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覆盖保墒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目前比较常用、也能适应各地的覆盖保墒技术有秸秆覆盖、地膜覆盖两种。 1 秸秆覆盖 秸秆覆盖是指利用农业副产品如茎秆、落叶、糠皮等或绿肥为材料进行的地面覆盖,一般用麦秸和玉米秸。 1.1 秸秆覆盖的效果 1.1.1 改善农田水分状况。采用秸秆覆盖技术,可减少作物的棵间蒸发量,保蓄土壤水分,给作物一个适宜的土壤水  相似文献   

2.
<正> 一、试验的提出 土壤水分是土壤肥力的主要因素。控制管理土壤水分,在农林业生产过程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提高土壤水分对植物的保证率,灌溉是极为有利的措施,但全面的抗旱保墒措施是多方面的,这就是在土壤水分问题上的开源与节流。在开源中采取灌水或者是使地下水  相似文献   

3.
核桃抗冻保墒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蓓 《现代农业科技》2010,(16):161-161
总结了核桃的抗冻保墒措施,包括冻害前灌水保墒、冻害后减灾措施以及推广抗冻害品种3个方面内容,以为减轻核桃冰冻灾害影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5.
化学节水保墒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黄腐酸黄腐酸是一种新型植物蒸腾抑制剂,能促进根系生长,具有抑制植物蒸腾、络合微量元素等多种生理生化效应。主要用法是叶面喷施和拌种。1.1拌种。对密植作物(如小麦等),拌种比例为50公斤种子加黄腐酸200克;对稀植作物(如西瓜等),黄腐酸用量减半。方法是:将称好的黄腐酸加入相当于1/10种子重量的水中,搅  相似文献   

6.
(一) 天山以南,帕米尔高原以东,塔里木大戈壁边沿环形的地區,東边较低,海拔约800米,其余  相似文献   

7.
入冬以来.我国北方降雪偏少.土壤蓄水明显不足。大多数地块处于“干封地”。春耕播种前土地干旱在一定范围内已成定局。如果不抓住有利时机.采取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搞好整地保墒工作.势必加速水分蒸发.给一次播种拿全苗带来一定困难。所以。从现在起要抢农时。抓墒情.切实搞好抗旱整地保墒工作.  相似文献   

8.
为了最大限度地积蓄雨水,减少蒸发散失,充分为果树利用,吉县的旱地果园普遍建立了以蓄水保墒为中心的耕作制度,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我省常迂春旱,群众有“春雨贵似油”的说法。棉花抪种后往往因为墒情不足造成缺苗减产。据于城县气象站记载,近二十年中就有七年因春季干旱不能按时抪种或抪种后不能出苗。一般年分缺苗20%左右,干旱年份常达30—40%。有时补种两、三次也不能保证全苗,浪费了工时,也影响了产量。如何在春季缺墒的情况下,提高棉花抪种质量,争取一次全苗,几年来我们总结了一项早春起埂保口墒的简便方法。经实践检验,效果很好,受到群众欢迎。具体作法  相似文献   

10.
蓄水保墒机械化技术是指利用机械化工程技术,将天然降水存于耕地土壤,并减少水分蒸发的一项机械化技术措施,它主要包括深松蓄水技术、镇压保墒技术、集水技术、保护性耕作技术等,目前,吉林省应用较多的是深松蓄水技术和镇压保墒技术两种形式。一、深松蓄水技术土壤深松是工程技  相似文献   

11.
12.
在旱农区,地表水、地下水资源不足。发展旱作农业,重要的是要加强旱地主要的自然水资源——大气降水和土壤水的开发、利用和管理。蓄住天上水,保好土中墒,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使有限的旱地水资源在农业增产中充分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3.
生物覆盖覆盖后土壤水分蒸发量显著减少,能保持土壤水分,防止土壤被冲刷和泛盐,还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阻止杂草生长。具体做法是:在果园里用作物秸秆、杂草、刈割下的绿肥盖5~20厘米的草被,常年覆盖不翻入地下。在草源充足的地方,力争全园覆盖。草源不足的地方,可只覆盖树盘,但厚度—定要达到要求。覆盖后  相似文献   

14.
当耕种土地水土流失很严重时,开发出玉米垄侧保墒栽培技术。这种技术是专门应对山地、坡地玉米种植的,是使山地、坡地玉米栽培更加轻松的一项技术。  相似文献   

15.
<正>在没有灌溉条件下,依靠自然降水,以科学蓄水、保水、节俭用水为中心,以整地改土、增施肥料为重点,把旱地耕作的传统经验和现代科学技术结合起来,充分利用自然降水,提高土地生产能力,实现马铃薯高产稳产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不同保墒耕作方法在旱地上的保墒效果及增产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留茬少耕秸秆全程覆盖、免耕补充灌溉和传统保墒耕作3种方法对旱地土壤水分及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留茬少耕秸秆覆盖增加了夏闲期农田的蓄水量,为旱地小麦播种出苗提供了水分保证。小麦收获时的土壤水分含量,0~60cm的土壤有效蓄水量传统保墒方法为6.4mm,免耕补充灌水的为6.7mm,留茬少耕秸秆全程覆盖方法为15.3mm,留茬少耕秸秆全程覆盖方法的蓄水量多;60~100cm的土壤有效蓄水量传统保墒方法为30.9mm,免耕补充灌水为20.3mm,留茬少耕秸秆全程覆盖方法为33.5mm,也是留茬少耕秸秆全程覆盖方法的蓄水量多。留茬少耕秸秆全程覆盖比传统耕作保墒技术增产6.7%~54.8%。留茬少耕秸秆覆盖技术,提高了小麦播种时的底墒、灌浆时的土壤水含量,是一种有效的蓄水保墒、提高旱地小麦产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正>1.垄侧保墒栽培技术的优点1.1根茬还田垄侧栽培不灭茬通过一年的风化,上年作物的茬子在地里腐烂,达到根茬还田的目的。1.2保水提墒,防止水土流失垄侧栽培方式使垄与垄之  相似文献   

18.
玉米是双阳区主要的粮食作物,在粮食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提高玉米产量,2005年开始在双阳南部半山区进行玉米垄侧保墒栽培技术示范,目前该项技术年推广面积达到10万亩。文章对栽培技术的好处进行了简单概括,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了全面总结。  相似文献   

19.
春播保墒促全苗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丰宁县是玉米种植大县,全县耕地面积105.63万亩,其中玉米种植面积48万亩,针对玉米春播保墒促全苗措施,提出几点建议,供农民参考。1种子选择种子的好坏对农业生产是至关重要的,我们选择种子一定要慎重。  相似文献   

20.
<正>丰宁县是玉米种植大县,全县耕地面积105.63万亩,其中玉米种植面积48万亩,针对玉米春播保墒促全苗措施,提出几点建议,供农民参考。1种子选择种子的好坏对农业生产是至关重要的,我们选择种子一定要慎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