势必离不开先进的技术支持,其中生物技术作为农作物种植过程中使用较为普遍的技术之一,对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产生了重要影响。基于此,本文选择生物技术在现代农作物种植方面的运用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对生物技术和现代农作物种植进行简要概述,然后对其重要性以及具体应用进行分析,最后为生物技术在现代农业种植过程中的应用提供优化措施,为我国农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7.
生物技术在果树上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中英  王艺 《世界农业》1997,(12):20-23
生物技术在果树上的应用山西农业大学王中英王艺童德中0年代利用葡萄的愈伤组织进行原生质体培养以来,生物技术在果树学科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迅速,目前研究工作集中在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两个领域内。一、细胞工程———原生质体培养及细胞融合(一)细胞原生质体培养细胞...  相似文献   

8.
生物技术在柞蚕上的应用研究收稿日期:1995-12-05李文利李亚洁(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大连生物技术研究所)随着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的迅速发展,蚕的生物技术研究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其中,家蚕和天蚕的研究比较详尽,处于领先的地位,这为柞蚕的研究提供...  相似文献   

9.
在了解国内外生物技术在农作物品种选育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分析其优势和可行性基地上,提出宁夏加速发展农业生物技术,为农业生产、特色产业发展服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国外作物生物技术育种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明典 《世界农业》1991,(2):26-28,15
1.美国 十几年来,美国政府为发展生物技术加大投资强度以支持生物技术基础研究,在医药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取得重大成就的基础上正在向农业转移,农业生物技术,新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发展迅速,成果累累,总体上说,美国居世界领先水平,它的对手是日本。 1982年美国孟山都公司把来自是细菌的抗药(指氨甲喋呤,卡那霉素)基因通过Ti-质体转入向日葵、烟草、胡萝卜中,并获得表达,这是第一批“工程植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