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1知识经济的实质意义1.1"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即知识经济",从内涵来看,知识经济是经济增长直接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和使用,它以高技术产业为第一产  相似文献   

2.
近几十年来,技术和知识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人们对未来经济的走向出现了多种多样的说法.1982年,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发表的<大趋势>一书中,提出信息经济的概念;1986年,美国福来斯特在<高技术社会>中提出"高技术经济";1990年,联合国有关研究机构提出了"知识经济"的说法,明确了这种新型经济的性质;199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其发表的<1996年科学、技术和产业展望>报告中,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知识经济,并作了比较明确的定义:知识经济是指以知识(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生产、使用(消费)为最重要因素的经济.结合知识经济的基本特性探讨云南农业的发展规划,为在西部大开发的大好形势下的农业发展出谋划策,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存储、使用和消费基础上的经济。知识经济的最大特点就是经济的增长主要依靠智力资源、科学技术 ,在这种经济大背景下 ,企业内外环境特征会发生根本性变化。与此相适应 ,企业管理者要更新观念 ,摆脱传统思维和管理模式的束缚 ,认真分析、研究知识经济时代的环境特征和管理特色 ,不断进行管理创新 ,采取知识管理的方法来管理企业。知识管理是对企业知识资源的全方位管理 ,尤其是对知识资源中活化部分 ,即智力资源的开发给予特别关注。知识管理通过培训、学习以及内部和谐环境的创造等途径使智力资源的素…  相似文献   

4.
现代远程教育是近年来教育研究的新提法。现代远程教育是可以使受教育者增长知识、掌握技能、提高素质以及适应社会、工作的一种教育。现代远程教育则是指运用广播、电视、计算机等现代化教育手段,借助如文字、音像教材、光盆等一定的信息载体,以师生不面对面的形式进行的继续教育。《OECDl996年科学、技术与产业展望》报告中指出:“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各国的经济日益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现在知识被认为是生产率和知识增长的驱动力,使得信息、技术和学习在经济运行中的地位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新焦点。”由此表明知识经济的发展给人类提出…  相似文献   

5.
1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1.1知识经济的内涵"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即知识经济",从内涵来看,知识经济的增长直接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和使用,它以高技术产业为支柱,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按照世界经合组织的说法:知识经济就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存储、使用和消费之上的经济。  相似文献   

6.
知识经济是一种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它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知识就是财富,社会各个领域都需要知识,尤其农业更渴求知识,传统的农业思想不能满足现代科技生产的需求。只有获取信息利用知识改革生产技术才能很好的发展生产。  相似文献   

7.
郭淑惠 《山东农业》2003,(11):29-29
知识经济是一种以知识为主导的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传播和使用之上的经济。随着知识经济的出现,企业的资产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是企业资产结构中无形资产的比重迅速上升,甚至成为主要资产。许多发达国家的高新技术产业无形资产的比例高达70%。二是无形资产的内容越来越丰富。除了知识产权(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发明权、专有技术、科技成果权)、土地使用权、商誉、计算机软件等传统无形资产外,还增加了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等。三是人力资产在企业发展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进入21世纪,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知识经济是一种创新经济,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创新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动力,是当今时代发展的鲜明特征.江泽民同志指出:"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的挑战,最主要的是坚持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作为人类社会信息传播重要场所的图书馆,面临着新的挑战,新的机遇,图书馆要想适应时代的发展,跟上时代的步伐,就必须不断探索和实践图书馆的创新.  相似文献   

9.
知识经济意味着一个双向的社会运动:知识的经济化和经济的知识化。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提高了高校在社会中的地位。知识经济更需要审计监督。知识经济的信息化、数字化、虚拟化和网络化要求使得高校审计工作的目标、方式和内容产生重大变化。高校内部审计需要创新。  相似文献   

10.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基础设施已上升到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心地位.知识经济基础设施的任务是倍增、传播和拓展知识,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在知识经济形态中,经济活动范围大大扩展,经济活动的中心从"生产"转到"发现、发明和创新",原来被视为经济中的外在因素的科学技术研究与教育相对纳入经济活动的内容;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活动将渗透到经济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是实现知识链和经济链的一个有机的互动整体,并出现互相融合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知识经济下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知识经济与信息服务业新世纪之初,随着高科技技术和信息技术数字化、网络化的发展以及知识的急剧增长,全球的经济增长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知识在这场革命中不但成为经济发展的直接驱动力,而且也掀起了时代的篇章,这就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根据经济合作发展组织《以  相似文献   

12.
知识经济是一种有别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的新型经济。就资源配置而言,这种经济所主要依赖的已不再是土地、资本及自然资源,而是以智力、知识和信息等无形资产为第一资源,注重开发利用人力资源。资本及自然资源等以往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已让位于知识因素,知识的投入,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对知识经济的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因此,知识经济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扩散、应用为基础,以智力为依托的经济。  相似文献   

13.
在21世纪即将到来之时,我国经济的发展正处在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向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的经济即“知识经济”迈进的时代。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科教是创新的基础。1998年2月4日,江泽民总书记就“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建设国家创新体系”问题作了重要指示,...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人类社会即将步入快速变化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的经济,强调知识的重要作用。知识是推动经济增长和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而技术创新相应成为影响竞争的关键因素。谁成为技术的领先者,谁就拥有了发展的主动性、优先权和竞争的决胜权。目前,技术创新还存在许多问题,既有认识上的,也有制度上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技术创新确实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和美好的前景。面对激烈的竞争,进行技术创新已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相似文献   

15.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的战略资源。知识经济的到来促进着知识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知识管理成为各行各业注目的课题。本文探讨了知识经济和知识管理的基本概念、内容、特点,指出知识经济的发展依赖于知识管理,知识管理是知识经济的核心。  相似文献   

16.
<正> 1 农业科技图书资料在农业知识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1 农业科技图书资料是发展农业知识经济的有效载体。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的创新、存取、学习和使用上的经济。知识经济运行机制的主体工程是科技知识的创新。农业科技图书资料室作为信息搜集、整理、存贮、加工与传播的中心,在知识经济社会中有着特殊的社会地位和作用。 知识经济的兴起,农业高新技术的全  相似文献   

17.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知识经济是建筑在工业经济充分发展的基础之上的,是对工业经济的扬弃。知识经济在中国尚处于萌芽发展阶段。知识经济的萌动呼唤着中国农业产业化发展,并为农业产业化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与严峻的挑战。借知识经济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中国农业产业化,是今天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抉择,是农业经济再上新台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知识经济时代与农业信息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技术是当代最具潜力的新的生产力,信息化是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本文就我市全面上水平,尤其是实现农业现代化这一目标出发,分析了知识经济与信息产业之间的关系。着重阐述了信息产业对农业信息化的影响和促进,以及农业信息对农业生产技术应用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的全局性的推动作用。最后,本文就进一步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丰富和完美农业服务系统、建成农业信息网络、培养、加强和提高有关人员素质水平以及要得  相似文献   

19.
王亚山 《吉林农业》2010,(8):248-248
"知识经济"和"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两个术语均诞生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原美国总统克林顿第一次使用了"知识经济"这种说法。"知识经济"即"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这里的以知识为基础,是相对以物质为基础的经济而言的。现在的工业经济和农业业经济,虽然也离不开知识,但经济的增长主要取决于能源、劳动力和原材料,也就是以物质为基础。知识经济的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部分。纵观各国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部分,只有合理地把知识经济转化为生产力,社会发展才能持续稳定。  相似文献   

20.
认为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知识经济能促进产业高级化发展,现代企业要做好迎接知识经济的准备,特别需要知识型劳动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