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9 毫秒
1.
辽宁省耕地生态足迹动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桑秋  苏飞  张平宇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1142-1143,1173
运用生态足迹模型分析了辽宁省1996~2005年耕地生态足迹的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人均耕地生态足迹总体上呈现逐渐增加趋势,由1996年的0.337 6 hm2/人增加到2005年的0.395 9 hm2/人;而人均耕地生态承载力呈现逐年减少趋势,由1996年0.300 7hm2/人减少到2005年的0.269 6 hm2/人;人均耕地生态赤字也不断扩大;在研究时段内,辽宁省耕地生态超载指数不断扩大,说明目前辽宁省耕地资源处于超负荷利用状态。  相似文献   

2.
利用生态足迹模型,对甘肃省定西市2001~2008年耕地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内定西市人均耕地生态足迹经历了先降后升再降的变化过程,但是总体上呈现增加的趋势,由2001年的1.101 hm2增加到2008年的1.146 hm2,增长了4.09%.人均耕地生态承载力经历了先降后升再降再升4个阶段,但总体上呈减少的趋势,由2001年的0.177 hm2减少到2008年的0.167 hm2,下降幅度达到5.65%,定西地区生态承载力在逐渐削弱.耕地人均生态赤字呈增加趋势,由2001年的0.924 hm2增加到2008年的0.979hm2,增长5.95%,说明定西市耕地生态系统存在不稳定性.耕地生态超载指数呈现出增长趋势,由2001年的5.211增加到5.860,增幅达12.45%,耕地可持续指数呈减小趋势,由2001年的0.139减小到2008年的0.127,说明定西耕地的超负荷状态不断加剧,土地可持续性不断下降,环境压力越来越严峻.  相似文献   

3.
应用生态足迹模型对西昌市1985—2005年的生态足迹进行计算,结合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剖析了西昌市20a生态足迹动态变化的空间表现,以及生态承载力变化和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1985—2005年人均生态足迹总平均从1.1753hm2.人-1增加到5.2479hm2.人-1;除建设用地人均承载力上升,耕地、林地、草地、水域人均承载力均下降,总人均生态承载力从1985年的1.0372hm2.人-1下降至2005年的0.7769hm2.人-1;人均生态赤字呈现显著上升,生态足迹的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处于不可持续的状态;万元GD,P生态足迹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盘锦市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可持续和资源利用效率,利用生态足迹模型,对盘锦市2002—2007年的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及万元GDP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盘锦市人均生态足迹从2002年的5.13 hm2增加到2007年的7.41 hm2,各种土地类型占生态足迹的比重由大到小分别为化石能源用地、水域、耕地、草地、建筑用地和林地;人均生态承载力从0.624 hm2下降至0.611 hm2;万元GDP生态足迹从2002年的1.93 hm2下降到2007年的1.42 hm2。盘锦市在2002—2007年一直处于生态赤字状态,且生态赤字有增加趋势。针对研究结果,提出了有利于盘锦市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运用生态足迹分析法,对开封市1999~2007年的生态足迹变化进行了动态分析。结果表明,在1999~2007年,开封市人均生态足迹需求呈现整体上升趋势,由1999年的1.54hm2/人上升到2007年的1.94hm2/人;人均生态承载力变化幅度不大,为0.33~0.38hm2/人;万元GDP生态足迹呈明显下降趋势,从3.58hm2/万元GDP降低到1.76hm2/万元GDP;除2003年外,生态赤字表现出明显的加重趋势,由1999年的-1.20hm2/人变为2007年的-1.57hm2/人,这表明开封市的自然资源目前仍处于过度开发的状态。  相似文献   

6.
基于生态足迹改进模型的乌鲁木齐市可持续发展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基于乌鲁木齐市1997~2016年人均生态足迹与人均生态承载力的变化趋势和差异,分析该市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方法]计算人均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变化率及剪刀差.[结果](1)1997~2016年乌鲁木齐市人均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基本呈反向发展趋势分别从2.739 hm2增加到9.850 hm2和人均生态赤字2016年是1997年的4.35倍;(2)1997~2016年乌鲁木齐市人均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变化趋势差异以2000年为界先减小后增大,生态环境形式不容乐观.[结论]乌鲁木齐市可持续发展形势十分严峻,可在增加生态承载力供给的同时控制生态足迹需求,从而提高该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7.
1997~2004年四川省生态足迹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余勇  舒建英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9):9318-9319
利用生态足迹方法对四川省1997~2004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研究时段内四川省人均生态足迹从1.406 1hm2上升到1.799 5 hm2,增加了0.393 4 hm2,增长速度高于全国水平,其中:草地需求增长最快,增加了0.226 4 hm2/人;其次是化石能源用地,增加了0.095 9 hm2/人。②各类生态供给呈现不同程度的递减趋势,总生态供给由1997年的0.431 9 hm2/人下降至2004年0.386 4 hm2/人,减少了0.045 5 hm2/人,与全国趋势相反,其中耕地供给和建筑用地供给减少明显。③研究时段内四川省不仅呈生态赤字发展,且生态赤字明显扩大。  相似文献   

8.
基于生态足迹的河南省生态承载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为了分析河南省2000年-2010年近10年来生态承载力,[方法]应用生态足迹法,采用2000年、2005年、2010年三个时间段的数据,分析了河南省人均生态足迹、人均生态供给、人均生态赤字和生态承载力指数的变化。[结果]结果表明:(1)河南省的人均生态足迹由2000年的0.8288hm2至2005年急增为2.0368hm2,至2010年下降为1.8739hm2;(2)从2000年至2010年河南省人均生态供给由0.3994hm2降低为0.3667hm2,人均生态赤字由2000年的0.37hm2至2005年急增为1.61hm2,至2010年下降为1.46hm2;(3)生态承载力指数均大于1,处于超载状态。[结论]因此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河南省生态超载状况有所缓解。  相似文献   

9.
福建水资源生态足迹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生态足迹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模型,对福建省水资源1999-2007年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进行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省水资源发展是可持续的,在1999-2007年,福建省水资源人均生态足迹为0.84hm2.人-1左右,且呈现逐年持续上升趋势,人均生态承载力为7hm2.人-1左右,人均生态盈余6hm2.人-1左右,结果变化较大。通过计算表明,虽然福建省水资源发展呈现生态盈余,可是如果环境进步恶化,水资源会面临更加紧张的局面。  相似文献   

10.
利用生态足迹模型对贵州省2001~2007年的农业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近7年来,贵州省农业人均生态足迹是增加的,从0.578 6 hm2升至0.626 7 hm2,其中耕地占的比例最大;农业生态承载力供给严重依赖于耕地、林地;人均生态盈余从0.209 0 hm2降到0.101 4 hm2,区域农业经济处于可持续的发展状态。最后,基于研究结果,分析了影响贵州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及生态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基于生态足迹模型定量分析江苏省的可持续发展情况。[方法]根据2006—2015年江苏省相关统计数据,研究江苏省的生态足迹总量动态变化、不同生态、生产性土地生态足迹、人均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及生态赤字。[结果]2006—2015年江苏省总生态足迹以年均3 547.882万hm~2/a的速度增长,人均生态足迹从2006年的5.90 hm~2上涨为2015年的9.67 hm~2。不同类型土地生态足迹贡献率从大到小依次为建设用地、化石能源用地、耕地、林地、草地、水域。江苏省处于生态盈余状态,但自2012年下降明显。[结论]整体看来,江苏省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  相似文献   

12.
张掖市2005年生态足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生态足迹模型对张掖市2005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张掖市耕地和草地的生态足迹比重最大,说明该市的生态供给过分依赖于耕地和草地;张掖市2005年人均生态足迹为2.39 hm2,人均承载力为1.38 hm2,人均生态赤字为0.82 hm2,人均生态足迹的供给与需求之比为1∶1.72,总人口生态赤字为1 049 090 hm2,表明张掖市生态系统的压力和强度甚高,在区域尺度上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在此基础上,对张掖市的生态可持续发展进行了评价,并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3.
运用生态足迹模型和资料信息分析等方法,对浙江省文成县2000—2009年生态足迹和生态可持续发展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文成县人均生态足迹不断提高,由2000年的0.5918 hm2.人-1增加到2009年的0.6352 hm2.人-1。人均生态承载力不断降低,由2000年的0.6189 hm2.人-1减少到2009年的0.5281hm2.人-1。文成县近10年出现了人均生态赤字,并有进一步加大的趋势。2000—2009年,文成县人均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指数逐渐下降,从0.5112下降至0.4540,由弱可持续状态变为弱不可持续状态。通过模型预测,到2019年,文成县人均生态足迹将达到0.6519 hm2.人-1,而人均耕地生态承载力将降到0.4917hm2.人-1,生态赤字增加到0.1602 hm2.人-1,可持续发展指数降低到0.4300,文成县的生态压力越来越严重。因此要采取控制人口数量、改变传统的消费观念、遏制生态环境破坏,提高单位土地利用率等措施,抑制生态足迹上升趋势,增加生态承载力,才能保持文成县的生态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杜运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6):8811-8813,8827
利用生态足迹模型,对南京市1995-2007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南京市人均生态足迹逐年增加,13年间增长了63.28%,而可利用人均生态承载力逐年下降,人均生态赤字不断增加,从1995年的2.383 4 hm^2/人增加到2007年的4.368 7 hm^2/人,13年间增加了83.30%,说明南京市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  相似文献   

15.
运用生态足迹理论计算敦化市2009-2012年的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承载力,并分析其动态变化。利用现有数据分析得到敦化市2020年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承载力的预测值。通过对比计算结果,研究敦化市土地利用结构,厘定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向。结果表明,人均生态足迹在2009-2012年一直保持增长的趋势,从2.549 1 hm~2/人增长到2.830 6 hm~2/人,在2009-2011年期间,人均生态承载力从3.528 6 hm~2/人减少到3.508 1 hm~2/人,到2012年有所增加,达到3.515 4 hm~2/人,生态盈余从0.979 5 hm~2/人减少到0.684 8 hm~2/人,敦化市的发展属于可持续发展的状态。发展预测数据显示,敦化市2020年人均生态足迹为2.763 1 hm~2/人,2020年人均生态承载力为3.263 6 hm~2/人,生态盈余为0.500 5 hm~2/人。敦化市可以通过一系列改进措施实现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如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加强土地生态环境保护、减少污染,实现土地信息科学合理管理等。  相似文献   

16.
新疆人均生态足迹的演变及其计量测算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生态足迹理论,计算出1984-2007年新疆的人均生态足迹,揭示新疆人均生态足迹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以1984-1995年的新疆人均生态足迹为基数,引入现阶段应用范围较广的时间序列预测模型(ARIMA模型、灰色GM(1,1)模型、线性回归模型)对新疆1996-2007年的人均生态足迹进行测算,并将各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际值进行比较,探讨出新疆人均生态足迹短期预测中的最佳模型,并借此最佳模型对新疆"十二五"人均生态足迹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新疆人均生态足迹逐年持续上升,"十二五"时期人地矛盾将进一步加剧,集约节约利用资源是新疆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将计量模型与生态足迹计算结合起来,能够弥补生态足迹理论中的静态性缺陷和预测性难题;ARIMA模型和灰色GM(1,1)模型是预测新疆人均生态足迹中较优的模型,ARIMA模型更适宜短期预测。  相似文献   

17.
吉林省生态足迹动态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状况评价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运用生态足迹理论计算吉林省1998-2010年的人均生态足迹与人均生态承载力,分析人均生态足迹与人均生态承载力的动态变化。结合生态赤字、生态协调系数、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万元GDP生态赤字、生态经济系统发展能力,分析吉林省近13年的可持续发展状况,结果表明:人均生态足迹在1998-2010年一直保持增长的趋势,从1.7841hm2/人增长到3.2013hm2/人,人均生态承载力从1.3535hm2/人减少到1.3028hm2/人,生态赤字从0.4306hm2/人增大到1.8985hm2/人,吉林省的发展处于不可持续的状态。在1998-2010年期间,生态协调系数都比较接近1.414,属于基本不协调。生态足迹多样性整体呈下降趋势,发展能力指数由2.1429升到3.0902。万元GDP生态赤字先升后降:从1998年的0.7308hm2/万元升到2002年的0.9888hm2/万元,最后降到2010年的0.6016hm2/万元。灰色预测模型显示:2011-2020年,吉林省人均生态足迹将由3.4833hm2/人增大到5.7022hm2/人,人均生态承载力由1.2978hm2/人降到1.2676hm2/人,生态赤字将由2.1855hm2/人增大到4.4346hm2/人。吉林省必须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改变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加大科技创新、提高人民素质,否则,生态赤字将会不断加大,可持续发展状况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