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国内外紫胶深加工技术现状及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国内外紫胶结构的差异,紫胶深加工产品紫胶蜡、紫胶色素、紫胶桐酸、漂白胶的国内外生产技术及工艺;阐述紫胶改性、漂白机理、漂白紫胶脱氯技术及紫胶新应用领域等国内外紫胶深加工技术研究及发展趋势;最后,提出紫胶深加工技术研究的方向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以前期建立的紫胶桐酸HPLC-ELSD手性检测拆分条件为基础,开发了超临界流体色谱(SFC)法制备紫胶桐酸对映异构体的拆分条件:CHIRALPAK AY-H色谱柱(25 cm×3.0 cm,5μm),流动相组成为V(CO 2)∶V(EtOH)=70∶30,流速为70 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为208 nm,进样质量浓度为77.78 g/L(溶剂为甲醇),进样体积为3.0 mL/次。通过以上方法从化学纯紫胶桐酸中分离制备得到A、B两种样品,以(±)-紫胶桐酸混旋体标准品为对照,采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1 H NMR和13 C NMR)、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热重(TG)和X射线衍射(XRD)等表征,证实了样品A、B均为紫胶桐酸的立体异构体;通过比旋光度和振动圆二色谱(VCD)测试,确定了A、B互为对映体关系。依据前人采用化学合成方法所得苏式和赤式构型的熔点测定结果,并结合本研究结果可以得出:强碱皂化法从紫胶树脂中提取所得的紫胶桐酸为苏式构型的一组对映体,即9 R,10 R,16-三羟基十六烷酸与9 S,10 S,16-三羟基十六烷酸组成的混旋体。  相似文献   

3.
紫胶是一种重要的林特产品,我国的年产量仅次于印度、泰国居世界第三位。本研究首次采用紫胶的改性产品(RL2树脂)改性酚醛模塑料通用类产品(PF2A2131、PF2A1141)获得成功。产品质量达到或过了GH1404-86规定的各项技术指标,成本比不同紫胶树 的同类产品的约降低10%,填实国内紫胶树脂用于生产紫胶改性酚醛模塑料的空白。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NaClO与紫胶树脂反应的规律,用壳脑酸与NaClO及壳脑酸二甲酯与溴反应,模拟了紫胶树脂与游离氯间的反应。结果表明NaClO与壳脑酸的反应为一表观复杂反应,反应前15min进行得很快,降低pH和提高温度均可加速反应。溴与壳脑酸二甲酯反应的活化能为66.2kJ/mol。由此可知,用NaClO漂白紫胶时,游离氯必然会进入树脂,成为树脂的结合氯,从而危害漂白紫胶产品的贮存性。  相似文献   

5.
紫胶是紫胶虫吸食寄主植物分泌的一种天然树脂。这种树脂具有防腐、防潮、绝缘、可塑、粘合、无毒等特性。广泛应用于军工、电器、医药、轻化、食品等工业。随着虫胶二次加工产品的不断涌现,国际、国内对紫胶的需求量还将不断增加。云南的紫胶产量在全国占80%以上,除国内市场需求外,还是出口创汇的主要商品之一。发展紫胶生产,利国益民,不仅有利于绿化荒山、恢复和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而且还是脱贫致富的重要生产门路。  相似文献   

6.
紫胶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介绍了用单宁酸、松香钙、草酸、脲醛树脂等物质对紫胶片进行改性的研究过程和结果。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证明用单宁酸和松香钙对紫胶进行改性,能够提高其耐热性能和附着力;用脲醛树脂进行改性,能提高紫胶的耐腐蚀性能;用草酸改性,可以改善紫胶的颜色。研制出的改性紫胶漆膜,经盐雾试验,结果表明其耐盐雾腐蚀的能力提高了1.38倍。  相似文献   

7.
紫胶是机电、化工、轻工、食品、医药等方面的重要原料,也是军工生产不可缺乏的物资.我省南部亚热地区,气候温和,紫胶寄主资源丰富,发展紫胶生产条件较好,自1963年以来,紫胶虫已连续繁衍了50个世代,经历了引种试验、边试验边生产、建立胶虫基地少量生产三个阶段,共生产原胶546.6担.  相似文献   

8.
加强宏观调控合理开发云南紫胶资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云南紫胶发展历史和现状的调查分析,指出云南紫胶资源开发的5大优势,适宜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广阔和宜胶土地,丰富的寄主植物资源,产区群众有从事紫胶生产的技术和经验,有开发紫胶资源的积极性。提出的加强宏观调控,合理开发的建议有:加强计划指导实行市场调节,实行浮动价格,建立商品原胶生产基地,必要的资金扶持等。  相似文献   

9.
为了证实紫胶漂白过程中生成的不稳定结合氯和稳定结合氯在树脂分子上的位置,用壳脑酸和壳脑酸二甲酯与溴反应模拟了紫胶树脂与游离氯之间的反应。两者的溴加成产物分别为α,β-二溴壳脑酸和α,β-二溴壳脑酸二甲酯,后者的脱溴产物为β-溴壳脑酸二甲酯.用各种波谱确定了上述3个化合物的结构.实验展示了在漂白过程中游离氯加成在紫胶树脂的萜烯酸双键上生成α,β二氯衍生物,脱氯时α位结合氯和β碳原子上的一个氢原子作为氯化氢脱落而恢复双键,留下β位上稳定的结合氯.  相似文献   

10.
杨丽 《绿色科技》2015,(2):142-146
指出了墨江具有适宜的气候、宜胶林地、寄主树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和紫胶市场及发展趋势,对墨江紫胶生产现状、问题及紫胶加工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紫胶产业发展的对策。并重点从加强现有紫胶寄主树保护、重视科技、扶持加工企业、建立林农合作组织方面进行了论述,为墨江紫胶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12.
13.
世界木材制浆造纸工业技术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业是制浆造纸工业的基础,纸和纸板是高效益的林产品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制浆造纸工业已成为高技术工业。本文介绍了制浆造纸的原料问题和4种主要的制浆方法,并对制浆造纸工业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4.
相转移催化合成松香酯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甘蔗渣用氯化锌法生产活性炭的可能性,探索最佳工艺条件和进行工业规模生产的可行性。实践表明,甘蔗渣是制造高脱色力糖用炭的优良原料之一,甘蔗渣用化学法生产活性炭操作工艺简单,产品质量优良,糖用炭的主要指标达到或超过林业部颁LY216-79一级品标准。  相似文献   

16.
姚忻  郭柏林 《林业科技》1992,17(3):37-39
本文介绍了脲醛树脂化学组成的分析方法,这些方法包括氯化铵法、碘法、改良碘法、碱处理碘法、酸处理碘法和磷酸分解法。其方法操作简单,易于掌握,分析结果准确率较高,可为确定脲醛树脂的合成工艺提供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17.
RENNOLLS  K.; TEE  L.; TEE  V.; MELVILLE  R. 《Forestry》1984,57(1):17-33
In monitoring deer damage to plantations it is important thatan assessment method which is reliable and easy to use shouldbe available. In devising such a method either practical ortheoretical considerations may be emphasised. The method presented,in which the former choice has been made, gives an estimateof the proportion of trees damaged and its standard error. Italso allows the forest manager to calculate the sample sizethat he must use in order to obtain a target precision. An empirical trial of the method as described for a range ofdamage configurations which vary both in degree of clustering/regularityand intensity of damage. For all but the most clustered damagepatterns the method provides estimates which are, for all practicalpurposes, unbiased and the standard error formula and samplesize determination formula perform satisfactorily. For the mostclustered damage patterns the estimates are slightly biased,but in this case the accuracy of such an estimate is well representedby the calculated standard error.  相似文献   

18.
套袋对葡萄果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葡萄果实进行套袋试验研究,从葡萄套袋对果实裂果、病害防治、耐贮性及葡萄可溶性固形物及含酸量的影响等方面说明了葡萄套袋技术可提高果实品质,增加经济效益。是葡萄栽培上一项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9.
从绿茶叶中提取茶多酚的工艺方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介绍了以绿茶叶为原料提取茶多酚的工艺方法。该工艺与传统的提取方法相比,具有工艺简便、成本低、提取率高,节省时间、溶剂和能源,无毒无污染,易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