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水产品中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进一步完善中国水产品药物残留限量标准体系,提高中国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笔者收集汇总了国际组织食品法典委员会(CAC)、中国及其主要水产品出口贸易对象(美国、日本、欧盟)对水产品中农药残留限量的标准要求,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与CAC、主要出口贸易国在水产品中农药残留限量标准方面存在差异,并对中国限量标准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加强基础研究、完善配套标准和强化动态管理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了解主要水产品贸易国抗菌药管控措施,完善中国水产品中渔用抗菌药残留限量(MRL)标准体系,提高中国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本研究比较了中国、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欧盟(EU)、美国和日本等国家、地区及国际组织水产品中渔用抗菌药MRL标准体系管理现状,分析中国与主要贸易国在渔用抗菌药MRL规定上的异同。结果发现,中国与上述国家、地区及国际组织在水产品中渔用抗菌药MRL数量、限量值及种类上均存在差异。其中,日本制定的MRL标准数量最多为31项,其次是欧盟有26项,中国有22项,CAC和美国制定渔用抗菌药MRL的数量较少,均为5项。针对中国目前渔用抗菌药MRL标准存在的问题,本研究提出加大渔用抗菌药的基础研究、主导或积极参与渔用抗菌药MRL制定、紧跟国际标准发展趋势、加强国际间合作交流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甘肃省近3年出口苹果的农药残留抽检结果进行安全性评估,对我国和主要贸易国的农药残留要求进行了梳理。结果表明,甘肃省苹果的农药残留均在安全范围内,符合出口贸易对农药残留的要求;我国与主要贸易国之间对农药残留限量的要求还存在很大的空白,需要及时进行标准更新。  相似文献   

4.
正日前,农业农村部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兽药最大残留限量》,将于2020年4月1日起实施。此次发布的食品中兽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规定了267种(类)兽药在畜禽产品、水产品、蜂产品中的2 191项残留限量及使用要求,基本覆盖了我国常用兽药品种和主要食品动物及组织,标志着我国兽药残留标准体系建设进入新阶段。  相似文献   

5.
扑草净对人体健康及水生环境的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产养殖中,扑草净作为一种三嗪类除草剂被违规使用。近年来中国水产品扑草净残留频频被检出,甚至超过水产品进口国命令检查的基准值,影响了正常的水产品出口贸易。但目前水产品中扑草净的最大残留限量(MRL)未见报道,而较难降解的扑草净对水生环境存在安全隐患。以美国环境保护署(EPA)公布的扑草净相关报告为主要依据,文章分析了国内外扑草净残留的限量标准现状,详细介绍了扑草净对人体健康的安全性评价,阐述了扑草净对水生环境的生态毒理效应,并综述了水产品中扑草净的检测方法及其风险评估研究现状,以期引起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并为把扑草净作为水产用药纳入国家标准目录及建立正常的水产品出口贸易秩序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6.
<正>我国农业部和卫生部年前联合发布公告,颁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2763-2012),该标准将成为我国监管食品中农药残留的唯一强制性国家标准。新标准制定了322种农药的2293个残留限量,和原标准相比,增加1400余个。所有残留限量均是根据我国实际情况,综合国际食品法典标准(CAC)制定的,同时经过了充分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国内外水产品药物残留检测能力验证比对分析与发展建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进一步促进中国水产品药物残留检测能力验证的发展,提高中国水产品药物残留检测能力验证的水平、促进国际及国内各部委间组织的能力验证互认,笔者概述了国际著名权威机构FAPAS、APLAC及国内CNCA、中国合格评定委员会(CNAS)、中国检科院测试评价中心(ACAS)、农业部等对水产品药物残留检测能力的验证情况,比对分析了中国与国际权威机构在能力验证考核项目、样品制备方法、检测方法要求、结果反馈等方面的差异,并针对中国在水产品药物残留检测能力验证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新参数项目研究、丰富样品制备考核手段、改进结果评定方法、加强技术交流等建议,以期为完善中国水产品药物残留检测能力验证活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日前,农业农村部与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此次发布的新版农药残留限量标准规定了483种农药在356种(类)食品中7107项残留限量,与2016版相比新增农药品种50个、残留限量2967项,涵盖的农药品种和限量数量均首次超过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数量,标志着我国农药残留限量标准迈上新台阶。据悉,2019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全部覆盖了我国批准使用的农药品种,解决了历史  相似文献   

9.
正2012年我国茶叶总产量176.1万t,产值953.6亿元,其中出口茶叶31.3万t,金额10.42亿美元。在我国茶叶出口中,农药残留问题已成为当前茶叶出口企业面临的最大障碍。1国内外茶叶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的现状GB 2763-2012《食品中最大农药残留限量》规定了我国茶叶中的农药残留限量,目前最新版本为2013年3月1日实施,规定了25种农药的含量,在我国境内生产销售的茶叶必须符合该标准的要求,具  相似文献   

10.
水产品中农药残留检验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水产品生产和消费大国,水产品已经成为我国居民获取动物蛋白质的重要来源之一,但是大量不规范使用农药使得农作物和水源被污染,被污染的农作物和水源再将残留的农药富集到水产品中,从而造成水产品中农药的残留。水产品的质量安全对国民身体健康至关重要。本文着重介绍水产品农药残留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突出分析水产品中农药残留的前处理方法。通过比较,认为采用乙腈作为提取剂的固相萃取前处理方法及气相色谱检测方法更能有效检测水产品中的农药残留物质。  相似文献   

11.
《SPS协定》下的欧盟茶叶农药残留新标准解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欧盟制定和实施的茶叶中农药残留新标准对中国茶叶出口欧盟有较大影响。从《SPS协定》的角度看,欧盟的新标准具有明显的贸易壁垒的特征,与《SPS协定》存在诸多抵触。笔者介绍了欧盟茶叶中农药残留新标准,解析了欧盟新标准与《SPS协定》相违背的地方,并提出了中国应对欧盟茶叶中农药残留新标准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郑思宁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11):112-117
摘要:利用福建鳗鱼制品出口贸易数据和FAO渔业统计数据,分析1997-2010年福建鳗鱼制品出口贸易额、出口结构以及出口价格变动。结果表明:福建该类产品在国际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其出口额在近十年呈现下降趋势,但2010年有较大的提升;出口市场高度集中于日本市场,但近些年集中度有所下降;福建鳗鱼制品的出口价格和该类产品的国际市场价格存在很强的相关关系,该产品国际市场供需基本平衡,不存在产品差异性。最后,本文在得出结论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提升该类产品出口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食品过敏原成分的检测和标注已经成为欧美等发达国家限制我国食品出口的新技术性壁垒。列出了不同发达国家对过敏原成分相关法规及要求,为保护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建议我国食品加工出口企业、检验检疫部门和国家应该采取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4.
稻谷是中国主要的粮食生产作物,具有较强的创造经济效益的能力。从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的相关数据上来看,中国大米产量与中国大米的出口量存在着明显的不对称。笔者从研究国际竞争力的显示性指标出发,选择了亚洲最大的5个大米出口国作为研究对象,运用了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进出口价格比4个指标对中国大米的国际竞争力作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大米与印度、巴基斯坦、泰国和越南4国相比,不具有国际竞争力优势。  相似文献   

15.
加工黄瓜的标准化与质量控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制订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加工黄瓜标准,加强加工黄瓜各加工环节的质量控制是扩大中国加工黄瓜出口的两个重要举措;【方法】笔者从产品原材料与辅料的选用、加工工艺、加工过程、加工产品及其后处理等环节综述了加工黄瓜的标准化和质量控制方面的研究;【结果】介绍了加工黄瓜专用品种的果实特征和分级标准,重点介绍了黄瓜饮料、腌制黄瓜与速冻黄瓜对原材料、加工工艺、加工过程、加工产品及后处理的不同标准和质量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16.
中国梨生产、贸易与国际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梨是世界重要水果,也是我国主要的出口果品之一。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和中国的梨生产、贸易和竞争力都有了新的变化。本文以FAO(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为基础,通过对数据不同角度的分析,对我国梨生产、贸易和国际竞争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00-2007年我国梨收获面积不断扩大,产量大幅度提高,在世界梨生产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但是梨单位收获面积产量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的梨出口量在世界梨贸易中所占比重持续增加,梨出口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但竞争力的维持是以较低的出口价格为代价的。针对我国梨生产和贸易中存在的问题,本文讨论了改善我国梨生产和提高梨果国际竞争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中国罗非鱼产品出口贸易情况分析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引导罗非鱼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分析了中国罗非鱼产品出口的基本情况、出口区域情况、出口目标国情况,并对罗非鱼的贸易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分析显示,中国罗非鱼产品供应以国际市场为主。2002 年以来,对外贸易基本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增长速度在逐步放缓。在国际市场需求的带动下,中国罗非鱼出口产品已转为以冻罗非鱼片为主,罗非鱼出口省份有广东、海南、广西和福建4 个省份,这4 个省份的出口产品也基本以冻罗非鱼片为主。中国罗非鱼最大的出口国是美国,出口目标国的增加也代表着中国罗非鱼市场正趋于多元化。与此同时,中国罗非鱼在未来发展面临着很多问题,如贸易竞争国竞争力的提高、贸易竞争品种对有限市场的挤占、严峻的国际环境对罗非鱼产业的考验等。罗非鱼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必然要依靠国内外市场的开拓、产品品质的提升和营销渠道的构建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