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1 毫秒
1.
为建立基于烟叶外观特征区别"贵烟"品牌典型基地单元烟叶的方法,以"贵烟"品牌7个省份共10个典型基地单元的17套初烤烟叶样品(C3F和B2F)为材料,采用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方法,对烟叶基本外观质量、外观性状特征及外观区域归类3个方面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1)依据颜色、成熟度和油分3项基本外观质量指标进行相似性区域归类为金黄区域、偏浅黄区域、偏深黄区域,高成熟度区域、中等成熟度区域、低成熟度区域,油分足区域、油分中等区域、油分少区域;2)依据底色、叶面组织、柔韧性、蜡质感和光泽度性状特征进行基地归类区域划分:底色纯正区域、底色含红区域、底色含灰区域,组织细腻区域、组织较细腻区域、组织较粗糙区域,柔韧性强区域、柔韧性中等区域、柔韧性差区域,蜡质感弱区域、蜡质感中等区域,光泽度好区域、光泽度较好区域、光泽度一般区域。  相似文献   

2.
汉城湖绿化区土壤养分的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野外调查及室内分析方法,对汉城湖12个绿化区域土壤养分进行了测定分析,并运用相关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指标主要有pH、有机质、硝态氮、铵态氮、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全氮、全磷、全钾。结果表明,1)有机质和氮素普遍缺乏;磷素偏低,钾素丰富;pH偏弱碱性;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等养分的空间分布很不均衡。2)在0~20 cm表层土壤中,属于高水平的样区有神明台区域和铜像区域,属于较高水平的样区有公司门口区域、五号桥区域、福迪汽贸区域、水车广场区域和四号桥区域,属于中等水平的样区有中兴阁区域、一号桥区域、围挡区域和榆园区域,属于较低水平的样区为三号桥区域;20~60 cm土层中,属于高水平的样区为神明台区域,属于较高水平的样区有铜像区域、福迪汽贸区域、水车广场区域、中兴阁区域、一号桥区域和三号桥区域,属于中等水平的样区有五号桥区域、榆园区域、公司门口区域、四号桥区域和围挡区域。3)除三号桥区域的0~20 cm表层土壤,其20~60 cm土层和其他11个区域的2层土壤养分综合指标值IFI值均>0.4,即达到中等水平及以上。  相似文献   

3.
按照统筹安排各类、各区域用地的原则,围绕促进区域合理分工协作和协调发展的目标,在分析洛阳市区域社会经济条件、产业发展和城乡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及其区域差异性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提出统筹区域土地利用的建议和措施,引导和促进区域合理分工与协作,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三峡船闸上下引航道的鱼类空间分布特征,分别于2018年1月、5月、10月和2019年5月对靖江溪(区域Ⅰ)、上引航道(区域Ⅱ)、下引航道(区域Ⅲ)和三斗坪(区域Ⅳ)等区域开展水声学调查。将探测目标声学强度换算成鱼类体长,结果显示,区域Ⅰ、区域Ⅱ和区域Ⅳ的鱼类体长主要集中在2.5~5.0 cm,区域Ⅲ的鱼类体长集中在7.0~20.0 cm。区域Ⅰ、区域Ⅱ、区域Ⅲ和区域Ⅳ的平均鱼类密度分别为(99.53±47.78)、(57.37±33.45)、(61.51±1.72)和(30.61±15.75)ind./1000 m3,区域Ⅰ和区域Ⅱ低水位期鱼类密度显著大于高水位期,区域Ⅲ低水位期鱼类密度显著小于高水位期。区域Ⅰ和区域Ⅱ鱼类在不同水位期均倾向于中层偏下水体,区域Ⅲ鱼类在高水位期集中分布于6 m以上水层,低水位期集中分布于8 m以下水层。三峡船闸上下引航道鱼类空间分布差异主要受三峡库区水位变动及过闸通航船舶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5.
通过统计现代奥运会历届女子体育竞技项目的比赛成绩,对世界好体育项群竞技水平区域特征进行了研究。按得分率将区域划分成"比较优势区域、比较潜优势区域、比较弱势区域"3个等级。研究表明,技心能类项群的优势区域主要为东亚、北美、南欧、中欧等;体能类项群的主要优势区域是北美、中欧、西欧、南欧、东欧,东亚在第29、30届夏季奥运会一跃成为优势区域;技战能类比较优势区域主要集中在中欧、西欧、东亚、北美地区,近阶段东亚与北美地区优势更为明显;技能类比较优势区域为北美、中欧,东欧与东亚近几届夏季奥运会优势更为突出。女子现代5项的比较优势分别为西欧、中欧、东欧区域,同时,项群5大类优势区域和潜优势区域具有阶段性、变换性、多元竞争性和不定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为探明凉山不同环境区域烟叶的质量特征,对沿江地带干热河谷地区、山地区域、盆地坝区的烟叶综合质量进行了比较和评价。结果表明,烟叶外观质量表现为山地区域>河谷区域>盆地坝区;盆地坝区烟叶烟碱、总氮含量最高,总糖、还原糖、氧化钾、氯含量及总糖/烟碱、钾/氯指标最低,河谷区域与山地区域烟叶化学成分指标均差别不大,但山地区域烟叶总糖、还原糖、氧化钾含量和总糖/烟碱、钾/氯均略低于河谷区域烟叶;山地区域烟叶物理特性最好,盆地坝区烟叶最差;烟叶各类香气物质含量和评吸质量均表现为山地区域>河谷区域>盆地坝区。山地区域烤后烟叶综合质量最高,河谷区域烟叶综合质量好于盆地坝区。  相似文献   

7.
张静  荆涛  荣云鹏 《安徽农业科学》2011,(8):4703-4704,4761
利用2009年高青国家气象观测站及6个区域气象观测站温度数据,对月、季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及气温日较差进行了统计,分析各区域站点的温度差异,探讨各个区域的小气候特征。结果表明,唐坊区域气象观测站(县城东部)平均气温在2、5月份略高于其他区域,青城区域气象观测站(县城西部)3、4、10、12月份略高于其他区域,赵店区域气象观测站(县城东北部)平均温度在6~8、11月份略高于其他区域,黑里寨属于偏冷区域;而国家气象观测站平均温度相对偏低,这与测站四周比较空旷的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8.
李小侠 《安徽农业科学》2019,47(15):234-237
区域农业形象品牌是一个区域用以标明自己的农业产业具有独有吸引力的区域识别符号。区域农业形象品牌蕴含着当地农耕文化的精髓,是区域农业公共品牌的2.0版本。区域农业形象品牌与区域农业产业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之间相互促进、相互支撑,共同带动区域农业的发展。区域农业形象品牌的可持续发展还需准确定位区域形象品牌、明确产权主体与运营主体的关系、创建科学的运营管理体系以提高品牌的运作效率。  相似文献   

9.
黄勇  胡雯  叶金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7):3822-3824
根据块状噪声的特殊性,利用数学形态学方法中膨胀、腐蚀、开运算、闭运算的原理,首先对图像中的颜色进行分类,定位非噪声区域和疑似噪声区域,然后用非噪声区域对疑似噪声区域进行腐蚀,用非噪声区域的颜色填充被腐蚀区域,最后进行膨胀操作。此方法在去除噪声的同时,复原了被噪声污染的区域。  相似文献   

10.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6):156-158
区域协调发展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政策。伴随着科学发展观的确立,区域协调发展被赋予了经济与社会聚合、区域竞争力、区域利益协调及可持续发展等新的时代意义与内涵,由此也推动了区域政策不断创新的过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之一是建立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体系。在分别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体系与区域政策基本框架体系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区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区域政策创新的相关想法建议。  相似文献   

11.
罗延青  李劲峰  俎峰  李鹏  王敬乔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162-19163
对芸薹属作物上发生的根肿病致病机理、抗性遗传基础以及病害防控进行了综述,为根肿病的抗性遗传规律研究及抗病育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机读目录中合订题名图书的著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编目工作的实践,提出了按《手册》对合订题名图书进行著录存在的问题,并举例说明应如何方便、快捷地对合订题名图书进行著录。  相似文献   

13.
植物春化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植物春化作用的形态学和生理生化基础,分析了与春化作用有关基因间的相互联系,介绍了春化作用的分子基础与DNA甲基化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玉米抗旱种质资源的筛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玉米抗旱性是典型的数量遗传性状,遗传基础比较复杂,但抗旱性可通过形态表现和生理指标进行鉴定。通过模拟干旱胁迫条件,在一定干旱压力下对玉米进行发芽试验,筛选出的材料在苗期采取反复干旱措施,依据形态特征和生理指标,最终确定抗旱材料,为进一步选育抗旱杂交种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从宇宙世界的本然规律出发,认为西部地区特色城镇化建设路径应以自组织为基础、他组织为促进,走生态城镇化建设道路,并从其理论依据和事实依据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6.
韦宇  李秀寨 《现代农业科技》2009,(13):222-223,226
在分析楚雄市植物资源现状的基础上,总结植物资源和植被类型特点,并提出植物资源的保护对策,以期为楚雄市植物保护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七五”、“八五”工作的基础上,依据国家“九五”攻关指标,就淳化试区的工作基础,攻关方向,总体思路,研究内容及突破口,技术路线及设计方案,完成任务的措施和预期成果等进行了讨论,以指导“九五”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8.
周慧  周清明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9):14378-14380
对城乡统筹发展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进行了评述,并对长株潭城市群城乡统筹机制研究的6种代表性观点进行评析。  相似文献   

19.
杂种优势是生物界的一种普遍现象,可以大幅度提高作物产量和改良作物品质,具有巨大的商用价值。杂种优势遗传基础的研究一直是近百年来遗传和育种学家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笔者综述了杂种优势遗传基础的两个经典假说-显性假说和超显性假说的基本观点、不足之处。同时概括了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解释杂种优势遗传基础的一些新的学术见解,如:上位性效应与杂种优势、基因网络系统与杂种优势、遗传平衡与杂种优势、活性基因效应与杂种优势、遗传差异与杂种优势、QTL效应与杂种优势、基因表达调控与杂种优势,并列举了部分学说的分子证据。以期使人们能够了解杂种优势遗传基础的发展历程和最新研究动态。  相似文献   

20.
类胡萝卜素(carotenoid)是影响鱼类体色特性的主要色素,但鱼类自身不能合成这一色素,因此必须从食物中摄入。鱼类类胡萝卜素着色过程涉及对类胡萝卜素的代谢与沉积过程,色素细胞的分化和空间排列,以及与其他色素和色素细胞间的相互作用,这一过程非常复杂,但我们对其机理知之甚少。综述了类胡萝卜素着色效果与鱼类遗传特性、生理状态以及环境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对该研究领域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和展望,期望为我国研究鱼类体色的形成机制提供一些新的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