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的】研究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G-protein-coupled estrogen receptor,GPER)对发情周期小鼠卵巢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表达的影响。【方法】间情期小鼠腹腔注射GPER抑制剂G15,按注射剂量0.3,1.5和7.5nmol/只设3个注射组,另设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的对照组;药物注射后,依次取发情前期、发情期、发情后期和间情期小鼠的卵巢,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RT-PCR法分别检测各组小鼠发情周期不同阶段卵巢EGFR及其mRNA的表达。【结果】EGFR免疫组化阳性产物主要分布于卵巢的各级卵泡中,阳性染色随卵泡发育而逐渐增强,其中颗粒细胞越靠近卵母细胞染色越强,发情周期卵巢EGFR相对表达量表现为发情期发情前期间情期发情后期。小鼠注射G15后,各情期卵巢中EGFR的表达呈G15剂量依赖性减弱,除发情后期外,均极显著下降(P0.01);1.5和7.5nmol/只G15注射组各情期EGFR的相对表达量无显著差异(P0.05),但均极显著低于0.3nmol/只G15注射组(P0.01)。EGFR mRNA的变化规律与EGFR相对表达量的变化趋势完全一致。【结论】G15可在一定程度上通过GPER下调发情周期小鼠卵巢中EGFR的表达,从而影响发情周期卵巢的功能。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甘加藏羊发情周期血浆中生殖激素的分泌变化规律,选取24只处于发情周期内的甘加藏羊,采集甘加藏羊发情周期不同阶段的血液,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检测甘加藏羊发情周期血浆中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素(LH)、孕酮(P)和雌激素(E)的分泌变化。结果显示,FSH含量在发情期最高,为3.406 m IU/m L,发情后期降低至2.492 m IU/m L,间情期又开始升高,至发情前期达2.727 m IU/m L,发情期含量极显著高于发情后期、间情期和发情前期;LH含量在间情期最高,为4.377 m IU/m L,发情后期显著低于间情期和发情前期;P含量在发情前期最高,为18.039 ng/m L,发情期降至16.196 ng/m L,发情后期缓慢升高,间情期达17.127 ng/m L,发情前期极显著高于发情期与发情后期;E含量在发情前期最低,为29.625 pg/m L,发情期升高(36.035 pg/m L),发情后期达到最高,为38.573 pg/m L,间情期又降低(35.531 pg/m L),发情后期极显著高于发情期、间情期以及发情前期,发情期与间情期极显著高于发情前期。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甘加型藏绵羊发情周期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分泌的动态变化及其对藏羊生殖活动的调控.【方法】选取发情周期不同阶段的甘加型藏绵羊48只,采集藏羊发情期、发情后期、间情期、发情前期的血浆.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各个时期血浆中GnRH的含量,比较研究其动态变化规律.【结果】甘加藏绵羊发情周期不同阶段血浆中GnRH分泌呈现一定的规律:在发情期和发情后期呈脉冲式分泌,间情期和发情前期既有脉冲式又有波动式分泌.分泌特点为发情前期血浆中GnRH(57.409pg/mL)开始升高,至达到最大值(73.389pg/mL),发情后期(62.058pg/mL)和间情期(55.687pg/mL)分泌量降低,其中发情期分泌量最多,且与其他3个时期差异显著(P0.05).在整个发情周期中GnRH先后出现4个明显分泌峰,第1个峰出现在发情期4h,第2个峰出现在发情后期60h,第1个峰略高于第2个;第3个峰出现在间情期第9天早上,第4个峰出现在发情前期第14天早上,第3个峰较第4个低.【结论】了解甘加型藏绵羊发情周期下丘脑GnRH分泌的动态变化规律,以及GnRH在甘加型藏绵羊发情周期中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发情周期各阶段KiSS-1/GPR54系统在母羊下丘脑中的表达规律。【方法】将12只雌性小尾寒羊随机分为4组,每组3只,分别于发情前期、发情期、发情后期和间情期,颈动脉放血致死后采集其下丘脑,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母羊发情周期不同阶段下丘脑中KiSS-1和GPR54基因的表达规律。【结果】母羊发情周期各阶段下丘脑上均有KiSS-1和GPR54基因表达;发情期母羊下丘脑KiSS-1基因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发情后期、间情期和发情前期(P<0.01),而发情后期、间情期和发情前期之间差异不显著;发情周期的不同阶段,GPR54基因在母羊下丘脑中的表达量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发情期母羊下丘脑KiSS-1基因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发情周期其他阶段(P<0.01),GPR54基因在母羊发情周期各阶段的表达量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G蛋白耦联雌激素受体(G-protein-coupled estrogen receptor,GPER)激动剂对卵巢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表达的影响,为阐明GPER和EGFR在卵巢功能维持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取间情期小鼠,将其分为40,200,1 000ng/只G-1腹腔注射组和对照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每组20只,各组小鼠进行相应的处理。注射G-1后,依次取发情前期、发情期、发情后期和间情期小鼠各5只,脱颈处死,迅速取出卵巢,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实时定量RT-PCR法,研究不同剂量GPER激动剂G-1对发情周期小鼠卵巢EGFR分布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EGFR在小鼠卵巢的各级卵泡、黄体和间质中均有表达,且在卵泡颗粒细胞和卵母细胞中表达最明显,在黄体和间质中的表达较微弱。同一发情时期卵巢中,EGFR的相对表达量随注射G-1剂量的增加而升高,除发情后期外,其他3个时期以1 000ng/只G-1注射组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间情期和发情前期则以200ng/只G-1注射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发情周期小鼠卵巢中EGFR mRNA表达量的变化规律与EGFR相对表达量的表现基本一致。【结论】G-1对发情周期卵巢中EGFR的表达有一定的上调作用,提示GPER可介导雌激素经EGFR信号级联参与卵巢周期性生殖活动和卵泡生长发育的调节。  相似文献   

6.
探讨G蛋白偶联受体30(GPR30)在发情周期小鼠下丘脑中的分布和表达规律。分别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RT-PCR法对发情前期、发情期、发情后期和间情期小鼠下丘脑中GPR30的分布和GPR30mR-NA表达进行研究。结果表明,GPR30免疫反应阳性物质分布于发情周期小鼠下丘脑中的大部分核团以及部分胶质细胞的胞膜,其中视上核、视交叉上核、室旁核、室周核、弓状核、乳头体外侧核分布较多;视上核和视交叉上核的GPR30相对表达量分别在间情期与发情前期以及发情前期与发情期间呈极显著差异(P<0.01),均呈上升趋势,而其他核团中GPR30相对表达量在发情各期相对稳定且无显著差异(P>0.05);下丘脑中GPR30的相对表达量以发情前期和发情期较高,整个发情周期呈先升后降趋势。发情前期和发情期下丘脑中GPR30mRNA相对表达量较高,但与其他各期间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下丘脑中GPR30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对动物发情周期的调节。  相似文献   

7.
影响小鼠超数排卵的若干因素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分析了激素剂量、激素注射间隔时间、发情周期、季节和温度等因素对小鼠超排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PMSG与HCG剂量为10IU时,见栓小鼠平均获卵数(39.6枚),显著高于5IU(27.2枚)和15IU(25.5枚)激素剂量;PMSG与HCG注射间隔时间46h与48h见栓小鼠平均获卵数(分别为35.7枚和38.0枚)差异不显著;当激素注射时间间隔为50h时,见栓小鼠平均获卵数(20.3枚)显著下降;发情周期不同阶段开始超排效果不同,发情前期开始超排,其见栓率(82%)、见栓小鼠平均获卵数(37.9枚)均显著高于其他情期;当环境温度维持在(20±5)℃时,不同季节小鼠超排效果无显著差异;冬季鼠房温度在(20±2)℃时,小鼠超排见栓率(77%)和见栓小鼠平均获卵数(33.2枚)均极显著高于环境温度为(10±2)℃的超排效果。  相似文献   

8.
为了获得G蛋白偶联受体30(GPR30)在小鼠发情周期卵巢中的分布和表达规律,分别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RT-PCR法,对小鼠发情前期、发情期、发情后期和间情期卵巢中GPR30分布及GPR30 mRNA的表达进行研究.结果显示:GPR30免疫反应阳性产物分布于小鼠卵巢各级卵泡的颗粒细胞、卵泡膜细胞、卵母细胞以及黄体细胞和间质细胞的细胞膜和胞浆中,以次级卵泡和成熟卵泡的颗粒细胞中分布最多、着色最深;GPR30的相对表达量在小鼠发情周期卵巢中以间情期最低且极显著低于其他3个时期(P<0.01),发情期最高但与发情前期和发情后期无显著差异(P> 0.05).发情周期卵巢中GPR30 mRNA的表达变化规律与GPR30的表达基本一致,其中发情期最高且极显著高于其他时期(P<0.01),间情期最低且极显著低于其他时期(P<0.01). GPR30在小鼠卵巢中的分布和表达量变化与卵泡发育过程以及发情周期雌激素变化规律基本一致,提示其介导了雌激素对发情周期卵泡发育和卵母细胞成熟的调节.  相似文献   

9.
选取苏钟种母猪16头,在第2个发情期后,按发情前期、发情期、发情后期和间情期随机分成4组。用RT-PCR检测苏钟猪发情周期不同时期preproorexin和orexin 1受体(OX1R)mRNA在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中的表达。结果显示:发情周期不同时期preproorexin mRNA在下丘脑、垂体和卵巢中变化趋势一致,preproorexin mRNA在猪的发情前期表达最高,随后其表达量开始下降,在发情后期其表达最少,在间情期时又开始上升。下丘脑中OX1R mRNA在发情前期开始上升,在发情后期达到最高,随后在间情期又开始下降。垂体和卵巢中OX1R mRNA的变化与下丘脑中OX1R mRNA的变化趋势一致。上述结果表明:orexin可能参与调控动物生殖过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发情周期不同阶段牦牛子宫中ERα、PR mRNA和蛋白的表达变化。【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对发情期、发情后期、间情期和发情前期牦牛子宫中ERα和PR mRNA及ERα和PR蛋白的表达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发情周期不同阶段牦牛子宫内膜和肌层中均有ERα mRNA和 PR mRNA的表达,ERα和PR蛋白免疫阳性产物表达于子宫腔上皮细胞、腺上皮细胞、基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子宫肌层平滑肌细胞中;子宫内膜中ERα mRNA和PR mRNA在发情后期表达最强,间情期显著下降(P<0.05),发情前期回升;ERα和PR蛋白表达在发情期最强而间情期最弱;子宫肌层中ERα mRNA和PR mRNA的表达在发情期较高,发情后期显著下降(P<0.05),间情期降到最低,发情前期显著回升(P<0.05),且达到最高值;ERα和PR蛋白发情期表达最强,间情期最弱,但其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ERα和PR在牦牛子宫内膜和肌层中随发情周期不同呈周期性变化,参与调节发情周期不同阶段牦牛子宫内膜及肌层功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11.
家兔的超数排卵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应用国产激素制剂对大耳白、青紫兰和比利时3种家兔进行了超数排卵处理,系统研究了品种、激素剂量、发情周期、重复超排间隔时间以及体重、季节等因素对超排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PMSG和hCG对3种家兔超排处理的最适剂量有差异,大耳白兔为130IU剂量组最好(平均获卵24.38±5.57个),青紫兰兔为110IU剂量组最佳(平均获卵26.00±4.31个),而比利时兔的剂量效应不明显(130IU剂量组好于其他各组,平均获卵16.00±2.35个);2)同种家兔间隔1~2个情期与间隔3~4个情期重复超排效果差异不显著(P>0.05),且分别与各自初次超排效果相比也相差不显著(P>0.05);3)发情周期不同阶段开始超排效果不同,大耳白兔和青紫兰兔发情早期至发情晚期的超排效果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好于间情期;4)以120IU~130IU剂量进行超排处理,体重在2.00~2.99kg的青紫兰兔的超排回收卵数为26.38±7.47个,极显著多于体重在4.00~4.99kg的青紫兰兔(获卵13.75±4.85个)(P<0.01);5)大耳白兔在10~12月份的超排回收卵数为25.73±6.28个?  相似文献   

12.
实验分析了108只昆明白小鼠发情周期与超数排卯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发情周期不同时期进行超数排卵,效果有差异,以发情初期和间情后期超数排卵效果最好,见栓率高达84.20%,3.5d取胚,平均胚胎数达30.57枚,而且胚胎的质量也最好,多数是桑椹胚和囊胚,占胚胎总数的78.73%。  相似文献   

13.
采用国内不同厂家生产的促卵泡刺激素(FSH)和加拿大进口的FSH,进行了无角道塞特母羊超排 处理,对不同给药方式、首次超排与重复超排、经产羊与青年羊、春季超排与秋季超排、自然发情与诱导发情及未知 发情周期的超排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同时研究了母羊卵巢黄体退化、有无卵泡及推迟发情对超排效果的影响。结 果表明,加拿大进口FSH的超排效果最好,国产FSH以宁波+中科院激素组合的超排效果较好;重复超排对超排 效果无显著影响;经产羊的超排效果优于青年羊;自然发情母羊的超排效果优于诱导发情母羊和未知发情周期母 羊;黄体退化母羊回收可用胚的数量明显较低;卵巢上有无卵泡对超排效果无影响;推迟发情母羊的超排效果明显 低于正常发情母羊。  相似文献   

14.
张冀  张曼曼  王军  张贝贝  杨焕  庄淑珍  张晓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3,(26):10622-10623,10656
[目的]初步探讨雪莲提取液调控雌性小鼠生殖生理的机制,为天山雪莲作为女性美容保健用品以及临床预防和治疗妇科疾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60只性周期正常的小鼠,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只;分别于每天12:00灌胃0.5ml雪莲提取液和浓度0.9%生理盐水,采用阴道脱落细胞涂片观察小鼠性周期变化,并提取双侧卵巢组织RNA,采用RT-PCR分析卵巢中Pten和FoxO3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小鼠性周期紊乱率分别为50.0%和76.7%;FoxO3和Pten基因在试验组小鼠卵巢中的表达优于对照组小鼠.[结论]雪莲提取液对连续光照造成的小鼠卵巢早衰现象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建立稳定、高效的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小鼠超数排卵技术提供依据。[方法]将30只5~8周龄的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小鼠随机平均分成3组,分别腹腔注射5、7.5、10 IU的PMSG,48 h后腹腔注射7.5 IU的HCG,比较不同剂量PMSG对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小鼠超数排卵效果的影响。[结果]PMSG剂量为7.5 IU处理组获得的胚胎数明显高于PMSG剂量为5、10 IU处理组,且差异显著(P<0.05)。PMSG剂量为5、7.5、10 IU处理组的小鼠见栓率分别为70%、80%、90%,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PMSG剂量的加大,小鼠的子宫充血程度和卵巢体积逐渐增大。[结论]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小鼠超数排卵技术中所用PMSG的最佳剂量为7.5 IU。  相似文献   

16.
PMSG配合LH促使小鼠超数排卵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四组不同剂量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与促黄体素(LH)配合,对瑞士小鼠作超数排卵效果的比较表明,4.5IU PMSG分别与4.5或6 IULH配合,是促使瑞士小鼠超数排卵的适宜剂量,其超排的排卵率分别为29.7±11.7和52.6±20.01,显著高于(P<0.01)对照组的自然排卵(8.8±1.84)。超排胚胎的活力用体外培养法证明是可靠的。但这两种超排方法不能应用于LACA小鼠。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间隔情期数、超排次数和前次超排的黄体数及卵泡数对关中奶山羊重复超排效果的影响。结果证明,间隔一个情期进行1~3次重复超排获得的头均可用胚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而间隔两个情期进行1~2次重复超排的效果均接近对照组(P>0.05);前次超排有较多黄体和卵泡对间隔一个情期的重复超排均有不利影响。故关中奶山羊的重复超排宜在间隔两个情期后进行。  相似文献   

18.
通过研究双酚A(BPA)的雌激素样作用,为BPA的毒理学研究提供基础资料。将50只未成年小鼠随机分为5组(溶剂对照组、雌二醇阳性对照组和30,0mg/kg、3.0mg/kg、0.3mg/kgBPA剂量组),连续10d,每天1次腹腔注射给药并观察其阴道开口情况,于末次给药后24h处死,观察其子宫湿重、剥离重及脏器系数等指标;MTT法观察不同剂量的BPA对体外培养的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BPA组小鼠阴道开口时间明显提前,子宫重量及其脏器系数明显增加(P〈0.05);MCF-7经BPA染毒后增殖效应明显增加(P〈0.05)。因此认为,双酚A在本实验剂量范围内具有拟雌激素样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不同处理方法对家兔超数排卵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确定家兔稳定高效的超数排卵方法。[方法]PMSG试验组母兔颈部皮下注射PMSG 406、0、80 IU/只,FSH试验组母兔颈部下注射FSH 6次,每次间隔12 h,注射量递减,总用量分别为80、604、0 IU/只,注射PMSG、FSH后耳缘静脉注射HCG 100 IU/只,计算卵子回收率,比较2种处理方法的超数排卵效果。[结果]应用PMSG超排时,60 IU/只试验组的卵子回收率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应用FSH递减法超排时,总用量为60 IU/只的试验组的卵子回收率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FSH递减法试验组和PMSG试验组的卵子回收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以60 IU/只的PMSG联合100 IU/只的HCG对家兔进行处理的超排效果最好,卵子回收率达70%。  相似文献   

20.
将胚胎移植后的受体山羊60只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只。饲养管理相同条件下,移植胚胎后的第2天将中药“安胎散”拌于精料中饲喂给试验组受体羊,每只羊每天100 g,连用5 d。于两情期后统计其受胎率,试验组为86.7%,对照组为56.7%,差异极显著(P<0.01)。于胚胎移植当日和两情期时采集受体羊外周血样,ELISA方法检测血浆中Th1细胞因子TNF-α、IFN-γ、IL-2的含量,硝酸还原酶法检测NO含量。结果表明,试验组血浆中各细胞因子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NO含量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胚胎移植当日两组羊血浆中细胞因子及NO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安胎散”可显著提高受体羊的受胎率。其机理可能是通过抑制Th1反应,下调Th1细胞因子含量和抑制NO过度合成而实现其安胎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