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新型101佐剂制备肉鸡专用新流二联灭活疫苗,与进口白油佐剂新流二联灭活疫苗进行SPF鸡、AA肉鸡免疫比较,结果表明:试验一,SPF鸡10日龄免疫,免疫后7d,肉鸡专用新流组H9、ND抗体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试验二,AA肉鸡7日龄免疫,肉鸡专用新流组禽流感H9抗体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新城疫抗体对比不明显;试验三,AA肉鸡不同公司不同免疫日龄(1日龄、7日龄免疫)对比试验,23、30、37日龄检测新城疫、禽流感H9抗体,齐鲁肉鸡专用新流禽组流感H9抗体产生速度比同类产品及空白对照差异显著,1日龄免疫效果对比更明显;新城疫抗体对比差异不显著;试验四,田间7日龄免疫对比试验,26日龄抽检各舍抗体,齐鲁肉鸡专用新流H9抗体明显优于该公司新流,新城疫对比不明显。结果表明,齐鲁肉鸡专用新流二联灭活疫苗更适合于商品肉鸡免疫,1日龄免疫对比更明显。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不同日龄AA+白羽肉鸡免疫不同剂量的新流灭活疫苗"优瑞康"和新城疫活疫苗"新必妥"或新支二联活疫苗"新支妥",测定新城疫、H9亚型禽流感、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抗体水平,从而为白羽肉鸡养殖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不同剂型的佐剂对疫苗的免疫效果有较大的影响,本试验旨在对比不同剂型佐剂的新城疫-禽流感(简称"新-流")二联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从而为生产上选择最佳剂型佐剂应用于新城疫-禽流流感二联灭活疫苗提供依据。分别将油包水型、水包油型、水包油包水型佐剂与新城疫及禽流感灭活抗原乳化成不同剂型的新城疫-禽流感(H9亚型,HP株)二联灭活疫苗,将这三种不同剂型的新城疫-禽流感(H9亚型,HP株)二联灭活疫苗分别免疫一组7日龄SPF鸡。每羽颈部皮下注射0.2 m L,同时设一组未免7日龄SPF鸡作为对照组,各免疫组与对照组SPF鸡于免疫组免后6、10、15、21、28、35 d进行采血,检测新城疫与禽流感抗体水平。结果表明:免疫油包水型疫苗组SPF鸡免疫后新城疫与禽流感抗体上升最快,在免后10、15、21、28、35 d的新城疫与禽流感抗体也最高,其次是免疫水包油包水型的,而免疫水包油型疫苗组的SPF鸡新城疫与禽流感抗体上升最慢,而且在免后10、15、21、28、35 d的新城疫与禽流感抗体也最低。此外,从各免疫组可以看出,在免后6 d时新城疫抗体已开始产生,在1log2以下,而禽流感抗体仍未产生。可见免疫新-流二联苗后,新城疫抗体比禽流感抗体更早产生,油包水型新-流二联苗的免后抗体高于水包油包水及水包油型,而且能持续刺激机体产生高水平抗体,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4.
为比较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禽流感(新支流)三联油乳剂灭活疫苗与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新流)二联油乳剂灭活疫苗在商品代白羽肉鸡上的应用效果,通过颈部皮下注射7日龄的罗斯308,同时设置对照组和空白组,每周采血并分别监测ND、H9-AI和IB的抗体滴度,同时比较其抗体走势。试验结果表明,免疫新支流与新流具有同等效果,传染性支气管炎冻干苗和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二联冻干苗(新支)在诱导产生IB体液抗体方面明显不足,油苗与之组合免疫,新支流效果优于新流。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悬浮细胞制备的鸡新城疫-H9亚型禽流感二联灭活疫苗(La Sota株+BX13株)(以下简称二联灭活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产生期,试验用新城疫病毒(NDV)La Sota株和H9亚型禽流感病毒(AIV)BX13株分别接种BHK-21和MDCK悬浮细胞,收获抗原液,制备二联灭活疫苗;采用1 mL/只的剂量接种21日龄SPF鸡进行二联灭活疫苗的安全性试验;以0.02、0.05、0.1、0.3、0.5 mL/只的剂量接种21日龄SPF鸡,免疫后7、14、21 d采血测定NDV HI和AIVHI抗体,并于免疫后21日龄攻毒进行免疫保护试验和免疫产生期试验。结果显示:二联灭活疫苗对SPF鸡安全,鸡只无不良反应,疫苗吸收良好;各剂量组免疫后抗体水平均逐渐升高,免疫后21 d NDV HI效价为6.1~8.5 log2,AIV HI效价为7.5~11.2 log2;免疫后21 d,0.02 mL/只剂量组对两种毒株的攻毒保护率均为9/10,其余剂量组均为10/10保护。研究表明,二联灭活疫苗对SPF鸡安全,以0.1 mL/只的剂量免疫SPF鸡21 d可...  相似文献   

6.
将鸡新城疫、禽流感(H9亚型,SY株)二联灭活疫苗分别以肌肉注射和皮下注射的方式单剂量、单剂量重复、超剂量分别接种28日龄SPF鸡和6月龄产蛋鸡进行安全性试验.同时,将不同剂量疫苗分别接种30日龄SPF鸡,接种后定期采血,分离血清测定HI抗体水平,并于免疫后1、2周从每组试验鸡中抽取10只攻击AIV SY株病毒.结果显示,疫苗以不同剂量接种试验鸡后未见任何不良反应,对产蛋鸡的生产性能基本无影响;试验鸡在免疫后2周即可产生较高水平的HI抗体,其中ND HI抗体几何平均值不低于1∶128,AI HI抗体几何平均值不低于1∶74,攻击AIV SY株病毒后病毒分离率为0,在免疫后20周其HI抗体仍在保护水平以上.表明鸡新城疫、禽流感(H9亚型,SY株)二联灭活疫苗安全性良好,免疫效果确实.  相似文献   

7.
将未浓缩的新城疫抗原分别与未浓缩的、浓缩3倍、浓缩6倍的禽流感抗原混合,并制备成三组鸡新城疫、禽流感(H9N2 HP株)二联灭活疫苗(简称新-流二联灭活疫苗),分别免疫21日龄SPF鸡,每羽0.3 mL,同时设置未免疫的空白对照组,免疫组与对照组均在免疫前及免疫后7、14、21、28、35 d进行采血,检测新城疫和禽流感抗体。结果发现,各免疫组在免后不同日龄的新城疫抗体基本一致,禽流感病毒抗原浓缩倍数越高(即禽流感病毒含量越高)的新-流二联灭活疫苗,免后14、21 d的抗体也越高;从免后21 d开始,各免疫组的禽流感抗体水平差异逐渐减小,免疫后禽流感抗体水平的高低可以反映该疫苗的免疫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该疫苗可以通过浓缩提高抗原病毒含量的方法来提高免后早期抗体水平,取得良好的早期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鸡新城疫、禽流感(H9N2 HP株)二联灭活疫苗与禽流感抗体不同组合免疫商品蛋鸡与商品肉鸡后的抗体消长规律,试验选用商品蛋鸡与商品肉鸡各40只,商品蛋鸡随机分为A、B、C、D组,商品肉鸡随机分为E、F、G、H组,每组10只,A、E组鸡于7日龄颈部皮下注射新流二联灭活疫苗0.25 m L/只;B、F组鸡于7日龄颈部皮下注射新流二联灭活疫苗0.25 m L/只,同时肌肉注射0.5 m L/只的禽流感抗体;C、G组鸡于7日龄颈部皮下注射新流二联灭活疫苗0.25 m L/只,于免疫后第7天肌肉注射0.5 m L/只的禽流感抗体;D、H组鸡不免疫,作为阴性对照组。各组鸡均于免疫前及免疫后的第2,6,10,14,21,28,35天采血检测新城疫与禽流感抗体水平。结果表明:商品蛋鸡B、C组在免疫疫苗过程中配合注射禽流感抗体,禽流感的抗体效价呈先上升然后下降再上升的变化趋势,而A组未注射禽流感抗体的鸡,禽流感抗体效价则呈先下降然后上升的变化趋势;商品肉鸡各免疫组禽流感抗体效价均呈先下降然后上升的变化趋势,疫苗免疫后的前期注射禽流感抗体组的禽流感抗体效价相对高些。说明商品蛋鸡免疫新流二联灭活疫苗时配合注射禽流感抗体对机体的禽流感抗体短期提升效果较明显,可提高禽流感疫苗的免疫效果;而在商品肉鸡上配合注射禽流感抗体对机体的禽流感抗体提升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适合父母代种鸡场的新城疫(ND)-禽流感(H9N2 AI)二联灭活疫苗(以下简称"新流"),研究选择A、B、C、D、E、F 6个公司的"新流"产品,分别在7、21日龄对SPF鸡进行两次颈部皮下免疫。免疫后定期采集血清,通过血凝与血凝抑制试验(HI)集中检测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H9N2 AIV)和新城疫病毒(NDV)抗体,绘制HI抗体曲线。免疫后48 d用106EID50H9N2AIV攻毒,定期采集喉头、泄殖腔棉拭子检测排毒情况。结果表明:两次免疫"新流"产品后,H9N2AIV和NDV抗体效价在46日龄达到最高峰,在49日龄开始下降。攻毒后,免疫C和D公司"新流"的SPF鸡H9N2 AIV排毒时间最短。研究结果为鸡场选择疫苗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适合父母代种鸡场的新城疫(ND)-禽流感(H9N2 AI)二联灭活疫苗(以下简称"新流"),研究选择A、B、C、D、E、F 6个公司的"新流"产品,分别在7、21日龄对SPF鸡进行两次颈部皮下免疫。免疫后定期采集血清,通过血凝与血凝抑制试验(HI)集中检测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H9N2 AIV)和新城疫病毒(NDV)抗体,绘制HI抗体曲线。免疫后48 d用106EID50H9N2AIV攻毒,定期采集喉头、泄殖腔棉拭子检测排毒情况。结果表明:两次免疫"新流"产品后,H9N2AIV和NDV抗体效价在46日龄达到最高峰,在49日龄开始下降。攻毒后,免疫C和D公司"新流"的SPF鸡H9N2 AIV排毒时间最短。研究结果为鸡场选择疫苗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