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驯鹿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以出血性炎症和败血症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急性病例以败血症和炎性出血过程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2.
獭兔巴氏杆菌病又称兔出血性败血症,临床上多呈现鼻腔发生浆液性炎症,病原体为多杀性巴氏杆菌。  相似文献   

3.
兔巴氏杆菌病的诊断和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兔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以败血症和出血性炎症为主要特征,因此兔巴氏杆菌病又称"兔出血性败血症"。该病是引起1~6周龄兔死亡的主要原因。兔对巴氏杆菌特别易感,且本病发病急,很难早期发现,导致病兔不能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而死亡,  相似文献   

4.
兔的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以败血症和出血性炎症为主要特征。因此本病又称“兔出血性败血症”。兔对巴氏杆菌特别易感,但本病多呈急性,亚急性发生.很难早期发现和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就发生死亡.对养兔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牛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牛及多种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本病主要以高热、肺炎或内脏广泛出血为主要特征,由于本病呈败血症和出血性炎症,故称牛出血性败血症,给养牛业带来的经济损失较为严重的,本文就病原学、临床症状及危害、防控措施等方面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6.
多杀性巴氏杆菌是引起多种畜禽巴氏杆菌病的病原菌,巴氏杆菌病又名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所引起的一种畜禽败血性传染病,由于气候环境变化和人为因素,导致该病原菌的菌株变化多端,血清型较多。其临床特征是急性败血和组织器官的出血性炎症,引起动物发生出血性败血病或传染性肺炎。动物之间相互传染,人被动物咬伤可感染。  相似文献   

7.
牛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病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常见败血症和器官出血性炎症为主要特征,因此又称出血性败血症和器官出血性败血症,简称:"牛出败"。一般呈散发性,多发于夏、秋季节。2012年5月8日,笔者接到病例报告,经综合诊断该病为牛巴氏杆菌病。1发病情况2012年5月8日上午,一名黄氏的农民到里雍兽医站反映,龙团村委上石汉屯有6头水牛发病,已有2头小水牛相继死亡,而且与该屯相邻的4个自然屯也有类似的病例发生,笔者接到报告后迅速赶到现场,对未死亡的4头病牛用增效磺胺进行处置,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牛巴氏杆菌病也称牛出败,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也有溶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牛巴氏杆菌病的急性型常以败血症和出血性炎症为主要特征,所以过去又叫"出血性败血症";慢性型常表现为皮下结缔组织,关节及各脏器的化脓性病灶,并多与其他疾病混合感染或继发。本病多为散发,该致病菌存在于病畜的全身组织、体液、分泌物及排泄物中,经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当寒冷、闷热、潮湿、拥挤、通风不良、疲劳运输、饲料突变、营养缺乏等时,可引起牛发生本病。该病可通过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传播,如牛往往因饮用  相似文献   

9.
兔巴氏杆菌病又名兔出血性败血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急性病例以败血症和出血性炎症为主要特征;慢性病例以传染性鼻炎、地方流行性肺炎、中耳炎、结膜炎、子宫积浓、睾丸炎和脓肿为主要特征。家兔对本病特别敏感,一般不分品种和年龄,均易感  相似文献   

10.
牦牛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传染病。牦牛出血性败血症具有明显的急性、热性以及传染性,常被称作为"牛出败"、"锁喉风"。本文将从牦牛出血性败血症的几个方面进行详细概述,以助于牦牛出血性败血症得到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11.
<正>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野生动物、家畜、家禽共患的一种传染病。急性病例主要以败血症和出血性炎症为特征,故又称之为出血性败血症;禽类发生巴氏杆菌病还常伴有较严重的下痢症状,又统称为禽霍乱;散养肉鸡被本菌感染后,初期急性病例可出现较高的死亡率。1流行病学巴氏杆菌病几乎是世界中所有动物均可感染的一种接触性疾病。野禽中的多种雁类、野鸭类、雉鸡类、观赏鸟类、水禽类、部分食肉鸟和鸽对本病均有一定程度的易感  相似文献   

12.
5疾病防治5.1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以败血症及内脏器官出血性炎症为特性的急性传染病。狍易感此病,幼狍易感性更强。5.1.1症状多呈萎靡不振,食欲减退,渴欲增强,体温升高,呼吸困难,并往往伴随下痢、呕吐,  相似文献   

13.
牛巴氏杆菌病又称牛出血性败血症,由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败血性传染病,以发高热、肺炎或急性胃肠炎和内脏广泛出血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4.
牛的巴氏杆菌病又称为牛的出血性败血症.俗称牛出败,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及溶血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畜禽共患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慢性病例的病变只限于局部器官.急性病例以败血症为主要特征,患牛多发生高热、急性胃肠炎和组织器官的广泛性出血为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5.
林悦  杨晓辉 《新农业》2006,(8):38-39
牛巴氏杆菌病又称牛出血性败血症,由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种败血性传染病,以发高热、肺炎或急性胃肠炎和内脏广泛出血为主要特征。[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正1兔巴氏杆菌病兔巴氏杆菌病,以急性型以败血症和出血性炎症为特征,因此又称为兔出血性败血病。家兔对多杀性巴氏杆菌非常敏感,该菌常引起大批兔发病死亡。流行病学:本病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所引起,多发生于家兔,病兔和带菌兔是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潜伏期一般为1~5 d。多发生于春秋两季,成散发或地方流行性。兔群中引入新兔可能造成本病的传播与扩散。各种应激因素,如运输、拥挤、饲养管理不当,可致兔体  相似文献   

17.
<正> 水貂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所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败血性传染病.此病为畜兽共患,通常也称为巴氏杆菌传染病.主要特征是发病突然,死亡快,同时病理剖解内脏粘膜、浆膜都见不同程度出血.发生后如不及时确诊治疗抢救,很快遍及全群,死亡率很高.病貂一般只经几小时或2-3天而死亡.水貂出血性败血症常呈地方区域性暴发,严重威胁着养貂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禽霍乱又称为禽巴氏杆菌病或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慢性型常表现为关节炎和肉髯水肿,急性型表现为剧烈下痢和败血症。本文阐述了禽霍乱的诊断与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9.
牛巴氏杆菌病又称牛出血性败血症简称牛出败,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以高热、肺炎、急性胃肠炎及内脏器官广泛性出血为主要特征的高致死性传染病,对畜牧业生产和经济危害极大。  相似文献   

20.
王萍 《中国畜禽种业》2010,6(11):125-126
禽霍乱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禽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又称禽巴氏杆菌病、禽出血性败血症。虽然该病全年均可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