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奶牛胎衣不下是奶牛重要的产科疾病之一,是奶牛的一种常见疾病,影响奶牛的正常受孕和产奶,也可以导致其他疾病,例如病牛容易继发子宫内膜炎和导致不孕症,使奶牛繁殖能力降低。牛分娩后胎衣排出的正常时间为3~8小时。一旦超过12小时以上胎衣仍不能完全排出,即为病理现象,称作胎衣不下或胎衣停滞。该病以年老而高产牛多发,一般第3胎次以上奶牛较容易发生,一般发病率为3%~12%,有的高达30%~50%。  相似文献   

2.
牛胎衣不下是指母牛分娩后,胎衣在12h以内不能全部娩出的一种疾病,称为胎衣不下。本病多见于牛,常因子宫内滞留的胎衣腐败而引起中毒,或因过度努责而继发子宫脱出。该病处置不当时最易继发子宫感染等多种疾病,重度的可引起败血症,造成病牛死亡。  相似文献   

3.
奶牛胎衣不下是牛分娩后胎衣不能在正常的12小时自然排出,而滞留在子宫内的一种常见病。据双城市兰陵镇畜牧防疫站统计,该病的发病率为26%,多数由于治疗不当,引起子宫内膜炎而导致奶牛不孕,给奶牛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4.
母牛分娩后胎衣在12h内不能排出,称为胎衣不下,胎衣不下是牛的主要产科病之一。胎衣不下的发病率通常在10%~25%,有的牛场高达30%-40%。本病可引起子宫内膜炎而导致不孕,重度的可引起败血症,造成母牛死亡,给养殖者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用“催衣散”治疗该病取得满意疗效,治疗20余例,多在24小时内排出胎衣。  相似文献   

5.
胎衣不下又叫胎衣停滞。指母牛产出胎犊后,在一定时间内,胎衣不能脱落而滞留于子宫内。根据对479头奶牛产后胎衣脱落时间的统计,10h内胎衣脱落者占95%以上,故可以认为,超过此时限的为胎衣不下。  相似文献   

6.
胎衣不下又叫胎衣停滞。指母牛产出胎犊后,在一定时间内,胎衣不能脱落而滞留于子宫内。胎衣不下以年老而高产牛多发,夏季比冬春发病多,其发病率在12%~18%。本病虽不引起死亡,但使产奶量降低,也是子宫内膜炎发生的主要原因,可导致久配不孕。  相似文献   

7.
奶牛犊胎衣不下,是一种常见奶牛产科疾病。母牛发病率在10%~20%,母牛分娩后胎衣在12小时内不能排出时,称为胎衣不下,胎衣不下是奶牛的主要产科病之一,发病率通常在10%~25%,有的牛场高达30%~40%由胎衣不下而引发泌乳减少、子宫内膜炎等疾患的病牛约占72%,可见此病对牛群的健康、繁殖影响很大。高温季节甚至可达50%,本病可引起子宫内膜炎而导致不孕,  相似文献   

8.
胎衣不下,又叫胎衣停滞、胎衣滞留,是指母牛在产出胎犊后12小时内胎衣不能自行脱落而滞留于子宫内的病症.正常情况下,产后5h内脱落胎衣的奶牛占55.5%,产后6~10小时脱落的占41.5%,产后10小时内脱落的占97%.因饲养管理水平的不同,胎衣不下的发病率各异,一般发生率为12%~30%.由于胎衣不下易引起子宫内膜炎,导致产后发情时间延迟,配种次数增加,极大的影响繁殖率,故给奶牛生产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9.
母牛胎衣不下又称为胎衣停滞,是指母牛在分娩后不能在正常时间内(一般为产后12h内)将胎膜完全排出。胎衣不下是母牛产后常见病、多发病,不仅影响产奶量,而且常继发子宫内膜炎和子宫复旧延迟等疾病,从而导致不孕,给养牛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下面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和有关资料报道就引起母牛胎衣不下的原因、临床症状和诊断及防治措施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10.
胎衣不下是母畜(牛)产后12小时内尚未排出胎衣,又称胎膜停滞。牛胎衣不下是一种常见病症,多因营养不良,胎儿过大,子宫损伤,产后子宫收缩无力或因胎儿胎盘与母体胎盘发生粘连所引起。对胎衣不下多采用手术剥离,比较麻烦,且操作不当,易损伤子宫或引起感染,而导致其它并发症。笔者在基层临床实践中用下列方子治疗牦牛胎衣不下12例,经治疗愈后良好,现将治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胎衣不下又叫胎衣停滞。指母牛产出胎犊后,在一定时间内,胎衣不能脱落而滞留于子宫内。根据对479头奶牛产后胎衣脱落时间的统计,10h内胎衣脱落者占95%以上,故可以认为,超过此时限的为胎衣不下。胎衣不下以年老而高产牛多发,夏季比冬春季多发,其发病率在12%~18%。本病虽不引起死亡,但使产奶量降低,也是子宫内膜炎发生的主要原因,导致久配不孕。1病因1.1日粮不平衡,营养不全面饲料单一,品质不良,矿物质、维生素缺乏或不足,或精饲料喂量过多,机体过肥。1.2产后子宫收缩乏力、弛缓难产时由于长时间子宫的强烈收缩,使子宫肌肉疲劳而继发子宫乏力…  相似文献   

12.
中西医结合治疗奶牛胎衣不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在分娩后12 h内不能正常排出胎衣时,称为胎衣不下或胎衣停滞.胎衣不下是奶牛的主要产科病之一.胎衣不下不仅可引起产奶量下降,还可引起子宫内膜炎和子宫复旧迟缓,从而导致不孕.重症的还可引起败血症,导致奶牛死亡,给奶牛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3.
胎衣不下又叫胎衣停滞。指母牛产犊后,在一定时间内,胎衣不能脱落而滞留于子宫内。通常滞留时间超过lOh即为胎衣不下。胎衣不下以年老而高产牛多发,夏季比冬春季多发,发病率在12%-18%。1病因母牛怀孕期间饲料单纯,缺乏矿物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特别是缺乏钙盐与维生素A,孕畜消瘦、过肥、运动不足、产程过长等,都可使子宫驰缓,收缩无力;流产、早产、难产、子宫损伤、子宫捻转时,产出或取出胎儿后子宫收缩很弱,因而致使胎衣不下。奶牛怀孕期间受到感染,如布氏杆菌、沙门氏杆菌、胎儿弧菌等,发生子宫内膜炎及胎盘炎症,导致结缔组织增生,胎儿胎盘与母体胎盘炎性粘连而造成胎衣滞留。  相似文献   

14.
牛胎衣不下又称胎衣滞留或胎衣停滞,是指母牛分娩后12h内胎衣不能自然排出,称为胎衣不下.正常时,母牛分娩后6h内胎衣可完全剥落排出,胎衣排出的正常时间一般不超过12h,胎衣不下者占分娩牛的5~7%.胎衣不下极易继发产后疾病(如慢性子宫内膜炎、阴道炎、不孕等),导致产后发情延迟,配种次数增加,极大影响繁殖率,故给养牛生产造成一定损失.  相似文献   

15.
牛胎衣不下是母牛分娩后12小时内不能排出胎衣的一种疾病,若治疗不及时,常继发子宫内膜炎,导致屡配不孕,并且患牛乳房炎的发病率亦随之升高,不仅影响牛的繁殖,而且严重影响鲜奶的产量和质量。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采用缩宫逐瘀汤(自拟方)治疗牛胎衣不下38例(奶牛5例,黄牛33例),愈后配种均受孕,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牛在娩出胎儿以后,如果经过12小时以上全部胎衣或部分胎衣仍然停留在子宫内不能排出,则称为胎衣不下。胎衣不下是母牛产后的常见病之一,舍饲牛(尤其是奶牛)更是多发,成为目前影响奶牛业发展的严重疾病之一。本病若未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常引起母牛子宫或阴道脱出,若胎衣滞留子宫时间过长,常因胎衣腐烂而导致子宫内膜炎、子宫积脓等,甚至中毒或引发败血症。常规的治疗方法以手术剥离为主,极易造成患牛感染而继发败血症,  相似文献   

17.
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原因和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分娩后12小时内不能将胎衣自然排出的,称为胎衣不下或胎衣滞留。胎衣不下是奶牛的一种常见疾病,常引起子宫内膜炎,直接影响到奶牛的正常受孕和产奶,甚至会继发其他疾病,危及生命,给奶牛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伤。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率约占分娩牛的8.2%,有些奶牛场甚至高达25%~40%。对此,笔者在2003-2007年间,对安阳地区及周边县区奶牛场的奶牛胎衣不下病例进行统计分析,共有856头奶牛分娩,有胎衣不下现象的有188头,发病率为22%。  相似文献   

18.
母牛分娩后胎衣在12h内不能排出时,称为胎衣不下,胎衣不下是奶牛的主要产科病之一。胎衣不下的发病率通常在10%~25%,有的牛场高达30%,40%。高温季节甚至可达50%,本病可引起子宫内膜炎而导致不孕,重度的可引起败血症,造成病牛死亡,给奶牛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9.
牛胎衣不下的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母牛分娩后,经过8~12 h仍不能排出胎衣,即为胎衣不下,多发生于流产之后和舍饲母牛,胎衣不下常继发子宫内膜炎而导致长期不育. 1 病因 引起牛胎衣不下的原因很多,直接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20.
胎衣不下又叫胎衣停滞。指母牛产出胎犊后,在一定时间内,胎衣不能脱落而滞留于子宫内。胎衣不下以年老而高产牛多发,夏季比冬春发病多,其发病率在12%~18%。本病虽不引起死亡,但使产奶量降低,也是子宫内膜炎发生的主要原因,可导致久配不孕。1病因饲料单纯,品质不良,矿物质、维生素缺乏或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