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北京市的蔬菜、林果、设施农业面积不断扩大,粮食种植面积逐年减少,农业结构的大幅度调整对农机化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欲提升首都农机化总体水平,农机的发展必须要及时跟进农业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1海东地区农业发展现状1.1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增加,特色作物面积逐年扩大截止2010年底,预计全区实现种植业总产值26.37亿元,同比增长19%;实现种植业增加值15.82亿元,同比增长17.7%。全区总播面积达到20.8万hm2,较2009年减少0.13万hm2,其中粮食作物11.8万hm2,油  相似文献   

3.
一、面积下滑的原因分析 (一)粮食生产挤压受 农业结构调整、生态退耕、自然灾害损毁和非农建设占用等影响,耕地资源逐年减少。粮棉政策反差很大、导向失衡。农民优先保证粮食生产。棉花等经济作物争地现象严重。植棉受到拖累和冲击,面积受到挤压而有所回落。  相似文献   

4.
一、面积下滑的原因分析 (一)粮食生产挤压 受农业结构调整、生态退耕、自然灾害损毁和非农建设占用等影响,耕地资源逐年减少.粮棉政策反差很大、导向失衡,农民优先保证粮食生产,棉花等经济作物争地现象严重,植棉受到拖累和冲击,面积受到挤压而有所回落.  相似文献   

5.
近些年,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导致粮食作物面积减少严重,进而要求合理选用优质高效且丰产的优良作物品种,优化应用各项科学种植管理技术,促进粮食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大幅提升,实现粮食全面增收增产目标。基于此,就玉米高产创建技术的推广应用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6.
我区自1983年秋试行粮食适度规模经营以来,经历了发展、巩固、提高三阶段,至2000年,粮食规模经营面积6.85万亩,占全区粮食种植面积的1/3。以后,随着我区城市化进程和农业结构调整,粮食种植面积和粮食规模经营面积逐年减少。粮食适度规模经营为提高我区粮食生产的产量、质量,为我区农业生产新技术的推广,提高农业生产社会化水平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正兴安县地处桂北地区,是广西粮食生产大县和甜玉米生产大县。全县现有水田28.95万亩,粮食生产以水稻种植为主,甜玉米种植面积和产值在广西排名第二。"十二五"以来,受种粮比较效益偏低影响,兴安县水稻种植面积逐年减少,经济作物种植面积逐年上升。为确保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双向发展,"十三五"以来,当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围绕"提质增效转方式,稳粮增收可持续"主线,充分利用本地区位、资源、经济、市场和技术等方面的优势,以高尚镇为核心区域,  相似文献   

8.
资源危机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持续提升的"瓶颈"。粮食生产以农业资源为物质基础。如果过度开发和利用农业资源,不仅会影响粮食生产,而且也会使环境更加恶化。因此,应积极推进技术替代资源战略,严格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加强粮食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实现农业资源利用的规模经济。  相似文献   

9.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增加农民收入具有明显的作用,但同时也造成农村劳动力严重不足,直接的后果就是粮食面积缩减、产量减少。通过加大农民培训力度、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合理转移和分流农村剩余劳动力、稳定基层农技推广队伍、提高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全面提升粮食安全重要性的认识,确保粮食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10.
<正>2010年,我省农业工作目标:确保粮食总产稳定在305亿公斤左右,出栏生猪8000万头以上,农业增加值增长5%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以上。要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坚持不懈地抓好粮油生产千方百计扩大粮食生产面积。确保新扩双季稻面积6.7万公顷、新增旱粮面积6.7万公顷,力争全省粮食面积达到520万公顷以上。努力提高粮食生  相似文献   

11.
中原经济区粮食种植面积变动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2005~2009年中原经济区粮食种植面积的变化。结果表明,河南省粮食种植面积自建国以来整体上呈现减少趋势,2001年以后粮食面积逐年小幅增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稳定中原经济区粮食种植面积的建议,即减少工业用地、挖掘耕地治力和提高粮食单产。  相似文献   

12.
为提升陕西省粮食生产效率,收集2000~2016年相关数据,构建指标体系,运用数据包络模型测算陕西省粮食生产效率。并在此基础上,运用SPSS软件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陕西省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2000~2016年陕西省粮食生产的技术效率为0.986 2,仍有提升空间;其中粮食种植面积、农业生产化肥施用折纯量、农业机械总动力与粮食生产技术呈正相关,粮食生产劳动力与粮食生产效率呈负相关。因此,应扩大粮食种植面积、提升粮食生产劳动效率、合理控制化肥的投入量、增加粮食生产农业机械拥有量、加大粮食生产技术投入力度、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推动粮食生产规模化,以提升陕西省粮食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种植业调整的主要是压缩粮食面积.由于粮食种植面积逐年减少,我国粮食连续3年当年产量低于消费量。因此,无论从全局粮食生产形势,还是2003年粮价上扬的现实,2004年粮食种植要升温。就许多局部地区来说,种植业调整仍要增加经济作物,在调整扩种经济作物时注意要先考虑市场销路。无论是粮食作物还是经济作物,都应该在品质和特色上下功夫。从黑龙江省看,要合理调整和优化区域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还可用过去“压麦增稻”等种植业调整的经验,启示2004年种植业的调整。  相似文献   

14.
常熟市粮食生产面临的新形势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近几年常熟市粮食单产水平逐年提高、生产面积逐年萎缩、总产逐年递减、粮食结构不尽合理、种粮效益明显滑坡的新形势,总结了常熟市粮食生产的特点,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和措施。即要继续强化政策扶持,切实重视粮食生产;稳定粮食生产面积,调优品种结构;强化科技作用,不断提高粮食生产科技水平;转变理念,坚持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以期稳定粮食生产面积、继续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不断提高粮食规模效益,从而确保常熟市粮食安全、农业增收增效。  相似文献   

15.
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粮食作物特别是水稻可播种面积将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因此必须重视引进高产优质的水稻新品种(组合),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确保粮食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永平县龙街镇农业人口增长,种粮面积逐年减少,依靠科技,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显得尤为重要。简析玉米塑盘育苗的技术优势,从育苗、适时移栽、栽后管理、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阐述玉米塑盘育苗栽培技术,旨在为龙街镇旱粮生产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粮食增产主要得益于面积增产,单位产量增产所占比重相对较小;面积增产逐渐减少,单位产量增产则逐渐增加;总推行面积与成效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小麦杂粮增产成效逐年递减,水稻则逐年递增;冬季作物增产成效显著,夏季作物效果则弱.此种特点实与国民政府确定的粮食增产策略相吻合,亦是战时我国农业落后条件下的一种必然选择.后期随着面积增产成效逐渐下降,国民政府也力图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惟限于战时各种条件制约,成效不似前者突出.  相似文献   

18.
粮食生产一直是国家关注的热点问题,涉及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河南省作为十三大粮食主产区之一,粮食生产问题是重中之重。本文对河南省粮食生产现状进行简要分析,发现农业受其他产业的冲击较大,在生产中显露出一些问题,如粮食种植面积减少、劳动力大量流失等。针对此,提出合理规划城市布局、发展现代化农业及加强人才培养等措施,促进河南省粮食生产发展。  相似文献   

19.
梅州市是广东的"农业大市",人多地少,粮食生产只能保证基本自供自足,随着耕地资源紧缺、气候因素不稳定性、自然灾害发生严重等影响,粮食生产压力不断增大.梅州市各级农业部门通过依靠科技创新,发展超级稻生产,示范推广超级稻配套栽培技术,提高单位面积水稻产量,增加粮食总产,不断提升全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了粮食增产、农业增效...  相似文献   

20.
<正>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进程中,农业、环境、资源、能源等领域的六大矛盾日益突出。过去的13年,中国耕地面积减少超过1.25亿亩,减少速度并没有得到遏制。2011年全国粮食总产量57121万吨,专家预测,2020年中国粮食总需求预计将达到6亿吨以上,粮食缺口较大。种植面积急剧减少与粮食需求猛增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