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对7年生的杉木速生丰产示范林调查结果表明,杉木示范林的树高、胸径、材积生长量超过杉木速生丰产林部颁标准的52.6%、91%、503.7%和邵武市项目林平均生长量的13%、15.3%、137.1%。在造林工作中,为推广科技成果,开发低投入、高产出的杉木速生丰产示范林,起到了示范、样板的作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结合贵州第一期世行贷款造林,在黎平县中潮长岭营建世行贷款国家造林项目杉木试验示范林88hm^2,推广面积8000hm^2,试验内容包括:杉木幼林施肥效果,杉木林地土壤肥力监测:杉木不同施肥时间效果,示范内容包括:杉木优良家系,杉木优良种源和杉木优良无性系示范林,试验示范结果表明,I.施肥效果以NPO2K1处理的生长量最大,施肥后4年,树高生长量比无肥对照大42.4%,胸径大34.2%,NP1和P2  相似文献   

3.
杉木林采伐迹地不炼山营造马尾松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杉木林采伐迹地不炼山营造马尾松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与炼山相比,不炼山营造马尾松 留杉木萌芽更新长势良好,3年后杉木平均高263cm,年平均生长量88cm,马尾松平均高168cm,年平均生长量56cm,均达到速生丰产林标准。不炼山林分的Dsh、Dsi指数分别为练山林分的116.80%、104.60%,Jsht、Jsi指数分别为炼山林分的104.6%、104.7%。不炼山保护了物种多样性,有利于杉木林地生态效益的发挥。  相似文献   

4.
一月底,长沙市林业局在浏阳县如开发全市杉木优良无性系科技推广现场会。对全市全面推广应用杉木优良无性系进行了规划和部署。长沙市从1990年开始推广杉木优良无性系,现已建采穗园19亩,造林5000亩。其中浏阳市建采穗园17亩,造林4500亩。在张坊林场营造的杉木优良无性系示范林,二年生平均高228.2cm,比一般生产用种高78.2cm基树高生长量大52.1%。三年生优良无性系平均高130cm,最高达550cm。参加现场会的代表参观了连云山林场的杉木无性系采重田、扦插田、及张坊林场-杉木无性系示范林。通过现场参观,与会同志看到了杉木优良无性…  相似文献   

5.
以不同气候区域3~27年生的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种质控制、立地控制和密度控制等试验示范林的长期观测数据为依据,分析探讨杉木大中径材培育技术.结果表明,12~26年生杉木良种大中径材试验林分的蓄积生长量比普通种林分平均提高84.94%,26年生时有99.60%的林木达大中径级,其中中径材...  相似文献   

6.
贾盛强 《绿色科技》2021,(5):153-154
为了确保广西杉木优良家系的有效栽培与抚育,保证林木资源的充分供应,通过分析融水县国营贝江河林场杉木优良家系丰产栽培技术,总结了相关的抚育管理措施。在此次示范林营建过程中使用结果表明:通过选择审定的杉木优良家系良种,采用挖大坎施基肥的整地方式,合理的造林密度和除草松土抚育及追肥等措施,试验示范林的生长量比用普通苗木进行普通造林的林分提高40%以上。有效地在贝江河林场应用优良家系建立示范林220亩,实际完成示范林营建318亩,项目各项经济指标均达到预期效果,也为市场供应了大量的优良家系杉木木材。  相似文献   

7.
杉木二代优良种源造林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杉木第二代种子园优良种源的种子育苗,在永春县营造二代杉木示范林,开展杉木良种推广应用,并在一都镇和坑仔口镇分别设置调查试验区,调查分析二代杉木幼林的遗传增益和集约造林的速生丰产效应。试验结果:1)杉木第二代种子园优良种源在永春推广造林具有较高的遗传增益,与普通种源的杉木相比,3年生树高生长量增长31.0%,胸径生长量增长52.1%;4年生树高生长量增长31.5%,胸径生长量增长45.2%。2)二代杉木幼林集约造林速生丰产效应明显,4年生幼林施肥比不施肥树高生长量增长33.3%,胸径生长量增长53.3%;高密度造林5年生二代杉木幼林蓄积量达到87.75 m3/hm2,年平均材积生长量达到17.55 m3/hm2,年平均产值达到15 795元/hm2。  相似文献   

8.
国外桉树采用优良无性系造林,每公顷林木年材积生长量由36m’提高到64m’,增产78%,是世界上无性系造林的典范。浙江省开化县林场采用杉木无性系造林已经十多年了,其效果如何,是林业界普遍关注的问题。1994年冬,我场为此进行了较全面的调查分析,其结果令人鼓舞,10个杉木优良无隙系平均每亩林木年材积生长量1.sin’,比对照(杉木种子园实生苗下同)增产一倍。六十年代提法是科学种杉,二年杉木三尺高,十年林木蓄积量每亩十立方米,这就是速生丰产林了。如今杉木无性系造林是二年杉木八尺高,六年每亩林木蓄积量达12m’。以往杉木…  相似文献   

9.
介绍杉木引种造林基本条件、技术路线和依据,从气候指标、土壤特性、植被特性、杉木生长发育规律、杉木自然分布带等方面进行相关性分析和论证,并对新平县杉木生产引种的成活率、保存率、成材率、生长量等进行分析,认为与杉木自然分布区和主要栽培区一样,新平县在杉木人工造林方面不存在技术问题,且引种造林生长量达到国家杉木速生丰产林标准.  相似文献   

10.
杉木施肥试验研究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杉木施肥试验历经4年,结果显示,每株杉木追施60g尿素能使生长量增加52.08%;施用100g钙镁磷肥能使生长量增加46.44%;追施50g氯化钾能使生长量增加35.76%。可见,杉木施肥效益明显,投入产出比可达1:2以上。另外,种植杉木有可能引起土壤肥力退化,但施用钙镁磷肥能防止土壤肥力迅速退化。  相似文献   

11.
杉木人工采伐迹地更新厚朴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杉木人工林伐迹地更新厚朴,不仅造林成活率高,生长也很好,5年生厚朴试验林年均胸径生长量1cm以上,年均树高生长量1.2m以上;10年生厚朴试验林年均胸径生长量0.83以上,年均树高生长量0.88m以上,完全达到速生丰产的要求。厚朴实生苗有很强的萌蘖能力,合理利用萌条,把一部分生物量从15-25a提早到7-8a收获,在生产实践中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杉木枫香混交林生长及其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从林木生长及其与生态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入手,对杉木枫香混交林与枫香、杉木纯林进行了定位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混交林生长优势明显,有利于地力的维持和形成稳定的人工林群落。改善了林内的小气候条件和土壤的理化性状,是一种高产稳定、生态协调的人工针阔混交林类型,与杉木纯林相比,11年生混交林蓄积提高34.8%,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43.3%,含氮量增加12.1%,速效氮、磷、钾含量分别增加11.5%、8.3%和11.3%。营造杉木枫香混交林是杉木纯林皆伐迹地更新,防治地力衰退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3.
杉木速生丰产林经营技术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根据78块5—13年生杉木速生丰产林(以下简称速丰林)的标准地调查资料,对照林业部颁发的杉木速丰林标准,分I(地位指数16—18)、Ⅱ类林(地位指数12—14)建立高、径平均值与年龄相关回归方程,预测到达主伐期的木材产量。根据投入与产出,计算出70005.3hm^2杉木速丰林到达主伐期的财务指标为:净现值(FNPV)=33475.7万元(折现率12%),内部收益率(FIRR)=25.4%。  相似文献   

14.
杉木人工林地力维持及更新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土壤和杉木幼林调查分析结果表明 ,炼山、全垦初期表层土壤水分物理状况得到一定的改善 ,速效性养分大量增加 ;1年后 ,土壤表层水分物理性能变差 ,速效养分流失 ,土壤肥力逐渐下降。不同营林措施组合处理的杉木幼林生长 ,在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平均生长量上有差异 ,经方差分析 ,胸径、单株材积生长量有显著性差异 ,而树高生长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对杉木中龄林科学施肥是杉木速生丰产的1项重要抚育措施,在氮缺乏、磷钾含量较高的杉木中龄林林地上,在垦覆的条件下,施氮肥增产效果明显。1993~1997年,施尿素33kg/666.7m2,22kg/666.7m2,11kg/666.7m23处理相对于对照(垦覆不施肥),其蓄积生长量净增率为116.24%、78.08%、51.25%,单施磷肥、钾肥增产效果不明显,在同一施氮水平下,随混施磷肥或钾肥的增加,增产效果降低。  相似文献   

16.
不同模式杉阔混交对林木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几种杉阔混交模式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杉木+枫香和杉木+木荷2种混交林与杉木纯林比较,在树高生长方面有极显著差异,其中以杉木+枫香混交模式生长最好,为8.47m,杉木+木荷模式次之,为7.93m。杉阔混交对促进杉木林的健康生长有着非常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杉木是我国主要的速生丰产用材树种。培育杉木壮苗是营造优质杉木林的基础。试验证明:集约培育技术与传统育苗方法相比,不仅苗木各项技术指标超过GB6000—1999规定的Ⅰ级标准,而且每667m^2年产合格苗量稳定在14~16万株,苗木单株成本下降28.8%以上,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8.
酸枣杉木混交林林分生长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为解决目前南方林区人工林针叶化引起的系列生态问题,挖掘本地乡土树种,发展阔叶树种造林,通过营造不同混交模式的酸枣杉木混交林,进行不同混交模式酸枣杉木混交林林分生长效应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混交比例的酸枣杉木混交林群落特征和林分生长存在较大差异,不同林分蓄积量大小排序为:酸枣纯林>酸枣×杉木(1∶3)混交林>酸枣×杉木(1∶2)混交林>酸枣×杉木(1∶1)混交林>杉木纯林,其中杉木×酸枣(3∶1)混交林是种间关系较为协调并具较高生产力的混交模式,值得南方林区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9.
在福建省洋口林场开展杉木与乐东拟单性木兰混交林研究,从生长量、蓄积量、林分植被多样性、土壤理化性质等方面分析了混交林和杉木纯林的经济和生态效益。结果表明,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与乐东拟单性木兰(Parakmeria lotungensis)带状混交林(5∶5和6∶4)中杉木生长较杉木纯林迅速,混交林植被发育繁茂,混交林土壤容重小,而孔隙度大,表层土壤的养分含量高于杉木纯林。杉木与乐东拟单性木兰带状混交可减缓杉木纯林地力衰退,为杉木林合理经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杨梅岭林场混交林调查初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霞浦县杨梅岭林场杉木、马尾松混交林和杉木、柳杉混交林初期生长的实地调查表明,10年生杉木、柳杉混交林的单位蓄积量比杉木、马尾松混交林大72.2%,比杉木纯林大2.4倍,为较为成功的混交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