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短期水分亏缺对百棉1号苗期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抗旱品种中棉所12为对照,研究了短期干旱胁迫时百棉1号苗期叶片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以及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强,百棉1号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在第4d出现峰值,可溶性糖含量在样品处理4d后开始线性上升,脯氨酸、丙二醛含量均表现为处理2d后开始线性增加,过氧化物酶活性在处理4d后开始迅速增加,并在第8d达到峰值,然后维持高活性水平。  相似文献   

2.
短季棉早熟不早衰生化辅助育种技术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为解决棉花育种中普遍存在的早熟早衰问题,研究了与短季棉早熟不早衰有关的抗氧化系统酶包括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氧化产物之一丙二醛性MDA,以及生长素IAA和脱落酸ABA在不同类型短季棉品种中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变化规律和遗传特性。CAT活性、叶绿素含量存在明显的母体效应;SOD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IAA和MDA含量存在显著的显性效应;POD活性、ABA含量存在显著的加性效应。根据不同种类生化物质的变化及其遗传规律,建立了生化辅助育种技术体系,确定了早熟不早衰品种生化物质的相对选择标准:选择范围、选择酶活量和选择时间;应用该技术成功培育出早熟不早衰的短季棉中棉所20、中棉所24、中棉所27和中棉所36等品种。  相似文献   

3.
为了明确豇豆受到根结线虫侵染后所引起的植株叶片和根系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动态变化规律,在盆栽条件下,采用人工接种的方法测试南方根结线虫侵染对豇豆叶部和根系部分生理生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南方根结线虫侵染后,病根脯氨酸(Pro)和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高于健康根,而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低于健康根。同时,受根结线虫侵染,病叶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丙二醛的含量均高于健康叶片,而过氧化物酶活性低于健康叶片。  相似文献   

4.
花铃期干旱胁迫对棉花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了花铃期干旱胁迫对4个不同类型棉花品种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花铃期干旱胁迫使棉花叶片的脯氨酸、可溶性糖和丙二醛含量增加,使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增高。运用隶属函数法进行抗旱性综合评价得出,花铃期干旱胁迫下4个棉花品种的抗旱性由强到弱依次为衡优12冀棉958中177邯杂306。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细胞内可溶性物质浓度、活性氧自由基清除能力对东乡野生稻耐寒性的生理影响。[方法]以东乡野生稻为材料,同时以2种普通栽培稻协青早B和农大288为对照,对比检测它们在各个生长时期叶片中的可溶性糖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POD活性、CAT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结果]在各个生长时期东乡野生稻叶片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均维持在较高的浓度;过氧化物酶也保持较高的活性;叶片组织中丙二醛含量波动不大,较对照水稻品种高。[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探讨东乡野生稻耐寒生理的分子机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花铃期干旱胁迫对4个不同类型棉花品种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花铃期干旱胁迫使棉花叶片的脯氨酸、可溶性糖和丙二醛含量增加,使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增高。运用隶属函数法进行抗旱性综合评价得出,花铃期干旱胁迫下4个棉花品种的抗旱性由强到弱依次为衡优12>冀棉958>中177>邯杂306。  相似文献   

7.
以相对磷高效品种(178)和相对磷低效品种(065)为材料,做正常磷和低磷2种磷水平处理.在玉米长至四叶一心时考察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酸性磷酸酶(APase),核糖核酸酶(RNase)活性的变化.在低磷处理下178和065叶绿素含量及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可溶性糖,丙二醛,脯氨酸含量升高;膜保护酶,核糖核酸酶活性升高;178酸性磷酸酶活性升高,065活性降低.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玉米叶绿体色素,可溶性糖,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酸性磷酸酶,核糖核酸酶,在低磷处理情况下变化不一致,这些指标有可能是选育磷利用高效型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以相对磷高效品种(178)和相对磷低效品种(065)为材料,做正常磷和低磷2种磷水平处理.在玉米长至四叶一心时考察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酸性磷酸酶(APase),核糖核酸酶(RNase)活性的变化.在低磷处理下178和065叶绿素含量及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可溶性糖,丙二醛,脯氨酸含量升高;膜保护酶,核糖核酸酶活性升高;178酸性磷酸酶活性升高,065活性降低.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玉米叶绿体色素,可溶性糖,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酸性磷酸酶,核糖核酸酶,在低磷处理情况下变化不一致,这些指标有可能是选育磷利用高效型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干旱胁迫对不同色彩棉花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抗旱性不同的白棉、棕棉和绿棉品种(系)为试验材料,应用多元统计分析理论与方法,研究了不同水分亏缺灌溉条件下花铃期棉花生理生化指标与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提高了棉花叶片的POD和CAT酶活性,降低了离体叶片失水速率和叶片相对含水量,使丙二醛含量和脯氨酸含量增多,细胞膜透性增大,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品种间存在差异。综合评价分析结果,棕色棉BC05-07-18-2抗旱性最强,绿色棉G3-6抗旱性最弱。不灌溉条件下,叶片相对含水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可作为棉花抗旱鉴定的重要指标,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可作为参考指标。灌水一半条件下,叶片相对电导率和离体叶片失水速率可作为棉花抗旱鉴定的重要指标,CAT活性、丙二醛含量和脯氨酸含量可作为抗旱鉴定的参考指标。棉花品种的抗旱系数与叶片相对含水量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存在线性回归关系,与细胞膜透性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大麦种子萌发期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及其抗旱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4个抗旱性差异的大麦品种为材料,用浓度水平为0%、5%、10%、15%、20%(w/v)PEG8000溶液模拟干旱胁迫处理,研究丙二醛、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等生理生化指标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及其与抗旱性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抗旱性评价与抗旱性鉴定指标的筛选。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丙二醛、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均呈显著的上升趋势,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基本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0%PEG8000是较适宜的抗旱性鉴定浓度,抗旱性强弱排序为Z037P017Q-1>Z182U038V>Z039P046Q>Z027S078T。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可作为大麦种质资源种子萌发期抗旱性鉴定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筛选甘蓝型油菜耐旱种质资源,并分析其干旱胁追下生理生化变化。[方法]以40个不同甘蓝型油菜品种(系)为材料,采用PEG-6000模拟生理干旱胁迫和盆栽极限干旱胁迫等方法进行耐旱种质资源的筛选,并对干旱胁追下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脯氨酸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筛选鉴定出一批耐旱性甘蓝型油菜品种:YAU200908、湘油15号、YAU200903、YAU200907、YAU200906、YAU200904。生理生化分析表明,在干旱胁迫下。油菜叶片中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的含量随干旱程度的加剧而降低,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MDA的含量及SOD、CAT、POD的酶活性则随着干旱程度的加剧丽升高。[结论]在抗旱性强的材料中,其类胡萝卜素的含量显著地减少。脯氨酸、可溶性糖、MDA的含量及SOD、CAT的酶活性显著增加,可作为油菜抗旱性鉴定的生理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以新疆石河子阿魏滩多伞阿魏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不同生长时期土壤条件和多伞阿魏生理特征的变化关系,探讨多伞阿魏的抗逆机理和受迫程度.[方法]运用样品分析法,对多伞阿魏生长过程中土壤含水量、养分等因子的变化,以及多伞阿魏叶片丙二醛(MDA)、可溶性糖、脯氨酸、可溶性蛋白质、叶绿素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POD)、硝酸还原酶(NR)活性等生理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随着多伞阿魏的生长,土壤含水量、养分逐渐降低,其中土壤含水量的变化最为明显,同时叶片MDA、可溶性糖、脯氨酸的含量及SOD活性呈上升趋势,而POD、NR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叶绿素含量却呈下降趋势,且在各生长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生理响应机制和协调作用;经相关分析得知,土壤含水量与各生理指标相关性最为显著,与叶片MDA、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及SOD活性呈负相关,而与可溶性蛋白质、叶绿素含量及POD、NR活性呈一定正相关.[结论]多伞阿魏在生长过程中受到了一定的水分等因素的胁迫,但在一定范围内能通过调节体内抗氧化酶系统活性和渗透调节物含量来积极响应生长环境的变化,以增强自身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3.
张弢 《南方农业学报》2012,42(12):1466-1468
【目的】研究干旱胁迫下黄瓜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为探讨作物耐旱机制及黄瓜抗旱选育奠定基础。【方法】采用Hoagland营养液水培法,以不同浓度PEG-6000处理黄瓜幼苗,研究模拟干旱胁迫对黄瓜幼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脯氨酸含量、丙二醛(MDA)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随着PEG-6000处理浓度的增加,黄瓜幼苗叶片中的脯氨酸含量和MDA含量均呈上升趋势,S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结论】脯氨酸、MDA、可溶性蛋白含量及SOD活性可以作为鉴定黄瓜抗旱性的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不同马铃薯品种苗期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为探索马铃薯耐寒机制及耐寒品种的早期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低温敏感型品种费乌瑞它、中薯3号和耐寒品种桂农薯1号、桂农薯4号苗期植株为试验材料,利用人工气候箱进行5℃低温胁迫处理,于处理后0、1、2、3、5和7 d分别取样并测定叶片中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丙二醛(MDA)和脯氨酸含量。【结果】5℃持续胁迫3 d对叶片造成的伤害在外观形态上开始出现,胁迫5 d后品种间存在明显差异。受低温胁迫后,各品种叶片POD、CAT和SOD活性及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整体上均呈升高趋势,峰值出现时间存在差异;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各生理指标升降变化趋势不同。在低温胁迫5 d时,耐寒品种的酶活性和脯氨酸含量均高于低温敏感型品种,费乌瑞它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则显著低于其他品种(P<0.05,下同)。低温胁迫提高了各品种的叶片MDA含量,在低温胁迫第5 d时,低温敏感型品种的MDA含量高于耐寒品种。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SOD活性与可溶性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MDA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OD活性与CAT活性和脯氨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CAT活性与脯氨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POD、CAT和SOD活性及MDA和脯氨酸含量可作为鉴定马铃薯品种耐寒性强弱的生理指标,低温胁迫第5 d可作为早期筛选耐寒材料的时间节点。4个马铃薯品种苗期耐寒性强弱依次为桂农薯4号>桂农薯1号>中薯3号>费乌瑞它。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不同木薯品种幼苗在不同低温胁迫程度下耐寒生理指标的变化,为木薯抗寒品种选育和抗寒栽培提供参考.[方法]以华南205、华南124、辐选01为材料,试验设置4、8、12、25℃4个不同温度分别处理1、3、5、7d,处理后测定叶片的相对电导率、SOD、POD、MDA、脯氨酸含量等生理指标.[结果]在4、8、12、25 ℃温度条件下,随着胁迫温度的下降与胁迫时间的延长,木薯幼苗叶片的相对电导率、脯氨酸含量不断上升,SOD、POD、MDA、可溶性糖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可溶性蛋白、叶绿素及含水量则不断下降.低温胁迫下,木薯叶片相对电导率与脯氨酸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可溶性蛋白、叶绿素、叶片含水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脯氨酸与可溶性蛋白、叶绿素、叶片含水量呈极显著负相关,MDA与脯氨酸、可溶性糖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在低温胁迫下耐寒性强木薯品种和耐寒性弱品种的相对电导率、MDA和脯氨酸差异较大且比较稳定,可作为鉴定木薯品种间耐寒性强弱的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16.
棉花苗期抗旱相关指标的主成分分析及综合评价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利用抗旱性不同的32个棉花品种,通过田间苗期水分胁迫,测定了与抗旱性有关的游离脯氨酸、叶绿素、甜菜碱、丙二醛(MDA)的含量和保护性酶活性的变化等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苗期水分胁迫增加了游离脯氨酸、甜菜碱、MDA、可溶性糖含量,提高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减少了叶绿素的含量,但各品种间...  相似文献   

17.
白菜型冬油菜品种的抗寒性及其生理生化特性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研究了8个白菜型冬油菜品种在越冬过程中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变化及其与品种抗寒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整个越冬期间,各品种的酶活性、可溶性物质含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变化幅度各品种之间有差异,表现为越冬率高的品种酶活性较高、可溶性物质含量较高。其中POD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与品种抗寒性关系密切,在不同低温条件下可以作为选择抗寒性品种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甘蓝耐寒性生理生化指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找出与结球甘蓝耐寒性关系密切的指标,对6个耐寒性不同的甘蓝品种进行控制条件下不同温度处理,测定了与耐寒性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人工模拟气候条件下的冷害指数可以鉴定甘蓝耐寒性;5℃条件下种子的发芽率和萌发指数、10℃条件下种子的活力指数可作为甘蓝芽期耐寒性鉴定指标;5℃处理3 d甘蓝叶片中可溶性精含量、MDA含量、SOD活性、POD活性及5℃处理6 d时的脯氨酸含量可作为甘蓝苗期耐寒性鉴定指标.上述指标可为耐寒性结球甘蓝的品种选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以5年生牡丹品种‘乌龙捧盛’为试材,采用叶面喷施的方法研究外源一氧化氮对不同温度处理牡丹花瓣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别经5、25℃处理的牡丹花瓣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高于15℃处理的,而经35℃处理的降低了SOD和CAT的活性,提高了POD的活性;分别经5、25、35℃处理的脯氨酸质量分数、丙二醛( MDA)质量摩尔浓度和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均高于15℃处理的,以经35℃处理的最高;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总酚和类黄酮质量分数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经0.2 mg· L-1硝普钠处理后,不同处理组牡丹花瓣的SOD、POD和CAT活性均有不同程度地提高,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增加,各温度处理下MDA质量摩尔浓度均有所降低,总酚和类黄酮的质量分数增加,这有利于缓解不适温度对牡丹花瓣造成的损伤,维持其正常的生长代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