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杭小强  陈陆斌 《蔬菜》2014,(10):85-86
详细描述了西瓜菌核病的危害症状,介绍了其病原及发病条件,分析了大棚西瓜菌核病的流行原因,在生产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大棚西瓜菌核病的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
菌核病危害西瓜在江苏省如东县最早于1999年被发现。由于西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重茬地块增多,菌源不断积累,加上大棚内湿度高,气温较稳定的特点,近年本县各地西瓜菌核病呈逐年加重的趋势,产量受损,经济效益降低,影响了西瓜生产的发展。据笔者多年调查,现对西瓜菌核病浅析如下。1发病症状菌核病在保护地和露地西瓜上均可发病,但塑料大棚西瓜受害重,从苗期至成株期均可被侵染。该病主要危害茎蔓、叶片和果实,茎基部染病,初生水浸状斑,后扩展成淡褐色,造成茎基部软腐或纵裂,病部表面生出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叶片染病,叶面上…  相似文献   

3.
于娟 《上海蔬菜》2023,(1):63-64
菌核病是芹菜栽培中常见的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芹菜的茎秆和叶片,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生。发病后的芹菜茎叶软腐或全株溃烂,严重影响芹菜的产量和品质,给菜农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该文介绍了芹菜菌核病的发病症状、发生原因、发生规律和传播途径,总结了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山东莘县大拱棚西瓜常年种植面积达1.33万hm2,已成为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但近几年由于西瓜病害种类多、发生重,对西瓜生产构成极大威胁,如苗期的猝倒病,开花坐果后的枯萎病,生长中后期的病毒病、叶枯病、炭疽病、疫病、菌核病。上述病害的共同特点是:发病频率高,范围广;发展迅速,应急防治难;易爆发成灾,为害损失大。为保障西瓜稳产丰产,笔者对当地大拱棚西瓜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2001年至今,我市的西瓜种植面积均稳定在13333.3hm^2以上,其中大棚西瓜占80%。近几年大棚西瓜病害发生面积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尤其是菌核病发生严重,轻者减产2-3成,重者毁棚绝收。为此我们组织专家进行跟踪研究,根据无公害生产的要求,提出防治对策,使西瓜菌核病的发病田块已由2001年的80%降至2003年的10%,  相似文献   

6.
西瓜枯萎病因发生普遍、危害严重、防治较为困难,已引起瓜农的高度重视。但是,西瓜根腐病由于发病症状特征与枯萎病极为相似,很容易被误诊为枯萎病,从而贻误防治时机,影响防治效果。尤其是近年来西瓜根腐病的发生呈现出发病早、速度快、危害重、损失大的特点,已经发展成为一些西瓜主产区危害西瓜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笔者根据近年来的调查研究,总结出西瓜根腐病与枯萎病的症状发生特点及其识别方法,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意见,供西瓜生产者参考。  相似文献   

7.
介绍重庆市秀山县2014午油菜菌核病发生总体情况。其发生特点表现为发病早、前期病情发展缓慢、后期流行较快、发生面广、总体为害较重。分析其重发原因,总结出防治对策。防治措施是: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农业措施为基础,化学防治作保障,采取“抓住适期,主动出击,全面用药”的防治措施,减轻或控制油菜菌核病为害。  相似文献   

8.
西瓜病害种类多、发生重,对西瓜生产构成极大威胁。为降低损失,保障西瓜稳产丰产,我们对西瓜灾害性病害及其全期控制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现总结如下。1西瓜主要灾害性病害及其发生危害在西瓜生长过程中需要防治的病害种类较多,苗期主要为猝倒病,开花坐果以后以枯萎病为主,生长中后期以病毒病、叶枯病、炭疽病、疫病为主。上述  相似文献   

9.
莴苣菌核病近几年在本地区棚育莴苣上发生普遍,危害严重,已成为本地的常发性病害,从1997年起对此病的发生消长规律进行调查研究,并进行防治适期与药效试验,初步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0.
苏伟 《吉林蔬菜》2010,(6):63-64
<正>1礼品西瓜菌核病西瓜菌核病过去发生较轻,近年随着保护地西瓜面积的扩大,加上礼品西瓜的迅速发展,现在礼品西瓜菌核病已上升为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不少保护地只  相似文献   

11.
目前西甜瓜田间萎蔫现象发生严重,而西瓜甜瓜萎蔫原因复杂,主要由生理性和病虫害等因素引起。为缓解生产中西甜瓜田间萎蔫现象的发生,从生理性急性萎蔫、真菌性萎蔫、细菌性萎蔫、根结线虫、地下害虫5个方面综述了西甜瓜田间萎蔫的原因及发生规律,并提出选育和推广抗性品种、科学管理土壤、科学繁育种苗、加强田间管理、加强植物检疫和提高田间诊断能力5大防治措施。未来,要做好西甜瓜品种、栽培、植保3者的协调工作,应加强西甜瓜抗性种质资源的收集与创新,充分挖掘并利用好西甜瓜野生资源,从中挖掘抗性基因,从而通过基因工程选育多抗品种;应推广嫁接栽培,将高抗多种病虫害和对果实品质无不良影响的西甜瓜嫁接砧木作为未来嫁接繁殖工作的核心;还应加快建立病原菌快速检测技术体系,研制病菌检测和病虫害快速诊断试剂盒等快速检测手段,提高西甜瓜田间病原菌精准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2.
生姜茎基腐病的发生与绿色安全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有效防治生姜茎基腐病,促进生姜产业健康发展,对茎基腐病在莱芜生姜上的危害特点和发生规律进行阐述,并在大量调查和长期生产实践的基础上对茎基腐病的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绿色综合防治技术措施进行总结,其中莱芜生姜茎基腐病致病菌为群结腐霉(Pythium myriotylum Drechsler),生姜整个生长期和...  相似文献   

13.
王神云  李建斌  于利  余方伟  唐君  张伟  王红  李华瑞 《园艺学报》2018,45(Z2):2743-2744
‘苏甘27’是由自交不亲和系Y7-2-4和M83-3-2-2杂交育成的中熟结球甘蓝一代杂种。叶球扁圆形,典型单球质量2.0 kg,从定植到采收150 d,产量在75 000 kg ? hm-2以上。耐寒性强,苗期耐高温能力强,抗软腐病和菌核病,耐贮性和品质好。适合中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作越冬栽培。  相似文献   

14.
中生菌素和氨基寡糖素对西瓜枯萎病防治试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室内和田间试验 ,评价了中生菌素和氨基寡糖素与多菌灵混用对西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 ,中生菌素室内抑菌效果明显 ,与多菌灵混用的田间防效和西瓜增产率分别为 84.12 %和 10 4.6 1%,均极显著优于其他药剂处理。氨基寡糖素诱导西瓜抗枯萎病效果明显 ,盆栽试验发病轻 ,植株健壮 ,根系发达 ,田间试验防病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索微生物菌剂对结球生菜的影响,选用"润雨"微生物菌剂,开展其在张家口坝上地区对结球生菜产量、品质和抗病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施肥相比,在结球生菜整个生育期每667 m~2追施4 kg微生物菌剂,植株的株高、株幅和最大叶质量显著增加,一级品产量和一级品率也有明显提高,分别为82 245 kg/hm~2、94.6%;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和可溶性糖含量明显提高;植株抗病性增强,软腐病、霜霉病、菌核病的发生率降低,尤其是软腐病和霜霉病,发病率仅为5.39%、8.54%。综合考虑,推荐在生产上推广使用微生物菌剂,促进作物生长的同时实现农药减施。  相似文献   

16.
李萍 《蔬菜》2022,(2):46-47
为解决辽西地区西兰花春季冷棚生产 仍然采用传统的栽培方式,存在栽培技术落后、 用工较多、生产成本较高等问题,提出了轻简化 栽培技术,从品种选择、播种育苗、起垄定植、 肥水管理等关键技术实现轻简化,使西兰花产量 达到32.25 t/hm2 ,较传统栽培提高了22.86%,节省 劳动力30%以上,减少农药使用量15%左右,节约 成本25%以上,显著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7.
摘要:以西瓜品种和作为西瓜砧木的南瓜品种为试材,采用人工接种的方法比较了南瓜和西瓜品种 对苗期褐斑病的抗感性差异;以南瓜京欣砧4为试材,采用人工接种后喷施杀菌剂的方法,比较了4种杀 菌剂对褐斑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人工接种后,南瓜比西瓜发病严重,4个南瓜品种与2个西瓜品种 间的病情指数均存在显著性差异。4个南瓜品种中,京欣砧4发病最重,其次是京欣砧8、京欣砧6和京欣 砧5;2个西瓜品种中,华欣比京欣三号发病严重,且华欣的病情指数显著高于京欣三号。4种供试杀菌剂 中,42.8%氟菌·肟菌酯悬浮剂和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的平均防治效果(分别为80.54%和78.76%)显 著高于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和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分别为57.85%和57.31%);生产中,建议使用 42.8%氟菌·肟菌酯悬浮剂和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剂防治褐斑病。  相似文献   

18.
为完善大棚秋番茄TY病毒病及茎基腐病的绿色防控体系,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BR(油菜素内酯)和农艺措施防控大棚秋番茄TY病毒病和茎基腐病的效果.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棚外种植3行玉米可使棚内秋番茄TY病毒病的发病率降低40.71%,防效达70.53%.对大棚番茄植株喷施不同浓度BR可降低大棚秋番茄TY病毒病发病率,其中,...  相似文献   

19.
通过形态学观察、致病性测定及序列分析,对生姜茎基腐病病原菌进行鉴定;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活体组织法和田间试验研究甲壳胺对生姜茎基腐病病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生姜茎基腐病病原菌为群结腐霉(Pythium myriotylum)、刺腐霉(Pythium spinosum)和林栖腐霉(Pythium sylvaticum)。甲壳胺对3种腐霉菌均有抑制作用,抑制中浓度(EC_(50))分别为422.711 2、401.699 5、446.910 7μg·m L~(-1)。显微观察显示,甲壳胺处理后的腐霉菌丝膨大、扭曲,分枝增多,菌丝内部出现空泡化。活体组织法试验结果表明,甲壳胺可以明显抑制生姜茎基腐病的发生。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甲壳胺可以明显预防生姜茎基腐病的发生,从而提高生姜产量。  相似文献   

20.
甜瓜细菌性软腐病病原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浙江义乌等地的甜瓜(CucumismeloL.)果实上普遍发生一种外观褐色小斑,果肉水渍状腐烂现象,局部田块发病率高,损失严重。为确定病原,从病果上分离到4个细菌菌株,分别定名为M1、M2、M3和M4。烟草过敏性反应和致病性测定表明M2和M4不具致病性,而M1和M3在烟草上能引起典型的过敏性坏死反应,接种甜瓜24h内即导致果实的明显腐烂,所引起的腐烂症状与田间发病果实一致。对M1和M3进行培养性状、革兰氏染色、形态学和鞭毛观察、马铃薯薯块腐烂试验,以及16SrRNA基因测序和比较,结果证明该病害是由软腐欧氏杆菌软腐亚种Erwiniacarotovorasubsp.carotovora引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