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全混合日粮(TMR)饲料饲喂技术在我国得到迅速推广,极大地提升了奶牛饲养水平。本文从上海牛奶集团各个牧场TMR饲料推广的实际经验出发,对TMR饲料生产过程的重要环节进行评价,从而进一步研究TMR饲料产品的质量评价方法,构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TMR质量监控体系,为饲料产品安全、奶牛健康和乳制品安全提供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
文章针对全混合日粮(TMR)饲喂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问题,阐述了施行TMR技术需要具备的条件、对管理的要求和TMR质量监控共4方面内容,旨在为奶牛的科学饲养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上海牛奶集团各个牧场TMR饲料推广的实际经验出发,对TMR饲料生产过程的重要环节进行评价,从而进一步研究TMR饲料产品的质量评价方法,构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TMR质量监控体系,为饲料产品安全、奶牛健康和乳制品安全提供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4.
为了通过智能监控提高奶牛场TMR(全混合日粮)饲喂精准化程度,利用网络数据库技术,结合奶牛饲喂关键环节及观测指标,开发能自动采集生产数据的TMR智能监控系统。该系统实现了对饲喂过程中奶牛饲料配方制作、上料和各牛舍投料过程的监控,记录奶牛饲喂过程中产生的关键数据;还可对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对关键环节进行评价和智能提示。TMR智能监控系统为奶牛养殖场提供数字化管理技术支持,有利于奶牛场的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TMR原料的投料顺序和搅拌时间的评估、TMR感官评定、水分和制作粒度的控制、营养成分和混合均匀度的检测、饲喂效果观察以及采食TMR后奶牛的粪便分析,构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奶牛TMR质量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6.
通过采用宾州颗粒分离筛评价奶牛TMR日粮的加工质量和采用嘉吉粪便分离筛对奶牛新鲜粪便筛分粗略判断奶牛对TMR日粮的消化吸收情况的两种方式,了解TMR日粮的加工质量和奶牛对日粮的消化和吸收情况,指导TMR日粮的科学配制,发现TMR日粮加工存在的一些问题,相应找到解决办法,最终研究如何生产高质量、稳定的TMR日粮,促进奶牛对日粮的消化和吸收。  相似文献   

7.
为了监控河北省本地饲料质量,评估泌乳牛TMR营养状况,为奶牛生产和科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2020年5~8月,对河北省参加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的210个规模奶牛场泌乳牛的TMR进行采样,并将样品冷藏送到饲料检测室,通过近红外技术准确、快速测定其干物质(DM)、粗蛋白(CP)、粗脂肪(EE)、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淀粉等营养指标,最终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并初步建立了河北省泌乳奶牛TMR数据库。通过对检测结果分析显示,参测牛场制作的泌乳牛TMR基本能够满足奶牛基本营养需要,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即饲料品种单一、优质粗饲料较缺乏,夏季高产、中产牛TMR的NEL和不同泌乳水平TMR的钙含量偏低。笔者认为随着TMR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推进这些问题都会被解决,奶牛的TMR将会更加科学、更加符合实际生产需求,奶牛场能够真正做到精细化、精准化饲喂。  相似文献   

8.
不同泌乳期高产奶牛TMR技术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MR饲喂技术是指根据不同生长发育及泌乳阶段奶牛的营养需求,按照营养专家提供的配方,用特制的TMR饲料搅拌机对日粮各组分进行科学的混合,提供奶牛自由采食的全混合日粮.TMR日粮保证了奶牛所采食的每一口饲料都是营养均衡的,饲喂TMR全混日粮能使奶牛场养殖效益大幅度提高,能够使奶牛场从传统的养殖方式顺利地过渡到现代化的饲养方式.为了验证TMR饲喂技术对高产奶牛泌乳前期的饲喂效果,课题组按首次产犊第一泌乳期母牛,第二、三泌乳期母牛和第四泌乳期以上母牛分别进行了应用TMR饲喂技术的试验,以确定不同泌乳期母牛TMR的结构和饲喂技术.  相似文献   

9.
全混合日粮(TMR)是现代标准化、规模化奶牛场普遍采用的饲喂技术。该技术是依据各阶段奶牛的营养需要,一次性供给奶牛精粗比合适、适口性较好、各部分营养浓度相同的日粮,TMR技术可以更好地发挥奶牛的生产性能。本文综述了TMR的优点以及提高奶牛TMR饲喂效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TMR饲喂技术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TMR是将精料、粗饲料及其他农副产品用TMR车搅拌后饲喂给奶牛,保证奶牛吃到的每一口都是一样的,从而减少奶牛瘤胃发酵的昼夜波动,保证奶牛瘤胃健康,延长奶牛使用年限.TMR饲喂技术包含奶牛场牛群分群、转群、日粮制作、搅拌等方面.本文结合西安现代农业综合开发总公司畜牧开发公司实施TMR饲喂技术的经验,对TMR饲喂技术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