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后备猪群在猪场和猪群管理中处于重要的地位,对于后备猪的选定、饲养管理、免疫和驯化方面详细介绍了后备猪培育的内容和疾病健康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后备猪群在猪场和猪群管理中处于重要的地位,对于后备猪的选定、饲养管理、免疫和驯化方面详细介绍了后备猪培育的内容和疾病健康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正>后备母猪是猪场的生产机器,猪场的效益从后备母猪开始。所以,不论您从事的是生产管理、猪场保健还是饲养工作,都请关注好未来"伟大母亲"的健康,这样才能确保我们的成本最低、实现收益最大化。如何养好后备母猪,笔者将从生产指标设定、选留途径、驯化和饲养管理等几个方面展开叙述。1生产指标设定要想把猪养好,首先要设立一个生产指标,生产指标不统一就难以评估后备猪养得好与不好。  相似文献   

4.
血清驯化是控制和维持猪蓝耳病稳定的有效措施。通常用于后备猪的驯化,常年对后备猪进行血清驯化的猪场,一般猪蓝耳病稳定且场内PRRSV变异较小。在母猪场猪蓝耳病变得不稳定,比如流产增加,产房弱仔增加且流产前母猪检出PRRSV,整个母猪群可策略性使用血清驯化。分析2007-2016年8个母猪场约10年间的11次血清驯化:母猪流产在驯化后第2天就开始出现;平均6.2 d为流产高峰期;10.4 d停止流产。2014年期间,对一个1 200头母猪的PRRS不稳定场,采用血清驯化,引入7个月后备猪,封群管理,成功实现猪蓝耳病的净化。血清驯化为规模猪场PRRS防控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5.
后备猪是猪场的后备力量,是"猪场的命根子",后备猪的饲养管理不但影响到猪的发情配种,还会影响到猪的产后哺乳、断奶发情及利用年限。选留高质量的后备猪,能保持种猪群较高的生产性能。本文从后备猪的选择、饲养管理及使用等方面,详细阐述后备猪饲养管理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供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6.
一个健康发展的猪场每年都保持30%~50%的引种率.引种既是维持繁殖猪群数量稳定和胎次结构科学分布、 保证猪场生产成绩必不可少的环节,又是充满风险的环节.一旦引种后处理不当,则可能导致疾病的暴发,而科学的隔离和驯化则是降低疾病暴发风险的关键环节.以蓝耳病病毒驯化为例,驯化的目标是让同一批后备猪同期感染本场流行的蓝耳病病毒,在并群前既要产生针对性的免疫保护、 又要结束蓝耳病病毒的排毒.为了尽可能实现驯化的目标,本文介绍了一种非常实用的后备猪驯化方法,该方法基于用棉绳收集病毒血症期猪群口腔液,随后将棉绳悬挂于后备猪栏,让后备猪感染棉绳中的蓝耳病病毒而实现驯化.本方法适用于大、 中、 小各种类型的猪场,为实现稳定猪场的蓝耳病、 改善生产指标并在断奶时获得蓝耳病病毒阴性仔猪增加了可能.  相似文献   

7.
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对于提高整个猪群的生产潜力十分重要,因为后备猪的饲养管理不仅影响头胎的生产成绩,而且影响以后几胎的生产成绩。猪场疾病的控制也应从后备猪开始,搞好后备种猪饲养管理是提高和挖掘猪场生产潜力的前提,是猪场高效生产持续稳定的基本保障之一。养好后备母猪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抓起。  相似文献   

8.
<正>后备猪的优劣决定了一个猪场的未来,只有培育出或引进优秀的后备猪,才能保证猪场持续的生产能力。培育优秀的后备猪是一个技术含量相当高的工作,要求具备良好的育种设施、专业育种知识丰富且操作熟练的专业技术人员。那么,不具备上述条件的猪场就需要引进优秀的后备猪,从有实力、讲信誉的种猪场引进后备猪后,再根据本场条件对后备猪进行驯化,最终保证本场后备猪生产潜力的最大化发挥。本文通过对后备种猪引进的各个环节包括引种目标场的筛选、考察,后备猪的选择,种猪的  相似文献   

9.
正母猪场的设计和管理中确定后备母猪的管理流程是核心关键点之一。现阶段的母猪场设计中对后备母猪舍的设计重视不足。本文就后备母猪舍的设计和管理做一下简单介绍,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1隔离驯化对后备母猪舍设计和管理影响最大的是母猪场的防疫要求。后备母猪进群,可能会传入新的疫病,或者进群后感染场内原有的疫病。为了使猪群保持健康稳定状态,一般在后备母猪进群前对其进行隔离驯  相似文献   

10.
林太明 《中国猪业》2018,13(7):46-47
规模化猪场的后备种猪饲养管理关系着猪场的稳定,在生产中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特别是猪蓝耳病阳性场的后备种猪更为关键。本文就猪蓝耳病阳性场中后备种猪的防控要点做一总结,为生产实践中猪蓝耳病阳性场中后备种猪群平稳过渡进入生产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二胎母猪淘汰率高、 断奶后乏情、 二胎母猪产仔数低等是困扰生猪养殖、 阻碍养猪生产效率提高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从猪的体况与品种、 后备猪和头胎猪营养、 后备猪的选育、 后备猪的饲养管理、 后备猪的驯化以及头胎猪妊娠期和哺乳期饲养管理等多方面进行分析,阐述如何饲养好后备猪及头胎母猪,保证后备猪和头胎猪健康发育,为解决二胎母猪综合征提供依据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在标准化养猪的众多环节中,后备猪的选择和饲喂保健是猪场建好后养猪开始的第一步,也是养猪环节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因为它关系到猪场以后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后备猪的选择和饲喂保健包括猪品种的选择、后备母猪的选留、后背母猪的营养标准及饲喂、后背母猪的饲养管理、后背母猪的保健预防五个方面,为猪场以后的生产创造良好的开端,这五个方面都要做到高标准,严要求,每个方面都要做好。母猪是猪场的生产机器,生产母  相似文献   

13.
正猪场健康保障计划应该解决外部和内部生物安全。它应该以降低疾病传入猪场的风险(外部生物安全),以及降低疾病在猪群内部影响(内部生物安全)为主要内容。在生产系统生物安全方面,满足隔离、驯化需求的后备培育舍是种猪群管理的关键组成部分。无论隔离在场外或场内,后备培育舍在处理蓝耳病和其他流行病方面都有助于促进清  相似文献   

14.
后备猪选育工作对猪场的意义重大,在日常工作中应引起足够重视。本文详细介绍了后备猪在隔离舍2周时间的管理要点,在7周的驯化过程中应采取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以及公猪诱情的要点和不同阶段后备猪适宜的饲养密度、膘情控制的营养措施等。  相似文献   

15.
<正>种猪是猪场生产的命脉,健康的种猪是猪群健康的源头。母猪一生的繁殖效率起于后备阶段。后备母猪是猪场提高生产水平的限制因素。笔者将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如下,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1后备母猪培育常见问题猪场后备母猪培育经常会出现以下问题:1)引进不健康的带毒后备母猪。引种前未对种猪来源场的种猪健康状况进行多方了解或只重视种猪价格而忽略种猪质量,一些猪场因此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2)引种的猪只体重偏大(大于80 kg)、后备母猪未完成免疫程序和隔离驯化就开始配种,导致第  相似文献   

16.
<正>正如在前面部分所讨论的,后备猪驯化对于繁殖猪群肺炎支原体的有效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后续母猪场管理的难易则取决于新引进后备猪所采取的措施。在母猪场管理中一项重要的考虑是猪场的设施。虽然这一点经常被忽视,也缺乏相应的科学验证,但母猪场设施的设计以及其他潜在选项(例如租借其他设施的可能性)通常影响猪群的合理流动以及后备猪在并群之前能够饲养多长时间。  相似文献   

17.
人们经常说猪的生产周期从繁育母猪开始,但是同时也能经常听到人们说后备母猪是猪场的未来。因此,后备母猪会成为猪场更大的群体,同时也是最难管理的猪群。  相似文献   

18.
集约化猪场后备猪的选留及引种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猪场要想长期将生产水平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准,就一定要重点关注后备猪的选留和引种,可以说后备猪是一个猪场的未来,及时补充后备猪是猪场将PSY做到22头的一个关键环节。1后备种猪引进流程1.1生产厂长和配种主管根据生产母猪存栏、淘汰计划、后备存栏、后期生产计划等推算下一年度后备种猪引进计划;  相似文献   

19.
分胎次饲养:一种提高生产增进健康的可能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提高猪场的生产效率和健康状况,人们应用了诸如全群淘汰再复群、部分淘汰、早期断奶隔离、多位点生产、全进全出、阶段饲养、分性别饲养等多种不同的技术.大多数这些技术目的是为提高幼猪及肥育猪的生产性能,但在提高繁殖母猪性能方面,除了隔离和驯化新进后备母猪外还没有其它重大的技术措施.隔离和驯化虽已得到常规应用,但也没有一个标准可供养猪业参考.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规模猪场数目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但纵观各规模猪场的生产经营情况并不理想。规模猪场的生产管理不同于个体养猪户,不同猪场又因为地理位置、运行机制、设施条件、职工素质等千差万别,导致生产的水平各异。通过对各场的经营管理方式及生产状况分析,导致生产水平差异的原因仍在于没能科学地把生产和理论结合起来,现把在规模猪场的点滴体会系统整理出来,供养猪界同仁参考。1后备猪饲养管理要点后备猪的培养直接关系到初配年龄、使用年限及终身生产成绩,规模猪场大多选用优良品种(D、L、Y、LY、PIC、约苏钟、达兰),这些品种有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