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四川林业在"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本文在论述了森林的生态屏障功能的基础上,就四川地处长江上游的特殊地理位置,探讨了林业在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和建设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建设四川绿色经济产业的考量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四川位于长江上游,地形地貌复杂,生态环境脆弱,森林生态屏障作用突出。在四川林业建设上应当走生态经济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以丰富的森林资源植物为依托,研发以多用途树种为主体的绿色经济产业的建设,既符合四川实际,也符合国际潮流。本文具体的介绍了元宝树等6种多用途森林植物的特点、用途、开发途径和效益预估等。  相似文献   

3.
四川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布局的构想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四川的自然地理特征为基础,分析区域目前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提出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区域布局和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4.
生态屏障建设与生态产业发展的经济技术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就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内涵、意义和发展生态产业 的模式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实现四川林业跨越式发展的五项经济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四川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布局的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四川的自然地理特征为基础,分析区域目前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提出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区域布局和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6.
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原则及对策措施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江上游地域宽广,建设好长江上游生态屏障这样一个涉及多产业,多层次,全方位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统一的原则和措施,协调各种关系,以促进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的顺利和长足发展,笔者就建设长江上游生态障碍中的指导原则和对策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四川生态环境状况,分析了搞好四川林业建设和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大意义,指出:抓好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还草等重点工程,离不开社区群众的积极参与,需要用社区林业的理论和方法进行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国内没有系统评价价生态屏障建设成果的评价指标,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查阅大量参考文献,采用特尔菲法筛选指标,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经过3轮最终筛选出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荒漠化生态系统、城镇人居生态系统、保障支撑系统5大系统共计25个指标的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林业)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为四川乃至长江上游地区下一步完成"全面建成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目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四川省生态功能区区划及其生态屏障建设与布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区划是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合理管理及持续利用的基础,它可为生态环境建设和环境管理政策的制订提供科学依据。在综合分析长江上游四川省生态环境特点的基础上,阐明了本区的生态地位及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以四川自然地理分异规律为基础,以此提出四川省生态功能分区的原则、依据及分区系统,对长江上游四川省生态环境进行了区域划分。将四川省生态环境划分为4个生态功能区,13生态个功能亚区;并针对各功能亚区提出了建设生态屏障的区域布局、建设途径及任务。  相似文献   

10.
长江上游地域宽广,建设好长江上游生态屏障这样一个涉及多产业、多层次、全方位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统一的原则和措施,协调各种关系,以促进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的顺利和长足发展。笔者就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中的指导原则和对策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四川林业生态建设问题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本文用数据论证了长江上游生态环境恶化的事实,和加快林业建设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提出了林业生态建设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2.
论发展四川林业和治理长江水患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分析了长江上游生态环境恶化是造成下游水患的重要原因;使用实际观测数据,阐述森林治水保土,改善环境等的特殊作用,提出了四川林业今后发展的举措。  相似文献   

13.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综合效益的计量与评价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8  
本文研究了森林综合效益计量与评价的方法;根据长江中上游自然地理条件和气候土壤条件等的差异,将长江中上游划分为八个区域,并对各个区域和整个中上游防护林体系森林的综合效益进行了计量与评价。  相似文献   

14.
论我区黄河上中游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区生态公益林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公益林建设是我区黄河上中游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关键。文章对工程区生态公益林建设的若干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与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河三角洲具有很大的农业开发潜力,是国家重点农业综合开发区,由于黄河上中游森林植被减少,水资源浪费严重等原因,造成下游径流量减少和断流,加上海潮侵袭、土壤盐碱化、森林覆盖率低、海岸蚀退等环境因素的制约,严重影响该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本文在系统分析黄河三角洲可持结发展存在问题以及林业在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主要战略地位的基础上,提出该区域21世纪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方向和任务。  相似文献   

16.
川西米亚罗天然林保护区封山育林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封山育林是长江上游天然林保护工程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川西米亚罗天然林保护区封山育林调查,探讨封山育林措施在天然林保护、森林植被恢复、森林群落稳定与演替、生态效益发挥等方面的作用和效果,认为在实施封山育林时既要考虑封山管护,又要注重育林,实现封山育林有机结合,才能获得最佳的封山育林效果。  相似文献   

17.
我国杉木阴沉木资源的分布和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杉木阴沉木系历史上因地震山崩倒埋的杉木形成;由于出土后木材比重比水大,沉于水,故称阴沉木;杉木阴沉木集中分布在我国长江中上游地区,川西南安宁河流域、川滇交界金沙江流域、湘黔交界沅水上游、湘桂交界湘水上游及鄂西南是资源较多的地区;阴沉木对研究杉木植物地理学、育种学、木材学、林产化工及地质与地震等有重要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18.
滇东北山区山高坡陡,水土流失严重,地质灾害频繁,是云南省生态环境恶化、人民生活贫困的特困山区之一。严重的水土流失,构成了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危害日益加剧。坡耕地是水土流失的主体,加快退耕还林步伐和加速坡耕地治理是当务之急。在当前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应把滇东北山区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建议从加快生态经济型防护林(草)体系建设,建立滇东北生态经济科技示范园区,实行生态移民,积极进行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建设,强化法制意识,依法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和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