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NTsys-pc2.10e软件对20种海南产芋螺的27个性状特征分别进行了Q型聚类分析、R型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据此对芋螺的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利用Q型聚类分析可将20种海南产芋螺分为二大组3个亚组;利用R型聚类分析可将27种性状特征分为2个大组;主成分分析反映出芋螺分类的重要特征是贝壳大小、内唇和壳口特征;基于芋螺前3位主成分基础上的三维图与聚类分析结果图一致。聚类分析树状图较好地反映了20种芋螺之间的亲缘关系,R型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相结合有助于选择关键而重要的芋螺分类特征。  相似文献   

2.
贵州草海湿地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水质生物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4年7月至12月,对贵州草海湿地自然保护区9个采样点的大型底栖动物种类组成、分布和现存量进行调查,利用指示生物结合生物学指数进行水质评价。结果表明,草海湿地自然保护区大型底栖动物物种种类丰富,生物多样性较高,共发现大型底栖动物29种,隶属于3门6纲15科,昆虫纲和腹足纲为绝对优势种,分别为6种、16种;寡毛纲2种,蛭纲2种,甲壳纲2种,瓣鳃纲1种,物种分析表明纹沼螺、静水椎实螺、赤豆螺、苏氏尾鳃蚓、雕翅摇蚊、卵萝卜螺、葛氏米虾、梨形环稜螺、拟钉螺、环足摇蚊为草海湿地优势种。草海湿地大型底栖动物密度在各样点呈现一定差异,DⅤ最大,为1 824 ind/m2,DⅦ最小,为96 ind/m2,在9采样点中生物量值的变化范围为2.74~557.03 g/m2,平均生物量为168.13 g/m2,Margalef指数平均值为1.62,Shannon-Wiener指数平均值为2.49,采用生物学污染指数(IBP)与Chandler生物指数(ICB)对草海湿地的水质进行生物评价,结果得出目前该水体处于中度污染状态。  相似文献   

3.
针对花生小区播种常见花生种子分级机具分级精度低的问题,设计了1种双辊式花生种子分级机构,并对其关键部件进行了优化选型;利用EDEM软件对花生种子分级进行仿真分析,确定了螺旋转辊轴段长度、螺旋转辊转速和喂入速率是影响分级精度的主要因素;设计了三因素Box-Behnken试验,利用Design-Expert软件对试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建立了显著参数的回归模型,获得了双辊式花生种子分级机构的最优组合参数:螺旋转辊轴段长度为171.9 mm,螺旋转辊转速为149.52 r/min,喂入速率为5.82粒/s。试验表明,在该组合参数下花生种子的分级精确率可达93.69%。研究结果可为双辊式小区花生种子分级机具的设计与改进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莱州湾南部胶莱河口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现状,分别于2016年春季、夏季和秋季对该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优势种、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特征进行了调查,3次采样共鉴定出大型底栖动物5门28种,其中春季23种,夏季和秋季均为24种。调查结果表明:春、夏、秋3个季节大型底栖动物平均生物量分别为13.77、24.55、18.17 g/m2,3个季节的大型底栖动物平均丰度分别为38.89、68.49、55.07 ind./m2,3个季节的大型底栖动物平均丰度分别为38.89、68.49、55.07 ind./m2;软体动物为主要优势类群,其次是节肢动物;异白樱蛤Macoma incongrua、红明樱蛤Moerella rutila、托氏虫昌螺Umbonium thomas为春季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夏季和秋季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相同,依次为异白樱蛤、红明樱蛤、托氏虫昌螺和古氏滩栖螺Batillaria cumingi;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H')变化范围为2.132;软体动物为主要优势类群,其次是节肢动物;异白樱蛤Macoma incongrua、红明樱蛤Moerella rutila、托氏虫昌螺Umbonium thomas为春季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夏季和秋季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相同,依次为异白樱蛤、红明樱蛤、托氏虫昌螺和古氏滩栖螺Batillaria cumingi;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H')变化范围为2.132.55,Pielou均匀度指数(J)变化范围为0.622.55,Pielou均匀度指数(J)变化范围为0.620.73,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D)变化范围为1.170.73,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D)变化范围为1.171.35。研究表明,莱州湾南部胶莱河口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存在明显的潮区变化,各季节典型种主要有异白樱蛤、红明樱蛤等,分歧种主要有古氏滩栖螺、大竹蛏Solen grandis、薄壳绿螂Glauconome primeana等。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莱州湾南部胶莱河口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现状,分别于2016年春季、夏季和秋季对该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优势种、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特征进行了调查,3次采样共鉴定出大型底栖动物5门28种,其中春季23种,夏季和秋季均为24种。调查结果表明:春、夏、秋3个季节大型底栖动物平均生物量分别为13.77、24.55、18.17 g/m~2,3个季节的大型底栖动物平均丰度分别为38.89、68.49、55.07 ind./m~2;软体动物为主要优势类群,其次是节肢动物;异白樱蛤Macoma incongrua、红明樱蛤Moerella rutila、托氏虫昌螺Umbonium thomas为春季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夏季和秋季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相同,依次为异白樱蛤、红明樱蛤、托氏虫昌螺和古氏滩栖螺Batillaria cumingi;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H')变化范围为2.13~2.55,Pielou均匀度指数(J)变化范围为0.62~0.73,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D)变化范围为1.17~1.35。研究表明,莱州湾南部胶莱河口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存在明显的潮区变化,各季节典型种主要有异白樱蛤、红明樱蛤等,分歧种主要有古氏滩栖螺、大竹蛏Solen grandis、薄壳绿螂Glauconome primeana等。  相似文献   

6.
广东省莲藕病虫害初步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发现我省莲藕病虫螺害共计23种,其中真菌性病害13种,病毒性病害1种,虫害8种,螺害1种。在23种病虫螺害中,莲藕叶疫病等8种真菌性病害为我国首次报道,莲藕花叶病和叶疫病等11种病毒性和真菌性病害,以及莲藕摇蚊等8种害虫和福寿螺为我省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7.
正针对已有福寿螺防治手段存在的问题,广西桂林地区进行了福寿螺资源化利用的探索。在福寿螺防治过程中,不仅仅是将其灭除,而是结合了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的方法,对福寿螺进行加工利用,形成了福寿螺产业链。福寿螺(Pomacea Canaliculata Lamarck),又名大瓶螺、苹果螺,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因其蛋白质含量丰富、营养成分高,20世纪80年代被作为一种水生经济动物引入我国南方。后因过度盲目引种养殖、腥味太浓、口味欠佳、市场销售状况差等原因而遭到  相似文献   

8.
伏总强  王新贺 《安徽农业科学》2013,(29):11785-11786,11791
在介绍宁南地区概况的基础上,研究该区的水资源利用现状、水源地开采情况、缺水状况以及水资源供需状况,进而分析该区的水资源潜力。  相似文献   

9.
研究针螺茶的适制品种和最优工艺,并对品质进行感官鉴定和卫生检测,比较分析开发生产针螺茶的增值效益,认为福云6号是制作针螺茶的理想品种,利用国优良种福云6号开发生产针螺茶是进一步发挥该品种市场潜力的有效途径,参试品种的农残含量均低于国家限量标准;比较全手工制作、半机制和基本机制3种工艺组合,认为采用3种不同工艺制作的针螺茶,其品质均较上乘,各具特色,但从工艺成本评价,基本机制工艺组合(机制工作量75%以上)更适用于规模化生产针螺茶。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安邦河湿地底栖动物的物种组成与群落结构,同时利用Shannon-Wiener指数( H′)、生物学污染指数( BPI)和Chandler生物指数( CBI)对安邦河湿地水体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共采集底栖动物431个,鉴定出底栖动物37种,隶属于5纲7目,其中昆虫纲种类最多,为27种,腹足纲4种,瓣鳃纲3种,寡毛纲2种,蛭纲1种。底栖动物优势种为卵萝卜螺( Radix ovate)和白旋螺( Gyraulus albus)。底栖动物的栖息密度较低,为(390±422)个· m-2。典型对应分析( CCA)表明,水深是影响安邦河湿地底栖动物物种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安邦河湿地水质呈轻度污染状态。  相似文献   

11.
广东芡实病虫螺鼠害初步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广东芡实病虫螺鼠害10种,包括芡实炭疽病和斑腐病2种真菌性病害,芡实长腿水叶Jia和缢管蚜2种虫害,福寿螺和椎实螺等3种螺害,褐家鼠,黄毛鼠和板齿鼠3种鼠害,其中8种虫螺鼠害为我省芡实上首镒报道。  相似文献   

12.
长江口九段沙湿地底栖动物群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九段沙是长江口现代发育过程中的一个新生沙洲。于2002年5月、8月和2003年11月分三次上岛,调查了岛上的底栖动物资源,分析了底栖动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动态特征以及湿地生境变化与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空间格局变化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大型底栖动物27种,主要由软体动物和甲壳动物组成。上沙的优势种为宁波泥蟹(Hyoplax ningpeonsisShen)、谭氏泥蟹(Ilyrplax deschampsi)、彩虹明樱蛤(Moerella iridescens)、光滑狭口螺(Stenothyra glabra)等;中沙优势种为谭氏泥蟹(Ilyrplax deschampsi)、光滑狭口螺(Stenothyra glabra);下沙优势种为谭氏泥蟹(Ilyrplax deschampsi)、彩虹明樱蛤(Moerella iridescens)、天津厚蟹(Helice tridens tientsinensis)、绯拟沼螺(A.latericea)、光滑狭口螺(Stenothyra glabra)等。从光滩以软体动物为主的群落,到海三棱草(Scirpus mariqueter)、草带(Scirpus triqueter)以蟹类、软体动物为主的群落,发展到芦苇带(Phragmites australis)以蟹类为主的群落,趋势是生物多样性增高,群落结构趋于复杂,表现出明显的演替序列。  相似文献   

13.
长江口九段沙湿地底栖动物群落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九段沙是长江口现代发育过程中的一个新生沙洲。于2002年5月、8月和2003年11月分三次上岛,调查了岛上的底栖动物资源,分析了底栖动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动态特征以及湿地生境变化与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空间格局变化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大型底栖动物27种,主要由软体动物和甲壳动物组成。上沙的优势种为宁波泥蟹(Hyoplax ningpeonsisShen)、谭氏泥蟹(Ilyrplax deschampsi)、彩虹明樱蛤(Moerella iridescens)、光滑狭口螺(Stenothyra glabra)等;中沙优势种为谭氏泥蟹(Ilyrplax deschampsi)、光滑狭口螺(Stenothyra glabra);下沙优势种为谭氏泥蟹(Ilyrplax deschampsi)、彩虹明樱蛤(Moerella iridescens)、天津厚蟹(Helice tridens tientsinensis)、绯拟沼螺(A.latericea)、光滑狭口螺(Stenothyra glabra)等。从光滩以软体动物为主的群落,到海三棱草(Scirpus mariqueter)、草带(Scirpus triqueter)以蟹类、软体动物为主的群落,发展到芦苇带(Phragmites australis)以蟹类为主的群落,趋势是生物多样性增高,群落结构趋于复杂,表现出明显的演替序列。  相似文献   

14.
螺原体(spiroplasma)是一种个体极小(直径约为100~250nm),基本形态为螺旋形的无细胞壁的原核微生物。1973年建立了螺原体属(Spiroplasma)。与一般细菌相比,螺原体的研究方法,特别是螺原体的检测方法比较特殊。对4种螺原体检测方法,即分离培养、显微镜检查、血清学检测以及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5.
福寿螺又称苹果螺,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动物,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流域,喜食水生植物,系两栖性大型螺类。据报道。福寿螺还是某些传染病源的中间宿主,如果生吃或食用未煮熟的螺肉,极易引起食源性广州管圆线虫病。感染该病,线虫幼虫会入侵人脑.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嗜曙红细胞脑膜脑炎病。  相似文献   

16.
鳖是一种肉食性动物,在天然条件下,多以螺、蚌、鱼、虾为食。在人工集约化养殖的条件下,天然饵料的来源往往不足,而且价格也较高,这就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养鳖业的发展。发展人工配合饲料是降低养鳖成本,满足鳖生长所需营养的必由之路,下面介绍几种鳖的人工饲料配方,以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7.
扎龙自然保护区湿地生物生境安全保护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扎龙湿地是国际重要湿地,保持了该区野生生物种类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保存了最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和野生生物特有的遗传性,是我国重要的天然基因库之一.据统计该区具有高等植物469种,隶属于67科,脊椎动物共有365种,隶属于77科,其中国家3级保护植物2种;省濒危植物4种;国家级保护鸟类41种;省级保护动物21种.但是自然条件和人为干扰导致的湿地生境破碎化、湿地污染以及对生物的驱逐效应的不断加剧,使该区生物面临着巨大的危险.本文从湿地生境安全保护的角度,提出了维持扎龙湿地生物多样性及其安全栖息生境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8.
福寿螺又称大瓶螺、苹果螺,属中腹足目瓶螺科,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的一种大型淡水螺类,是国家环保总局于2003年3月公布的首批入侵我国的16种外来物种名单之一。该螺抗逆性强、食性杂、繁殖力极快.近年来本地主要水田耕作区遭受其不同程度的入侵危害,  相似文献   

19.
资源土壤动物的开发曲阜师范大学袁兴中,刘红资源土壤动物是指众多的土壤动物中对人类有益的类群。这些土壤动物的身体本身及其产物,以及行为等都能直接或间接为人类所利用,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它是一种可再生资源,由于其种类、数量极其丰富,生物量惊人,所以是一类...  相似文献   

20.
<正> (一)河蟹的食性 河蟹为杂食性动物,荤素食物都吃。河蟹的动物性饵料有鱼、吓、螺蚬、蠕虫、蚌肉、蚯蚓等;植物性饵料有浮萍、马来眼子菜等多种水生维管束植物以及豆饼、花生饼、小麦、玉米等商品饵料。通常河蟹偏食动物性饵料。本地区以螺蚬肉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