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6 毫秒
1.
概算投资为2 754.5万元的将乐县安福口溪万安段河流治理工程,2011年5月通过福建省水利厅的验收。该工程竣工后如不加强管理,会产生新的河道於积、水质污染、河床抬高,其他段的河流治理不当会影响整个工程效益,因此要完善尾工工程、确定工程保护范围、优化中小河流防洪治理设计、加强监测、安全渡汛、强化河道生态景观建设、落实以水土流失治理为主的管护措施,使将乐县安福口溪万安段河流治理工程发挥应有的效益。  相似文献   

2.
河流上中游区开垦坡地、破坏植被等造成严重水土流失,下游河段城镇开发地面硬化率高、地表产流量大、城镇排污使水体污染程度提高、河道被压缩得狭窄且被硬质化、河道淤积严重,这些因素是造成河流生态系统退化、洪水泛滥、防洪压力增大的直接原因。在分析黑龙江省中小河流治理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阐明了新时期对河流上中游区、滨水城镇河段、农区河段综合整治的思路,并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山区河流治理要因河设防、因害设防,把山区作为河流治理的整体,层层拦蓄,改善来水来沙条件,建立水土保持型防洪体系。加强水土保持是建立山区中小河流防洪体系的有效途径,应提高中小河流水土流失治理标准。  相似文献   

4.
大凌河流域河道生态治理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凌河流域属辽西低山丘陵区,全国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大凌河是辽宁省西部地区最大的河流,大凌河流域面积为23 263 km2,其中山地丘陵占89%,平原区占11%。大凌河干流河道全长522 km。大凌河流域辽宁省境内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378 m3,属于水资源严重短缺地区。水土流失、土壤沙化等生态环境问题比较突出,生态系统十分脆弱。防洪工程体系不完善,治理与保护管理薄弱。生态治理方案采取分区治理。治理范围为大凌河干流河道全长522 km,涉及葫芦岛、朝阳、锦州、盘锦等4个市的11个县(市、区)。治理措施分别为退田还河封育治理;生态林建设;人工湿地建设;河道疏浚;管护路等。  相似文献   

5.
福建省建瓯市地处丘陵地带,中小河流多,河流流程短,流域面积小,河网密度大。2010年建瓯市被列为第二批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以来,投入资金1 404.93万元用于中小河流治理,但在中小河道治理过程中还存在项目规划统筹不足;工程措施未呈多元化等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综合治理,统筹项目规划;因地制宜,多种措施并举;创新模式,强化项目监管;多方筹措,确保资金投入;加强管护,确保设施发挥效益等措施。  相似文献   

6.
槽式结构复式断面生态护堤设计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山区凉水井子河段河道比降3.379%,岸线极不规则,10 a一遇洪峰流量为322.21 m3/s,虽经多年治理,仍未消除水患,已威胁到了省级文物保护区的生态安全,对其治理,必须考虑粮食安全、水系安全、生态安全,文物安全问题。经方案比较,选取现浇钢筋混凝土槽式结构复式断面方案。将工程措施与生态原理有机结合,刚性工程保证河道基本功能,实现水系安全、亲水安全。复式断面融植物措施与工程措施于一体,提高了保护区防洪标准,槽式结构栽植花草树木,美化环境,将周边环境保护融于河道治理之中。其施工技术简便,结构型式符合河道治理规范,在投资上介于格宾石笼沙土堤坝、浆砌石结构堤两者之间,经济上可行。可在同类山区中小河流,特别是北方地区中小河流综合治理结合生态环境建设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中小河流治理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借鉴国外河流生态治理方面的先进经验,结合北京市中小河流现状及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中小河流治理原则,对中小河流治理的平面形态修复、断面形态修复及岸坡防护等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结合北京的典型实例,阐述了中小河流生态治理技术的应用及效果,对保障河流防洪安全和水资源利用,促进人水和谐,推进北京市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闽江上游主要由富屯溪、建溪、沙溪三条河流汇集而成,自2003年入秋以来,受历史罕见干旱气候的影响,3条主要河流来水量锐减,加之工业污染、畜牧业污染、城市生活垃圾污染,给闽江造成严重的生态灾难。针对富屯溪河水污染的现状,应组建综合执法大队、实行河道管理责任制、加快城镇排污工程体系建设、强化污染企业的管理和治理、推广畜牧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加快生态公益林建设步伐等几项治理污染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皇甫川流域综合治理对河道冲淤变化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皇甫川系黄河的一条多泥沙河流,至1997年底流域治理度达28.2%。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对削减中小洪水水流动量的作用明显,河流中的中粗粒径泥沙所占比重变小,细粒径泥沙所占比重增大。减水幅度与减沙幅度不同,河道断面未发生大的调整。水土保持蓄水拦沙和减轻黄河泥沙淤积的作用,为深化流域综合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上海市郊中小河流水污染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研究高速发展地区地表水环境状况及主要影响因子,以上海郊区青浦香花桥香为例,对该地中小河流水环境质量进行了长期监测。结果表明,郊区中小河流氮磷污染严重,并存在一定的重金属污染风险。中小河流污染的空间分布规律显示,人们生活活动、禽畜养殖、农田径流等因素是河流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提出上海郊区中小河流的治理,应更多地重视生态策略,增强河流的生态自净功能。  相似文献   

11.
马营河位于右玉县东北部,属黄河流域苍头河的一级支流。长期以来,马营河流域治理缺乏统一规划,河道治理没有全面开展,两岸修建的一些防洪工程,分布零散,毁坏也比较严重,全河段的综合防洪能力低于5 a一遇洪水标准。加之近年来河道采砂,私挖乱采,大量弃渣与垃圾堆放在河道,严重影响河道正常行洪和生态环境。为了防洪减灾,保证沿岸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发展生态旅游,调整经济结构;改善生态环境,推动脱贫攻坚;开展马营河河道治理势在必行。从多个方面论述了马营河河道治理的必要性,针对目前河道治理现状,规划布局了堤防、护岸、疏浚、蓄水、排水及植物防护等工程,并进行了具体设计和综合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12.
洪安涧河是古县最大的一条河流,境内流程58.5 km,流域面积987 km2,约占全县总土地面积82%。杨庄村至城关村之间为上游治理段,河长3.163 km,河宽36-84 m,纵坡11.6‰;麦沟河汇入口至涧上村之间为下游治理段,河长5.437 km,河宽66-138 m,纵坡10‰左右。由于河道两岸分布着工厂、学校和众多居民,防洪保安极为重要。在详细调查分析河道治理现状的基础上,理清了治理思路,进行了工程布局,提出了工程设计标准。据测算,布局工程实施后,受益人口约1万人,保护耕地约200 hm2。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延庆县的水环境急剧恶化。主要致因是河道防洪排涝标准降低,河道周边植被破坏严重,河道水体水质较差,水土流失严重,农村生活垃圾对农村水环境造成严重威胁。为此,提出了对水环境治理对策。主要做法是:进一步提高认识,狠抓工作落实;加强专业规划的编制工作;加强水环境保护制度建设;加大水环境治理投资力度;加强管理,落实管护责任;建立群众参与和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4.
山区中小河流的形态多为"V"字形或"U"字形。河床纵断面一般比降陡峻,绝大多数均在0.1%以上,其平面形态极为复杂,河岸线极不规则。水文特点是降雨强度大、径流系数大、汇流时间短,洪水来势迅猛、回落也快,峰高而尖瘦,且多属于季节性河流。其流态复杂,极易产生冲刷,危及"三农"。山区中小河流治理必须要编制河道整治规划,并进行河道特性分析,选定设计参数,选择一个最佳的整治方案。在中小河道治理中,一般采用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两种形式。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寸长尺短,只有把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结合起来,近期以工程措施保护生物措施,远期则以生物措施加固工程措施,达到长期稳定、坚固、投资小、作用大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城区段河道生态治理工程理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河道治理即要满足水利的防洪排涝要求,又要考虑工程的生态、环保等综合治理的要求。尤其是城区段的河道,更应体现以人为本,人与自然的相对和谐。建昌县大凌河城区段河道是一条季节性河流,除雨季外,河道内全部干枯。自2001年,建昌县将大凌河城区段河道治理摆上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位置,投入了大量的资金,通过综合治理,提高了县城的防洪能力,改善了县城环境,改善水系水质,营造城市水系景观,最终形成功能完善、布局合理、交通便捷、环境优美的区域性现代化城区。  相似文献   

16.
将生态理念应用到城市河道治理中,是河道整治的发展趋势,北票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河道治理工作,但城市上下游河段均未系统治理,防洪体系尚不完善,部分河段仍存在堤防不达标或无堤防段等防洪隐患,威胁着沿岸居民及企业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早期城市河道治理主要考虑其疏浚功能,将其作为“泄洪渠”实行渠道化、简单硬化整治,破坏了河流净化功能和原有生态平衡,导致内河水质污染、生态退化等一系列问题。考虑用地条件和投资成本等因素,结合北票市城市河道既有治理措施以及“城水和谐”理念提出顺应自然、山水相依、生态净化、城水相融等适用于当地的生态治理措施,可为构建环境宜居、城水相融的生态河道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气候灾害发生日趋频繁,由此引发的暴雨洪水对人民财产造成极大危害。广德县域内溪涧密布,无量溪河和桐汭河是域内主要的河流。经过各届政府努力,广德县通过山塘建设、水库病险加固、河道整治和封山育林等,但中小河流防洪能力依然偏低、防洪体系不健全,一旦遭遇暴雨,导致洪水爆发,给广德县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针对广德县中小河流洪涝灾害的防治问题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8.
对于中小河流污染的治理,可以在适应当地自然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建设河流湿地,降低水流速度,增加滞留时间,恢复生态植被等达到降解污染物和改善水质的目的。朝阳市第二牤牛河水污染问题突出,直接影响大凌河干流水质,因此采用河流旁侧湿地建设技术,将河道分为行洪区和湿地区,在湿地区修建生态稳定塘和各类表流湿地,降解河流中污染物,改善了第二牤牛河水质现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生态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9.
旅游业的发展和民用建筑侵占河道现象的加剧,使山区河道行洪能力、生态承载力及水质受到了严重影响,这不仅关系到山区河道的行洪安全,而且将对山区生态景观和沟域经济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河道作为过水的通道和水体环境的重要载体,其治理过程和治理结果将直接影响河流本身及周边的生态环境。以怀九河二期生态治理工程设计为例,探索了河道治理措施及其配置设计,包括护村堤建设、水位标志桩设立、河道环境整治和河道绿化工程等内容。整治后的河道可保障防洪安全、生态安全和河道沿线居民与游客的生命财产安全,将全面提升河道的社会价值、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其设计思路可为同类河道的生态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渭河宝鸡市区段生态治理工程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生态河堤、控制河流污染、创建滨水景观已经成为国际上城市河流治理发展的总趋势。以详实的数据为基础,对渭河宝鸡市区段生态治理工程进行综合评价。此项工程的实施,不仅能够保障防洪安全,还可以综合开发利用河道资源,提高市区的绿化水平,营造水域景观,美化环境,提高城市品位,优化投资环境,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