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王雨婷  苗兴芬  王帝 《作物杂志》2021,37(5):194-141
研究100份谷子种质资源萌发期耐除草剂莠去津特性,分析莠去津胁迫条件下谷子发芽势、发芽率、芽长和根长等的变化。结果表明,2.0mL/L的莠去津浓度是谷子萌发期耐莠去津筛选的最适浓度;在此浓度胁迫下,100份谷子材料萌发期各性状相对值的变异系数为发芽相对莠去津胁迫率>相对发芽势>相对活力指数>相对发芽指数>相对芽长>相对发芽率>相对根长;根据T值的聚类分析,将供试品种划分为4个莠去津耐性级别,高耐品种24份、中耐品种28份、中感品种31份和高感品种17份;汾选3号、紫根谷子、公矮2号、山西乌谷、河北香谷和草谷子6个品种为综合耐莠去津能力强的资源。  相似文献   

2.
盐胁迫对苜蓿种子发芽性状的影响及其耐盐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阐明盐胁迫条件下紫花苜蓿种子的发芽性状表现和种子萌发期耐盐性能强弱,同时为改良盐碱化土壤提供更加耐盐碱的植物品种,提高盐碱化土地资源利用率,本试验以5个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NaCl处理(0、0.4%、0.8%、1.2%),研究了不同盐浓度对苜蓿种子发芽率、发芽势、苗高、根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对苜蓿种子发芽性状均有较大影响,随着NaCl浓度的提高,苜蓿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降低,苗长和根长明显缩短,而且,高质量浓度盐胁迫对苜蓿种子发芽性状的影响尤为显著。不同苜蓿品种在不同盐浓度间的差异显著;品种间各指标的表现不尽相同,发芽势与发芽率指标在品种间的差异显著,苗高和幼根长指标在品种间的差异不显著。综合单项指标耐盐系数和品种综合耐盐指数来看,5个苜蓿品种的耐盐性能强弱顺序为‘Magnum salt’>‘中苜1号’>‘维多利亚’>‘巨人201T’>‘皇冠’。  相似文献   

3.
100份谷子品种资源萌发期耐盐性评价及耐盐品种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100份谷子品种资源萌发期盐胁迫条件下芽、根的变化,并对供试材料的耐盐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和等级划分,结果表明:150mmol/L的NaCl溶液是谷子萌发期耐盐筛选的最适浓度;盐胁迫条件下谷子芽受到的抑制作用小于根;100份谷子品种资源各测定指标变异系数由大到小顺序为:发芽相对盐害率>相对活力指数>相对发芽势>相对根干重>相对芽干重>相对发芽指数>相对芽长=相对根长>相对发芽率;晋育红谷、公矮6号、红钙谷和晋谷29共4个品种为综合耐盐能力强的资源。  相似文献   

4.
不同小麦品种芽期耐盐性鉴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不同小麦品种在芽期的耐盐性,本研究以6 种小麦品种为研究对象,用不同浓度NaCl (盐浓度分别为0%(CK)、1%、1.5%、2.0%)胁迫处理后,分别测定并分析小麦芽期的发芽率、芽长、根长、芽鲜重。试验结果表明:在盐胁迫下,不同小麦品种随着盐浓度的升高,小麦的发芽率、芽长、根长、芽鲜重都随之降低。其中,在高盐(1.5% NaCl)处理下,‘宁春4 号’、‘Drasdal’在芽期比较敏感,‘红芒麦’、‘毛火麦’在芽期表现出一定的耐盐性,‘宁春27号’、‘山融3号’表现出比较强的耐盐性。因此,在高盐胁迫下‘宁春27号’、‘山融3号’芽期具有较强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究西藏野生草木樨属植物对干旱胁迫环境的适应性,以西藏野生黄花草木樨、白花草木犀和印度草木樨为材料,采用5个不同浓度的PEG-6000 (聚乙二醇)溶液模拟干旱胁迫条件,测定其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根长、苗长等6个生长指标,并利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3种草木樨的抗旱性。结果表明:在不同浓度PEG干旱胁迫条件下,3种草木樨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苗长均低于CK,且随PEG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具有显著的浓度效应;在5%浓度PEG胁迫下,3种草木樨的根长相比CK都有所增加;当PEG浓度达到10%时,其根长受到抑制,均低于CK;在20%和25%浓度PEG胁迫下,3种草木樨都不能发芽,但是种子活力尚存,复水处理后仍能萌发;采用隶属函数法对以上指标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黄花草木樨、白花草木樨和印度草木樨的平均隶属值为0.518、0.546和0.577,耐旱性强弱顺序为印度草木樨白花草木樨黄花草木樨。  相似文献   

6.
PEG处理对提高谷子种子活力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智慧  陈洪斌 《种子》1998,(3):11-14
本文以中等活力的谷子种子为材料,研究了PEG的不同分子量、不同浓度和不同处理时间对种子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PEG可明显改善谷子种子细胞膜造性,显著提高种子发芽力和活力;(2)PEG分子量越大,活力提高越多,而低浓度、短时间的PEG处理,即可达到显著提高种子活力的目的;(3)用PEG10000、5%的PEG溶液处理谷子种子1天,其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电导率分别比对照提高43.3%、32.2%、51.8%和-49.9%。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不同品种、不同部位的马铃薯浸提液对后茬谷子的化感作用,筛选适宜谷子生长的前茬马铃薯品种,分别以7个马铃薯品种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为材料,制备不同浓度的马铃薯浸提液,并用浸提液处理谷子种子进行萌发实验。结果表明,所有浸提液处理均明显抑制谷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抑制作用随着浸提液浓度的升高而增强。各种浸提液处理的根长和活力指数均小于对照值,随处理浓度增加,根长和活力指数呈下降趋势;低浓度浸提液处理促进谷子苗高、鲜重,而高浓度浸提液处理则起抑制作用。不同品种马铃薯的化感作用存在差异。马铃薯对后茬谷子存在化感作用,‘兴佳2号’、‘费乌瑞它’、‘中薯5号’对谷子的化感作用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8.
黄腐酸对紫花苜蓿种子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甘肃4个品种紫花苜蓿(天水苜蓿、定西苜蓿、庆阳苜蓿、酒泉苜蓿)种子为材料,以发芽率、发芽势、根长、芽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为指标,研究了黄腐酸不同浓度浸种不同时间对紫花苜蓿种子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黄腐酸能够影响苜蓿种子的活力;黄腐酸浓度不同,处理时问不同,种子品种不同,测试的种子活力指标不同,其影响也不同;从6个种子活力指标综合来看,0.05%浸种2h效果最好,对4种紫花苜蓿种子活力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大麦β-淀粉酶活性对其种子在干旱胁迫下萌发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鉴选出抗旱性较强的大麦品种,并以期找出β-淀粉酶活性对大麦抗旱性的影响,对β-淀粉酶活性不同的9个啤酒大麦品(系)种进行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通过对种子发芽率及发芽势的测定来评价参试品种的抗旱性,并对β-淀粉酶活性与不同PEG浓度下的发芽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大麦β-淀粉酶活性与大麦抗旱性在PEG浓度为15%时,在0.01水平上达显著正相关。大麦种子发芽率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加而降低。5%浓度的PEG对大麦种子的萌发影响较小,10%、15%浓度显著抑制大麦种子萌发,20%浓度下,大麦个别品种发芽停止。处理样品间,‘沪麦16’综合表现出较好的抗旱性,其次A7-30,而‘邯98-58’、‘盐95137’为最差。由此得出,10%的PEG干旱胁迫剂浓度可作为大麦发芽期判断大麦抗旱性的适宜胁迫浓度,β-淀粉酶活性可作为大麦抗旱性早期筛选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水分胁迫对芝麻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培  汪强  赵莉  田东风 《种子》2012,31(4):83-85
目的:研究在不同水分胁迫条件下芝麻种子的萌发特性.方法:利用不同浓度的聚乙二醇(PEG 6000)溶液模拟水分胁迫条件,测定芝麻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根长、芽长、根芽比等生理指标.结果:随着PEG浓度的增加即干旱胁迫加剧,芝麻种子发芽率、发芽速度、发芽指数、芽长、胚根长、幼苗干重、鲜重等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水分胁迫越严重,下降趋势越明显.本实验芝麻种子不能发芽的PEG浓度的临界值为15.0%.  相似文献   

11.
钼对不同专用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探明钼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生理和结构效应,以不同专用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钼对小麦种子淀粉酶活性、发芽势、发芽率、根系活力、根尖结构、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钼处理液对小麦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有促进作用,其中以10 mg/L促进效果最佳,高浓度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这与钼影响种子淀粉酶活力相一致;小麦根系活力、根长、芽长、根重和芽重随钼浓度的升高呈现先促进后抑制变化趋势,但根比芽对钼敏感;一定钼浓度能促进根尖分生区细胞体积变大和数量的增多,但分生区不同部位对浓度响应有差异;不同专用小麦对不同钼浓度响应有别,品种对钼反应敏感表现为中筋小麦‘扬麦16’>弱筋小麦‘扬麦19’>强筋小麦‘罗麦8号’。  相似文献   

12.
不同绿豆品种萌发期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及抗旱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段义忠  张雄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18):125-130
研究绿豆萌发期抗旱指标,为绿豆品种抗旱性鉴定和品种筛选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采用15% PEG6000作为渗透介质进行模拟干旱胁迫, 测定绿豆发芽率、发芽势、胚芽长、胚根长。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所有品种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等指标均呈显著下降,并抑制了胚芽和胚根的生长发育。以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相对胚芽长、相对胚根长、萌发抗旱指数以及相对活力指数为依据,通过隶属函数法综合分析绿豆品种抗旱性分为三类,强抗旱品种为‘良丰1号’、‘HX04037’和‘榆绿1号’,中抗旱性品种为‘嫰绿1号’、‘兴绿1号’、‘天山大明绿’、‘西绿1号’、‘绿宝绿豆’、‘赤绿3号’、‘白绿1号’、‘中绿1号’、‘晋绿1号’、‘八宝绿豆’、‘中绿6号’、‘冀北12-1号’、‘鑫绿1号’和‘HX04050’,弱抗旱性品种为‘绿珍珠2号’、‘ZKY-2’、‘白绿522’和‘邯绿8号’。因此,绿豆的发芽率、发芽势、胚芽长、胚根长可作为萌发期抗旱性鉴定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3.
研究干旱胁迫条件下新疆春小麦不同品种间抗旱性的差异。以20% PEG-6000 作为水分胁迫剂,对10个新疆春小麦品种的发芽率、发芽势、相对芽长、相对根长、相对发芽率、萌发抗旱指数进行研究分析,并通过加权隶属函数法对供试材料的抗旱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与对照相比,20%浓度的PEG胁迫后,发芽率、发芽势、相对芽长、相对根长、相对发芽率均受到抑制,不同品种降幅不同;2) 通过隶属函数法对上述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分析,10份春小麦的综合评价值(D值)在0.01~0.82之间,中国春为强抗旱品种(1级),新春3号、新春6号、新旱688等3个品种为中抗品种(2级),新春2号、新春26号等2个品种为弱抗旱品种(3级),新春7号、新春17号、新春20号、新春21号等4个品种为不抗旱品种(4级)。因此,新旱688、新春3号、新春6号可作为新疆小麦抗旱育种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4.
不同引发剂对老化粳稻种子活力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引发对老化粳稻种子萌发的影响,发掘老化粳稻种子再利用的方法。用自然老化3年的5个粳稻品种‘晚洋稻’、‘红芒沙粳’、‘345号’、‘C堡’和‘秀水79’为实验材料,分别以壳聚糖、砂和PEG为引发剂对种子进行引发处理,测定引发前后种子活力和生理特性相关指标。引发处理能改善老化粳稻种子生物膜的透性,降低老化粳稻种子细胞内物质的外渗;显著提高老化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和POD酶的活性,降低MDA的含量。不同引发剂引发效果差异显著,3种引发剂中壳聚糖的引发效果最好,其次为砂。壳聚糖和砂引发老化粳稻种子能提高种子活力,促进萌发。  相似文献   

15.
干旱胁迫对不同基因型夏谷芽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不同浓度的PEG-6000模拟干旱处理14个夏谷品种,统计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指数、相对活力指数及相对芽长、根长。结果表明,除5%PEG处理外,PEG处理对14个品种夏谷的萌发均有抑制作用,但抑制程度不同。根据所有指标的隶属函数值将14个品种分为4个级别,200152和200131为强抗旱品种,安06-6082、郑06-3、沧344、济0404、济0515、06766-7和长生08为较抗旱品种,安04-4783、206058、沧555和冀谷19为弱抗旱品种,冀谷31为不抗旱品种。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磷酸根浓度对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试验设定5个磷酸根浓度:0(作为CK)、25、50、75、100 mmol/L进行发芽试验,统计每天的发芽种子数和在第7天测定芽长和根长。试验结果表明,磷酸根浓度为25 mmol/L时黑麦草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种子活力都比0 mmol/L(CK)和其他处理高,但随着浓度的升高种子的萌发受到显著的抑制(P<0.05),高浓度的磷酸根对种子萌发不利;种子幼苗在25 mmol/L条件下芽长和根长都比0 mmol/L略有降低,随着磷酸根浓度的升高而幼苗生长受到的抑制也显著性增强(P<0.05),并且各磷酸根浓度对幼根的抑制比芽严重。多年生黑麦草种子在25 mmol/L的磷酸根浓度下萌发情况最好,且对幼苗的芽和幼根的抑制较小。  相似文献   

17.
为了对比不同品种水稻发芽阶段的耐盐性,筛选出耐盐性更强的品种,以0、0.3%、0.5%NaCl处理水稻种子,分析不同程度盐胁迫下9个水稻品种生长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在水稻发芽阶段,0.3%和0.5%NaCl处理下显著抑制其出芽和生长,其中‘9311’水稻品种变化最小。与无盐处理相比,仅在0.5%NaCl处理下的芽长和根长显著降低,降幅分别为11.9%和11.5%。盐分胁迫对水稻种子发芽率的抑制程度高低顺序为‘G1’>‘银香38’>‘津原U99’>‘软香粳’>‘金稻919’>‘津原77’>‘津原E28’>‘天隆粳2号’>‘9311’。综合分析结果显示,随着盐浓度的升高,水稻的生长发育受到明显抑制,在9个水稻品种中‘9311’的耐盐性最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