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菏豆13号是菏泽市农业科学院最新育成的大豆新品种,2005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国审豆2005012)。该品种属黄淮夏大豆中晚熟高产品种,亚有限结荚习性,生育期105d,株高53.14cm,有效分枝1.71个,单株有效结英数30.86个.百粒重22.38g。2004年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测中心测定,该品种粗脂肪含量19.17%,粗蛋白含量43.69%,属高产优质品种。被列为山东省2005年度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重点扶持项目之一。现将其高产优质无公害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菏豆16是菏泽市农业科学院最新育成的大豆新品种,2007年4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为菏84-5与豆交61杂交后系统选育,属中熟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结果:生育期106d,比对照鲁豆11号晚熟9d。亚有限结荚习性。株型收敛。株高98cm,有效分枝1.8个,主茎18.3节,单株粒数87.6粒,圆叶、白花、  相似文献   

3.
华夏4号是华南农业大学和广西农科院选育的高产、稳产、高蛋白夏大豆新品种,2007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审定编号:国审豆2007025),是华南地区通过国家审定的第一个高蛋白夏大豆品种. 1 品种特征特性及产量表现 该品种株型收敛、白花、棕毛,有限结荚习性;平均株高47.3cm,百粒重20.5g;子粒较大、椭圆、种皮黄色、种脐呈褐色;粗蛋白含量46.15%、粗脂肪含量18.82%,为高蛋白品种.田间表现早熟,丰产性、稳定性、抗倒伏性好,抗病性强,耐酸、铝、低磷能力强.  相似文献   

4.
<正>夏大豆品种临豆10号系临沂市农业科学院采用有性杂交,经多年系圃选育而成的高产大豆品种,2010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2010008。该品种生育期适中,适宜在山东、安徽和江苏北部等黄淮夏大豆生产区夏播种植。1选育过程1.1亲本选择杂交亲本的选择是选育大豆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5.
高产优质夏大豆新品种山宁14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宁14号是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济宁市益农高新农技事务所育成的夏大豆新品种,原代号JN9816早熟系。2007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鲁农审2007028号。该品种优质、高产、综合性状优良、适应性广,目前已在济宁、菏泽、枣庄等地区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6.
华夏3号由华南农业大学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合作选育,以桂早1号为母本,巴西13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2006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豆2006024.1特征特性1.1 生育期该品种平均生育期113d,在2009~ 2010年早造种植生育期变化不大,7月中旬播种,11月上旬成熟,属夏大豆晚熟品种.1.2主要农艺性状华夏3号株型、叶型良好,平均株高84.7cm,有效分枝4.5个,单株有效荚数78.9个,单株粒数145.7个,单株粒重22.4g,百粒重17.5g.株型收敛,白花,棕毛,有限结荚习性.籽粒椭圆,种皮黄色,脐色浅褐,耐旱性好,对酸性低磷土壤有很好的耐性.  相似文献   

7.
1 品种来源原名DH 6219,由江苏省东海县农业科学研究所以鲁豆10号/东86-27,于2007年育成,属淮北中熟夏大豆品种。2012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苏审豆201204。适宜江苏省淮北地区作夏大豆种植。2 特征特性出苗势强,叶片卵圆形。植株直立,亚有限结荚习性。白花,荚弯镰刀形淡褐色。籽粒圆形,种皮黄色微光泽,种脐淡褐色,外观商品性较好。成熟时落叶性好,不裂荚。省区试平均结果:生育期97d,比对照  相似文献   

8.
国审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晋遗31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海生 《作物杂志》2011,27(1):121-122
晋遗31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以中品661为母本,高蛋白品种早熟18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2008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6~2007年参加国家区试,平均产量2889kg/hm2,比对照增产7.1%;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746.5kg/hm2,比对照增产6.5%;2002年在陕西省引育中心区试点,最高单产4707kg/hm2。蛋白质含量最高41.95%,脂肪含量最高23.62%,属蛋白质脂肪兼用型品种。该品种抗SMVⅠ、SMVⅢ和大豆灰斑病,适合我国北方春大豆晚熟区春播和黄淮海夏大豆区夏播。其主要优点是:产量高,品质优,适应广,综合抗性好。  相似文献   

9.
梁慧珍  李玉珍 《种子》1999,(4):18-19,22
针对目前黄淮海夏大豆品种存在的突出缺点,采用有效的复合杂交方法,将两种性状差异悬泊优良亲本综合起来,经系谱法定向选择,抗逆性鉴定,决选出售要高产,稳产,高蛋白于一体的夏大豆新品种豫豆22号。经两年13点次河南省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平均单产2746.5kg/hm^2,较ck显著增产;丰产稳产性分析,该品种属高产稳产类型。  相似文献   

10.
菏豆41为菏泽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高产夏大豆新品种,2022年通过山东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鲁审豆20220002。该品种高产、优质、商品性好,适合在山东省进行夏播种植。  相似文献   

11.
为了选育适宜江苏省淮南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中晚熟夏大豆品种。以引J0082为母本、海系13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对杂交后代连续进行多年单株选择育成夏大豆新品种‘通豆11’(原系号08-4)。通过2013-2014年江苏省淮南夏大豆区域试验及2015年生产试验。结果表明:2013-2014年江苏省淮南夏大豆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为2928.3kg/hm2,较对照南农99-6增产7.32%,为历年区域试验单产最高品种;2015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190.5kg/hm2,较对照南农99-6增产4.10%。该品种2016年6月通过江苏省审定,生育期l21d,株高73.3cm,有效分枝4.3个,单株结荚56.6个,每荚2.0粒,百粒重25.3g,粗蛋白含量4O.5%,粗脂肪含量20.6%,抗倒性强,中感大豆花叶病毒病SC3株系,对SC7株系感病。适宜在江苏省淮南地区及周边相似生态适应区作夏大豆种植。  相似文献   

12.
夏大豆新品种‘通豆11’的选育及栽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选育适宜江苏省淮南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夏大豆品种。以‘引J0082’为母本、‘海系13’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采用聚合育种多年单株选择的系统选择法,育成优质高产夏大豆新品种‘通豆11’(原系号08-4)。该品种通过2013—2014年江苏省淮南夏大豆区域试验及2015年生产试验。结果表明:2013—2014年江苏省淮南夏大豆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为2928.3 kg/hm2,较对照‘南农99-6’增产7.32%,为历年区域试验单产最高品种;2015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190.5 kg/hm2,较对照‘南农99-6’增产4.10%;2016年6月通过江苏省审定。其生育期121天,株高73.3 cm,有效分枝4.3个,单株结荚56.6个,每荚2.0粒,百粒重25.3 g,粗蛋白含量40.5%,粗脂肪含量20.6%,抗倒性强,中感大豆花叶病毒病SC3株系,对SC7株系感病。适宜在江苏省淮南地区及周边相似生态适应区作夏大豆种植。  相似文献   

13.
大豆蛋白质含量与生态因子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大豆蛋白质含量与生态因子的关系,1965年丁振麟[1]用3个大豆品种在8个地点进行了试验,证明高纬度地区蛋白质含量较低,低纬度相反.1990年胡明祥[2]的研究证明,大豆蛋白质含量与大豆生育期气温、降水量呈正相关,与日照、日温差呈负相关.1996年张敬荣[3]的6个品种盆栽试验,用最适水分的40%和100%供水,表明大豆开花结荚及鼓粒期干旱均使蛋白质含量上升.1997年韩天富[4]在光照长度对大豆化学品质影响的研究中证明,长光照下大豆蛋白质含量下降.以上是大豆全生育期气象因子与蛋白质含量的关系,或某生态因子在各生育期与蛋白质含量定性或定量关系的研究.本文在2年时间内于河南省夏大豆主产区5个地点分期播种,对于光温水等气象因子对大豆出苗、幼苗、分枝、开花结荚、鼓粒成熟等主要生育期蛋白质含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且将土壤肥力、海拔纬度等多因素同时进行统计筛选,得出蛋白质含量与各生态因子的定量关系,并比较了后者对前者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4.
张明荣 《作物杂志》2001,1(3):45-45
南豆 3号系南充市农科所从贡豆 5号中系统选育而成的早熟大豆品种。于 2 0 0 0年通过四川省大豆品种区试和生产试验。特性特性 有限结荚习性 ,株高约 46cm ,适中 ,幼茎绿色 ,分枝 2~ 3个 ,叶卵圆形 ,绿色 ,白花 ,棕色茸毛。种子椭圆形 ,种皮浅绿色 ,脐淡褐色 ,子粒大 ,百粒重 2 8g左右。春播生育期 95~ 1 0 0d ,夏、秋播生育期 75~ 80d ,属早熟品种。抗病毒病 ,抗倒伏。经国家粮食储备局粮油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成都 )测定 ,蛋白质含量高达 47.3% ,属高蛋白优质新品种 ,比我省主推品种贡选 1号的蛋白质含量 45 .5 %高出 1 .8…  相似文献   

15.
1 品种来源 原名"淮98-28",属淮北中早熟夏大豆品种,由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以淮87-13/佩拉(pella)杂交,于2000年育成.2007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淮豆7号.适宜江苏淮北地区作夏大豆种植.  相似文献   

16.
菏豆16号是菏泽市农科院育成的高产高油夏大豆新品种,2007年通过山东省审定,审定编号:鲁农审2007027.该品种耐密植,耐肥水,光合能力强,结荚性能好,增产幅度大,省区试两年平均亩产183.35kg,比对照鲁豆11号增产7.75%;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79.79 k,比对照鲁豆11号增产7.43%;品质优,商品性好,2005年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试,蛋白质36.4%,粗脂肪21.4%,脂肪含量接近高油标准.  相似文献   

17.
郑伟 《中国种业》2014,(9):70-70
合农66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大豆研究所经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的优良大豆新品种。该品种亚有限结荚习性,主茎结荚为主,顶荚丰富,三、四粒荚多,高产稳产,丰产性突出;籽粒圆形,种皮黄色,有光泽,种脐浅黄色;脂肪含量高,属高油品种;接种鉴定抗大豆灰斑病;熟期适中,属中早熟品种;适应性广,适于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大面积种植和第四积温带作为搭配品种种植。  相似文献   

18.
淮豆4号密度肥料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淮豆4号是一个早熟、优质、高产的夏大豆品种,其全生育期103~106d,有限结荚习性,紫花,灰毛,分枝2~4个,株高55~75cm,主茎15节左右,株型直立,抗病抗倒.卵圆叶,淡褐色荚,单株结荚平均在35.6个,每荚实际粒数在2.01左右,子粒椭圆,淡褐色脐,种皮黄色,百粒重21~24g,是目前江苏省累计种植面积最大、覆盖面积最广的淮北夏大豆品种.为了充分发挥其生产上应用潜力,特进行本试验,以为农场种植该品种探索合理的高产栽培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研究大气CO2浓度升高对大豆生化指标的影响,有助于人们了解未来气候变化引起的大豆生理的变化。本研究利用FACE(Free Air CO2Enrichment)系统,在大田条件进行了夏大豆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蛋白质含量和SOD、POD活性变化受CO2浓度升高影响的试验。研究表明:大气CO2浓度升高后,夏大豆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没有显著变化。蛋白含量和SOD、POD活性不同品种间有所差异。中黄13在开花期蛋白含量增加44.20%,中黄35在鼓粒期蛋白含量增加49.31%;中黄13在开花期SOD、POD活性分别降低17.35%,27.26%,在结荚期SOD活性下降22.38%,中黄35在鼓粒期SOD、POD活性分别降低50.85%,47.47%。这些结果说明,在大气CO2浓度升高下夏大豆叶片蛋白质代谢能力可能提高,但抗性降低,中黄35抗性下降幅度较中黄13大。  相似文献   

20.
(上接第3期第70页)5大豆5.1中品6625.1.1审定编号:国审豆2005001。5.1.2选育单位: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5.1.3品种来源:早5粒×鲁豆4号。5.1.4特征特性:亚有限结荚习性,平均生育期111d。株高91.9cm,百粒重19.9g,有效分枝1.79个。抗大豆花叶病毒病,高感大豆胞囊线虫病,抗倒性一般。平均粗蛋白含量40.22%,粗脂肪含量19.84%。5.1.5产量表现:2003年、2004年参加黄淮海北片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185.3kg,比对照早熟18号增产7.1%。2004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85.6kg,比对照早熟18号增产7.4%。5.1.6栽培技术要点:(1)在京津地区要早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