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刘军  马文丽  姚文娟  郑文岭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7):12884-12886
[目的]探讨基于CPN神经网络集成的蛋白质二级结构预测模型的效果。[方法]借助神经网络集成方法对从36个蛋白质提取的共4000个氨基酸进行预测研究,其数据集是从HSSP数据库中提取的数据经过处理后得到的评测数据库,同时在Profile编码中引进了CPN网络算法的概念。[结果]基于CNP网络的神经网络集成预测模型可以取得很好的预测结果,把蛋白质二级结构预测的平均精度提高了17.74%。同时,所用的Profile编码和CPN网络算法在很大程度上为系统模型引入较多的生物信息和联系,而这一点对蛋白质二级结构预测非常重要。[结论]该研究为蛋白质二级结构预测准确率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人工神经网络预测蛋白质二级结构的编码技术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工神经网络方法是迄今为止在蛋白质二级结构中预测精度最高的一种方法,而网络输入编码的方式对预测精度影响较大。在简介人工神经网络预测蛋白质二级结构方法的基础上,综述了常用的正交编码,五位编码,基于氨基酸理化性质的编码,基于profile的编码,基于常见的分矩阵的编码,基于密码子的编码等几种编码方法,对其作了简要的评价,并展望了编码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蛋白质结构的预测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蛋白质结构的预测是结构基因组学的重要研究内容,本文就蛋白质结构预测的方法和应用进行了综述,介绍了比较建模、折叠识别、从头计算等3种方法及其在结构基因组学研究、药物设计、蛋白质设计中的应用,并且对蛋白质结构预测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讨论,指出了今后蛋白质结构预测研究重点在于优化比对算法和计分函数以及膜蛋白的结构预测.  相似文献   

4.
RNA二级结构预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NA是一类具有重要生物学功能的生物大分子,它是遗传信息由DNA到蛋白质的中间传递体.RNA二级结构预测方法可以分为基于热力学的预测方法和基于系统发生学的预测方法两大类.本文就RNA二级结构预测的方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最低自由能预测法、配分函数预测法、协同变异预测法、随机上下文无关语法预测法等4种预测方法以及它们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5.
应用混沌理论,分析了网络流量,用单变量的网络流量时闯序列重构与网络动力系统等距同构的相空间,进而计算了实际网络的关维数和Lyapunov指数,并证实了网络流量存在混沌特性;据此建立了基于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的模型,并对实际网络数据流进行了预测。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其他前馈神经网络预测,基于混沌理论的RBF神经网络预测方法学习速度快,预测精度高。  相似文献   

6.
田云臣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7):8294-8295
为科学地确定棉花适宜播种期,对天津地区近30年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了棉花适宜播种期与当地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并应用信息技术建立了基于网络的棉花适宜播种期预测系统。介绍了系统的设计思路和开发方法,叙述了系统的功能、结构以及数据库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目前的关键蛋白质预测方法对生物功能的分析不够深入的情况,利用蛋白质复合物信息,提出1种基于随机游走模型,结合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中的边聚集系数等数据来预测关键蛋白质的RWP(random walk method for predicting essential proteins)算法.在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上,以敏感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等5个统计学指标为评价标准,将RWP与介数中心性、度中心性、信息中心性、CSC算法及LIDC算法等5种用于预测关键蛋白质的方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RWP在关键蛋白质识别率等方面优于这5种测度方法,它具有较好的预测关键蛋白质的性能.  相似文献   

8.
蛋白质功能的预测是当前生物信息技术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它广泛应用于分析新发现蛋白质的功能及人工合成的蛋白质功能。利用酵母蛋白相互作用数据,首先针对传统的基于支持向量机和基于邻近投票法的功能预测法分析了它们各自的优劣性,然后研究出结合2种预测方法的优势的NC-SVM法对酵母蛋白的功能进行预测,采用科学的评价方法,通过反复试验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发现这种新方法的预测结果优于单独使用前2种,而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作物籽粒蛋白质含量遥感监测预报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梳理目前作物资料蛋白质含量遥感监测预报研究进展,掌握最新该方面的研究方法、技术等。为发展优质专用谷物并依据以蛋白质含量为主导的不同类型谷物分类收获和加工探明发展道路。【方法】通过收集国内外籽粒蛋白质含量遥感监测预测研究文献,整理、分析及归纳当前研究内容,综述前人研究等方法。【结果】概述了3种常规的作物籽粒蛋白质含量检测方法,包括常规的室内分析化学法、近红外分析方法及遥感技术预测方法;介绍了植物碳氮代谢过程与籽粒蛋白质含量形成机理以及作物籽粒蛋白质遥感预测的可行性;然后归纳了4类作物籽粒蛋白质含量遥感监测预测等方法,分别为基于‘遥感信息—籽粒蛋白质含量’模式的经验模型、基于‘遥感信息—农学参数—籽粒蛋白质含量’模式的定量模型、基于遥感数据和生态因子的籽粒蛋白质含量半机理模型、基于遥感信息和作物生长模型结合的机理解释模型,并分别综述了这4类预测模型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结论】明确了当前在籽粒蛋白质含量遥感预测中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部分小麦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二级结构的预测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从蛋白质高级结构的水平上研究小麦低分子量谷蛋白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利用互联网上开放的预测软件和蛋白质序列分析软件对已获得全序列,并明确其染色体定位的19个LMW-GS基因的推导氨基酸序列进行二级结构的预测和分析。结果表明,在整个LMW-GS二级结构中,无规则卷曲最多,达69.51%,α-螺旋(28.97%)较β-折叠(1.36%)占有绝对优势,因而归属于α结构型蛋白。其中,信号肽由大量α-螺旋和微量无规则卷曲组成,N-端和重复区均由无规则卷曲占据,而C-末端除富含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外,还是β-折叠的唯一分布区。同时,两个分子间二硫键存在于无规则卷曲中,而另有6个分子内二硫键分布于α-螺旋内或其附近,由此推导出小麦LMW-GS二级结构的平面模式图。这种特异的LMW-GS二级结构不仅进一步证明了“蛋白质一级结构决定高级结构”,以及信号肽引导新合成的LMW-GS顺利进入相应细胞器等经典理论,而且从空间结构的水平上阐释了LMW-GS多肽链致密化及其互聚体形成、富集,并与HMW-GS一起影响面粉加工品质的结构基础。  相似文献   

11.
几种植物组织总RNA提取方法的特点及疑难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组织总RNA的提取方法较多,在提取过程中会遇到酚类物质、多糖和蛋白质的干扰及外源RNase污染等问题,笔者对几种植物组织总RNA提取方法的特点、提取过程遇到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对策进行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2.
Study on visualization simulation soybean leaf based on growth equat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ccording to the virtual crops model research's need,the paper emphasized on the modeling theory and dynamic modeling methods,and took the soybean leaf as the example,introduced the establishment of leaf growth model based on growth equation,finally realized the visualization result based on OpenGL in VC platform.The paper has great significance on establishing the whole growth model and researching the crops growth principles.  相似文献   

13.
针对现有作物生长建模方法存在的不足,引入基因表达式编程算法,开展番茄叶片CO2交换速率与主要环境因子关系的建模和预测研究。采用基因表达式编程算法建立番茄叶片CO2交换速率模型,并将该模型与经典的回归模型及神经网络模型进行预测性能比较。经过3组数据的实验和对比,结果显示,基因表达式编程模型具有最高的预测精度和最佳的预测时效性,同时该算法的复杂度与神经网络相当。研究表明,基因表达式编程算法是一种性能良好的作物建模工具,可作为现有方法的补充。  相似文献   

14.
在简要介绍了RNA的基础知识之后,对RNA二级结构的定义、表示方法、数据库等内容进行了详细阐述,并重点探讨了RNA二级结构预测方法的原理、适用范围及优缺点.目前,传统的RNA二级结构预测方法有比较序列分析法和最小自由能算法;新进发展的算法有支持向量机算法、基于堆积协变信息与最小自由能算法、基于局部茎搜索的算法、基于快速动态权重匹配算法、免疫粒子群算法、基于茎区的自由能算法、质心法.经过预测精度、复杂度、预测假节能力的对比,发现基于堆积协变信息与最小自由能算法和基于快速动态权重匹配算法,预测结果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15.
植物三维可视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三维建模及其可视化系统基于植物的生理生态特性和形态特征进行研究,对于植物生长过程研究和自然景观再现均有重要意义。从基于模型的三维建模、基于图像的三维建模和基于扫描数据集的三维建模三个方面阐述了植物的三维建模研究进展,介绍了几何模型以及多个植物可视化系统软件的研究成果,总结了植物三维建模方式及其可视化系统存在的优势与不足,尤其是植物生理生态模型与形态模型可视化的耦合研究还有待完善,并对植物三维建模方式及其可视化系统的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针对船舶电力系统的特点,采用一种启发式电力网络进行拓扑分析模型建立以确定电力系统网络拓扑,在此基础上借鉴电力系统故障诊断的方法,采用Petri网技术对电网进行故障定位以及对不确定信号的诊断与排除,对拓扑分析结果进行修正,以保证拓扑分析的正确性。最后以典型船舶电力系统网络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Cross-linked transfer RNA functions in all steps of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 specific photochemical reaction between 4-thiouridine and cytosine cross-links two arms of transfer RNA. This cross-link, introduced into phenylalanine transfer RNA and arginine transfer RNA, limits the conformational freedom of the molecule. Both modified transfer RNA's are capable of functioning in all steps of protein synthesis with this restraint on allowable conformations.  相似文献   

18.
林木作为国家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构建虚拟林木真实感模型可产生影视特效、游戏娱乐、森林生态等经济社会效益,且有助于世界数字林木资源的积累和整理。但目前不同的虚拟林木建模方法在表现模型的真实感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足。本文在分析虚拟林木研究状况的基础上,给出了真实感建模方法的不同分类,并总结了基于真实世界数据的重建方法、交互式建模方法和基于规则或程序的系统建模方法的理论基础、适用领域以及优缺点。此外,还汇总了当前最流行的适用强的建模软件,并进行对比分析。最后讨论了真实感林木建模方法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Defining the inside and outside of a catalytic RNA molecule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Ribozymes are RNA molecules that catalyze biochemical reactions. Fe(II)-EDTA, a solvent-based reagent which cleaves both double- and single-stranded RNA,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structure of the Tetrahymena ribozyme. Regions of cleavage alternate with regions of substantial protection along the entire RNA molecule. In particular, most of the catalytic core shows greatly reduced cleavage. These data constitute experimental evidence that an RNA enzyme, like a protein enzyme, has an interior and an exterior. Determination of positions where the phosphodiester backbone of the RNA is on the inside or on the outside of the molecule provides major constraints for modeling the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 of the Tetrahymena ribozyme. This approach should be generally informative for structured RNA molecul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