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完善我国城市道路交通流参数调查的技术手段,提高数据统计分析的效率与精度,建立一种基于无人机航拍与图像处理的调查与识别方法。以大疆Phantom 4 Pro无人机与数码相机为基础,搭建无人机航拍平台,实现交通流图像的有效采集。在Visual Studio 2017集成编译环境下,依托Open CV开源库,提出车辆识别跟踪与测距算法,通过图像裁剪排除干扰因子,应用cvt Color函数完成灰度化处理,采用中值滤波法实现图像的降噪;引入Canny算子检测车辆边缘,通过Otsu算法进行二值化处理,使用腐蚀操作消除干扰碎片;根据车辆长宽比与面积建立车辆外接矩形,并储存其中心点,提出基于双循环遍历与冒泡排序的车道标定算法,实现车距的提取与车流量、平均速度和车流密度等参数的测算。经检验,该方法调查与识别准确率能够达到95%以上,相比于传统调查方法,具有简单和便捷等优势。  相似文献   

2.
冯霞  孙凤英  胡薇 《森林工程》2014,(3):128-130
引进等效流量与等效车速的概念,对美国FHWA道路交通噪声模型进行修正,建立适合我国的交通流影响因子与道路交通噪声的线性对数关系模型。再选取哈尔滨市18条道路的42个监测点采样数据,运用软件SPSS13.0,通过回归分析的方法确定模型的参数,并对建立的模型进行F检验及拟合度分析。模型通过F检验,且拟合度较高。最后对哈尔滨市8个监测点噪声的预测值与实测值做对比分析,预测值与实测值差值较小,此建立的模型可应用在哈尔滨市道路交通噪声的预测。  相似文献   

3.
程宇航  王俭 《森林工程》2013,(2):110-114
对交叉口信号灯实现精确合理的动态控制对缓解交通压力有着积极意义,本文将多相位的单路口交通信号转换为两相位,提出一种交叉口信号设置设计。模型采用模糊控制方法,建立相关的隶属度函数及控制规则,针对检测到的车辆信息进行处理和决策,利用MATLAB中的fuzzy工具箱实现模糊控制器的搭建,达到以实时车流信息作为输入,切换信号灯的决策为输出,从而实现智能控制的目的。此外,设计了灰色神经网络预测模块,通过预测到的未来短时交通流修正隶属函数,从而提高控制的精确度和合理性。修正后数据显示,误差系数得到减小,得到的交通流输入更加合理,从而输出的决策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4.
基于语音信号端点检测技术的研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MATLAB语言作为基础工具,研究了双门限法和能频值法对语音信号进行端点检测的方法,并对这两种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做了比较。结果证明,能频值法能很好地从噪声中分辨出语音信号,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较高的语音—噪声分辨力。  相似文献   

5.
以冰雪条件下冬季北方城市道路交叉口交通流特性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冰雪条件和非冰雪条件下交通流数据调查,利用德国PTV公司开发的微观交通仿真系统软件VISSIM为模拟工具,将城市道路交叉口在冰雪条件和非冰雪条件下的交通流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冬季冰雪条件下城市道路交叉口的交通量、行车速度、饱和流率及通行能力等特性参数都显著下降,而行程时间和延误明显增加;并以行程时间和延误为评价指标,通过仿真分析与优化,获得了冰雪条件下城市道路交叉口较为理想的信号配时方案,对冰雪条件下冬季北方城市道路交叉口通行能力提高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基于小波模极大值的木材近红外光谱去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光谱一阶导数与小波变换相结合,对杉木木材近红外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采用db3小波对光谱数据进行4尺度分解,在各分解尺度上根据信号和噪声的不同传播特性.保留信号的模极大值,去除噪声的模极大值.结果表明:光谱导数 小波变换模极大值能够有效消除光谱噪声和各种因素干扰,并很好保留了光谱信号特征,使光谱信噪比有了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TSI标准体系对车辆噪声的测试方法,论述轨道的动态特性对列车辐射噪声的影响,对比分析了TSI2011/229/EU与ISO 3095/3381在对列车平稳噪声、启动噪声、通过噪声以及司机室内部噪声的测试方法上的区别,阐述了目前国内轨道车辆噪声测试方法所存在的不足,并给出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8.
城轨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运行里程的增加和零部件的磨损,车辆内部的噪音也会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对城轨车辆车厢内部的噪音测试与监控,确保城轨乘客的安全性与舒适性。主要采用噪声静态与动态振动测试分析系统对城轨车辆车内广播系统噪声进行测试,分析车内同一工况不同位置噪声分布规律,进行不同情况下各测点声压级比较,为城轨车辆降噪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丁柏群  邹慧 《森林工程》2014,30(5):157-161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是城市交通中的瓶颈,而交叉口的渠化设计是提高交叉口通行能力的重要方法。对在哈尔滨市征仪路—保健路信号交叉口的几何布局、交通运行和控制情况调查数据分析整理的基础上,利用VISSIM仿真软件模拟该交叉口物理渠化前后交通流的运行状况,对比两者在通行能力、交错点、排队长度、车辆延误等指标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采取物理渠化措施后,通行能力提高了29.9%;有效的缓解右转车辆和回转车辆与其他车流的冲突;降低了右转车道、左转车道和回转车道的排队长度;行车延误下降33.8%,服务水平由D级上升到C级。  相似文献   

10.
基于TransModeler软件的公交信号优先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公交优先思想的逐渐被接受,作为实现公交优先的主要方式——公交信号优先自然被提上议程。针对大中城市道路交通拥堵、公交运行缓慢等状况,应用微观交通仿真软件TransModeler建立路网车辆运行模型。以哈尔滨市第5路公交为实例,提出公交信号优先方案,应用TransModeler对其进行仿真。通过仿真结果对方案实施前后各路段的交通流运行状况的评价,证明论文提出的方案具有一定的科学实效性。同时表明应用TransModeler软件可以快速、有效的实现各个路网优化方案的对比,节省繁琐数据输入的时间,仿真输出数据简单明了,对今后公交线网优化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1.
刘华炜 《森林工程》2013,(3):105-107,122
随着哈尔滨城市建设的迅猛发展,通畅的道路为经济发展提供便利的同时,交通主干道两侧的交通噪声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生活。本文通过对哈尔滨市道路交通噪声进行全新的监测,并对测量数据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交通噪声的防护与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2.
针对电动自行车这一新兴的交通工具,以交通调查为基本手段,深入研究电动自行车的有关交通特性(包括电动自行车的车辆特性、速度特性、流量与密度关系等),通过回归分析等方法,找出相关的基本规律。针对电动车的折算系数,提出以摄影法为基础的时空结合法计算出电动车与自行车之间的折算系数,并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新的研究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数据准确的特点,研究结果对非机动车交通分析有较好的技术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3.
肖生苓  王婉 《森林工程》2010,26(2):94-97
根据哈尔滨市瓦盆窑路段交通量调查数据,结合该路段交通量一速度关系模型,和交通量一密度关系模型,得出该路段小时平均车速变化规律和月平均小时车速变化规律、密度小时变化规律和月平均小时道路密度变化规律。对哈尔滨市瓦盆窑路段进行道路服务水平分析,该路段的交通流属于自由流状态,道路服务水平为A级。  相似文献   

14.
基于城市快速路交通流与流体的相似性,建立城市快速路交通流与流体力学概念体系的比照关系,进而运用类热力学熵及流体力学中质量守恒定理、牛顿第二定律等原理,针对城市快速路交通流进行分析,推导出城市快速路交通压力的表达式。结合城市快速路的辅道交通系统自身的特性,从热力学中选取适当的熵模型,在交通流理论中选择关键的、能够与所选取的热力学熵模型参数相对应的参数,建立快速路之辅道交通系统熵模型,为交通规划和交通系统仿真提供基本原理及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哈尔滨市交通噪声对学校教学环境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哈尔滨市学校教学环境噪声及学校周边道路交通噪声的监测分析,发现两者污染现象均很严重,超标率分别高达33%和92%。对两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哈尔滨市各学校校园声环境受其周边道路交通噪声影响很大,且两者基本呈线性关系,提出应合理规划城市交通,降低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污染,以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相似文献   

16.
基于空间句法理论提出一种较为新颖的城市慢行交通需求预测的方法,为道路设计以及城市整体路网的构建提供依据.并以交通现状图为基础,运用ArcGis软件加载空间句法分析工具axwoman进行路网轴线图的绘制及空间分析变量值(连接度、控制值、全局集成度、局部集成度和平均深度)的计算.根据道路的连接度值,对现状部分道路慢行交通流量进行调查,根据慢行交通特性,进行流量和形态分析变量之间的回归分析,建立慢行交通量和形态分析变量间的拟合关系,进行路网其他路段的交通流量预测.最后通过案例分析验证其可行性,即此方法能较为准确的预测城市的慢行交通需求,为城市慢行交通需求预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栾钊  胡永举 《森林工程》2009,25(2):84-87
以项目周边的交叉口为主要评价对象,路段评价为辅的研究思路,提出交通影响度的模型与相应的评价方法。结合哈尔滨市某住宅建设项目为研究实例,对其周边路网的交通现状进行分析,评价进行提出改善路网交通状况的措施,并使用VISSIM交通仿真软件对改善效果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8.
交通流三段式模型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车流密度、行车速度和交通流量是反映交通流特征的三个基本参数,三者关系的确定和模型的建立是交通工程理论研究的基础。这里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交通流的本质特征入手对车流密度与行车速度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建立了三段式密度-速度理论关系模型,并由此进一步讨论了交通流量与行车速度、交通流量与车流密度之间的理论关系,建立了相关模型,各关系模型图示形状与实测结果的曲线有较好的吻合。这里明确指出了格林希尔茨模型缺陷的本质所在,对交通流三段模式的产生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选取柳州市国道209线、柳长路、跃进路等城乡道路共72个测点,对其昼夜间的等效连续声级进行了监测和分析。结果表明:国道209线、柳长路、跃进路昼夜间交通噪声均值分别为81.1/71.7 dB(A)、77.5/68.9 dB(A)、75.6/67.5dB(A),均超过《声环境质量标准》要求,昼夜间噪声均属于“差”等级,交通噪声污染比较严重;柳州市乡村公路交通噪声值总体上大于城市道路,且与各道路车型比例因子相关性较大;从趋势上分析,因城市的快速发展,2016年城郊公路柳长路的昼间交通噪声值比2011年有所提高。应根据道路类型的差异提出不同的降噪措施,尤其应关注大中型车辆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